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媽媽兜風 | 誠品線上

陪媽媽兜風

作者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
出版社 成陽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陪媽媽兜風:★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生命課題★★獻給每一段與眾不同的童年,與每位走過生命轉折的勞動者★◆真摯推薦◆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李苑芳輔大退休、北京師範大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生命課題★★獻給每一段與眾不同的童年,與每位走過生命轉折的勞動者★◆真摯推薦◆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 李苑芳輔大退休、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特聘教授 夏林清教育部閱讀推手、新北市莒光國小教師 陳彥冲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 郭惠珍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 張旭政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理事長 楊適瑋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祕書長 蔡淑媖RCA員工關懷協會理事長 劉荷雲全國環保公務機關總工會理事長 蘇家源(按姓名筆劃排列)◆內容簡介◆這是一本由工傷協會發起的繪本。當我們享受著生活中便利的道路、捷運、電力時,可曾想過背後有多少勞動者犧牲了生命與健康?工傷意外導致家庭破碎的新聞時有所聞,當意外來得有如狂風驟雨,我們究竟該如何繼續走下去?這樣的生命課題,雖然由工傷經驗發想而來,其實卻是許多人共同擁有,每個人總有一天也都會碰上的難題。烏雲,從來不會一下子就消失,但我們可以一起牽起手,一步一步的,往亮亮的地方,再靠近一點……"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特別介紹◆共同企劃/陳雨柔,嘉義人,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現為偶爾寫手,更多是被送印死線追著跑的圖書編輯。 繪者/陳瑞秋,豐原人,畢業於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現為自由接案者,從事圖文創作與設計工作。繪本作品有《長腳的房子》、《尋找顏色》(小魯文化出版)。曾經參與繪本創作的工傷者與家屬、志工們:利梅菊、陳品彥、陳韻安、林賴粉、林沛緒、鄭慈萱、楊東霖、楊國楨、謝煥堂、林靜惠、謝紫婷、謝承佑、游其文、王清平、陳玉釵、賀光綺、曾成宗、李竣凱、劉孟芬、劉采賀、張雅婷、張小白、劉念雲、賀光卍

商品規格

書名 / 陪媽媽兜風
作者 /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
簡介 / 陪媽媽兜風:★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生命課題★★獻給每一段與眾不同的童年,與每位走過生命轉折的勞動者★◆真摯推薦◆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李苑芳輔大退休、北京師範大
出版社 / 成陽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9047555
ISBN10 / 9579047553
EAN / 9789579047555
誠品26碼 / 2681854625007
頁數 / 48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9.7X2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這是一本由工傷協會集體創作的繪本,從一個孩子的角度,述說當家庭成員死亡時,家裡發生的轉變。藉由這本書,希望帶領更多讀者學習直視失落,看見每個人長出力量的時刻。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讀◆
by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
還記得生命裡第一次的失落感嗎?
太陽下山了,睡一覺就會天亮;作了一場惡夢,大哭一定會醒來;爸媽出門上班,就會再回家吃飯……我們從這些規律中成長,摸索自己在人群中應該扮演的角色,擁有對生命的安全感。直到有一天,心愛的玩具弄丟了,最愛吃的東西再也吃不到了,離開的人沒有再回來,生命從此轉折。過了好久好久,才發現原來除了悲傷與不捨之外,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也跟著起了變化……你還記得人生中第一次有這種感覺時的無助嗎?
《陪媽媽兜風》是一本由工傷協會集體創作的繪本,集結了27年來與職災家庭相伴的經驗,從一個孩子的角度,述說當家庭成員死亡時,家裡發生的轉變。「爸爸變成天使以後,媽媽變得有點奇怪,頭上好像冒出一朵烏雲。」、「外面的太陽好大好大,媽媽的房間卻好黑好黑,又大又黑的烏雲,好像要把媽媽吃掉了。」……
在孩子眼中,最清楚看見的不是亡者,而是生者的失落與憂傷,以及前者反映在親子關係裡幽微的互動。許許多多的成人,希望為孩子搭建一個安穩的世界——大人呵護小孩、長者引領幼者。然而現實未必能如人所願,而生命的韌性,往往來自彼此相互的羈絆與學習,無關輩分也無關於年齡,小孩雖小,成人卻能從他們清澈的感受與知覺裡,看見自己。

「孩子聽不懂吧?」「這麼沉重的事情,不要告訴小朋友吧?」
工傷協會是一個屬於「職災勞工」的團體:聚會的時候,一屋子都是缺了手或戴著「鐵手」的,或飛快划著輪椅穿梭、或拄著拐杖多了兩隻「腳」的朋友,有人在工作中被機台壓傷了、超時工作過勞了、長期接觸化學物品生病了,更多的,是在此之後縫補破碎又奮力重整的家庭組合。多年來,我們試過畫畫、寫歌、出書、拍片,把這些經驗告訴更多人。曾有人說:「孩子聽不懂吧?」、「這麼沉重的事情,不要告訴小朋友吧?」但真的是這樣嗎?每個人某一天都必然面對生命殞落,如果等到碰上的那天才來準備,來得及嗎?為什麼我們不提早種下生命教育的種子,讓它們慢慢萌芽?

2019年,每兩天就有超過一位勞工因為職業災害失去性命。
你可曾想過,留下的人過得如何?
幾個經歷過家人職災的大孩子帶我們回顧,當成人有苦難言時,孩子眼中看見什麼?「爸爸不會告訴我他工作上的挫折,雖然可以感覺到氣氛不對,但我還是玩我的玩具,吃我的飯」、「家裡的氣氛像冰庫一樣,媽媽的情緒一講話就爆了,不如不要講話」、「為什麼要一直說死呢?活著的人還要呼吸啊。」……我們發現,當意外來得如同狂風驟雨,成人自己都面臨生存困難時,往往硬是要孩子「懂事」,卻忘了孩子也還沒習慣失去家人......
這些傷痛的經驗並非專屬於工傷家庭,卻是我們成群同行,和更多讀者產生連結的能力:當成人陷入病痛或失去至親的悲傷,孩子印象最深刻的,不僅是死亡,更是生者的沉默與忌諱——或許,當成人偶爾卸下「好」照顧者的角色,才能讓孩子的生存與陪伴力量帶著我們去大口呼吸。

在生命的轉折處,向不完美學習
我們舉辦了三次工作坊,與小學中低年級、幼稚園的孩子一起共讀這本書。10歲的沛沛看著繪本說:「當年我也好想大哭!可是我做不到……」、「我覺得這本書可以陪伴很多像我們一樣的家庭,給大人機會聽聽孩子想要什麼!」我們得到大小讀者正面的回應,即使是沒有遭遇過職災的小讀者,也能留意到:班上突然缺席了幾天的同學,發生什麼事了?為什麼家人下了班,漸漸變得不愛說話?每天搭乘捷運、經過的道路和建築,是多少勞動者用健康換來的?
藉由這本書,我們得以帶領更多讀者學習直視失落,看見每個人長出力量的時刻。和我們一起出發去兜風吧!

試閱文字

自序 : ◆作者的話◆
楊東霖,美甲工作室負責人
爸爸受傷那天,媽媽帶我從幼稚園趕到醫院。爸爸在加護病房,我其實沒見到他,但是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天在路上,我從汽車後座往前看,看到好多汽車、右邊經過一座橋。那段時間我都在醫院看漫畫,在超商買東西吃,學校的事好像跟我沒什麼關係。當時年紀太小了,對生活的劇變沒有太大感覺,但繪本裡有些畫面讓我想了起來,想起我小學的時候一個人在家裡搬小板凳煎蛋吃,撥電話發BB call給爸爸,說我很想他。
利梅菊,品彥的媽
面對亡者,傷痛是必然的,但我們往往會拿已經造成的痛來虐待自己,一直讓時間停留在那兒,與世隔絕。記得當時,我們雖各有各的悲傷,卻無法互相取暖,甚至不知道如何面對面的說話,一再一再讓家庭關係緊張,最終慢慢撕裂。我們記得亡者,卻忽略了還在身邊的人,但這些人才是跟我們一起走向未來的人。想念的時候,哭一下就好;正視身邊的人,讓家成為溫暖的依靠,大家一起從傷痛中走出來。
陳品彥,三個孩子的爸
爸爸是不去醫院的人,當時一聽到爸爸在急診室,我就知道不妙了。那段時間,我總覺得媽媽只在乎自己,明明還有我們三個孩子,怎麼可以一直說「死」這個字?生活還是要過,要繼續呼吸的。希望這本繪本能幫助跟我們有著相似遭遇的人,也讓其他人了解這些處境。我們也想提醒成年讀者,當家庭碰上變故時,記得聽聽孩子想傳達的訊息,就算只是兜兜風、吃點東西,這些再平常不過的事情,都是孩子最渴望能擁有的。
鄭慈萱,表演藝術工作者
我當初想做這本繪本,是想讓更多人了解工傷家庭的處境,不是個別的,而是綜合了我們大家共同的故事。討論書名時,我們常陷在烏雲裡,雖然知道已經走出來了,但潛意識還是留在原地。而最後選擇《陪媽媽兜風》這個書名,展現了一種真的有決心付諸行動,要走出去的第一步。繪本前後的建築物裡,藏著一棵棵木棉花,象徵把大樓蓋起來的無名英雄們,讓我們有機會在生活中,記住我們逝去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