認得幾個字(完整新版) (電子書) | 誠品線上

認得幾個字(完整新版) (電子書)

商品描述 認得幾個字(完整新版) (電子書):字的故事,充滿了情感與記憶「這是一本有體溫的書,只要你翻開這本書,就會一直看下去。」——阿城《認得幾個字》+《送給孩子的字》全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字的故事,充滿了情感與記憶「這是一本有體溫的書,只要你翻開這本書,就會一直看下去。」——阿城《認得幾個字》+《送給孩子的字》全新編輯,一冊收藏!加收張大春新寫篇章;這一次,他就是孩子。「我用這種方式保留我和孩子們在認字過程中的記憶,這也是我最重要的家庭記憶。」——張大春二〇〇七年《認得幾個字》出版隨即轟動,二〇一一年《送給孩子的字》矚目問世,十多年來,這兩本書為親子共學創造出許多話題。今年,特將二書重編,並加上張大春全新撰文三篇、新版序文,以及兩個孩子的話,彙整成「完整新版」,獻給對文字有感情、受親子情感觸動的你。文字,對張大春來說不只是求學時期的功課,也是長大後生活裡的樂趣。二十年前,張大春把他跟一雙兒女說文解字的過程寫成一篇篇好看的散文,現在,孩子都已經大學畢業,而他自己仍在學字識字練字的路上,繼續把文字說成有溫度的故事。透過家常生活、與孩子們的交流來解說漢字,張大春讓文字變成故友。書裡提到的字未必是冷僻生字,更多的是透過孩子的眼光與親子間的互動,一起重新理解那些我們以為熟悉的字。由淺入深,追根溯源,不離開生活情境,也彰顯文字的親切與樂趣。關於認字,張大春想得比別人複雜,他說:「之所以誤讀、誤寫、誤以為是,其深刻的心理因素是我們對於認字這件事想得太簡單。」許多張冠李戴的錯字,來自於我們對這些字的習焉不察。無論字的筆畫多少,都像是一個個值得認識的朋友,有著無窮無盡的生命質料,一旦求取,一定會出現說也說不完的故事。所以,不但孩子要認字,大人更要重新認字。本書共收錄九十餘篇關於文字故事的散文。這是張大春為所有對文字保有赤子之心的人所寫,並獻給想要陪伴孩子、與孩子對話的父親之書。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張大春一九五七年台北出生。台灣輔仁大學中文碩士。早期作品著力跳脫日常語言慣性,捕捉八〇年代台灣社會的動態。張大春的小說充斥著現實的謊言與虛構的魅力,除了時事與魔幻寫實、更以文字顛覆政治,九〇年代以《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我妹妹》等寫下暢銷紀錄,千禧年後重返華語敘事傳統,先推出武俠小說《城邦暴力團》,繼之又出版《聆聽父親》、《認得幾個字》,將其敘事風格結合文化傳承,走上自我追索傳統的道路;並以「大唐李白」系列向書場敘事及中國詩歌致意。近年出版《文章自在》、《見字如來》,展現其對語文教養的另一種關懷與看法。小說作品有:《雞翎圖》、《病變》、《公寓導遊》、《四喜憂國》、《歡喜賊》、《富貴窯》、《沒人寫信給上校》、《撒謊的信徒》、《城邦暴力團》;大唐李白系列:《少年遊》、《鳳凰臺》、《將進酒》》;春夏秋冬系列:《春燈公子》、《戰夏陽》、《一葉秋》、《南國之冬》等。另有大頭春系列:《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我妹妹》、《野孩子》。散文作品有:《文學不安》、《小說稗類》、《聆聽父親》、《文章自在》、《見字如來》、《我的老台北》、《認得幾個字(完整新版)》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小學的體溫 阿城自序 只有幾個字有情感的字.愛與恨 .喜 .笨 .怪 .鬧 .緒 .諱 .幸福 .喻 .信 .厭 .詈 .悔 .買 .該 .掉 .牙 .更 .贏 .值 .選 .假 .水有難題的字.以和已 .玉 .考 .剩 .藝 .遺 .矩 .節 .震 .亂 .疵 .反 .冓 .遵 .卒 .乖 .離 .娃 .那個「我」 .譫 .最 .局 .黑 認得幾個字.匸 .卡 .臨 .妥 .哏 .帥 .璺 .恆河沙數 .創造 .練 .祭 .國 .橘 .公雞緩臭屁 .城狐社鼠 .對話觔斗雲 .命名 .淘汰 .做作 .夔一足 .翻案 .不廢話 .囉唆 .櫟樹父子 .達人 .留名 .輿圖 .秘密 送給孩子的字.寵 .吝 .刺 .懶詩 .收 .西 .戛 .稚 .背 .棋 .揍 .讓 .夢 .罰 .編 .字 .不言 .奶奶不識字 .爺爺信的教 後記 教養的滋味附錄一 我為什麼寫古詩附錄二 張容與張宜的話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認得幾個字(完整新版) (電子書)
簡介 / 認得幾個字(完整新版) (電子書):字的故事,充滿了情感與記憶「這是一本有體溫的書,只要你翻開這本書,就會一直看下去。」——阿城《認得幾個字》+《送給孩子的字》全新
誠品26碼 / 2682994662006
頁數 / 399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檔案格式 / EPUB流式(3MB)
檔案匯出格式 / 無提供匯出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字的故事,充滿了情感與記憶

「這是一本有體溫的書,只要你翻開這本書,就會一直看下去。」——阿城

《認得幾個字》+《送給孩子的字》全新編輯,一冊收藏!
加收張大春新寫篇章;這一次,他就是孩子。


「我用這種方式保留我和孩子們在認字過程中的記憶,這也是我最重要的家庭記憶。」——張大春

二〇〇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