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霧瀰漫的夜晚 | 誠品線上

煙霧瀰漫的夜晚

作者 Bunting, Eve
出版社 和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煙霧瀰漫的夜晚:本書是凱迪克獎的得獎作品,用拼貼式的畫面,加上伊芙邦婷充滿同理與體貼的心情,為我們訴說街頭暴動的問題,也道出在文明的社會裡,因為人與人的陌生與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10~12歲親子共讀,12歲以上自己閱讀 夜色中的窗外煙霧迷漫,街上正在發生暴動……丹尼住的公寓失火了,丹尼和媽媽被迫前往收容所可是他和金太太的小貓都不見了,這兩隻貓咪向來不和、天天打架…… 書中插畫勇敢而直接,和本書張力十足的故事搭配得很好。也是一本讀後令人印象深刻,相當發人深省的好書。 也許人與人之間,就像貓兒們一樣,應該給彼此互相認識了解的機會。戴茲的圖畫帶著搧惑的氣質,頗具力道。跟這些畫面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整個故事是以相當平靜的口吻來述說;縱使相鄰的社區已經籠罩在一片混亂中,說故事的男孩仍在母親的安全陪伴下,以孩童清明的眼光注視著這一場暴動。 ----------------------------美國Booklist書評1995年美國凱迪克金牌獎 美國圖書館協會年度好書獎美國圖書館月刊年度最佳童書獎 父母親選書年度最佳書籍獎美國出版人週刊年度暢銷童書獎美國書商協會年度選書 【作者簡介】伊芙.邦婷(Eve Bunting)生長於北愛爾蘭。1958年移民美國,作品逾二百本。邦婷擅長以簡潔的文字、善感的筆觸,以及寬闊的寫作角度,關注社會議題,從無家可歸的遊民小孩、孤兒、文盲、自然保育、暴動到戰爭都有所著墨。1995年以《煙霧迷漫的夜晚》榮獲凱迪克金牌獎,其他中譯作品有:《爺爺的牆》、《記憶的項鍊》、《小魯的池塘》、《我們的樹》。目前定居於美國加州帕沙迪那。 【繪者簡介】大衛.戴茲(David Diaz)美國知名畫家,1979開始從事插畫、廣告設計的工作,以大膽強烈的個人繪畫風格著稱。和作家伊芙.邦婷合作的第一本兒童圖畫書《煙霧迷漫的夜晚》獲得美國1995年凱迪克金牌獎。該書以1991年洛杉磯暴動事件為時空背景,戴茲開創性的嘗試運用各式媒材拼貼攝影來呼應故事的背景,以強烈粗黑的線條框圍住濃豔的壓克力顏料畫面。這些不依循傳統的表現手法被譽為「具戲劇性與開創性」,強而有力地描繪出一個籠罩在城市暴力陰影下,人們相互理解的過程和心理刻劃。戴茲認為不必輕看年輕讀者的鑑賞力,因此總是以一貫的創作態度和方式來創作童書。目前和太太、女兒、兩個兒子居住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 【譯者簡介】劉清彥政大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記者、編輯。目前從事兒童文學創作及翻譯,著有《烤箱讀書會》、《心靈相機》、《盧公公》等書;譯著有《世界為誰存在》、《公主的月亮》、《我的好夢床》等數十本。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本書是凱迪克獎的得獎作品,用拼貼式的畫面,加上伊芙邦婷充滿同理與體貼的心情,為我們訴說街頭暴動的問題,也道出在文明的社會裡,因為人與人的陌生與仇視帶來的遺憾。 新時代教養:品格閱讀 天下雜誌精選繪本,好書一百 兒童文學與閱讀專家張淑瓊、劉清彥, 針對尊重、責任、公平、值得信賴、關懷、公民責任等六個品格要素, 精選一百二十本兒童繪本, 提供家長與孩子開始「品格閱讀」。 選書顧問 張淑瓊小檔案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兒童文學碩士 經歷:曾任職誠品書店童書企劃主任、兒童商品採購副理。參與台灣各重要童書獎項評選與推廣工作 劉清彥小檔案 學歷: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 經歷:曾經創作《萱萱的日記》等書,翻譯的兒童圖畫書不計其數,帶領兒童閱讀已有二十年經驗 Ⅰ尊重 文/張淑瓊 「尊重」這項品格的目標是:如何被尊重。這個角度頗有趣,不只是希望孩子尊重別人,而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這項品格有六個行為準則,我們可以稍加區分成為三個「要」和三個「不要」。三個要是:要將心比心、要謙恭有禮、別人說話要仔細聆聽;而三個不要則是:不要怒罵或嘲笑別人、不要欺負或找別人的麻煩、在理解一個人之前,勿下斷語。圖畫書中很難找到一本書可以涵蓋所有的準則,不過倒是可以找到許多有趣的例子討論其中的部份法則。 將心比心 舉例來說:講到將心比心,《莉絲的要和不要》是個很好的例子。在莉絲的眼中,媽媽好像只會說不要,莉絲不要頂嘴、不要在屋裡大叫,不要這樣,不要那樣。聽媽媽說了這麼多,莉絲決定也要表達一下對媽媽的意見,她也一口氣丟了許多不要,媽媽不要一直講電話、不要皺眉頭嘆氣……。 然後,她們兩人決定停止拋出「不要」,交換了一下對彼此的期待,說出貼心又溫暖的「要」。莉絲說,「我害怕的時候要緊緊抱著我。」媽媽說,「如果我頭髮很亂,要提醒我。」人際互動中真的很需要這樣的學習,莉絲和媽媽在這個故事中學習了將心比心,彼此尊重。爸爸媽媽們也可以和孩子這樣真心交換意見,好讓彼此有機會對對方的想法有更多理解,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謙恭有禮 透過不同主角觀點的對照,讓孩子看到兩邊說法的故事,常讓孩子有機會從多元的角度思考。《臭小羊!呆頭鵝!》這本雙封面的書是個例子,小羊和小鵝兩個好朋友有一天鬧翻了,兩個幼稚園小朋友不會有什麼深仇大恨,但引發衝突的核心都在於彼此話語和行為對待缺乏禮貌:說話插嘴、批評別人的作品、霸占玩具。透過衝突雙方的說法,小讀者們也看到尊重的行為法則中謙恭有禮的重要,尤其是好朋友更需要禮貌的對待。 仔細聆聽 同樣的這本書也可以用來看「別人說話要仔細聆聽」,如果我們可以有機會聽到兩邊的說法,對別人的看法或是對待的方式一定會不同,不然就會像《真是太過分了!》裡頭的動物們,被看起來很可憐的貓耍得團團轉。 被女主人趕出門的貓向動物同伴們訴苦,說牠只是喝了一點牛奶,女主人就用掃把牠掃地出們。動物們單聽貓對自己惡行惡狀的輕描淡寫,都覺得女主人實在太過分了,不過聰明的讀者讀這個搞笑的故事,就知道真正可憐的是女主人,明明被欺負卻被錯怪。別人說話要仔細聆聽,有兩層的意思,一方面是尊重說話的人,但同時也才能發現誰是真的值得尊重的人。 不嘲笑別人 孩子在學校和日常生活中與人接觸,常有機會學習尊重的功課。像《烏鴉太郎》裡,從山裡來害羞、被冷落的小男孩小不點,不但同學欺負他,就連不同年紀的小孩也會口出惡言嘲笑他,但不管如何他仍然每天走很遠的路程來上學,從來沒有缺席。可憐的小不點直到遇見磯邊老師,才有機會讓同學了解他。 不欺負別人 校園裡或生活中的霸凌行為其實蠻常見,不管是怒罵或嘲笑別人,或是欺負、找別人麻煩,都應當即時的處理和導正。這中間除了大人介入處理外,讓孩子學習處理,培養思考和回應的能力也很重要。《公園小霸王》裡的凱文就在爸爸的提問引導之下,慢慢了解,也許他可以不用每次都逃走,可以嘗試鼓起勇氣,面對山米這個老是霸占玩具,又愛撂話威脅的公園小霸王,兩人化敵為友。 不妄下斷語 說到化敵為友,《敵人派》是個很好的例子,原先完美的暑假,突然殺出一個討厭的小傑來攪局,幸好爸爸有一種殲滅敵人的妙方,就是烤派請敵人吃,不過得要先花一天時間和敵人相處,取得信任才可誘使對方吃下敵人派,而就在這一天的相處過程,兩個孩子開始彼此了解,果真輕輕鬆鬆地把敵人殲滅。 這個故事恰恰說明了理解一個人之前,千萬別輕易就把對方歸類,否則平白多了許多敵人,少掉好多朋友多划不來。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2007親子天下專刊《教出品格力》)

商品規格

書名 / 煙霧瀰漫的夜晚
作者 / Bunting, Eve
簡介 / 煙霧瀰漫的夜晚:本書是凱迪克獎的得獎作品,用拼貼式的畫面,加上伊芙邦婷充滿同理與體貼的心情,為我們訴說街頭暴動的問題,也道出在文明的社會裡,因為人與人的陌生與仇
出版社 / 和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7942180
ISBN10 / 9867942183
EAN / 9789867942180
誠品26碼 / 2613039349002
頁數 / 40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