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看股價了! (電子書) | 誠品線上

別再看股價了! (電子書)

商品描述 別再看股價了! (電子書):★Amazon4.7星、Goodreads4.5星,投資人高分好評!◎巴菲特每天讀500頁新聞,散戶怎跟得上?其實,你知道得越少越好。◎長期投資就是買進持有?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Amazon 4.7星、Goodreads 4.5星,投資人高分好評!◎巴菲特每天讀500頁新聞,散戶怎跟得上?其實,你知道得越少越好。◎長期投資就是買進持有?不知道為何持有,就不知道該何時出售。◎高風險才有高報酬?剛好相反,最賺的是避免「最大虧損」的那個人。你打開手機的應用程式,在電腦上登入帳戶。你看了股價……又跌了。這些都是好公司,對吧?他們生產優質的產品,創辦人超級富有……但光是看一眼股價,感覺就像是自己帶衰把價格壓低了!本書作者J.F.德達洛,是矽谷創業家、執行長,曾在一間資產規模上兆美元的資產管理公司中,管理一支11位數的股票型基金。為什麼每次看股市都賠錢?作者告訴你,是錯在「過度關注」。我們常被灌輸這樣的觀念:「華爾街經理人整天盯著股價波動、CEO推文與財報細節,要像他們一樣才能在市場脫穎而出……」但真相是:越是放大細節,越看不清整體局勢。想聰明投資,不代表你要知道股市上的每一個細節,別再理華爾街的艱澀術語、關掉吵雜的財經新聞,只要懂得過濾雜訊,使用正確篩選指標,就能選到好公司!▍透過一張公司數據快照,在60秒內評估任何股票本書提供一種簡單交易策略,在更短的時間獲得更有價值的資訊,輕鬆押注長期高品質股票,包含:.遵循「投資第一法則」,讓資產實現最大化的長期複利.使用80/20法則避開雜訊,減少99%的選股、交易壓力.用單一數據快速剔除壞公司,投資組合更健康.套用創投思維,看見高速成長的機會……甚至戰勝巴菲特.手把手教學:用一張公司資料快照,60秒內快速評估一檔股票別再問自己:「為什麼每次打開股市,我的股票都在賠錢?」停止查看股價,透過簡單的投資策略,每年只交易4次就選中贏家!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J.F.德達洛(J. F. Dodaro) 一位投資人、科學家、發明家以及企業家,曾在一間資產規模上兆美元的資產管理公司中,擔任管理11位數股票型基金的投資組合管理團隊成員。他在矽谷創業並擔任執行長,成立了一間由風險創投所投資的企業,專注於開發應用於核能的奈米材料。 他的投資策略書籍運用數學和科學來打造財富,並透過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的思維方式,簡化財務領域的複雜性。他擁有史丹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以及哥倫比亞大學應用數學學士學位。 閒暇時,他喜歡彈鋼琴、彈吉他、潛水、滑雪,以及思考量子力學的湧現現象及其解釋。譯者簡介呂佩憶 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口語傳播碩士,領有多張金融證照,曾任財經新聞編譯、券商研究報告翻譯,現為專職英法文翻譯。譯有多本財經商管書籍,以及多部歐美電影、電視影集和紀錄片。 譯文賜教:[email protected]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語第一章 簡介:像素化的真相1. 少付出99%的努力,你就能找到優秀公司2. 我為何寫這本書3. 這本書沒有要做的事 第二章 為什麼每次看盤,都在虧錢?1. 投資第一法則:避免巨額虧損,以獲得長期財富 2. 投資第二法則:避免「資訊超載」3. 為什麼沒有人能預測未來第三章 如何過濾不佳的公司1. 一顆爛蘋果,毀掉一整桶蘋果2. 好公司能把錢變成更多錢3. 勇敢地「忽略價格」,真正賣出的時機是——當好公司變壞時4. 5分鐘內建立屬於自己的篩選工具第四章 戰勝巴菲特:以小勝大,超越投資巨人1. 借用風險創投的操作方法2. 底層有廣闊的空間3. 回測小型企業篩選條件4.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在投資小型股前考量取捨第五章 如何在60秒內評估一支股票1. 股票「完整病歷」的關鍵資料2. 倒數計時:60秒股票評估第六章 祕密就是沒有祕密!1. 巴菲特vs.避險基金2. 讓財富變大的方法,和維持健康相同3. 別讓情緒為你交易4. 如何(不)造成惡性分散第七章 結論:別再查看股價了!1. ROIR,你的投入「研究」報酬率2. 接下來該做的事資源:歷史快照範例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別再看股價了! (電子書)
簡介 / 別再看股價了! (電子書):★Amazon4.7星、Goodreads4.5星,投資人高分好評!◎巴菲特每天讀500頁新聞,散戶怎跟得上?其實,你知道得越少越好。◎長期投資就是買進持有?
誠品26碼 / 2682925357001
頁數 / 227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檔案格式 / EPUB版式(6MB)
檔案匯出格式 / Adobe DRM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Amazon 4.7星、Goodreads 4.5星,投資人高分好評!

◎巴菲特每天讀500頁新聞,散戶怎跟得上?其實,你知道得越少越好。
◎長期投資就是買進持有?不知道為何持有,就不知道該何時出售。
◎高風險才有高報酬?剛好相反,最賺的是避免「最大虧損」的那個人。

你打開手機的應用程式,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