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讀包公案 | 誠品線上

巧讀包公案

作者 安遇時/ 原著; 高欣/ 改寫
出版社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巧讀包公案:經典著作優秀改寫,全白話無障礙讀本,內含精美手繪插圖,人物、典故、成語、知識點隨文注釋,是一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國學入門書。《包公案》又名《龍圖公案》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經典著作優秀改寫,全白話無障礙讀本,內含精美手繪插圖,人物、典故、成語、知識點隨文注釋,是一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國學入門書。 《包公案》又名《龍圖公案》,是明代安遇時等人根據民間傳說整理而成的短篇小說集,每篇寫一則包公斷案的故事,是中國明代著名的公案小說,流傳久遠,影響至深,本書是《包公案》的白話版。全書由幾十個包公斷案的短篇故事構成,情節曲折,引人入勝,在刻畫了鐵面無私、清正廉明的包公形象同時,也頌揚善良忠義之人,批判了邪惡貪婪之徒。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明)安遇時原著、高欣改寫安遇時明朝人,生平事蹟不詳。其將民間流傳的包公故事以及史書、雜記和筆記小說中有關包公的材料整理,並加以編排成《包公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回 包公細查雙底船/013 第二回 包公設計抓駙馬/019 第三回 智拿三屠戶/028 第四回 賣僧鞋捉惡僧/031 第五回 智捕趙王爺/035 第六回 殺假僧得真情/043 第七回 呂月娥丟銀告親夫/047 第八回 夫婦爭罪/053 第九回 烏龜為恩人雪冤/058 第十回 山中鳥替人申冤/063 第十一回 烏盆告狀/066 第十二回 高尚靜丟銀城隍廟/069 第十三回 包公借神貓捉五鼠/073 第十四回 撕傘辨真偽/081 第十五回 竹籃觀音助包公/084 第十六回 小家童為主人申冤/090 第十七回 包公智拿曹國舅/095 第十八回 破窯裡的皇太后/102 第十九回 牆壁上的銅錢/108 第二十回 地窖中的陰謀/112 第二十一回 指腹之盟/118 第二十二回 江名玉謀害好友/128 第二十三回 巧扮新婦/133 第二十四回 猜字謎破凶殺案/137 第二十五回 持假銀抓盜賊/143 第二十六回 和尚報仇/147 第二十七回 馬客商身死水塘/151 第二十八回 王倍冒充趙家女婿/158 第二十九回 光棍搶人妻子/164 第三十回 彭裁縫選官/167 第三十一回 張榜找鞋抓凶手/172 第三十二回 新婦的考題/176 第三十三回 畫軸中的遺囑/179 第三十四回 胡居敬寺中逃生/183 第三十五回 游總兵奪功/187 第三十六回 巧判白鵝/190 第三十七回 坎坷的陳郎/193 第三十八回 惡僧人拐騙良婦/199 第三十九回 方春蓮外逃/203 第四十回 吳員城偷鞋/207 第四十一回 惡僕謀害主人/209 第四十二回 水溝裡的銀子/214 第四十三回 黃貴謀朋友妻/218 第四十四回 牛舌案/221 第四十五回 愚僕不慎丟良馬/223 第四十六回 李秀姐多疑害死人/225 第四十七回 啞巴弟弟告兄長/229 第四十八回 家僕為主人申冤/231 第四十九回 四個和尚/238 第五十回 伍和爭親陷害人/241 第五十一回 樵夫大意賣柴刀/245 第五十二回 包公為三娘子申冤/248 第五十三回 包公審石碑/252 第五十四回 無才考官屈殺英才/256 第五十五回 蜘蛛吃案卷/259 第五十六回 才子佳人心如金石/264 第五十七回 陳世美拋妻棄子/269 第五十八回 包公令城隍拿妖/273 第五十九回 包公巧計擒猴精/278 第六十回 包公扮客商識破騙術/283 第六十一回 婢女冤魂託夢/286 第六十二回 張兆娘冤死訴神靈/290 第六十三回 判罰張妃以正國法/294 第六十四回 「三官」解救程文煥/298 第六十五回 劉安住認親/302 第六十六回 張千金不改操守/307 第六十七回 城隍助包公斷疑獄/311 第六十八回 崔君瑞通州充軍/316

商品規格

書名 / 巧讀包公案
作者 / 安遇時 原著; 高欣 改寫
簡介 / 巧讀包公案:經典著作優秀改寫,全白話無障礙讀本,內含精美手繪插圖,人物、典故、成語、知識點隨文注釋,是一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國學入門書。《包公案》又名《龍圖公案》
出版社 /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023417
ISBN10 / 9864023411
EAN / 9789864023417
誠品26碼 / 2681926243009
頁數 / 320
開數 / 25K
尺寸 / 17X15X1.5CM
裝訂 / 平裝
語言 / 中文 繁體
級別 /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經典著作優秀改寫,全白話無障礙讀本,內含精美手繪插圖,人物、典故、成語、知識點隨文注釋,是一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國學入門書。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讀
包公即包拯(九九九--一○六二年),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北宋廬州(今合肥)人,擔任過監察御史、樞密副史等官職,在開封府尹任上以清正廉潔著稱於世,深受百姓愛戴,有關他的民間傳說廣為流傳。
宋、元時期,由於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都市高度繁榮,城市人口激增。為了適應日益壯大的市民階層的文化娛樂需求,一種適合平民的「說話」藝術誕生於瓦肆勾欄之中。經「說話」藝人編排、演繹的故事被稱為「話本」,後來經文人整理便成為最初的通俗小說。以包公為題材的小說《包公案》即由此而生,並得以廣泛流行。
《包公案》又名《龍圖公案》,是明代安遇時等人根據民間傳說整理而成的短篇小說集,每篇寫一則包公斷案的故事。全書內容雖不連貫,但是包公的形象貫穿全書,描寫了包公從擔任知縣到樞密副使期間的許多傳奇故事。這些故事內容廣博,大到亂臣賊子陰謀篡位,小到平常百姓的家長里短,包公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對案情一一抽絲剝繭深入調查,最終使真相大白天下,使正義得以伸張。書中人物個性鮮明,故事情節曲折,成功塑造了一位不畏權貴、執法如山、鐵面無私的清官形象。
從整體上看,《包公案》全書思想性和藝術性都不高,其中還夾雜了一些因果報應、鬼神夢兆等迷信內容。不過,就是這種存在著缺陷的作品,卻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這種現象並不奇怪。當時,由於封建專制的壓迫,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對民眾來說,帝王的生活既陌生又遙遠,因此只好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寄託在清官、賢臣身上。
時至今日,包青天的故事依然家喻戶曉,歷久不衰。《包公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推理小說,它不僅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而且可以鍛鍊人們的觀察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作為一部通俗作品能起到這樣的作用是難能可貴的。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經典 梅子涵
成年人文化多,知道得多,上下五千年,心裡著急,恨不得把一切有價值的書都搬來給小小的孩子看。
成年人關懷多,責任多,總想著未來幾千年的事,恨不得小小的孩子們都能閱讀著幾千年的經典,讓未來因為他們的經典記憶風平浪靜、盛世不斷,給人類一個經久的大指望。
我們要說,這簡直是一個經典的好心腸、好意願,唯有稱頌。
可是一部《資治通鑑》,如何能讓青少年閱讀?即使是《紅樓夢》,那裡面也是有多少敘述和細節,是不能讓孩子有興致的,孩子總是孩子,他們不能深,只能淺,恰是他們的可愛;他們不能沉湎厚度,而只可薄薄地一口氣讀完,也恰是他們蹦蹦跳跳的生命的優點,絕不是缺點!
這樣,那好心腸、好意願便又生出了好靈感、好方式,把很長的故事變短,很繁複的敘述變簡單,很滔滔的教誨變乾脆,很不明白的哲學變明白,於是一本很厚很重的書就變薄變輕了。是的,它們已經不是原來的那一本那一部,不是原來的偉岸和高大,但是它們讓孩子們靠近了,捧得起來了,沒讀幾句已經願意讀完了。於是,一種原本是成年後正襟危坐讀的書,還在小時候沒有學會把玩耍的手洗得乾乾淨淨的時候,已經讀將起來,知道了大概,知道了有這樣的經典和高山,留在他們的記憶裡當個「存目」,等他們長大了以後再去正襟危坐地讀,探到深度,走到高度,弄出一個變本加厲的新亮度來,當成教授和專家。而如果,長大了,實在忙得不可開交,養家糊口,建設世界,沒有機會和情境再閱讀,那麼那小時候的閱讀和記憶也已經為他的生命塗過了顏色,再簡單的經典味道總還是經典的味道,你說,一個人在童年時讀過經典改寫本,還會是一種羞恥嗎?還會沒有經典的痕跡留給了一生嗎?
所以經典縮寫本改寫本的誕生,的確也是一個經典。
它也許不是在中國發明,但是中國人也想到這樣做,是對一種經典做法的經典繼承。經典著作的優秀改寫,在世界文化先進、關懷兒童閱讀的國家,是一個不停止的現代做法,是一個很成熟的出版方式,今天的世界說起這件事,已經絕不只是舉英國蘭姆姐弟的莎士比亞戲劇的例子了,而是非常多,極為豐盛。
所以,我們也可以很信任地讓我們的孩子們來欣賞中國的這一套「新經典」,給他們一個簡易走近經典的機會;而出版者,也不要一勞永逸,可以邊出版邊修訂,等到第五版第十版時簡直沒有缺點,於是這個品種和你的出版,也成長得沒有缺點。那時,這一切也就真的經典了。連同我在前面寫下的這些叫做「序言」的文字。
為孩子做事,為人生做事,是應該經典的。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回 包公細查雙底船
蘇州府吳縣有個船夫叫單貴,雇了妹夫葉新做幫手,專門在江上打劫商客。
徽州有一個叫寧龍的商人,帶著僕人季興,在蘇州買了一千多兩的綢緞,準備販到江西去賣,他雇了單貴的船。綢緞被搬上船後,四人登舟開船,一路向江西而去。第五天他們到達一個叫漳灣的渡口,在那裡停船休息。
夜裡,單貴買了酒肉,四人盤坐在船上開懷暢飲。寧龍主僕在單貴和葉新的頻頻勸酒下,醉倒在船上。二更1時分,夜深人靜、星月當空,單貴和葉新將船偷偷地撐到江心處,把寧龍主僕二人丟入水中。僕人季興醉得不省人事,很快就被水淹死了。寧龍自幼識水性,落水後清醒過來,順勢鑽到水下。等他浮到水面時,恰巧碰到一根木頭,便抱著木頭一直向下游漂去。後來,一條大船悠悠而上,寧龍看到後高聲呼喊救命。船上有一個人,名叫張晉,正好是寧龍的表兄。他聽到呼救聲,從聲音上聽出落水之人是同鄉,便急忙讓船家將寧龍救起,兩人相見才知道是親戚。寒暄幾句後,張晉拿來自己的衣服給寧龍穿,並問為何落水。寧龍將前前後後的事詳細說了一遍。張晉聽後,跟寧龍商量說:「明日包公巡行此地,可以去包公那裡討回公道。」第二天,二人來到吳縣衙門,把狀子呈給包公。
包公看到狀子後,詳細詢問事情的經過,下令捕捉單貴和葉新。公差回稟說二人尚未回家。包公便下令把單貴全家老小都關進監牢,寧龍也被關了進去。又讓捕快謝能、李雋二人沿河道巡邏,明察暗訪。
單貴、葉新二人把貨物轉移到另一隻船上,對外謊稱自己的船被人打劫了,其實是寄存在漳灣。二人把貨物運到南京,全部賣了出去,得銀一千三百兩,然後掉轉船頭回家。二人到漳灣取船,遇到謝、李二位公差,便說:「既然你們要回家,可坐我們的船回去。」謝、李二人沒說話,上船與之同行。船開到蘇州城下,謝、李二人突然拿出枷鎖將單貴、葉新鎖了起來。單貴、葉新兩個人嚇得魂不附體,不知道是哪裡走漏了風聲,問道:「我們犯了什麼法,你們無故把我們鎖起來?」謝、李兩公差說:「等你們見到包大人就知道了。」
公差把單貴和葉新押到衙門,把他們船裡的所有物品都搬進府衙中。包公升堂,正襟危坐,審問犯人:「單貴、葉新,你們兩個謀害寧龍主僕,得到多少銀兩?」
單貴回答說:「小人從未謀害過人。這是寧龍告訴大人的嗎?」
包公道:「有證人看到寧龍雇你的船去往江西,半路上他卻被殺,你為何還要強行爭辯?」
單貴道:「寧龍是雇了我的船,但中途被劫,我的命差點兒沒保住,還顧得了他嗎?」
包公十分憤怒,說:「你把他灌醉丟入江中,還這麼嘴硬,應該打四十大板。」
這時,葉新說道:「小人縱是做了虧心事,也應該有人證物證才能定我們罪。為什麼追風捕影,不審明白就對我們用刑,我們怎麼甘心呢!」
包公說:「事到如今,不怕你不甘心。你們從實招來免得受刑;如果不招,那你們就等著受刑。」
隨後,單貴、葉新二人均被用刑,但二人形色不變,一直為自己爭辯。過了一會兒,一夥公差把船裡的物品一一陳放在臺階上面的空地上。寧龍來到大堂,看了這些東西後,向包公稟報說這些物品裡沒有一樣是自己的,而且被劫的主要是銀子和綢緞,而這裡一兩銀子、一匹緞絹都沒有。單貴趁機說:「寧龍你好負心。那天夜裡,賊人劫持你二人,把你們推入水中,為何不告賊人反誣告我們?真是沒有天理。」
寧龍反駁說:「那晚哪裡有什麼賊人?是你們把我們灌醉,然後悄悄地把船撐到江中央,把我們丟下水。現在貨物一定寄存在別人家,你們還在這裡強詞奪理。」
包公見二人爭辯不已,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心想:既然謀害過寧龍,船裡怎麼沒有一件物品是寧龍的?銀兩在哪裡?上千銀兩的貨物又在哪裡?思索了一會兒,包公下令退堂,明日再審。
第二天早上,包公再次升堂,從牢裡提出單貴、葉新二人。讓單貴站在大堂東廊,葉新站在大堂西廊。包公先把葉新傳來,問道:「那天夜裡,既然賊人劫持了你的船,那你告訴我賊人有多少?他們都穿什麼樣的衣服?面貌又如何?」
葉新回答說:「那天三更時分,我們四人在船裡沉睡。賊人們偷偷地把我們的船拉到江心。有一個粗壯的賊人先到船上,他身穿青衣,並且塗了臉。有三隻小船將我們團團圍住。寧龍主僕二人見賊人來劫船,驚慌跑到船尾跳入水中。有個賊人抓到我,重重打我。小的再三哀求說:『我是船夫。』他才放手。賊人們把寧龍的貨物都擄去了。現在寧龍誣告我們,這真是瞞心昧己啊。」
包公聽完,讓他回到西廊。又把單貴叫來,問了同樣的問題。單貴回答說:「那天三更時分,賊人們把我們的船拉到江中央,七八隻小船圍住我們。一個穿著紅色衣服的小夥子,跳到我們船上,把寧龍主僕二人丟入水中,後又想要把我丟到水中,我央求說:『我不是客商,我只是船夫。』他才放了我,要不然我也命喪黃泉2了。」
包公見兩人的口供不一致,知道其中定有隱情,於是對二人用刑。二人辯解說:「我們至今也沒有回家,如果我們謀得了錢財,那錢財能藏到哪裡去?」包公見二人依然不招供,一時也無計可施,只能把他們押回大牢。
包公親自到賊船上查看,發現船內空無一物。仔細再一看,船底有縫隙,木板的稜角都被磨平了。包公令隨從打開這塊木板,但裡面有暗栓打不開,隨從就用斧頭劈開。打開後發現裡面有很多貨物,有衣物和器具,還有兩箱銀子。包公命人將這些貨物一一清點,抬回衙門。寧龍看到後說:「這些衣物、器具和這個新箱子都不是我的,只有這只舊箱子是我的。」
包公把單貴、葉新二人提到跟前,指著從船底搜出的物品問道:「你們這倆賊人,真是可惡,這些物品都是誰的?」
單貴答道:「這些都是別人寄存在我這裡的。」
寧龍說:「是別人寄存在你這裡的?那些不值錢的皮箱簿帳我想你早就丟了。在這只舊皮箱內的左邊寫有一『鼎』字,請大人查看一下。」
包公讓人打開一看,果然有一「鼎」字。於是將單貴二人重打六十大板。單貴二人實在熬不住,就把事情原委招了出來。包公最後判單貴、葉新二人秋後問斬,這兩名盜賊再怎麼狡猾也終究沒有躲過律法的嚴懲,可謂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1【二更】指晚上九時至晚上十一時。又稱二鼓。
2【黃泉】指人死後所居住的地方。


包公令隨從打開這塊木板,但裡面有暗栓打不開,隨從就用斧頭劈開。打開後發現裡面有很多貨物,有衣物和器具,還有兩箱銀子。



第二回 包公設計抓駙馬
登州有一個地方叫市頭鎮。這個鎮子人口稠密,人們把房子並排建在河岸上。鎮上作惡的人多,行善的人少。鎮東邊有一個姓崔的員外1,為人好善布施,從不與人相爭。
崔員外的妻子張氏,性情溫柔、勤儉持家。她為崔家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崔慶。崔慶年方十八,聰明伶俐,極受父母的寵愛。
有一天來了一位老僧,到崔家化齋,說:「貧僧是五台山雲遊的和尚,聽說此府長者好善,特來化一餐齋飯。」崔員外知道後,整理好衣冠,請那僧人在中堂坐下。崔員外低頭拱手相拜,對僧人說:「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僧人連忙扶起崔員外,說道:「貧僧是個輕率莽撞之人,特意來此見員外一面。」
崔員外很是高興,讓家人做了豐盛的齋飯款待僧人。席間,崔員外問僧人為何事而來。僧人回答說:「我雲遊到此處來見員外,是想告訴您一件事。」
崔員外拱手說:「上人2若是化緣或者化齋,老朽我不敢推脫阻攔。」
僧人說:「這足可以看出您的心善了。過幾日,此地有洪水之災。員外您準備幾條船,等著避難逃跑,我來這裡就是想把這件事告訴您。」
崔員外聽完,連連說是,問道:「什麼時候才能知道洪水要來呢?」
僧人說:「東街寶積坊下面有個石獅子,一旦發現它眼中流血,你就要收拾東西逃跑了。」
崔員外有點兒困惑,對僧人說:「既然有此大災,應該告訴鄉里才是啊。」
僧人說:「你們這地方的人大多是為惡之徒,怎麼會相信我說的話呢?員外您就是相信我躲過這一劫,也還會經歷其他苦難厄運。」
崔員外驚奇不已,問道:「這厄運能讓我喪命嗎?」
僧人答:「不會。發洪水那天你要牢記,遇到動物落水一定要救起,遇到人落水千萬不要管。」僧人吃完齋飯後向崔員外辭別。崔員外取出十兩白銀贈給僧人,僧人推辭不要,說:「貧僧是雲遊四方的人,即便是有銀兩也沒什麼地方可用。」
僧人離開後,崔員外把僧人的話告訴了妻子張氏,並請匠人在河邊打造了十幾艘大船。人們問他為什麼要造船,他說要發洪水了,造船要躲避災難。大家聽了都笑話他。崔員外任由別人譏笑,每天讓一個老太太去東街查看石獅子眼睛裡是否流出血。過了一段時間,街上有兩個屠夫看到老太太這樣跑來跑去就問她原因,老太太如實告訴了他。兩屠夫等老太太走了後,大笑說:「世上怎麼會有這等癡傻之人!天都旱成這樣了,哪裡會有什麼洪水?況且那石獅子眼睛裡怎麼會流出血?」其中一個屠夫想戲弄老太太一番,第二天把豬血灑在石獅子的眼睛裡。當天老太太看見石獅眼睛流血,急忙跑回去告訴崔員外。崔員外立刻吩咐家人把該搬的物品都搬到船上。當天,空中一點兒雲彩都沒有,天氣又熱又悶。等崔員外的家人全部上船後已經是黃昏時分,突然黑鴉鴉的雲層從四面聚集,頃刻間下起滂沱大雨。大雨連下三天三夜,導致河堤決口,河水沖進市頭鎮。很快,所有的房屋都被沖垮,兩萬多人被洪水淹死。因為這裡的人作惡多端,所以上天才會用洪災懲罰這些人。崔員外夫婦心地善良,得到神人相助躲過一劫。
那天崔員外的十幾艘大船隨洪水流出河口,忽然一塊山岩崩落,有一隻小黑猿隨石頭落入水中。崔員外看到後,讓家人用竹竿把小黑猿救到岸上。後來水面上又漂來一根樹杈,上面有一個鴉巢,幾隻小烏鴉困在裡面。崔員外讓家童用船板托起鴉巢,小烏鴉解困後展開雙翼飛走了。船行到一個渡口,崔員外看見一個人在水裡掙扎呼喊救命。崔員外急忙令人去救他。他的妻子張氏阻攔說:「老爺您不記得僧人說過的話嗎?遇到有人落難就不要管。」崔員外說:「動物都要救起,何況是人呢?」說完就讓家僕用竹竿把那人救上船,並取來乾衣服讓他換上。
等到雨停,崔員外讓家僕回去查看鎮上的情況。家僕回來稟報說,鎮上的房子都被泥沙淹沒了,唯有自己家的房子沒有大的損壞。崔員外請工人修整房子,帶著一家老小回到原來的住所。同鄉的人能回到家的,十個裡面也就是一兩個而已,大部分都被洪水淹死或者失蹤了。崔員外問他前幾日救起的那個人,是否想回家。那人說:「小人是寶積坊劉屠戶的兒子,叫劉英。現在整個鎮子都被洪水沖垮了,我的父母也不知道是死還是活,家裡也沒留下什麼錢財。我情願做僕人跟隨您,來報您的救命之恩。」崔員外說:「你既然想留在我家,那就做我的養子吧。」劉英連連磕頭拜謝。
時光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崔員外已回家半年。皇宮裡張娘娘3丟失了一塊玉印,仁宗皇帝4布告全國,誰能找到玉印就給他高官厚祿。一天夜裡,崔員外夢到一位神人。神人對他說:「國母張娘娘丟失了一塊玉印,目前這塊玉印在後宮的八角琉璃井中。上天看到你做了很多好事,派我特意告訴你的。讓你的親兒子去揭榜,可以換來高官厚祿。」第二天早晨,崔員外醒來將此夢告訴了妻子。忽然,家僕進來報告說登州府衙門口掛起一張布告,說京都國母張娘娘丟失一塊玉印,仁宗皇帝布告全國,誰能找到玉印就給他高官厚祿。崔員外驚喜萬分,想讓兒子崔慶前去京都把玉印的下落報告給朝廷換得高官。張氏說:「我們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怎麼能讓他遠離我們?富貴不富貴是命中注定的,老爺您就不要指望這個了。」劉英聽到後,說:「小兒一直想著報答您二老的恩情,只是沒有機會。現在既然神人有意相助,我願意代替弟弟前往京都。倘若換得一官半職,我便回來把官職讓給弟弟。」崔員外一聽很是高興,急忙給劉英準備銀兩讓他盡早啟程。
第二天,劉英啟程辭別養父母。不到一天時間劉英就到了京城,他逕直來到朝門外,揭了榜文5。公差帶他見了王丞相。劉英把自己的姓名以及玉印的下落都說了出來。王丞相讓他住進館驛,在那裡等消息。次日,王丞相入朝稟告了此事。張娘娘才記起,中秋賞月時曾跟宮女們在八角琉璃井邊取水,不小心把玉印落入井中。隨後張娘娘讓宮裡太監下井去查看,玉印果然在下面。仁宗好奇,把劉英召到殿上,問他怎麼會知道玉印的下落。劉英把神人入夢相助之事告訴了仁宗。仁宗說:「想必是你家積有陰德6。」仁宗念劉英有功,降旨封他為駙馬7,把偏后黃娘娘的第二個公主下嫁給他。劉英謝恩,不勝歡喜。過了幾天,朝廷修建了駙馬府給劉英居住。劉英一時富貴顯達、有權有勢,就把養父養母對他的恩情拋在了腦後。
自從劉英走後,崔員外日夜盼望他的消息,但兩個月過去了,依然杳無音訊。有個從京都回來的人,跟鄉里人說劉英已被招為駙馬。這件事傳到崔員外的耳朵裡,崔員外吩咐家僕小二跟隨兒子崔慶一起赴京。崔慶到了京都後,找了家客店住下,第二天就急著去駙馬府。途中崔慶向一個人詢問去駙馬府的路,那人說:「前面鳴鑼開道就是給駙馬讓路的,駙馬來了。」崔慶立在道邊等駙馬來到,就走向前去與劉英相認。劉英一見到崔慶,大聲喊道:「你是什麼人,敢衝撞我的馬?」便讓人把崔慶抓起來。崔慶驚訝地問:「哥哥為什麼不認識我?」劉英大怒道:「我有什麼兄弟?」不等崔慶說話,就讓人把他拿進府中重打三十棍。崔慶被打得皮開肉綻押入獄中。
此時,僕人小二聽說主人被抓了起來,就來獄中看崔慶卻受到阻撓。崔慶在獄中把自己的冤情告訴獄卒,獄卒覺得他可憐就偷偷地幫助他。崔慶本是富家子弟頓頓離不開肉,獄中的伙食極差,崔慶根本吃不下。正當他饑渴難耐時,一隻猿猴從樹上爬到窗子上鑽進牢房,手裡拿著一塊熟羊肉獻給崔慶。崔慶突然記起,這隻猿猴很像發洪水時他父親救的那隻,崔慶接過羊肉吃了起來。猿猴離開數日後,又送來食物給崔慶吃。獄卒知道此事後,歎道:「動物都懂得知恩圖報,人反而不知道。」
又有一日,牆外有十幾隻烏鴉聚集在牢房上面哀鳴不已。崔慶想:這必是父親當時救起的烏鴉,便對烏鴉說:「你們如果可憐我,就請幫我寄封信給我父親。」那些烏鴉明白他的意思,飛到他跟前。崔慶向獄卒借紙筆寫了一封信,綁在一隻烏鴉的腿上,烏鴉帶著信很快飛到崔慶家裡。崔員外正在跟妻子張氏歎息兒子沒有音信之事,忽然看到一隻烏鴉飛過來立在自己身邊。崔員外很是驚奇,仔細一看發現烏鴉腿上繫著一封信,就把信解下來讀。信裡崔慶把他在京都的遭遇寫得一清二楚。崔員外看後大哭,張氏得知後也痛哭,說:「當初叫你不要收留他,現在倒好,他恩將仇報把兒子關入大牢,該怎麼辦呢?」崔員外說:「鳥獸尚且懂得仁義,人怎麼能如此負恩呢?我要親自去京城走一遭,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張氏說:「兒子現在還在受苦,你趕快去吧。」
次日,崔員外辭別妻子趕赴京城。幾日後到了京城,找了一家客店住下。第二天,天剛亮崔員外正要出去打探兒子的消息,忽然看到家僕小二穿著破爛的衣服在房簷下乞討。小二一看到崔員外,便跑過來抱著他痛哭。崔員外也很悲傷,細問小二事情的原委。小二將情況訴說了一遍,崔員外不怎麼相信,想要親自去駙馬府找劉英。小二怕老爺到了駙馬府遭毒手,抱住崔員外不放他去。忽然遠處有人報駙馬來了,眾人都迴避,崔員外站在廊下等劉英離近,叫道:「劉英我兒,現在你富貴了就忘記我了嗎?」劉英一看是養父,沒有搭理,只裝作沒聽見。崔員外哪裡肯甘休,一直跟著劉英直到駙馬府,劉英關上府門不讓崔員外進去。崔員外憤恨交加,喊道:「你不認我是你的養父也就算了,還把我兒子關進大牢裡受苦!」崔員外沒有辦法,只能到開封府8告狀。正好遇到包公回來,崔員外跪在包公的馬前。包公把帶他到府中,崔員外把情況一一向包公哀訴。包公聽完後,讓崔員外暫住開封府裡,把獄卒叫來,問:「獄中有一個叫崔慶的嗎?」獄卒回答說:「是有一個叫崔慶的,獄中的飲食不好,崔慶一身狼狽。」包公讓獄卒善待崔慶。
第二天,包公請劉駙馬到府中飲酒。劉英到開封府後被領到後堂,包公吩咐下人把府門關上,不許閒雜人等來回走動。喝到一半,酒就被喝光了,但下人一直沒有添酒。包公有點兒氣憤,說道:「為什麼還不添酒?」廚子回報說:「酒已經喝完了。」包公笑道:「既然酒已經喝完了,那就以水代酒吧。」讓下人提了一桶水來。包公命人倒了一大碗水給劉英,說:「駙馬您先喝一碗。」劉英覺得包公這樣是怠慢了他,怒道:「包大人太欺負人了!朝廷官員誰敢不敬我?哪有用水當酒喝的!」包公說:「眾官員尊敬駙馬,唯獨本官不敬。今年六月間駙馬能喝河水,難道這一碗水就不能喝了嗎?」劉英聽後,毛骨悚然。突然崔員外走進來,指著劉英罵道:「忘恩負義的小人,今天你負我,日後必負朝廷。請大人為我作主。」
包公讓人把劉英拿下並摘去冠帶,拖到臺階下重打四十棍。劉英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便吐出實情招供領罪。包公隨後把劉英關進獄中。第二天,包公把這件事情詳細奏給仁宗皇帝。仁宗召崔員外到殿前,詳細了解情況後稱讚崔員外:「你如此重情重義,親兒子應該受爵祿,朕明日就下旨。」崔員外感動萬分,謝恩回家。
第二天,仁宗皇帝下旨:劉英冒領功勞、忘恩負義、殘暴不仁,判處死罪;崔慶授武城縣尉,即日走馬赴任;崔員外平時好善,建立義坊9,宣揚他的德行。


1【員外】指地主豪紳。
2【上人】對長老和尚的尊稱。
3【娘娘】古代對皇后或妃子的稱謂,含有尊敬意味。
4【仁宗皇帝】宋仁宗,北宋第四代皇帝。
5【榜文】官府貼在牆上的告示。
6【陰德】指暗中做有德於人的事。後指在人世間所做的在陰間可以記功的好事。
7【駙馬】古代帝王女婿的稱謂。
8【開封府】北宋時期,京都汴京的首府衙門。
9【義坊】宣揚功德的牌坊。


正當他饑渴難耐時,一隻猿猴從樹上爬到窗子上,鑽進牢房,手裡拿著一塊熟羊肉,獻給崔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