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恐龍: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的假想圖鑑 | 誠品線上

The New Dinosaurs: An Alternative Evolution

作者 Dougal Dixon (ドゥーガル.ディクソン)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新恐龍: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的假想圖鑑:距今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衝撞地球──據說恐龍們受此影響而絕種消失。但是……如果隕石未曾撞上地球,恐龍們並未絕跡的話,牠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距今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衝撞地球──據說恐龍們受此影響而絕種消失。但是……如果隕石未曾撞上地球,恐龍們並未絕跡的話,牠們會演化成什麼模樣呢?這是一本關於恐龍族群未曾滅絕並繼續演化的「假想」圖鑑。這裡出現的恐龍,牠們的模樣稀奇古怪、名字或許聞所未聞,跟我們經常在書中、在電視上看到的恐龍不太一樣。牠們是「新恐龍」。是依照生物演化與環境變遷,原本有可能存在的生物(如果恐龍並未滅絕的話)。作者道格爾‧狄克森曾在《After Man》一書中描繪人類滅絕之後的動物,這次他又發揮驚人的想像力,描繪出原本可能存在的另一個平行世界。讓我們跟隨他筆下美麗細緻的圖,一起看看這個奇幻的世界吧!"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道格爾‧狄克森道格爾‧狄克森(Dougal Dixon) 生於1947年。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科學作家,於聖安德魯大學研習地質學與古生物學。畢生致力於著述,出版過超過210本書,其中大多為恐龍相關書籍,而這些書籍中多數為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籍。著有《恐龍大揭密》(時報出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文 THE ETHIOPIAN REALM 衣索比亞界 — 食蜂龍╱樹斗龍╱朗克龍╱弗拉普龍╱ 潛沙龍╱蠕龍╱阿貝力羅德斯龍╱ 達坦巨龍╱小阿貝力羅德斯龍╱ 小達坦巨龍 THE PALAEARCTIC REALM 古北界 — 蟻龍╱布里凱特龍╱茲維姆獸╱松毬龍╱ 金克斯龍╱長毛鴕╱搖擺鷸╱ 塔蘭特龍╱戴巴力魯龍 THE NEARCTIC REALM 新北界 — 短劍龍╱北爪龍╱獨角龍╱ 巴拉克拉博龍╱山躍龍╱斯普林及龍╱ 施伏特龍╱啄木龍╱樹襲龍╱腳龍 THE NEOTROPICAL REALM 新熱帶界 — 穿山龍╱水吞龍╱金普龍╱ 鱗翅龍╱甲殼龍╱長鼻龍╱ 刀齒龍╱格魯曼龍╱迪普龍╱哈里丹龍 THE ORIENTAL REALM 東洋界 — 拉賈潘龍╱哈努漢龍╱塔迪龍╱鐵頭龍 樹蠕龍╱弗拉里特龍╱傘龍╱格拉卜龍 THE AUSTRALASIAN REALM 澳新界 — 庫力布拉姆龍╱袋龍╱瓜瓦納龍╱丁格姆龍╱ 裂紋喙龍╱塔布龍╱庫倫龍╱溫德爾龍 椰爪龍╱岸奔龍 THE OCEANS 海洋 — 翔龍╱潛龍╱沃克龍╱ 掠鳥龍╱沛羅拉斯龍╱克拉肯龍 〔解說〕 大滅絕 恐龍究竟是什麼? 新演化樹 古地理 動物地理區 棲息地 作者後記 索引

商品規格

書名 / 新恐龍: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的假想圖鑑
作者 / Dougal Dixon (ドゥーガル.ディクソン)
簡介 / 新恐龍: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的假想圖鑑:距今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衝撞地球──據說恐龍們受此影響而絕種消失。但是……如果隕石未曾撞上地球,恐龍們並未絕跡的話,牠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114114
ISBN10 / 9865114119
EAN / 9789865114114
誠品26碼 / 2681896103006
頁數 / 12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5X18.2X1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376.4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以美麗細緻的全彩手繪插圖,搭配輕鬆好懂的文字與排版
☆全書分成六大動物地理區,共有63種前所未見的「新恐龍」登場
☆為了讓兒童更直觀地理解本書概念,特別於刊頭加入5頁原作沒有的繪本風格彩頁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文

我們人類往往喜愛長得稀奇古怪的動物,我想各位讀者也是如此吧。
出現在本書中模樣稀奇古怪的動物,如今已不存在於地球上。然而,無論哪一種動物,其實或許都真實存在過。這是因為,如果恐龍未曾滅絕的話,說不定真的已經演化成本書所描繪的模樣。
若6600萬年前,隕石並未撞上地球,而是從旁邊擦過的話——若地球未曾遭到來自外太空的毀滅性打擊,恐龍以及其他各種巨型動物應該還會持續繁盛下去吧。
如果牠們不曾滅絕並持續繁盛,應該會隨著地球表層的環境變化,歷經6600萬年的不斷演化,蛻變成不同於我們從化石推敲得知的模樣。
6600萬年間所產生的環境變遷相當劇烈。大陸原本就已逐漸分裂,但在這期間分裂的速度加快,彼此之間的距離愈來愈遠。同樣地,氣候與植被也發生巨大的變化,在以前的恐龍時代——中生代時不曾存在的遼闊草原大幅發展。氣候則開始變得寒冷,一直到進入最終冰河期(約7萬年前~1萬年前的冰河期)為止。
這些環境變遷的程度,大到讓無法適應的恐龍與其他巨型動物走上滅絕一途。而本書所介紹的動物,則具備了各種為求生存必要的適應機制。
本書還有另一項用意,那就是闡述「動物地理區」這項概念。
為何袋鼠會分布於澳洲草原,而不見於非洲草原呢?樹獺為何只分布於南美的樹上而不見於北美的樹上呢?這是因為地球的陸地大致分成6個動物地理區的緣故。
動物地理區是被海洋、山脈、沙漠等屏障區隔而成。在這亦被學者們稱為生物地理區的6個區域中,生活在此的生物們會依照各個區域完成各自的演化。因此,每種生物皆具備不同特徵以適應各個區域的環境。
只要是在同一個時間軸,無論當時有何種動植物存在,這種地理分區的結果應該都是相同的。因此,本書以動物地理區的觀念,搭配未滅絕的恐龍之適應演化結果加以呈現。
最後還有一點。
有一說主張「恐龍以『鳥類』的形式,在6600萬年前的生物大滅絕中存活了下來」。然而,當時存在的鳥類,有許多物種都跟著恐龍一起絕種消失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鳥類,是在6600萬年前大滅絕後,由劫後餘生的少數祖先中演化而來。若6600萬年前沒有發生隕石撞擊的話,鳥類應該會走上截然不同的演化歷史吧。

道格爾‧狄克森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容試閱1)
THE ETHIOPIAN REALM
衣索比亞界
衣索比亞大陸除了東北部以外皆環海,赤道以北的部分則有遼闊的大沙漠分布。大沙漠北側為古北界,以南則全屬於衣索比亞界。
三疊紀左右的衣索比亞大陸是南方超大陸,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與北方的超大陸,勞亞大陸相連,形成一塊巨大的盤古大陸。
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在侏羅紀初期分道揚鑣,並在兩大陸之間形成了廣闊的特提斯洋。岡瓦納大陸則在侏儸紀後期開始分裂,衣索比亞大陸則在白堊紀後期往北位移,特提斯洋因此消失。
位於衣索比亞大陸東南方的巨大島嶼為岡瓦納大陸分裂之際所產生的碎片,長期以來因與其他陸地分隔的緣故,故可視為一座小規模的動物地理區。
衣索比亞大陸東部擁有縱貫南北的高大山脈,沿著此山脈則分布著將衣索比亞大陸往東西方向拉開的巨型大地裂縫——東非大裂谷。
東非大裂谷的周邊可觀測到頻繁的火山與地震活動。東非大裂谷的北端沉入海裡,形成細長的海灣。位於衣索比亞大陸西側的山脈是從前造成岡瓦納大陸分裂的東非大裂谷的東側邊緣。衣索比亞大陸的其他部分則由河川流經的平原與台地所組成。
在衣索比亞界,以赤道為中心的相異環境呈帶狀分布。赤道所通過的大陸中央低地擁有遼闊的熱帶雨林,住著很多以各類果實與昆蟲為食的樹居型小動物。
熱帶雨林地帶的外圍則有一大片草原。這片區域只有雨季才會降雨,因此樹木不太會成長,形成了視野遼闊的草原與灌木稀疏的稀樹草原。腳很長的植食性恐龍以及演化成陸生動物的翼龍等物種則生活於此環境。
位於草原地帶外環,雨水特別稀少的地帶則有沙漠分布。恐龍們在如此嚴峻的沙漠地帶,也順應了環境,能夠在無水的狀態下存活,外貌亦蛻變成適合掘洞生活的型態。
位於衣索比亞界東邊的巨大島嶼擁有熱帶森林與開闊的林地,在岡瓦納大陸分裂以前便存在的動物們在此存活了下來。岡瓦納大陸分裂後,這座島嶼的環境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動物們未曾面臨巨大的環境變遷,亦無須另做調整適應。

(內容試閱2)
Tropical rainforest 熱帶雨林
食蜂龍 肉食性
食蜂龍是屬於在樹上生活的樹棲龍類的特殊物種,以蜂類和蟻類為食。進入新近紀後,全世界開始發展出草原,森林因此受到切割,幾乎所有的食蜂龍種都被留在衣索比亞界的熱帶林內。
食蜂龍的頎長指爪在爬樹或摧毀獵蜂巢穴時能發揮很大的作用。此外,包覆著頭部宛如盔甲的皮膚,再加上彷彿屋瓦般交相重疊的鱗片雙重保護下,就算被蜂螫也不會有大礙。
在衣索比亞界之外的熱帶林也能看見被遺留下來的食蜂龍族群。住在新熱帶界的穿山龍雖然不是與食蜂龍血緣相近的物種,卻因為平行演化而形成相似的外觀。平行演化是指,物種順應相同生活環境的結果,就算非相近族群也會演變為相同外貌的情形。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