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到宋太祖即位前,大約兩百多年間,中國北方長期戰亂,人民逐漸避亂到政治、經濟較穩定的江南地區。直到晚唐,由於帝王對書畫的偏好,設立直屬宮廷的畫院,吸引流散各地的畫家,並成為北宋繪畫創作承先啟後的骨幹。畫院的建立,使得中國的繪畫傳統,得以在長期戰亂的狀況下保存下來,尤其是南唐李璟、李煜二主聚集了許多畫史上著名的畫家。 在當時,肖像畫家常受命創作肖像畫性質的作品,除了有情節性的題材之外,五代時各國間更用來刺探情報或進行反間工作。在沒有現代攝影技術的古代,一幅默記默畫的肖像畫,其逼真程度,能令人一眼識出所畫何人,可見人物畫創作,在五代兩宋時期已達純熟時期。人物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正是肖像畫的代表作之一。 韓熙載為後唐同光年間進士,學問淵博、文采可觀,首創香花合藝道;曾輔佐李璟,南唐典章制度多出於其手,卻未能名列宰相之位,史書記載與其生活態度豪放不羈有關。李後主聽聞韓熙載常夜宴荒縱,很想知道他究竟荒唐到什麼地步,又因他是三朝老臣,也不願公開去查他,於是命畫師顧閎中在夜裏到韓府窺視,把夜宴的情形繪製成圖。 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全捲共五段,刻畫了四十六個不同人物的形象,以各自獨立又互相聯繫的情節展開夜宴的內容。包括:聽樂、觀舞、休息、清吹、散宴,以屏帳作間隔、人物顧盼為聯繫,為中國古代美術史、音樂史、舞蹈史,留下直觀的形象資料,真實的傳達五代後期,上流社會生活環境的側寫,提供關於當時的生活起居,器物制度的重要資料,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本舞作的創作者「漢唐樂府」,以幽靜的南管古樂,與曼妙的梨園舞蹈,飾以古樸典雅、如詩如畫般的場景,在豐富的視覺與聽覺融合下,時而沉吟、清吹、聽樂,時而歇息、觀舞,最後散宴,充分展現梨園樂舞現代與古典兼具的唯美呈現,是「漢唐樂府」成立二十週年的經典鉅獻! 本產品全部以DVD製作,品質精良,包括一片DVD加兩片CD,再配以古意盎然的包裝設計,令人愛不釋手!無論私人典藏欣賞或餽贈親友,都是極佳好禮,絕對是喜愛中華傳統文化藝術者所不容錯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