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貝多芬14歲時寫過一首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但在成年後他認為那不算正式作品,如今此曲只剩下鋼琴譜,管弦樂譜已經遺失,但從其中我們可以看到那時候的貝多芬在彈奏技巧上已經相當成熟。之後貝多芬又嘗試兩首鋼琴協奏曲未果,最終才完成了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一號協奏曲較晚完成,但由於較早發表,所以是第一號;或許因為有較雄偉壯闊的氣勢,所以貝多芬有意讓此曲作為他在鋼琴協奏曲的第一首代表作。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在1797年開始譜寫,在1803年4月5日於維也納首演,這是貝多芬唯一的小調鋼琴協奏曲。至於第四號當琴協奏曲則是五首協奏曲中最詩意的一首。第五號協奏曲完成於1809年,這首作品是貝多芬對於樂曲結構掌控的最完整表現,他連裝飾奏的編寫空間都不留給演奏家,推翻了先前在協奏曲中允許演奏家自己編寫裝飾奏的慣例。至於三重協奏曲則是在1808年首演,這是貝多芬最後一次在協奏曲類型作品上進行探索。查哈里亞斯是他那一代最出色的德國鋼琴家,他出生於1950年,但其實是在巴黎接受拉威爾學生培勒穆特的指導,他先後在1969和1973贏得日內瓦和克萊邦大賽首獎,之後又拿到巴黎的拉威爾大賽首獎,從七○年代以後就成為歐洲最活躍的鋼琴家之一,前後灌錄了莫札特鋼琴協奏曲、奏鳴曲、舒伯特鋼琴奏鳴曲等全集。這套貝多芬協奏曲是他在1984-1989年間的數位錄音。■曲目貝多芬:CD101-03.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04-06.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CD201-03.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04-06. 第四號鋼琴協奏曲CD301-03. 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04-06. 三重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