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多, 哪個少?
作者 | |
---|---|
出版社 | 格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哪個多, 哪個少?:孩子常常反反覆覆,說過的話又後悔,就像故事中的猴子,對同一件事卻有不同反應嗎?這代表孩子正嘗試靠自己的判斷力解決問題,家長可以藉由閱讀與思考幫 |
作者 | |
---|---|
出版社 | 格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哪個多, 哪個少?:孩子常常反反覆覆,說過的話又後悔,就像故事中的猴子,對同一件事卻有不同反應嗎?這代表孩子正嘗試靠自己的判斷力解決問題,家長可以藉由閱讀與思考幫 |
內容簡介 ◎掃QR code聽故事內文朗讀,閱讀 + 聽覺雙重學習,一本書二種收穫! ◎鮮豔的用色,搭配生動的角色造型,以幽默的故事探討思考的盲點、誠實的態度。 ◎風格幽默、節奏明快,故事簡單、寓意不凡,適合幼兒及低年級孩童閱讀。 ◎可愛迷你開本+堅固厚紙板,耐撕、耐摔、書角打圓,讓幼兒享受滿滿閱讀樂趣!孩子常常反反覆覆,說過的話又後悔, 就像故事中的猴子,對同一件事卻有不同反應嗎? 這代表孩子正嘗試靠自己的判斷力解決問題, 家長可以藉由閱讀與思考幫助孩子養成正確思路。 讀完故事後,一起討論:猴子的想法對嗎? 如果你是飼養員,你會怎麼做? 說謊會是一個好方法嗎? 與其告訴孩子該怎麼做,不如教會他們怎麼思考。 有一天,遊客跟動物園園長抱怨猴子吃得太胖了,動都不動。園長於是請飼養員幫猴子減肥。飼養員對猴子說:「以後每天早上只能吃三根香蕉,晚上吃四根。」猴子們一聽便吱吱吱的抗議。飼養員連忙說:「那早上吃四根,晚上吃三根呢?」猴子聽了都很滿意。奇怪?早上吃三根,晚上吃四根,跟早上吃四根,晚上吃三根,一天不都是吃七根香蕉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王宇珊喜歡兒童文學與繪本,視創作為更了解自己與世界的方法,與減緩失眠的工具。人生除了偶爾的少女心以外,還在尋覓,希望透過自己的童書作品,讓孩子的視角更多元、更溫柔。■繪者簡介克倫雅莉(Alexandra Colombo)保加利亞籍的克倫雅莉從小就喜歡繪畫,她的畫風幽默、用色鮮豔活潑,能將角色頑皮的個性與想法化為一幅幅可愛的插畫。克倫雅莉畢業於米蘭的歐洲設計學院,作品曾在許多國家出版,她對自己最大的期許,就是用自己的插畫,為全世界的孩子帶來無盡的歡笑與夢想。
書名 / | 哪個多, 哪個少? |
---|---|
作者 / | |
簡介 / | 哪個多, 哪個少?:孩子常常反反覆覆,說過的話又後悔,就像故事中的猴子,對同一件事卻有不同反應嗎?這代表孩子正嘗試靠自己的判斷力解決問題,家長可以藉由閱讀與思考幫 |
出版社 / | 格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1898049 |
ISBN10 / | 9861898042 |
EAN / | 9789861898049 |
誠品26碼 / | 2681468620009 |
裝訂 / | 精裝 |
頁數 / | 22 |
語言 / | 中文 繁體 |
級別 / | 無 |
尺寸 / | 1.5X16.7X16.7CM |
產品試閱 : 了解朝三暮四的心理
《哪個多,哪個少?》故事是否讀來有點熟悉?它的典故出自戰國時代的《莊子》,敘述養猴子的人以早晚不同的果子數量,瞞過猴子的故事。後來的人用「朝三暮四」來比喻人混淆事實、欺騙別人,或用來形容人的心意不定、反覆無常。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喜歡發表意見的時期,這時候他們的想法容易反覆,常常說過的話,到了最後又改變心意,讓人傷透腦筋。事實上,看似反覆無常的行為,卻是孩子練習說出自己的想法、嘗試自己做決定的過程。面對反覆的心理,家長可以以正面的方式看待,用討論的方式了解孩子的思考模式,視情況決定是否引導孩子做決定,或是讓他們在嘗試中學習。
在故事中,除了猴子「朝三暮四」的反應令人莞爾,飼養員的行為、言語也很值得思考。飼養員面對猴子們的抗議,為什麼提出「朝四暮三」的方法?他想騙猴子嗎?還是有別的原因?飼養員這樣「換句話說」,算不算說謊?或者,如果你是飼養員,會怎麼反應?一起腦力激盪,進入故事主角的心裡,試著解決他們的問題,想出更多幫猴子減肥的妙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