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巴倫波因指揮,皮亞左拉、羅德里奎茲、戈戴爾及沙崗等近代名家的精采創作競相呈現! 整場音樂會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地標:全球最寬闊的七月九日大道共和廣場上舉行。 帶你感受阿根廷國粹「探戈」的絕對魅力! 「音樂遠勝女人,因為你可以和女人離婚,但是音樂卻不行,一但你和它結婚,它就永遠是你的最愛,而且你會和它共赴黃泉。」--皮亞佐拉 演出者: 中/丹尼爾.巴倫波因/指揮、布宜諾斯艾利斯愛樂管絃樂團、雷奧波多.菲德利柯暨其專屬樂團、莫拉.葛多伊及朱尼爾.席維拉/舞者、卡洛斯.戈里/獨唱 經典收錄: 羅德里奎茲:假面舞會的探戈 皮亞佐拉:解放探戈、別了,諾尼諾 多年以前、偉大的狄卡洛 里.佩拉 戈戴爾:你愛上我的那一日 巴迪:探戈迷藏 薩利:狂熱的老探戈舞者 艾波希托:花開的橙樹 沙崗:微光、花邊、鄉村探戈、唐.奧古斯汀.巴迪 …等18首經典探戈名作 2006年12月31日,北半球正要在寒風霜雪中歡度新年,而南半球卻值盛夏。那天傍晚,素有小巴黎之稱的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逾萬觀眾信步來到全球最寬闊的七月九日大道共和廣場,與舞者、歌者、手風琴樂團及布宜諾斯艾利斯愛樂度過了一場高溫34度,火一般熱情的新年音樂會。這個與眾不同的戶外演出,在前芝加哥交響音樂總監巴倫波因的巧思規劃下,集合了皮亞左拉、羅德里奎茲、戈戴爾及沙崗等近代名家的精采創作,淋漓展現阿根廷國粹「探戈」的絕對魅力,堪稱本世紀最別開生面的戶外音樂會,因而名之為「探戈之夜」。 過去三十年來,探戈就在無數作曲家及樂手的不懈推廣下,早已不復當年的社交舞樣貌,而是深入阿根廷人生活,可歌可舞、可敘事可抒情、悲喜交織的樂種。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巴倫波因,探戈本就是他骨血中不可或缺的分子,這次在故鄉舉辦音樂會,他或指揮、或鋼琴演奏、或穿插解說,這些音樂彷彿是他與生俱來,恣意揮灑之際卻總能得個中三昧。再來整場音樂會不僅只是巴倫波因的個人秀,盛邀前來的舞者、歌手戈里以及菲德利柯手風琴演奏團都是當地最富盛名的演奏者,他們的表現亦讓在場上萬觀眾如癡如醉,甚而隨之起舞。演出最後主辦單位邀來高齡九十的當代探戈名家沙崗親臨現場致意,如雷掌聲是阿根廷人對這位大師的最崇高敬意,也為這場精彩盛會畫下完美句點。 通過電影「女人香」、「紅磨坊」的推波助瀾與不少大師級音樂家的推廣,探戈風潮亦風雲再起。這場「探戈之夜-布宜諾斯艾利斯」新年音樂會,則是近十年來最盛大的一次戶外演出。在指揮巴倫波因心中,南半球唯一能與北半球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華爾茲分庭抗禮的,除探戈無他;而要呈現阿根廷人最真切的情懷,也非探戈不可。整場音樂會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地標:全球最寬闊的7月4日大道共和廣場上舉行,逾萬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民頂著攝氏34度的高溫信步而來,豔紅的燈光映照,舞台上指揮巴倫波因、布宜諾斯艾利斯愛樂管絃樂團及雷奧波多.菲德利柯暨其專屬樂團個個揮汗如雨,但他們依然將骨血裡潛藏的探戈因子徹底釋放,滿滿的探戈饗宴曲曲原汁,恣意揮灑之際卻能得箇中三昧。再來整場音樂會還盛邀兩位舞者獻舞、歌手戈里獻唱以及菲德利柯演奏團演奏,完整呈現探戈的多重面貌,令在場上萬觀眾如癡如醉,甚而隨之起舞。 演出最後主辦單位邀來高齡九十的當代探戈名家沙崗親臨現場致意,如雷掌聲是阿根廷人對這位大師的最崇高敬意,也是這場精彩盛會最完美的句點。 經典作品: 假面舞會的探戈 傑拉多.瑪托斯.羅德里奎茲 Gerardo Matos Rodriguez (1897–1948) 傑拉多.瑪托斯.羅德里奎茲風行全球的探戈經典「假面舞會的探戈」,這首已被公定為探戈國歌的名曲發表於1917年,是來自烏拉圭的羅德里奎茲17歲時的作品,當年他只是個建築系學生,以匿名方式將這首作品交給當時最富盛名的探戈樂團羅貝多費波首演,並且以20披索的代價將此曲版權賣給布雷耶出版社。1924年,已經移居巴黎的羅德里奎茲得知此曲在阿根廷大受歡迎,兩位當地作詞家安立奎馬隆尼與帕斯卡康特西更填上歌詞並重新命名為「如果你知道」(Si Supieras),讓這首歌曲漂洋過海紅進巴黎。於是為了拿回樂曲著作權,羅德里奎茲20年來進出法院無數次,才終於在1948年讓這首經典的權利回到自己身上。今天,在羅德里奎茲逝世半世紀後,「假面舞會的探戈」不僅婦孺皆知,各式各樣的演出版本更是令人眼花撩亂,無論過去紛擾如何,其身為全球第一探戈名曲的地位,永恆不變。 解放探戈(Libertango) 艾斯特.皮亞佐拉 Astor Piazzolla (1921–1992) 1973年,解放探戈在歐洲發表時,造成了極大的轟動。而皮亞佐拉在發表這首作品時,一般也咸認為是他將創作朝向爵士搖滾的時期。全曲以極快的速度演奏,漸次激昂的情緒與豐沛的即興色彩是探戈作品中非常罕見的,另外這首名曲也是經典電影「烈火情人」最精采的配樂之一。 花邊(El firulete) 霍拉西歐.沙崗 Horacio Salgan (*1916) 一般學者的觀點,咸認為沙崗與皮亞佐拉同屬新探戈派,但其實彼此的音樂本質差異甚大。綜觀兩人的探戈創作,皮亞佐拉融合古典及實驗元素、具有強大衝擊性的創作,彷彿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最幽暗的角落,但沙崗明顯不同,他的作品融合了爵士與巴西森巴舞的輕快即興,還帶有輕淺的印象派色彩,感受的到巴黎街角散放出的淡淡花香。這樣的質感,幾乎就是他最受歡迎的作品如「奧古斯汀.巴迪」(A Don Agustin Bardi)、「花邊」(El firulete)「微光」(A fuego lento)等的共同特徵,不僅色調鮮明、層次清晰,即便是最激情的段落,其優雅絲毫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