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工程MIT 2: 跨越高屏溪的斜張橋 | 誠品線上

超級工程MIT 2: 跨越高屏溪的斜張橋

作者 黃健琪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超級工程MIT 2: 跨越高屏溪的斜張橋:★最全面的圖解、最在地的說明★★第一本為孩子設計的台灣超級工程科普圖書★小木馬新聞記者郝蕙茶—問問最喜歡問「問題」,她奉命採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最全面的圖解、最在地的說明★★第一本為孩子設計的台灣超級工程科普圖書★小木馬新聞記者郝蕙茶—問問最喜歡問「問題」,她奉命採訪橋梁維修的報導,卻發現台灣有一座橋梁不只長,可以跨越全台流域面積第一大的高屏溪,竟然還有一座將近200公尺高的橋塔,它就是高屏溪斜張橋。什麼是斜張橋?橋上有很多根的鋼纜繩索,看起來和吊橋、懸吊橋很像,而這種現代常見的斜張橋究竟有什麼工程祕密,讓各國在建造橋梁時最常考慮選擇來設計建造。問問追蹤報導高屏溪斜張橋就這樣開始了,從高屏溪的調查到橋梁完工,問問製作了許多幅圖解圖,完成了高屏溪橋的專題報導,還畫了一幅高屏溪斜張橋的結構大圖,不僅如此,追追因為報導了橋梁的內容,還去研究了台灣,以及國外的橋樑,簡直成了橋樑專家了!高屏溪斜張橋的超級紀錄★高屏溪斜張橋樑的長度是2,617公尺, 橋塔的高度是183.5公尺, 是臺灣第一座複合式斜張橋,而且是亞洲最長的非對稱型單橋塔斜張橋。這麼長的橋梁搭建時有什麼樣的技術工法呢?★莫拉克颱風沖垮了全台 超過20座橋梁, 這些斷橋全屬於跨徑短、橋墩數多的梁式橋, 只要一個橋墩被沖垮,橋梁就會斷裂。斜張橋的優點就是橋墩少,跨徑可加長,沒有橋墩的斜張橋是利用什麼方式搭建跨河的橋面呢?★斜張橋除了作為交通運輸之用,竟然還成為冬季過境的遊隼的餐廳和儲藏室!因為橋塔很高,成為遊隼居高臨下的最佳狩獵地點。養護的人員會把牠們趕走嗎?★橋梁會因為風雨、洪水、地震,以及使用年限等影響受到損壞,橋梁蓋好後,要怎麼養護和監測,才能避免災害發生?和問問一起來做「工程師大考驗」吧!世界各國的橋樑超級紀錄★第一座斜張橋是誰發明的?★世界最長、最高的橋梁是哪一座?★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到底有多長?本書特色:●最領先:第一本為台灣孩子介紹國內重大工程的科普圖書。●跨領域:透過工程建設了解科學、技術、工程、人文、數學、環保等跨領域的學科應用與生活的關聯。●最在地:透過台灣偉大工程認識台灣環境、區域特色及台灣的工程技術。●強圖解:每本書都有關於橋梁工程最詳細的圖解,以及進行橋梁工程所必須知道的科學知識。●大拉頁:每本書還包還一個特殊製作的拉頁,呈現橋梁完整的結構以及透視內部構造。●接軌國際:從台灣出發,延伸介紹台灣其他以及海外的重要橋梁工程。"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審訂】 王仲宇|橋梁醫生、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陳建州|高屏溪橋建造工程師、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學系教授 鍾文貴|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 【好評推薦】 卜學亮|全方位藝人 何佩玲|《科普一傳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黃健琪雖然已被自己的小孩喚作中年婦女,但心裡卻住著一個還沒長大的小孩。步出校園後,一路的工作都與孩子相關。平日閱讀習慣頗雜食,寫作範疇也堪稱跨界,希望能將自己雜七雜八的想法編寫下來,與小朋友分享。作品曾獲《好書大家讀》優良圖書推薦。著有《孩子的第一套STEAM繪遊書04火車開進地底下》和《孩子的第一套STEAM繪遊書07不能再斜的比薩斜塔》。吳子平曾經是一個很愛畫圖的小孩,現在是一家人都很愛畫圖的家長。畫過很多童書,希望變成老爺爺的時候也還在畫圖。

商品規格

書名 / 超級工程MIT 2: 跨越高屏溪的斜張橋
作者 / 黃健琪
簡介 / 超級工程MIT 2: 跨越高屏溪的斜張橋:★最全面的圖解、最在地的說明★★第一本為孩子設計的台灣超級工程科普圖書★小木馬新聞記者郝蕙茶—問問最喜歡問「問題」,她奉命採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598008
ISBN10 / 9863598003
EAN / 9789863598008
誠品26碼 / 2681878371003
頁數 / 6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6X2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成為工程師的夢想,
我們幫孩子打開那扇連結的任意門★

★透過超級工程MIT,
讓大家看見台灣每個領域的製造與工程技術,
都能成為「國家隊」★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何佩玲(《科普一傳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新世代必須掌握的關鍵能力
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偉大工程,對每個人來說各自有呼應的心情與故事,但這些故事主要來自情感面的投射。
然而,《超級工程MIT》系列則是從科學、技術、人文、甚至環境的角度來說出工程本身的故事,雖然資訊量不少,但透過編排設計, 幫助讀者建立與自己生活更深度的連結,發展出不同的探索方向,隨著文本的閱讀,時而讚嘆、時而思考、時而會心一笑,趣味無窮。
2019 年是莫拉克風災十周年,當年五月「科普一傳十」製作特輯介紹,在「重建有溫度的家」那集,訪問了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委員會執行長陳振川教授,他也是台灣的土木專家,在訪談中他特別提到橋梁在重建工程中的意義與重要性,如何用橋聯結、修補破碎的土地, 幫助災民重建家園,還有橋梁工程的挑戰與人文重點等等。受限於節目時間,沒有辦法談的太詳細,當得知本系列有斜張橋的專書介紹時, 感覺彌補了這個缺憾。
書本內容呈現活潑,沒有工程冰冷的印象,反而相當有溫度,從高屏斜張橋的歷史緩緩道來,接著進入橋梁的科普常識,最後介紹斜張的科學獨特性。讀完本書,除了了解台灣土地上偉大的橋梁建築外, 亦對世界橋梁有基礎的認識。
而雪山隧道工程素有「雪山魔咒」之稱,光看字面就知道其挑戰與難度。當年雪隧通車時,我就曾以此為題製作成教案,帶入校園與孩子分享,當時都是自己收集的內容,不像本書如此圖文並茂,本書的問世的確是眾望所歸。雪隧工程的困難主要來自台灣特殊的地質結構,國外的經驗只能參考,無法類比應用,重重難關都只能靠台灣的工程師摸索克服,瞭解其中血淚史,每次通過雪山隧道都充滿讚嘆與感恩,也更加思考人類作為與大自然的共生之道。
台灣的環境風險高,颱風、地震多,人口密度又在世界名列前茅, 這些都是台灣工程的大挑戰;然而,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就是台灣可以貢獻世界的智慧。從另一個面向來看,透過了解這些MIT 超級工程, 我們會發現,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問題可以在單一領域解決,尤其面對未來環境變遷等不確定因素,如何透過跨領域的學習與合作,則是這個世代必須掌握的關鍵能力。
非常榮幸推薦「超級工程MIT」系列,祝福所有的讀者閱讀愉快。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