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想想: 三年級 上 1-5 (附指引 5冊合售) | 誠品線上

數學想想: 三年級 上 1-5 (附指引 5冊合售)

作者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出版社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商品描述 數學想想: 三年級 上 1-5 (附指引 5冊合售):規格:全套五冊,每冊各含彩繪讀本、親子互動指引: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規格:全套五冊,每冊各含彩繪讀本、親子互動指引■本書目錄第一冊直式減法角與腳平方數乘法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數學想想: 三年級 上 1-5 (附指引 5冊合售)
作者 /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簡介 / 數學想想: 三年級 上 1-5 (附指引 5冊合售):規格:全套五冊,每冊各含彩繪讀本、親子互動指引: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
出版社 /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ISBN13 /
ISBN10 /
EAN /
誠品26碼 / 268003212200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關於「三」,有很多說法:小心謹慎的,說要「三思而行」;道貌岸然的,說要「三省吾身」;勤奮好學的,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但我以為,關於三的最厲害的說法只有三個字,就是,三年級!



為什麼呢?除了「比二年級老、又比四年級小」以外,最根本的,當然還是因為,我們的「想想小孩」恰好升上三年級;就是因為心裡一直惦著他,所以就覺得三年級是最了不起的了。



多麼神氣呀,我們已經三年級了耶!



有什麼好神氣的呢?首先,我們發現「角」和「腳」是不一樣的,但是,角又有腳(就是它的兩邊);而更不可思議的是,角和角的差異,並不以其腳的長短為準:長腳的角可能反而比較小,短腳的角說不定反而比較大(見讀本第25頁的圖)。這實在是一件詭異的事,到底所謂的角,是指什麼而言的呢?



數學家要給角下一個定義,可是要費盡唇舌的(想要查一下歐基里德的幾何原本嗎?);然而,三年級的我們,自有我們三年級的辦法:如果就先不管角的大小,或異同,只來看它有多尖;說到尖或不尖,連一年級都是一清二楚的:只要用指頭、或想像用指頭去摸一摸就知道了,而且,尖的角張口當然比較小。所以剩下來的問題,只是要約定,張口比較小的,就是比較小的角,這樣就完全不會被表面的圖象所迷惑了(第二課,「角與腳」)。



除了像「角」這種抽象的概念之外,我們還要把二年級時的九九乘法總結做成一個「表」。說到這個表,又可以讓我們神氣一下了:只是橫著看過來,直著看下去,在密密麻麻的數字之間按圖索驥,實在是讓人頭昏;所以我們站在高處看,把平面的表格做立體化的處理,之後,可以想像排在兩邊的紙牌分別向右和向前走過來,二者相遇的時候,就在地上變出相乘的火花(讀本第41頁)。這樣一來,就不只是建立了九九乘法表,同時,還為下一冊的立體圖形和透視概念做好了準備!



另外,還有直式減法(第一課),還有「小人國」補破洞的故事(第三課),如果願意仔細看一看的話,就會發現都比以前更多一層的「想想」了;至於為什麼更多了一層呢?理由無它,當然是因為,我們已經三年級了啊!

關於小孩學數學,有一個古老的問題:到底是要著重理解,還是只要會算就好?



大家會想,都已經明白地高舉了「想想」的旗幟,那還用說?一定取前者,而捨後者了;然而不然,如果我們認真的想一想,就會發現那個所謂的老問題裡面,其實暗藏著陷阱:好像我們非得從二者擇一不可,為什麼我們的想想小孩,就不能二者兼顧呢?



能或不能,關鍵其實是在陪他的大人;如果老師或爸媽眼光看得遠一點,心裡的盤算深一點,而不要那麼急,不要一直想著快快把他「打發」了,那麼,也許我們就可以培養一個又會想,又會算的小孩。



何以見得呢?就拿兩位數相加來說,之前我們教給他的方法,是先加十位數,再加個位數;這個設計,當然是建立在算零錢的經驗上的:三十四元是一把銅板,二十八元也是一把銅板,合在一起的時候,哪個人不是先把那三個和二個十元的銅板收起來,再算剩下的四元和八元呢?用式子來寫,就是「34 + 28=?;先算30+20=50,再算4+8=12,最後把兩個答案合起來 50 +12=62」;寫成直式,就自然是「兩層」的直式。



有些人會以為這個算法太麻煩,手續太繁瑣,格式太複雜,不如傳統的「進位時記個1」來得簡單明瞭,又拖慢了計算的速度,而且,也不見得能增進小孩的理解。然而, 就理解的層面而言,以上的方法確實可以讓小孩比較「進入情況」,因為每做一題,他都有實際的情境可以思索,而不致於算了半天卻不明白為什麼那麼算,或在算什麼;只不過要達到這一境界,也不是一蹴可幾,而是需要相當的時間,多次的回顧。



這之所以在一、二年級這個階段,我們設計了好多課﹝二上第 2冊和第3冊「直式加法」,二下第2冊「超過100囉!」,第5冊「想想相簿─加法、進位、百位數」) 讓小孩來熟悉這個題材,這與一般「教科書」只教一次不同,而且,每次呈現都是一個新的角度,以免小孩覺得厭煩,同時增進他的視野。



就某種角度來說,這是一個漫長的等待,想要一次把「兩位加法」教完了事的大人恐怕已經有點受不了了。其實,小孩長得很快,一轉眼,他就已經三年級;對於三年級的他而言,既然已經對於「兩層」直式加法有了許多練習和經驗,又在心智上更成熟了一些, 而且即將進入三位數的加法, 所以,很自然地, 他可以算得快一點,把各個步驟精簡一點,於是,在這一冊裡,我們就來讓他更上層樓!﹝第二課「怎麼加比較快?」﹞



所謂更上層樓,其實也是有步驟的,而不是一次教他「進位時記個1」—— 這樣就變成「又來一個新方法」,會讓小孩覺得「我早就會算了,何必多此一舉?」;所以,在再次複習了舊方法之後, 提出「算得快」的目標,再因應這個目標,提出「在心中估算, 一次得出答案」的新方法。這個新方法不但取消了「兩層」的格式,其實是連「記1進位」的手續也跨越了,所以需要高度的「專注」﹝所有心算都是如此﹞,小孩因而會覺得吃力。



這個時候,我們才認為是水到渠成,可以教他「進位記1」的傳統直式算法了。其實傳統算法的優點就在:不必分成幾個步驟,而又不必調動全副精神在心裡算;它是介在兩個之間的一個中庸模式!這樣一來,我們的想想小孩,就可以在兩位加法這個計算上,追求既能理解,又能算得快的目標了。



談過了這個例子,親愛的爸媽或老師,您應該可以發見,「數學想想」並不反對傳統算法,也不反對流行的心算,既不反對簡化格式,也不反對要算得快;唯一不同的是,我們認為教小孩的時候應該「溫柔」, 而不可以粗暴,所以過程要拉長,手法要細膩,正是在這一點上,「數學想想」既不傳統,也不順應流行!



這一冊裡還有一課「蛀蟲吃掉了什麼數」,是教如何找出例如「5__ - 38 =__8」中__裡的數。其實這是很難的題目,解出的關鍵,是在對於直式減法的理解;我們做這樣的設計,目的當然也正是在此﹝見第四課﹞。到目前為止的直式減法,還是「兩層」的格式;您可以預料,到了適當的時機,減法一定會進階到「一層」的格式。同時您也可以發現,「數學想想」不反對給小孩出難題;唯一不同的是,我們認為不應該「為了難題而難題」,所有的難題都應該有一種教學上的目的﹝例如理解某個道理﹞。



另外,這一冊的第一課是乘法的應用問題,第三課講垂直的概念,是為下一冊「立體透視圖」做預備,我們就不再贅述了。

不知道您們有沒有注意到,每一冊的「想想」裡,基本上都有兩種題材:一是計算的,就目前的進度而言,無非就是加、減和乘法,以及相關的進位問題等等;另一種,多數是和圖形有關,但也並不盡然(例如時鐘和時間),無以名之,就稱為「非計算的」。



這一次的「非計算的」,雖然也和圖形有關(「三、看起來的樣子p.28),但這樣的內容在目前通用的教科書中絕找不到;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這一課是多餘的呢?或者,我們為什麼要標新立異、故意「開」一個別人沒有的題材呢?




說起這些問題,讓人不得不想起十年前的事情;那個時候,我們正和「牛頓」合作出版小學教科書。送審的時候(好佳在,現在「想想」不用送審,它不是教科書!),教科書的評審們對於其中「左右概念」的內容頗有一些小小的微詞; 因為當時的依據是教育部82年頒佈的課程標準,而在(包括之前的)課程標準裡,都沒有提到可以教這個題材。




然而,我們的書還是出版了;可惜過了不久,又因為種種原因絕版。五年之後,教育部頒佈87年的課程綱要,翻開一看,在「S-S-1-6」項下,赫然是「能運用上下、左右、前後、內外等方位語詞描述兩物的相對位置」,我們之所獨創,竟然變成了所有教科書必須一體遵行的標準內容!




一直到今年(民92)剛剛出爐的最新課程綱要中,這一條還是原封不動;這當然是好事:創新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鼓動時事、引領風潮!




現在回來說「看見的樣子」這一課。到底為什麼要有這一課呢?顧名思義,就是因為小孩或者並不明白「他所看到的」樣子。然而,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一個正圓,如果從側面看過去,呈現出來的圖像(例如在照片中)應該是一個扁扁的橢圓;但只要用心看過小孩的圖畫,往往可以看到他仍然把它畫成正圓(例如當畫面上的蠟燭是直立的時候,蠟燭下面的蛋糕仍被畫成正圓形)。用術語說,就是他的畫沒有透視感;用白話說,就是他畫的並不是他看到的,而是他心中「認定」的樣子(例如認定蛋糕是圓形的)。




立體派畫家如畢卡索等人,曾故意用類似的手法,把眼睛不可能看到、但確是心中所想的畫面呈現在紙上:畫家遠比數學家更有童心,他們知道小孩不是「畫錯了」,而只是不肯「屈服」於看見的真象。俗語說眼見是實,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映在視網膜上的形狀,都要經過大腦的詮釋才能進入心中,因而,我們所看到的,往往只是我們自以為看到的東西。




因此,如果有一個機會讓我們發現,我們所以為的(例如正圓形),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其實是橢圓,因為是從側面看),那就是在認知發展的過程裡的重大事件,代表著心智能力的巨大躍升,象徵著人格成熟度的明顯進階。為什麼和「人格」有關呢?因為,人格成熟的一個指標就是,能定下心來好好省視自己「看到的」、和「自以為」的樣子有什麼差別—在真實的世界裡,這種差別總是有的,從身處的客觀環境,到複雜的人際關係,都不例外!




所以,幾何學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透過研究立體事物的平面圖形(或曰投影),協助小孩在心智上完成這個突破;可惜的是,數學家並沒有認真思考過小孩的困境,也不曾用心體會過藝術家的童心所代表的認知心理學的重大意義,這之所以自今為止的教科書,或課程綱要,都從不在這一方面著力。




或者也可以這樣說,他們之所以還沒有想到這一方面的題材,是因為還沒有看到我們這一課(以及爾後許多相關的課)的原故;希望我們這次的創新,能像上次一樣,再次帶動整個國家數學教育的進步。




至於這一課的實際內容是什麼呢?當然就要請你親自去看看這一課了;至於學會這一課又有什麼實際的好處呢?那也要請您等待後續的發展—畢竟,小孩不是在一天之內長大,而我們為他準備的心智糧食,也絕不會在一天之內上桌!

關於「數學不止是數字的計算」,其實,大家是願意承認的;然而,數學又能是其它的什麼呢?這就不是可以隨便拿去問人的了。



不去問人,可以問自己。不要貪心地大哉問「數學是什麼」、只隨意地問一下「小孩的數學」,我們就可以發現,小孩的數學不過是一種語言罷了。小孩從小學說話,要把他的意思表達出來,也要聽懂別人的意思,但無論自己或別人的那個「意思」,卻是本來就在心裡的;所要學的,不過是各種巧妙的表達的方式。



「小明給小強3元」,「小強手上的錢就變成5元」,這兩句話都是從小學過的語言;前者指出小明那方的動作,後者描述小強這邊的變化,二者都是明明白白的。但是,把這兩句放在一起,讓前者成為後者的原因,將變化歸為動作的結果,對小孩來說,就不是生活上常見的語法,所以需要特別學習。



學習的方法,也和牙牙學語的時候相彷彿,就是要在心裡構築鮮明而具體的情境;但因為重點是因果關係,所以是要在腦海裡有連續的圖畫,先看見給3元,再看見變成5元。這時候,就發生了最重要的事情:所謂「變成5元」到底要怎麼看到?如果看到5元,那就是已經「變過」了;如果正在「變成」,又不知道該看見幾元?正是在這兒,「連續的圖畫」很難演得出來。



如果一個小孩試著「構築情境」,他就會驚覺到,「變成5元」這件事情隱藏著一個「從幾元變過來」的問題,也就是「小強手上原來有幾元?」,通常這也就是接著「小明給小強3元,小強手上就變成5元」這個條件而來的問句,所以他很自然地就會把「給了3元」這個因素除去,得到「原有2元」的結論,而解決了這樣一個「文字題」(或曰應用問題)。



以上的過程,是非常細膩而幽微的心智活動,幾乎是「不可教」的,也就是俗語所說「你可以把馬拉到河邊,卻不能教牠喝水」的「不能」的那一部分;所以一般的教學(包括國內制式的教材,或國外先進的研發)對此都是不置一詞,結果就是,一群不會做這一題的小孩,處身在幾個會做的小孩之旁,就都變成資劣,因為資優的封號已經被那少數幾個奪去了。



那麼,我們怎麼辦呢?除了儘可能圖示應有的具體情境之外,我們也不敢說能教給小孩什麼,畢竟這是「如人飲水」的事情;但是,想方設法把他「拉到河邊」,卻是我們的「能事」:先是把「小明給了3元,小強變成5元」之後的問句改為「小明原先有幾元?」(這樣會沒有答案);接著再讓小孩自訂後面的問句,也就是提出「從已知的條件,可以得出什麼結論?」這樣的開放問題(這會引到「小明原有的錢比小強多」這種深刻的結論);最後再引導小孩自己出類似的題目(當然也可以是算不出答案的),以促使小孩進入情境,並確定他能掌握這種語法。(見「四、減法問題」,第48–51頁)



這也就是「數學想想」最基本的精神:要學一種語言,先要有必須使用那種語言去思考的問題;正如蘇格拉底所強調的,只要問對問題,學生就能自己學會 [註];換言之,就是要針對所要教的題材,不斷提供合適小孩「想想」的機會。



說到這兒,就有人還是要問:如果他不是那麼願意「想想」呢?正確答案只有「等待」二字,這是被「馬在河邊」這個條件限死了的。不過,在等待的當兒,也不是沒有別的事情可做;比如說,唱一首馬覺得悅耳的歌?(如果有這種歌的話);或者,朗誦一段讓小孩覺得不同凡響的文詞(畢竟他要學的是語言啊):



「失憶」鳥啊,失憶鳥,請你可千萬別「失意」; 忘了有什麼關係,總不好失了生活的意趣!(「憶」和「意」有什麼不同?「失憶」和「失意」有什麼差異?)



何況,做為鳥,又何必在意幾乘幾?
              
如果一定要知道,還可以看看人們留在地上的痕跡!



所以,先別管什麼記不記得,且看那枯樹孤立,夕陽向西,所有這一切,豈不是充滿「詩意」?(失憶、失意、詩意,聽起來竟然一樣,莫非是一種文字遊戲!)



不過,我們也難免懷疑,一直背那些乘法,到底有什麼目的?



到底有什麼目的,我們也想知道吧?那就請您翻到第14頁,還有下一頁…

每個人都各有各的小時候,是別人所無法取代的;每個人小時候所想的事情也都千奇百怪,是成人之後所無法想像的。



我小時候常常懷疑的一件事是,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到底有沒有走動?時針還好,它總是不動;在我當時所能忍受的時間長度之下,我從沒有發現它動過。分針就討厭了,稍稍轉過身去玩點別的,它居然就走了一大截!



但我們之中的另一人有所不同,她小時候的疑問是,大鐘和小鐘,怎麼能走得一樣快?初聽之下,成人甚至不能理解這個問題;但實際設想針尖所走過的距離,我們不難明白,在大鐘上,五小格或一大格的距離,顯然是比較不容易走完的。



和她的小時候比起來,我的小時候簡直「沒有程度」極了:人家已經在運動方式之間做出了比較,我還在動靜之間做內心的掙扎。有道是「人比人,氣死人」,這「小時候比小時候」,也是足夠讓人氣餒的了。不過話也可以說回來,有道是小時了了—好漢固然不必老提當年之勇,但也不必為當年的憨懣而遺憾不止啊!



無論如何,當我們大家一再低徊於彼此的當年,要提供給想想小孩的素材也就慢慢成形了。很多人問說:你們那些「層出不窮的花樣」,都是怎麼想出來的啊?其實很簡單,我們只是一再和小孩在一起,包括和自己的小時候的幾度重逢在內。這一次,我們就設計了這樣一種情境:教室裡,老師規定必須午睡半小時;學生趴在桌上想,如果換成比較小的鐘,或者就不必睡那麼久了?



這是非常好的切入點,如果要教時鐘的話:它點出了時間超然存在於時鐘之外這個抽象的事實,而且不用言語直接明說,這是第一點;其次,它以直觀的方式提出了運動快慢和距離遠近的關係,可以做為爾後進行這一題材的預備;第三,它隱約地複習了角度和其邊長沒有關係這一概念(曾在三上第一冊出現);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它為認識時鐘,包括分針和時針的相對運動等等,提供了有利的好奇心!



這一切都很好,問題只在,提出了這個詭異的問題(大小鐘為什麼走得一樣快)之後,我們到底要怎麼和小孩解釋這個疑惑呢?如果首先他已經被引發了這個疑惑的話。其實,這才是真正的難題,除了直觀感受外,不能真正用到速度、距離的公式,更不用說角速度和速度的關係了;這就好像必須上戰場,但所有有效的武器都不准使用!



正是在這一點上,突顯了數學想想的真正價值:我們要讓小孩打從心底明白一件事情,但要跨越制式教育中以「邏輯推理」和「套用公式」所設下的心智鴻溝;換言之,我們的小孩要學到最寶貴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可以充分地運用想像力,從自己對於真實情境的各種設想之中,而不是透過別人設計好的思路,掌握一個問題的要素!



以上這一段話是什麼意思呢?語言有時而窮,所以請看第30、31頁的圖,並且仔細玩味這些文字: 哇,好大的一個鐘!坐在分針上,通過高架橋的上空!



好大的風!

同樣的一根分針,

坐得近些,幾乎感覺不到它在移動。

分針走一格,就是一分鐘;

大鐘小鐘,並無不同!


  
當然,這些都是為了要營造一個情境,目的就是讓小孩可以感受到最重要的那句話「如果兩個鐘都很準,兩根分針就會疊在一起(當兩個鐘相疊時);雖然一個長,一個短,卻會一起行動」。



說到這裡,我不能不想起一位國中老師解釋「為什麼學生負擔很重」時所說的話:

  

我們國一課本上有一課是「生活中的數字」,其中有一題是「街道上第一家是1號,第二家是3號,第三家是5號,問19號是第幾家?」;結果很多數學老師都趁機教起等差數列的公式,而沒有想到小孩可以想像自己站在街上,一家一家地數過去。



顯然地,許多數學老師是套公式長大的,而且正在強迫下一代這麼做;所以,數學想想的目的,就是要砍斷這個惡性循環,從我們的想想小孩開始,讓人的心智真正獲得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