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想想: 二年級 上 1-5 (附指引 5冊合售) | 誠品線上

數學想想: 二年級 上 1-5 (附指引 5冊合售)

作者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出版社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商品描述 數學想想: 二年級 上 1-5 (附指引 5冊合售):規格:全套五冊,每冊各含彩繪讀本、親子互動指引: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規格:全套五冊,每冊各含彩繪讀本、親子互動指引■本書目錄第一冊算式的意思古埃及的數字用手指做算數圓不圓?來做加法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數學想想: 二年級 上 1-5 (附指引 5冊合售)
作者 /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簡介 / 數學想想: 二年級 上 1-5 (附指引 5冊合售):規格:全套五冊,每冊各含彩繪讀本、親子互動指引: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廣閱讀出發,並透過線上
出版社 /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ISBN13 /
ISBN10 /
EAN /
誠品26碼 / 2680032109001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人們喜歡慶祝什麼十週年、幾十週年的,也有什麼千禧年的說法。還記得經過西元兩千年的時候,無形的壓力很大, 好像世界末日真的就要來了。然而,很少人知道,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長了十根指頭:如果不是採取了「十進位制」,幾十、幾百、幾千這種數,又有什麼特別呢?任何一年,和另外一年又有什麼差別呢?



所有的數,都不該只因為人為的記錄方法,就有不同的意義;那麼,所有的成長的日子,也不該因為人為的階段劃分,而有不同的待遇。



所以,升上小二的小孩,也不會僅僅是因為過了一個暑假,就突然長大了。



所以小二的「數學」,並不會比小一更難「想想」;相反的,為了怕小孩把學過的東西忘了,我們還特別安排了許多複習,尤其是在這剛開學的第一冊。據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所有的開始,都是建立在之前的結束之上的。



所以,我們特別安排了「數手指」的算法(第三課);包括可能犯的錯誤,其中的限制,以及這個方法的「盲點」(就是: 看不到數量,不容易建立數量感) 。不用說,這是要特別照顧從這一冊才學「數學想想」的小孩;但對於從一年級學過來的「老讀者」,這個題材還是重要的:有道是「沒看過什麼,也看過什麼」,我們的「舊生」對於數手指絕不會陌生,甚至雖然經過長久的「視覺的數」的訓練,舊的習慣還在。



其實,我們所關切的,並不僅僅是「哪種方法好算」,而是,何者更有助於「想想」,包括持續不斷地想著「十進位記數法」所代表的「十個一數」的「數量概念」,以及「加法運算」在「實際情境」中的意義,等等。小孩不應該因為只學了某種固定的計算法,就陷入數數、計算的泥沼之中,而忘了他到底是在做什麼;當然,這並不表示我們絕對排斥「手指法」,只是各種方法之間的比較,是絕不可少的。



另外一個應該複習的重要概念,是關於「算式」:所以「巫婆」不但要學「掃把想想」,還要給人舀「人本巫婆湯」(第一課):前者提示「如何列算式」,後者強調「不能被題目裡的數字牽著走」,而要重視「心中到底關心什麼問題」。



還有個位數的加法,是所有計算的基礎;之前的十冊裡已經有過許多練習,這次再做一個總結 (第五課 ),希望透過這種「思考與計算並重」的精心設計,小孩能更熟練這個基本技能,以便順利地進行兩位數的直式加法 (下一冊)。而圓的題材 (第四課),是一上第四冊第五課「應該量哪裡」的延伸;埃及數字的題材 (第二課 ),則是從數學史的觀點,再一次介紹「視覺的數」,以便「新生」可以接得上來。



總之,成長的日子,是無始無終的;這一點,對於我們大人也並不例外。當小孩升上二年級的時候,我們的教育方法,教育哲學,教育觀念,也跟著成長了嗎?我一直認為,陪小孩學數學想想,是想想這些問題的最好的門徑;因為,一無現實的顧慮,二無分數的壓力,我們和小孩,可以在「純粹思想」的領域裡,共同追求世間的真理 (就是指數學的各種道理啦) ,世上還有比這更好的事情嗎?



讓我們共同期待,二年級的這十冊書,可以與您和您的小孩,共渡美麗的歲月!

上一次我們說過,什麼千禧年啦,百年慶啦等等,都是因為我們恰有十根指頭,以致於凡是跟十有關的,都變得特殊了。那麼,百和千,到底是怎樣和十發生關係的呢?



這種問題,一般人是不在乎的,反正九十九再過去,就是一百,大家都是這麼數的,但「喜歡思考」的人則不然;一位「想想小孩」提出石破驚天的問題:為什麼要數那麼久才能數到一百?



這種問題一般人是聽不懂的,也許要反問他:你以為一百分是那麼好拿的嗎?(或一百元那麼好賺嗎?);但「數學想想」永遠是和小孩一國的,所以,這一次我們請出一位只有三根指頭的外星人。



外星人和地球人言語不通,但數人頭的時候,卻很能理解阿拉伯人的方法:數到三的時候,指頭就用完了,所以,必須寫下「10」,以免忘了已經數滿「 1」次「所有的指頭」;再往下數,很快的就到了九,這時候,「所有的指頭」已經數了三次,只好寫下「100 」。正如「10」是代表三;「100 」中的「10」代表的正是「三個三」。



這一連串思索的過程,是和十根指頭的地球人同步進行的;這樣,小孩就可以明白,十根指頭數滿十次的時候,也就需要一個新的名字來代表「十個十」,而且寫下來的時候,也自然必須是「100」了。



我們預料,看了「10和100 的意思」這一課,有的人會大吃一驚,說:什麼?你們怎麼可以給小二的孩子教「三進位記數法」呢?然而,全世界的大人,不都在教小孩十進位記數法嗎?不同的是,一般的教法,不教事情的原委,只教小孩聽我們頒布的規則;而所謂「三進位記數法」,又被所謂的數學家,弄得太有學問了,以致於大家認為那絕不是小孩可以理解的。



事實是,完全不必套上什麼「三進位記數法」這種大帽子,事情的道理是很單純的,如果讓一個三根指頭的外星人站在面前現身說法的話。又有人懷疑,為什麼不只用我們的十根指頭來現身說法就好了,何必弄出三根指頭來混淆小孩呢?



這就問到了事情的要點:所有的小孩,在好好理解之前,都已經被充分「叫」過了(所謂「叫」,就是不重視理解的教),以致於再怎麼用十根指頭說明,他既有的唱口訣式的數數的習慣,都一再地阻礙著對於原理的思考。



有趣的地方正在這兒,為了真正理解一件事情,往往不能太過「貼近」這件事情,而必須稍稍把距離拉開一點;三根指頭的設計,正是把小孩從十根指頭的根深蒂固的經驗中拉開的必要手段。



這有一點像是文學或美學的欣賞,詩學家曾提出「隔」這個概念:必須要有相當的「隔」,才能引發深層的美感經驗;而思考與理解的過程也是類似的,孟子曾說過:我不是特別愛好比喻,而是不用比喻就說不明白。



三根指頭,正是十根指頭的一種比喻;透過這個比喻,人就和他既定的經驗產生了一種「隔」。是這個「隔」著一層的比喻,讓小孩體會「百位數」真正的意義。



這一冊裡,當然還有其它重要的內容,例如重量的概念等等;但因為不像三根指頭那麼驚人,我們就留在分頁解說裡介紹,在此就不再贅述了。

記得多年以前,曾有人要採訪我對於黑澤明的「夢」的看法;我說沒看過,他就寄了影帶來。但我看了半天,實在是莫名其妙;就回他說,看不懂—採訪的事,當然也就免談了。



當時我心中暗想,大概所有的所謂藝術,無論是畫作或電影,都是屬於看不懂的;一旦看懂了,也就不能稱之為藝術。但後來聽森小的老師說,他們在學校也放「夢」給小孩看,而所有的小孩都看得非常入迷;我不得不大吃一驚,突然驚覺,我那故做犬儒的態度,一定是對自己某方面的缺陷的掩飾。



後來跟著人本及森小的同仁出國進修,在奧塞美術館看到梵谷那幅「教堂」的原作,一時之間,身心俱醉;那個感覺,真可以叫做恍如隔世:沉睡了大半輩子的本能,終於醒了過來。從此之後,再也不說「這個我也會畫」那種怪話了。



後來有機會再看黑澤明的「夢」,以及之前「看不懂」的所有的東西,才知曾經錯失了多少的幸福。難以想像的是,像我這種莽夫,現在竟也在研究室裡掛著莫內的仿作—原作當然是想都不敢想!



至於米羅,尤其是他的藍色系列,更是讓我神魂顛倒—不要問我顛倒些什麼,這不像數學,是不能說道理的;所以這一冊我們要教圖形的時候,我堅持,一定要讓《藍色二號》出場(見讀本第5頁)。大家都露出懷疑的眼光,說那些黑坨坨沒有哪兩個是全等或相似的;我說,那就讓它們半夜變形好了。



於是,「相似與全等」這一課,就從美術館開始;但經過夜半魅影之後,在清晨的美術館裡,《藍色三號》就赫然併列—至於《藍色一號》呢?就讓它在封底好了,總之,我就是要把握所有機會讓我們的小孩從小「開眼」,可不要像我一樣,做大半輩子的「盲人」!



當然,我們這樣竊用名畫,很有褻瀆大師的嫌疑,而這種複製品又有多少效果,也很難預料(我在「覺醒」之前,也不是沒看過圖片),何況我們的印刷也無法像畫冊那樣精緻;但我還是希望小孩對於所謂「圖形」的認識,不要局限在僵硬的長方形、三角形上,而能有更寬廣的想像,特別是全等和相似的概念,本來也絕不是只用在幾何圖形上。



更重要的是,雖然只是幾個簡單的形狀,大師的構圖仍然有它不可言喻的魅力,它所引發的美感經驗,是無論怎樣的思考,推理或「想想」都難以取代的;而思考、推理、或數學的能力,尤其不能和情意、想像、美學等等分離。所以,我要請求做為老師或父母的您,務必趁這個機會,讓小孩看看好一點的美術作品,包括複製得更好的各種名作(許多畫冊裡都有藍色系列),尤其是當小孩整天被那些從不講究美學的教科書淹沒的時候。



至於這一冊裡另外的特色,包括運用「長齒法」表現進位的概念(附有手工圖可以和小孩一起製作),直式加法(上冊的直式加法不涉及進位),以及蝸牛和小鳥同台演出的時針與分針,在分頁解說裡都有很詳細的說明,就請您和小孩慢慢品味了。

理解和熟練,是一個老話題;就數學而言,理解向來是對傳統填鴨式教育最有力的批判:不求甚解,難道是要訓練計算的機器?



最近以來,關於建構數學的爭議很熱鬧,我倒是有機會聽到另一方的意見,不是來自保守派,也不是護衛填鴨,而是出於一種「務實」的考慮;其所務的是這樣一個之實:小孩子年紀小,何必拿那些數理邏輯去為難他?他搞不懂那些推理的過程,有什麼關係?先學會基本的計算,以後長大再說嘛!




聽起來很有道理,推理確實比計算要難,而孩子的年紀確實還小,也真的不宜讓他為難;尤其是某些所謂「建構」的教法,把推理的思考性取消,又拆解成一步步繁瑣的算式,名為推理,實為另一種機械的演算,只是書寫的條目更多,遺漏而被打叉的機會更高,實在讓人很難不想回到務實的基本面。




這麼一來,我們費盡心血的「想想」,不就罪孽更為深重?因為,我們並不讓小孩做拆解過的逐條演算,而是直指思考與推理的核心,所以小孩連依樣葫蘆、機械操演的機會都沒有!這不是更難,更讓小孩為難嗎?




仔細思考這種務實的觀點,再一次地,我們發現那個最為關鍵的問題:由於教法不良,效果不彰,教學者就想要退讓;從教育的理想上退讓下來,只留下膚淺、無聊、毫無深度的表面功夫,以換取較高的成績,然後美其名曰「減輕學生負擔」!




這些年來,以「減輕學生負擔」為名的動作,已經把各科的教材刪減到沒有內容的程度!結果是,學生並沒有學得更高興,反而更缺乏學習的動機,因為,誰願意把心力投注在那麼無趣的題材上?




務實者的說法是,學生反正沒有什麼學習動機,讓他們隨便輕鬆地學一點,總比愁眉苦臉一直學不會來的好,何況,想要學的更深的話,還有將來!




正是在這一點上,反應了教者的怠惰!如果更用心思,教得更好,引導得更細緻,呈現得更有吸引力,誰說小孩就一定學不會,一定不想學?就拿這一冊裡的「奇數和偶數」來說,教者首先要想的是,談論奇數與偶數,除了它是教數學的「應有之義」以外,到底是為了什麼?




所以,我們設計了「一次走一格,11步可以走到城堡嗎?」的棋局,讓小孩發現,奇偶的分類法,可以讓我們不必一步步嚐試所有的走法,就發現「可能走到哪裡」;再設計「黑白格子一樣多嗎 ?」的棋盤,讓小孩發現所謂偶數,就是可以平分的數,這是與「奇偶輪流出現」對立的另外一個觀點!




這些問題,都比一般課本的材料更難;然而,這是為難小孩嗎?實際的試教證明,小孩天生的好奇心,可以幫他克服思想上的怠惰;他被這些問題吸引,並不是由於奮發向上,或想要出人頭地,或升學可以得勝,或將來可以當學者,而僅僅是因為,他是人,不是動物,他能感覺到,這些問題值得思考!而美術的搭配,畫面的設計,情境的安排,是使他進入這一思考不可或缺的要素!




當奇偶數這個觀念,在現實上取得意義與價值,小孩就把這些概念深化到他的認知結構裡去了;這才是真正的、由皮亞傑所建構的「建構主義」。但要做到這一點,依照教科書那種粗俗的、淺薄的、表面上活潑但骨子裡仍然充滿教條的內容,恐怕是需要奇蹟! (但這個奇蹟是可能發生的,如果有一位神奇的老師的話。)




在這一課的最後,我們再次引入「外星人的三進位數」做為對比,讓小孩發現,「個位數是偶數,這個數就是偶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在這規則的背後,其實隱藏著「10是一個偶數」這一基本要件,並把這一點留到下一冊做更深入的探討。這樣,我們以為,才算是最起碼地盡了奇偶數教學的能事!




其實,對於「還有將來」的說法,我們是非常同意的;但「有將來」,並不意謂著不要現在。在這裡,存在著最根本的問題,教育到底是要培養誰?把誰培養成誰?我們所希望的,是培養普遍的下一代,不管他將來要做什麼,都能從小體會思辯的樂趣,而不是等他們長大了,再看誰適合做一個有頭腦的人!

這是二上第五冊了,也就是總複習的時候,所以有一些材料是前幾冊的重複,不過採取了另外的呈現方式,安排了不同的練習;但也有一點新的內容,是為下學期做準備的,例如「加到一百」,之前就不曾出現過。



現在也許是一個好的時機,可以對「三進位」的事情再做一些說明,雖然之前也在不同的地方說過好幾次了。



直到現在,還有人在問:到底為什麼要弄這個「外星手」啊,好難噢;不瞞大家說,這外星手的事情,確實有一點難,特別是對於大人來說,因為對十進位的操作已經太過熟練了。我們太習慣於將「十個東西」想成「10」,以致於很難想像10也可以不是十。倒不是說「數滿一隻手就記個1,再補個0表示沒有剩餘」這個道理有多麼深奧,而是,「一旦那隻手只有三根指頭,10就代表了 3」這件事情,實在和常理太過違反!



問題就出在這「常理」兩個字上了,常理,常常並沒有什麼道理,而只是我們深陷其中的一種習慣;例如,照常理來說,東西都是要往地上掉的;古代的時候,如果對此提出懷疑,一定會得到這樣的回答:不往下掉,難道要往上飛?然而,什麼是上?什麼是下?一顆傻哩瓜嘰的石頭,怎麼會認得上下而知道要往下掉呢?那麼,一顆無知無識的小樹的根,怎麼不往上長?



就有那些不信邪的傢伙,名為科學家的,把盆裁安置在一個不停旋轉的輪子上;一兩個禮拜下來,就發現那泥土中的根,都往離心的方向長過去了:它還真的以為那邊就是「下」呢!(雖然那個離心的方向,隨著轉輪不停地變動著)



可見,所謂「下」,並不是常理所能理解的,而必須懂得重力的來由,並確定重力之所由來的方向;這樣看來,當年哥倫布向西班牙皇室申請探險經費時所時到的回應:你這樣一直航行「下」去,到時候掉「下」去了怎麼辦?(他們倒也知道地球是圓的!),也就不足為怪了。



所以,古話說「習慣之中人也深矣」,也就不是假話;問題是,我們的小孩要當「習慣的動物」,還是要成為「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擁有批判思考能力的「人」?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要了解「一隻手一隻手(10個10個)地數,數滿一隻手那麼多的手 (10隻手)就要寫做100」,的確需要一定的心智成熟度,而二年級的小孩的確是不一定能明白的;所以,讓我們再說一次說過很多次的話:



唯有允許不懂,才能換來真正的懂!



據說,教育部有一種政策,說是數學課程的安排,要符合「百分之八十的學生能學會」的標準;雖然後來好像又把「能學會」改成「可以學」,但真正的問題是,這些訂定標準的專家們,對於是「在什麼時候之前」,卻一個字也沒說。我們當然可以理解,他們有著現實教育環境裡的不得不然的考量:學校裡都是定期評量,很少考慮學生個別的學習步調;然而,「數學想想」不正是為了打破這些框框與格格而存在的嗎?



所以,請做這樣的想像:我們的想想小孩,從現在開始似懂非懂地、有一點沒一點地、但能持續不斷地「想像」著進位的問題;但一轉眼就到了六年級,於是,他們所能理解的事情,就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了。



總之一句話,請讓我們教真正有思想性的東西,為了小孩的將來;條件是,誰也不許強迫他必須學會,在學每一冊的現在!



總之一句話,請給小孩留下「難得糊塗」的空間;方法是,只要把「不懂沒關係,還有以後啊」常常掛在嘴邊!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