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经典珍藏版)
作者 | 费孝通/ 刘豪兴/ 编 |
---|---|
出版社 | 厦门外图集团有限公司XIAMEN INTERNATIONAL |
商品描述 | 乡土中国 (经典珍藏版):本書輯錄的《鄉土中國》、《皇權與紳權》、《內地的農村》、《鄉土重建》和《生育制度》等5篇著作,是費孝通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理論著作。本書沒有按 |
作者 | 费孝通/ 刘豪兴/ 编 |
---|---|
出版社 | 厦门外图集团有限公司XIAMEN INTERNATIONAL |
商品描述 | 乡土中国 (经典珍藏版):本書輯錄的《鄉土中國》、《皇權與紳權》、《內地的農村》、《鄉土重建》和《生育制度》等5篇著作,是費孝通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理論著作。本書沒有按 |
內容簡介 本書輯錄的《鄉土中國》、《皇權與紳權》、《內地的農村》、《鄉土重建》和《生育制度》等5篇著作,是費孝通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理論著作。本書沒有按各篇出版時間的先後排序,並取《鄉土中國》為總書名,意以其為總綱,可以引領後面各篇的閱讀和理解。《鄉土中國》雖然是作者在“鄉村社會學”講稿的基礎上撰寫的,但它對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的分析,其廣度和深度已高於一個社會學分支學科的層面。
作者介紹 費孝通(1910.11~2005.4)生於江蘇吳江縣城。1920年入振華女校(今蘇州第十中學)。1928年夏天畢業于蘇州東吳大學第一附屬高中,秋天入東吳大學醫預科。1930年入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獲學士學位。1933年考入清華大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系,獲碩士學位。1936年秋入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攻讀人類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938年秋回國,任教于雲南大學社會學系。1940-1945年任雲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並主持雲南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華大學副教務長、社會學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學院副院長、人類學教授。1980-1985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1985年起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社會學人類學教授。作為社會活動家,曾擔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務。1980年接受國際應用人類學會頒發的馬林諾斯基名譽獎;1981年獲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頒發的赫胥黎獎章;1988年在聯合國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書”獎;1993年獲日本亞洲文化獎;1994年接受菲律賓馬克賽賽社區領袖獎。
產品目錄 鄉土中國 重刊序言 鄉土本色 文字下鄉 再論文字下鄉 差序格局 維繫著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別 禮治秩序 無訟 無為政治 長老統治 血緣和地緣 名實的分離 從欲望到需要 後記皇權與紳權 論紳士 論“知識階級” 論師儒 後記內地的農村 序 農村土地權的外流 雇工自營的農田經營方式 土地繼承和農場的分碎 農田的經營和所有 抗戰和農村勞力 農民的離地 我們要的是人口還是人力 附錄 疏散與生育——給某雜誌編者的信 生活到反抗 增加生產與土地利用 貨幣在農村中 農村遊資的吸收 清理農家債務 論貧農購贖耕地 舉辦春耕勞力貸款 中國鄉村工業鄉土重建 中國社會變遷中的文化結症 鄉村•市鎮•都會 論城•市•鎮 不是崩潰而是癱瘓 基層行政的僵化 再論雙軌政治 損蝕沖洗下的鄉土 黎民不饑不寒的小康水準 地主階層面臨考驗 現代工業技術的下鄉 分散在鄉村裡的小型工廠 鄉土工業的新形式 自力更生的重建資本 節約儲蓄的保證 對於各家批評的總答覆(後記)生育制度 派與匯(代序)潘光旦 第一章 種族錦續的保障 第二章 雙系撫育 第三章 婚姻的確立 第四章 內婚和外婚 第五章 夫婦的配合 第六章 社會結構中的基本三角 第七章 居處的聚散 第八章 父母的權力 第九章 世代間的隔膜 第十章 社會性的斷乳 第十一章 社會繼替 第十二章 世代參差 第十三章 單系偏重 第十四章 以多繼少 第十五章 續絕 第十六章 親屬擴展編後語
書名 / | 乡土中国 (经典珍藏版) |
---|---|
作者 / | 费孝通 刘豪兴 编 |
簡介 / | 乡土中国 (经典珍藏版):本書輯錄的《鄉土中國》、《皇權與紳權》、《內地的農村》、《鄉土重建》和《生育制度》等5篇著作,是費孝通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理論著作。本書沒有按 |
出版社 / | 厦门外图集团有限公司XIAMEN INTERNATIONAL |
ISBN13 / | 9787208118164 |
ISBN10 / | 7208118167 |
EAN / | 9787208118164 |
誠品26碼 / | 2680976529002 |
開數 / | 小16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2:中文 簡體 |
級別 / | N: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