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線Re-turn- (No.9): 共創的美術館 | 誠品線上

回歸線Re-turn- (No.9): 共創的美術館

商品描述 回歸線Re-turn- (No.9): 共創的美術館:2022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提出討論多年的博物館新定義,明確指出當代社會中的博物館機構應更朝向公眾,且具易近、包容、永續、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2022 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提出討論多年的博物館新定義, 明確指出當代社會中的博物館機構應更朝向公眾,且具易近、包容、 永續、溝通等開放性特質,這也是藝文相關機構近年不斷思考的重要 提問。本期專題「共創的美術館」邀請到對此長期關注,同時也參與在展演機構、藝術教育等第一線現場的作者分享。 在 2023 年底即正式邁入營運第四年的嘉義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嘉美館),從開館前便將藝術教育和民眾參與作為自身館舍推展藝術的核心價值,希望透過不同的參與和共創活動的規劃,營造一座具有主動和積極性格的藝術場館。在這一期主題「共創的美術館」中,藉由專題和跨域視點的文章,不僅討論到美術館和博物館如何透 過教育和推廣計畫,創造與觸發不同族群、年齡層的藝文參與。此外,也談論到展 覽中所展示的「物」(包含博物館的展示物件、美術館的藝術作品等)及參觀/參 與的「人」之間如何互為主體,藉以創造更多元理解的可能性;同時,也談到如何 在美術館中思考跨物種的平權議題與可能性。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嘉義市立美術館自籌備期起即以「保存及發揚畫都嘉義之精神與榮光」、「結合美學、藝術及文化創意扎根於生活與教育」、「豐富嘉義地區人文城市內涵」等多元藝術發展為主要基礎,形塑本館作為一座城市美術館的重要特質。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004|共創的美術館—賴依欣An Art Museum of Co-creation. Lai Yi-hsin010|從藝術共融到社會性基礎設施──在不同向度的想象中打造共同期待的未來—謝以萱From Arts Inclusion to Social Infrastructure ─ Creating a Collectively Expected Future through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Imagination. Ruby (I-hsuan) Hsieh024|與公眾相遇的途徑──當代社會下,博物館、美術館的再次定義—孫世鐸The Pathways to an Encounter with the Public ─ Re-defining Museums and Art Museum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Sun Shih-to036|傷痕與神奇的故事 ──生產敘事,成為自身位置與世代的言說者—李欣潔Stories of Wounds and Wonde ─ Producing Narratives to Speak for One’s Position and Generation. Emily (Shin-jie) Lee066|未竟的博物館教育改革──藝文民主的矛盾與平權難題-鄭安齊The Unfinished Reform of Museum Education ─ Contradiction and Predicament of Equality in Cultural Democracy. Cheng An-chi072|館藏的物,指標的政治──荷蘭民族學博物館的導覽與觀眾連結—洪芷寧Objects in Museum Collec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Indicators ─ Guided Tour and Audience Connection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in the Netherlands. Hong Tze-ning080|在流動中尋找學習的替代方案 ──以策展自學社群「一群人的自學」為例—孫以臻Searching for Learning Alternatives in a Fluid Manner ─ The Example of the Curatorial Self-Teaching Community –“Selves-Educating”. Sun Yi-cheng086|美術館的生物通行證──淺談策展、創作、展示共構的生命倫理—林承緯、曾哲偉A Bio Pass in the Art Museum ──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about the Bioethics Co-constructed by Curating, Creation, and Exhibition. Tseng Che-wei092|在自發性的行動中分享故事 ──專訪「嘉義美街圖鑑」總策規劃團隊木更 Mugeneration—王瑀Sharing Stories through Autonomous Actions ─ An Interview with the Chief Curatorial Team of “LOST & FOUND” – Mugeneration. Wang Yu102|作品中的遷徙、流轉及時空交錯的時代意義 ──專訪「鄉關何許?」策展人白適銘—林怡秀Historical Meanings of Migration, Change, and Crisscrossing Time and Space in Artworks ─ An Interview with Curator Pai Shi-min of Painted Identity of a Homeland. Lin Yi-hsiu106|飛行,或者跳躍──北園國小的藝術教育推廣計畫—陳含瑜Fly, or Jump ─ The Art Education Outreach Program of Pei-Yuan Elementary School. Chen Hanyu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回歸線Re-turn- (No.9): 共創的美術館
簡介 / 回歸線Re-turn- (No.9): 共創的美術館:2022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提出討論多年的博物館新定義,明確指出當代社會中的博物館機構應更朝向公眾,且具易近、包容、永續、
誠品26碼 / 2682502500004
頁數 / 111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94:中 英對照
尺寸 / 26*18.6*1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導讀 : 今日,走入美術館和博物館已不再是嚴肅且具有儀式性的展覽參觀,在各館所不斷主動提出多種與社區和環境的互動發展中,美術館/博物館已成為帶有包容性且具備有機性格的公共空間,甚至更扮演著一種共伴的機構角色,超越其原有的保存、展示與傳遞藝術文化的知識性功能,更積極地觸發藝術文化與社區、學校和生活中 的可能連結。在這之中,觀眾也不再是被動的受眾,在不同的功能使用和活動參與中,他們以使用者角色形塑出場館的多元樣貌,也促使館所成為當代生活中重要的休閒場域。

試閱文字

內文 : 2022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提出討論多年的博物館新定義, 明確指出當代社會中的博物館機構應更朝向公眾,且具易近、包容、永續、溝通等開放性特質,這也是藝文相關機構近年不斷思考的重要提問。本期專題「共創的美術館」邀請到對此長期關注,同時也參與在展演機構、藝術教育等第一線現場的作者分享。謝以萱以臺灣近年積極推行的「藝術共融」為主軸,分析不同場館延伸出的相關服務、扎根計畫與離館展映,也進一步提問是否有在核心參與者以外的共融思考。孫世鐸則由 2022年臺灣國際人權影展選映的《如果在歐洲,一群女孩在博物館》、《博默館》為引,分析自《博物館法》立法以來,機構如何進行轉向,並使資源更擴大其分享的範圍。而本期亦特邀阿姆斯特丹藝術機構「若無法舞蹈,我也拒絕成為你演化的一部份」策展人 Sara Selvaggia Giannini、日惹 Kunci 學習論壇 暨團體共同創辦人 Nuraini Juliastuti,及阿姆斯特丹 Framer Framed 研究員李欣潔,以 Nuraini Juliastuti 與作家、教育者們合作的兒童讀物《傷痕與神奇的故事》為基礎,對談彼此對計畫的思考與創作緣由,而在三人的對談中,我們也可窺見藝術獨立機構如何藉由跨領域實踐,在不同文化背景與語言環境中進行思辨。
〈跨域視點〉延續「共創的美術館」專題對現行藝文機構如何從共融角度推進場館發展的討論,本期跨域視點也邀集四組案例分析,分別自不同單位背景與觀察視角,展開對美術館/博物館功能的當代思考。首篇自教 育角度出發,作者鄭安齊藉由德國近50多年來對藝術民主化、藝術的社會責任等提問面向,細緻梳理這項至今仍需由機構與政策方持續關注的平權難題。對於成立時間悠久的博物館機構來說,如何重新思考藏品詮釋、怎樣與當代觀眾對話,也成為內部工作者的課題,藉由作者洪芷寧對萊頓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教育部門館員的訪問內容,我們得以一探他們如何面對自己的工作任務。另一方面,在官方機構、民間單位以外,個人之間也開始出現了自行組織、持續跨域共學的社群,孫以臻以「一群人的共學」為例,分享他們如何在每次聚會的議題累積中,逐漸伸展出不同於學院的藝術生態觀察。而在當代創作議題 愈趨複雜多元的狀態下,生物因其展出需求而進入(或不被允許進入)美術館的討論也日漸增加,在本單元最末,林承緯、曾哲偉以「美術館的生物通行證」為題,提出我們如何在當代藝術展示、館舍管理及基本生命倫理之間取得合理交集的討論與思考。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2022 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提出討論多年的博物館新定義, 明確指出當代社會中的博物館機構應更朝向公眾,且具易近、包容、 永續、溝通等開放性特質,這也是藝文相關機構近年不斷思考的重要 提問。本期專題「共創的美術館」邀請到對此長期關注,同時也參與在展演機構、藝術教育等第一線現場的作者分享。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