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想想: 三年級 下1-5 (附指引 5冊合售) | 誠品線上

數學想想: 三年級 下1-5 (附指引 5冊合售)

作者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出版社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商品描述 數學想想: 三年級 下1-5 (附指引 5冊合售):規格:全套五冊,每冊各含彩繪讀本、親子互動指引: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規格:全套五冊,每冊各含彩繪讀本、親子互動指引■本書目錄第一冊點到線的距離怎麼減比較快三位減法(ㄧ)畫盒子_ X _ + _"

商品規格

書名 / 數學想想: 三年級 下1-5 (附指引 5冊合售)
作者 /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簡介 / 數學想想: 三年級 下1-5 (附指引 5冊合售):規格:全套五冊,每冊各含彩繪讀本、親子互動指引: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
出版社 /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ISBN13 /
ISBN10 /
EAN /
誠品26碼 / 268003221600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繼「做盒子」(見三上第4冊) 之後, 這一次, 我們教小孩「畫盒子」。



大家會想,畫盒子」不是美術課的事情嗎?但美術課通常並不在乎小孩畫得「像或不像」,而且以現在主流的思潮,「寫實」也早就排除在美學之外了。這當然沒什麼不對,然而,畫出一個「很像」的盒子,卻另有心智發展上的重大意義。



這話怎麼說呢?認知心理學的鼻祖皮亞傑,曾做過這樣的研究:用紙板做出假山的模型,並在山坡的各側安排適當的景物 (一座小房,或幾株大樹﹞,邀請小孩繞著這座假山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之後,讓小孩站定一個位置,問他:如果有一個人從山的那邊看過來,他會看到什麼?例如,可以看到房子嗎?可以看到幾顆樹之類的。



問題的目的,是想要知道小孩到底能不能「從別人的觀點來看」。實驗的結果是,即使是八、九歲的孩子,答對率都很低:雖然小孩都記得剛才看過山的各個側面上有些什麼,但無法正確指出從不同的角度看去的話,分別都能看到什麼。



有一種顧慮是,也許小孩只是口語表達能力不夠,也許他不是不知道能看到什麼,只是說不太出來:所以後來又改成給小孩看假山各個側面的照片,讓他選哪張照片應該是從哪個角度看出來的,結果呢,小孩的表現仍然很不理想。



皮亞傑因而得出結論:「轉換觀點」是心智成熟的指標,當年齡不足的時候,兒童不能體會「別人的立場」,因而必然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這個現象不限於「實物的觀察」,也包括著與他人相處時的反應模式,例如不能體會他人的感受等等。



皮亞傑的這個發現,在心理學、哲學、以及教育等各方面,都有深遠的影響對父母和老師而言,最有意義的是,我們應該警覺不可以用大人的道德標準去要求小孩。當小孩顯得很「自私」的時候,我們應該了解,這是心智發展的必然過程。



不過,後來的研究者Martin Hughes 重新設計了假山的實驗,改成以厚紙板在桌子上做出不同隔間的牆壁,拿一個人偶放在圍牆的某一角落,說這是一個警察;再拿出另一個人偶,說這是小偷,問小孩:小偷站在哪裡才不會被警察看到 (被某堵牆擋住視線)?這麼一來,出人意料的,小孩的答對率就變得非常高,即使年齡很小的小孩也不例外。



這之間的差別到底是什麼呢?至少有一種解釋,是我們都可以想像的: 如果讓小孩「有一個情境」可以去想像,他的「本事」一下子就大起來了。如果容我們做一個比喻的話,一般的制式教學,就好像皮亞傑爺爺的假山,而「數學想想」則給小孩很多機會去「扮小偷躲警察」!



然而,這和「畫盒子」有什麼關係呢?讓我舉出下面的實例:一個三年級的小孩,在我的請求之下,畫一個滿好的盒子;之後,我拿出一個盒子,擺成一個和他畫的那個盒子不同的角度,請他對著這個盒子再畫一次。結果呢?無論我怎麼調整盒子的方位,他畫的仍然是原來那個樣子!



這就表示,雖然他能很好地畫一個盒子,但他只能畫心中那個既定的盒子的形象;改變角度以後,即使是面對著一個真的盒子「照著畫」,他也無法成功。看起來,在這個小孩面前,我已經變成一個爺爺了。



相對於「想像別人看到什麼」而言,「把自己看到的畫下來」應該更容易 (當然只限於像盒子那種線條簡單的對象 );再進一步說,如果「把自己看到的畫下來」都有困難,「想像別人看到什麼」就更不可能了。這樣,您應該可以明白,教小孩畫盒子,並不是教他「畫圖的技巧」,而是設法提升他的心智能力!

那麼在「畫盒子」這一課 (本冊第四課) 裡,我們是否成功地讓小孩「扮小偷」 (在某一情境中學習) ?這就要請您和小孩一塊兒「數學想想」了。



最後,Albrecht D?rer一面透過玻璃框看準模特兒、同時把人像畫在玻璃板上的「歷史景頭」(第.. 頁 ),不但充分解釋了「透視」兩個字 (透過一個平面去看) ,而且為「畫盒子」這個主題提供了深刻的歷史感,讓您和小孩可以神遊於時空交織的網路之中,則尤其是不能錯過的!

我猜大家都有這種經驗:對方熱心地反覆解釋,自己總是抓不到要領;或者,他講的我都懂,但我不懂的他就是沒講。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我們會自責,自慚形穢,自認為反應太慢,頭腦太笨;然而,真正的問題往往是出在講者︰只從他的觀點下說詞,卻不明白我們的困惑所在。



所以,要教小孩一件事情,不能只教我們要教的,還要不斷地研究,在這整段的學習過程裡,他到底需要什麼協助,他可能有什麼誤會,他會有什麼問題。



例如「三位數相減」,小孩會「卡住」的地方,大概就是在例如「703-254」中,十位本來就是0,要怎麼「借1」給個位?(本冊第二課,p.25)充分去照顧這個疑惑,應該就可以打通「減法借位」的關節。這時候我們可以看出傳統「記1法」(在橫槓上記個1,代表被借去1)的價值,這是「先欠著再說」的意思,其實是將來 建立「負數概念」的一個基礎。



又例如「47×3」,理當十位數和個位數分別都乘3,再把二者加起來;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如果讓小孩分成兩層來寫(即將120和21都記錄下來),通常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如果要求把21中的2先記在心裡,再和「三、四、十二」的結果相加,也就是利用心算來進位,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於是我們設計了一個「圖式」(本冊第三課,p.37),將十位數乘3 (以上例來說)的「路線」用一個「帶著箭頭的曲線」畫出來,再在這條路線上記錄「+2」;所以當小孩看到這個圖式的時候,他就可以默唸:3乘4加2,然後,他就可以運用前冊中「 × + 」(三上第一冊第五課)的經驗了。



這個手法看起來「沒什麼」(相對於「想想」中其它的獨創),但其中自有深意焉:經過簡單的練習之後,小孩可以把以上的「圖式」放在「頭腦中的小黑板」上而順利完成計算,也就無須寫在紙上了。(47乘3是個無聊的計算,但「在頭腦裡建立小黑板」,卻是一個重要的心智能力;它的應用絕不只在心算,而是所有可能的「圖像思考」的基礎!)



以上的例子是容易明白的,因為小孩在計算時確實會發生那樣的困難;但是,有一些困難卻是「隱性的」,因為並不直接造成計算上的障礙,所以不易為人所察覺,除非是特別喜歡想想的小孩,小孩大概也不會主動提出,甚至並不覺得有什麼疑問。



一個例子是,為什麼1和0放在一起就是「十」?大部分的小孩不會問這個問題,因為早就被充分告知而習焉不察了;然而,這卻是理解「阿拉伯記數法」中「區分個位、十位、百位」的關鍵,也是掌握各種「直式算法」的最重要的心理基礎。



「數學想想」打從一開始(一年級上學期第四冊),就以各種手法,不斷指出「10中的1是代表數滿1雙手、0是代表數完沒有剩餘」,「不惜」舉出「對於只有3根指頭的外星人來說,10就是代表3」。繼續這個「傳統」,這次我們再度提出「1000的意思」(本冊第一課),讓小孩發現對於3根指頭的外星人來說,1000只不過是廿七!(p.14)



這是解決「隱性困難」的唯一方法:必須跳脫既有的架構,才能警覺其中隱藏著問題;當然,這也是拓展心智能力必經的過程:人必須不斷地設想不同的情境,才能對比出事物的根本道理。



另外一個例子是,很多人(這並不限於小孩)十分缺乏「量感」,但自己卻並無警覺:常常口頭掛著公升這個詞兒(加了幾「立  liter」油),卻不能想像1公升到底有「多大」——喝過咳嗽藥水的人,大概知道10c.c.是多少,但1000c.c.就太難想像了。



其實從「自然發生」的角度切入 (這恰恰是傳統教材所缺乏的),量感的問題自然就能解決。所謂自然發生,是指1.基本單位是怎麼來的,以及,2.如何用基本單位累積成一定的大小。雖然公分過去就是公尺(很少人用公寸這個單位),但「立方公分(即c.c.)」的下個等級卻不宜是「立方公尺」,因為差了100的三次方(即百萬)倍,是差得太多了。所以,用10公分為邊長的立方體,就是很自然的一個中間單位;用手比一比,也會感覺到大小十分適中,這不就是1公升嗎?當然,1公升如何由1000c.c.累積而成,也就是長、寬、高相乘的那回事,就是另一個要點。(本冊第四課)



站在「不能只是單方面教,也要照顧小孩的困惑」這個立場上,我們還要問:把以上那些都學會了的小孩,還會問出什麼問題?——終於明白爸爸加了60公升是多少汽油之後,他難道不會懷疑,明明就是等於6萬c.c.,為什麼爸爸的車子只是「三千c.c.的」呢?這麼一來,透過針筒與鋁箔包(p.47,p.49)、油箱與汽缸(p.52)的對比,我們「想想小孩」對於體積的量感,應該是會強過許多成人了吧!

先來說個謎語:好心的酋長,許給從海上飄流而至的女王一塊牛皮,說:你可以用它覆蓋一塊土地,據為己有,做你安身立命的所在;如果您是她,除了苦笑之外,還能做什麼呢?



這位女王卻有自己的章程:她把牛皮切成細條,結成長繩,用那條長繩,沿著海岸,狠狠地圍了一大片地,建了一個城市,叫做迦太基;又以迦太基為中心,建立了王國,統治四週大範圍的領土。



這事發生在西元前八百多年,是一則美麗的傳奇(參見讀本P.26 及親子手冊);這則傳奇留給後世的,卻不止是史詩—而還有數學:用一根長度一定的繩子,怎樣圍,才能圍出最大的面積?



這則數學,叫做「等週界問題」。說淺近,可以淺近到以直觀解決:在週界相等的各個圖形之中,圓形的面積最大;如果允許以某直線為一邊(例如前述的海岸),那麼繩子圍出的最大面積就是半圓。然而,如果引伸至高等數學,則可以和Dirichlet 問題中Laplace operator的特徵值和特徵函數扯上關係。



而我們決定要在這一冊中,讓我們的想想小孩體會並欣賞人類文明與文化的這塊瑰寶。往大處說,這當然是為了再一次地促成「愛智的生活」;往小處說,至少也是強化「課程綱要」要求要建立的面積概念。



面積,做為附加於幾何圖形的一個數量,有時候並不容易掌握;例如農人往往以「繞一週需時多久」來強調其擁有土地之大,這就是想用週界的長度去取代所圍住的面積。我們認為,教小孩面積概念最好的方法,就是拿它來和週長對比;而對比的最好的方法,則是考慮在週長一定的條件下,什麼圖形的面積最大,換言之,也就是「等週界問題」。



對這樣年齡的小孩談論這個問題,是一項挑戰;一般而言,在高中討論這個問題都有一點嫌早。首先,小孩必須設法「記住」週長不變這個先決條件;條件式(假設性)思考,向來是心智成熟的指標。另外,用數方格的方法去確認面積的大小,也並非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經驗。更何況也不宜一成不變地去數方格,而至少要提出一種把面積變大的方法(當然是在週長一定的條件下),以便小孩體會這個問題的一般性。



以上這些考慮,構成了第二課的主要內容(詳見手冊的解說);我在這裡寧可更強調米羅(1893-1983,西班牙畫家)的藍色系列作品對這一課的品味的影響:一切都隱約是發生在海底,而用來限定週界的「髮絲」,則是從「米」字(米羅常用的造型)頭上長出來的。為了強調這些髮絲的長度不變,我們就讓它做了許多表演(P.16):



誰說只有一根頭髮,就不能有造型;

可以拉直,可以打折,也可以弄擰。

奇怪的是,不管怎樣,

長度都是一定;

不會變長,不會縮短,

也不會有分岔的事情!



不會有分岔的事情?聽起來有點像某種廣告詞;然而,這又有什麼關係?只要小孩唸起來覺得親切、順口,因而有助於理解後面要提出來的等週界問題,就行了。



其它的各課,當然也各有特色,以上只是揀大家可能比較不熟悉的題材來說明一下;準此而言,把小數點解釋為「寫完整數部分,筆在那兒暫停(為了數零頭的小格子)所留下的痕跡」,當然也是大家不曾聽過的,那麼我也就聲明一下:這個解釋,從小數點這個符號的歷史軌跡來看是否正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孩和那個打官司的秋菊(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一樣,凡事需要一個「說法」。不給「說法」,只給「命令與規定」的教育,教出來的,絕不是能夠想想的小孩!



至於一個小小的黑點,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許多不同的意義,則是符號學的基本法則;「有一個代表輕聲,有一個代表驚嘆,有一個表示要加長前面音符的一半;還有一個是英文的句點,最後一個會落在哪裡,還要等等看!」,當我們這麼說的時候,就正是從年幼時開始,為小孩「解構」符號世界的迷思!



好了,我的筆也要在此暫停了;是否會留下一個黑點,當然絕不會是重點。重點是,您願意陪著小孩一塊兒,用這種完全不同的方式,重新再學一次數學嗎?

關於分數,除了「分成幾份,取其幾份」這種老詞兒之外,還有什麼可以說的呢?這是教學上的老問題:三言兩語就教完了,看似責任已了,但小孩還沒有能掌握那個概念;所以只好反覆再給予練習,但正是在這種了無新意、無聊透頂、沒完沒了的反覆練習之中,消磨了小孩終生對於數學的興趣!



正如上一冊我們用「等週界問題」來豐富「面積」的教學,這一回,我們提出「分子和分母都增加同一個量,分數會有什麼變化」的疑問,目的也是為了深化關於「分數」的教學。也就是說,不能只是反反覆覆強調2/3 的意義,這種強調通常沒有太大意義;而是拿它來和、比如說、3/4 比較,比較分子分母都增加同一數後,分數會變大還是變小?




然而,平白無故地拿2/3和3/4來比較,仍然顯得「矯情」;我們於是提供了一個情境:依據醫學的報告,30公斤的人(就是那個想想小孩啦),身上應該有20公斤的水;那麼,他如果再喝下10公斤的水,體重中的水現在所佔的比例(即3/4),會超過原先的2/3嗎?




這當然是個荒謬的問題,因為,沒有人能一下子喝進10公斤的水;但做為一個假設性的情境,卻可以引起關於分數的大小的思考,並且有一種感同身受的領會(想像自己身上突然多了那麼多水!)。那麼,如果是只喝1公斤的水呢?這時候的問題就是,1公斤的水到底是多少?所以這是一個好時機,我們可以趁機來運用公斤與公克的意義(本冊第一課) :原來一般的500 c.c. 的大杯,恰好就是半公斤,因為1公斤恰恰就是1000c.c.,也就是1公升的水重。



喝下這麼1 公斤的水(當然還是有些吃力),那個小孩的體重就變成31公斤,而身上的水當然就變成21公斤,問題是,在這個情況下,水還是體重的2/3 (實際上當然是21/31) 嗎?這時候,我們讓小孩看到,水雖然不再是體重的2/3 了,但差別非常有限,因而醫學上所說的「體重的2/3 是水」,在正常的喝水,排尿(可以類推)的活動中,仍然大致是成立的。



順帶一提的是,這個想法,是來自於一個想想小孩,當聽說「人體有2/3 是水」的時候,他立即的反應是,就算真是這樣,我喝一些水進去,2/3 這個數字也就不成立了。一般人大概不會有這樣的反應,因為我們習慣於接受訊息,尤其當那個訊息覆蓋著專業的包裝的時候。立即提出一種質問,因而是一種可貴的能力。



而這個「喝水之後,水在體重中的比例」的問題,卻涉及對於分數的深層認識,也就是,當分母與分子,全體與部分都增加了相同的量,分數其實是會變大的。這是一個通則,但並不容易一眼看出,因而,針對這一通則提供一種立即領會的方法,就成為更深一層的智慧。在「三、1/2、2/3、3/4?」這一課的最後,我們當然也絕不放過這樣一個啟人心智、動人心弦、驚人耳目的機會,給我們的想想小孩(詳見p.39) !



另外一個可以一提的話題是,許多人批評,在我們的數學教育之下,小孩(其實是包括許多長大後的成人)多半沒有「量感」;例如,不知道一公尺大概有多長,一公斤大概有多重,一公升大概有多大,等等。但批評者對於這個問題所提出的解決,卻僅僅是所謂「教學要生活化」,因而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到「公斤」的時候,都是叫小孩去量體重,或是找一瓶一公斤的礦泉水來提提看;我們認為,這是膚淺的,真正的「量感」,並不是針對那個「量」去「感」一下而已,而是能夠把各種感官的訊息結合起來。



這是什麼意思呢?1cm(公分)是常常看得見的,用1cm就建立起了1c.c.(立方公分),這也容易想像;但是1000c.c.,也就是1公升,卻不容易有感覺,所以我們必須讓小孩「看見」這個邊長10cm的正立方體(第2冊第4課)。到此為止,是視覺的。至於重量呢?重量是一種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聞不出來,嚐不出味道的「性質」,這時候,小孩不止是要能用手掂掂1 公斤有多重,更重要的是,他必須同時「看見」這個重量,就是1公升、也就是1000c.c.的水重!



這一系列的題材,都圍繞著「重量必須和體積做對比」這個核心思想;在這個核心思想之下,講述公斤的同時,理所當然的要講公克,因為後者與前者同,恰恰也是標準體積(1c.c.) 的水重!



至於「二、有餘數的除法」和「四、乘法表(複習)」的內容,也絕不像標題看起來的那麼無辜、不、我是說無趣;相反的,這兩課裡也絕對有傳統上難以想像的「教學創新」糾纏其中,至於到底如何創新,又如何糾纏,這當然就要讓您、親愛的爸媽或老師、陪著我們的想想小孩來欣賞囉!

這是三年級的最後一冊了,理當做一個總複習;但依照我們一貫的精神,即使是複習,也必須要有新意,所以除了「想想相簿」是名符其實的舊景再現之外,其它三課也是各有千秋的。



就挑「一、除以3 的餘數」來談一下吧。看這個標題,就知道我們是把焦點放在「餘數」上的。這和一般的教除法的教材不同,一般的看法是:重點只在分東西,實在分不盡的時候,當然難免有餘數;但在這條思路上,餘數是個可有可無的東西,最好是沒有(除盡了),實在免不掉的話,也不是關切的重點(重點是商)。



然而這不是一個「統觀全局」的看法。所謂統觀全局,是指:如果暫時將除數定為、例如、3,也就是3個3 個地來分某一個總數,那麼會發生什麼事情?當問題這樣提出來的時候,那個「總數」是開放的;換言之,我們喜歡比較各個不同的總數被3 除的結果。其實在之前第一次引入「除法有餘」的概念的時候(第四冊第二課),我們就是讓小孩觀看一條數線,和在數線上如何3個3個地「括」過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已經是一種對全局的統觀,因為既然是在數線上,那麼每當解決一個特定被除數的問題,就自然會去看看前後其它那些被除數可能造成的結果。



簡單地說,以3為除數的時候,2、5、8…等等這些數的「身份」是一樣的,因為在以3 為間隔的連續的段落中,它們都落在第二個「位置」上。換言之,它們都是被3除餘2的傢伙。當然,另外那些1、4、7…等等,則形成另一種身份,因為它們都落在每個3的間隔的第一個「位置」上。不用說,除了前兩種身份之外,還剩下一種身份,就是:3的倍數!



總之,以3 為除數的時候,所有的整數就被分成了三種,分別是被3除餘0、餘1、以及餘2的—不能餘3,餘3就該被劃為餘0 的那一類。這種統觀全局的觀點,只是一種數學上的興趣呢?還是另有其它的意義?答案是:數學從來不對「沒有其它意義」的事情感興趣;和一般以為的相反,數學的興趣總是來自於解決實際(而不是數學家自己發明)的問題。



那麼,就「除以3 的餘數」而言,有什麼實際的問題,是適合我們的小孩來探索的呢?我們挖空心思,終於想到一個遊戲(其它更實際的問題,要等到更高年級的時候)。這有一點像是某個在沙坑裡玩的勾當:在沙上插一根小樹枝,每個人每次都要挖掉一點沙,直到最後一個人挖過而樹枝倒下去的時候,那個人就輸了。但在我們的遊戲裡,樹枝被改成某個數量的任何小東西,而「挖掉一點沙」則改成「每個人每次一定要拿走1或2個」,當然,結局是一樣的,最後出手而致拿光的人為輸—這個遊戲有一個非常文雅的名字,叫做「拈」。



要點是,「拈」這個遊戲有一種「必勝的祕訣」,也就是,依照某種策略出手(在某種條件下),則可以得到必勝的結局。所以,它其實根本不是一個遊戲,只是一個設計好的騙局;只是和除以3 的餘數,有關係!



探索這個「必勝策略」,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與此同時,它當然也有一定的興味在內;我們的希望,不用說,當然是希望所有的想想小孩,都能透過這個挑戰,發展一種數學心智;這種心智的特色是,不願意碰運氣來定勝負,而總是想要以智慧來定輸贏。當然,就這個例子而言,所謂的智慧,就是要運用「被3 除的餘數」來做判斷。



為了幫助小孩進入狀況,我們先設計了「數枝」的情境;讓小孩先體會一下,「爬山、海邊、遊樂園、爬山、海邊、遊樂園…」這樣「數下去」(本冊第4 頁),總數是多少就會數到哪一項,其實是有規則的。不用說,那個規則仍然是「被3除的餘數」。



我們相信,經過提示「數枝」這個小孩一般很可能早就有過的經驗,再「圖示」背後所隱藏的餘數問題,再經過實際和別人「拈」幾次,再三番五次地「圖示」拈勝的道理,這樣一路走下來,前述的目標,應該並非不可企及!



我們願意以這樣精心設計的一課,以其難度和興味,來歡迎小孩即將面臨的四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