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存指南: 屬於臺南的第一本聲音地景探索書 (黑白2款封面隨機出貨) | 誠品線上

聲存指南: 屬於臺南的第一本聲音地景探索書 (黑白2款封面隨機出貨)

作者 楊欽榮
出版社 點子貓科技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聲存指南: 屬於臺南的第一本聲音地景探索書 (黑白2款封面隨機出貨):關於「聲存指南」透過聲音,也可以重新認識一座城市。聲存指南一書,以六年田調、收音紀錄,兩年撰寫設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關於「聲存指南」 透過聲音,也可以重新認識一座城市。 聲存指南一書,以六年田調、收音紀錄,兩年撰寫設計,終於在2021年重磅出品。 全冊運用府城聲音地景為主題,透過「田野調查、聲音採集資料庫,資訊圖像化」推廣台南城市聲音 地景,進而連結保存與再生歷史文化景觀,開啟一個城市中的聲音精神。 以「聲音地景」的概念與城市景觀,透過聲音途徑專門為旅者、生活體驗設計的聲音地景探索書。 讀者最終可以透過圖文、導覽式的聲音閱讀後,更為了解一個城市不同的面貌,體驗府城聲音地景。 全臺南第一本「聲音地景」探索書,值得你一輩子擁有。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楊欽榮(Noel Yang)多年研究地方聲音地景(Soundscape)與文化田野調查、視覺設計的與實驗性策展專案執行。2015年於臺南創立「目目文創」(ViVo Creation Design Studio)至今,開始將南部地區「聲音地景」文化與創意,置入國內外產業、學術交流與實驗性跨域策展:舉凡老爺行旅年度策展、台灣設計展、台灣文博會、日本大阪公會堂、香港等地,並榮獲多項國際金點設計標章、IF Design Award、文化部文創之星等多項設計入選、優秀獎項。期盼未來地方能透過「聲景」的切入面,深入地思考現在、過去與未來的城市生活、文化與資源體現的新感官,是否能將聲音的經驗聆聽,賦予城市紋理保存再生的價值中提供嶄新的思維。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Part1 準備 -topic1 序 -topic2 行前準備 -topic3 冒險資訊 Part2 指南 -topic1 水份 -topic2 火 -topic3 食物 -topic4 避難所 -topic5 外營技巧 -topic6 氣候與地形 Part3 求聲 -topic1 通訊與定位 -topic2 急救 -topic3 求聲專有名詞

商品規格

書名 / 聲存指南: 屬於臺南的第一本聲音地景探索書 (黑白2款封面隨機出貨)
作者 / 楊欽榮
簡介 / 聲存指南: 屬於臺南的第一本聲音地景探索書 (黑白2款封面隨機出貨):關於「聲存指南」透過聲音,也可以重新認識一座城市。聲存指南一書,以六年田調、收音紀錄,兩年撰寫設
出版社 / 點子貓科技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917803
ISBN10 / 9869917801
EAN / 9789869917803
誠品26碼 / 2682060064000
頁數 / 609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94:中 英對照
尺寸 / 21X14.8X4.2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以「聲音地景」的概念與城市景觀,透過聲音途徑專門為旅者、生活體驗設計的聲音地景探索書。 讀者最終可以透過圖文、導覽式的聲音閱讀後,更為了解一個城市不同的面貌,體驗府城聲音地景。

試閱文字

自序 : 將聲音成為生活、體驗、鑽研與創意發想的一部分,就如同一把雷射光束,橫切了聲音的每段音節,發現每一層都涵蓋了社會、歷史與文化的共構體系,甚為驚人。從2013年開始,我與夥伴Leo開始了「聲音地景(Soundscape)」的研究與調查,更勇敢地將田野資料透過我們的視覺、設計專業轉譯為一種可以跨域的素材、策展的平台、教育的推廣以及在地的再延伸。

一路來我們不難發現,徒步在巷弄與大街上,車水馬龍的聲音已經完整覆蓋90%的生活聲響;而傳統的手工、廣播、孩童、在地特色聲源,也靜默地被科技的載體所取代。無聲不一定勝過有聲,在城市中的某個角落,必定有新舊交替與相互消長的聲音紀錄,消失的聲響不代表不重要,而每日反覆地吵雜頻率卻成為當今的地景,我們不禁思索「聲音地景」對於一個地方情感與在地特色連結的可能性、代表性,亦或是,如何重新透過聲音來認識一個自以為熟悉的環境呢?

在研究起聲音地景的第二年,專注於聲音地景探索與創意設計的「目目文創(ViVo Creative Design Studio)」就此誕生,這個位於台南精華地段藍晒圖文創園區達五年之久的時光,充分地運用了現地優勢的高密集度府城古蹟、巷弄與文化特色,重新以聲音作為探測器,長達多年的時間,我們猶如一台游移的聽診器,來回穿梭在這座古老底蘊豐厚的城市,一個轉角就可能是一百年,一條巷弄就可能乘載兩個朝代,而一家子的產業可能串連了府城歷史故今的脈絡;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聲音地景的研究,團隊毅然地從「台南府城」作為開端,並透過近代策展、文化創意的設計概念、產業與在地務實地再生計畫等,讓聲音地景於台灣可以被聆聽、被記憶。

一直到此時此刻,我們團隊不斷擴張,容納了不同專業領域的年輕夥伴,每個人從不同專業角度來紀錄聲音地景,集合而成的可能就是一個片段的聲音再現模式。「我們現在所記錄的聲音,可能就是未來的歷史」,這就是目目文創秉持的理念,也由於歷年調查的聲音地景資料庫累積了一定的能量,在足夠交叉分析與歸納的階段,團隊希望能夠為台南編輯、設計一本專屬於台南的第一本聲音地景導覽書,整本書的主軸就在「聲存」,讓聲音的存在,聲音的橫切面著實地呈現在每個讀者眼前,綜觀了聲音涵蓋文化歷史、科技與常民生活習性等各層面的複雜現況。而「聲存指南」定調為本書的名稱,同音於「生存指南」書的含義,我希望這一本不僅是具有獨特設計規劃後的刊物,也希望這本書的使用是趨近於「指南書」;當一個人想要到台南旅遊時,可以透過聲音的角度來探索這座城市;若一群人想要到台南度假時,可以充分悠遊在府城美食、古蹟之外的聲音環繞;我期盼這一本書是一個聲音資料庫引導出的輕鬆指南刊物,你可以欣賞他的文青感,也可以按圖索驥的走一些觀光景點,更可以在聆聽聲音的好奇心下,找到我們提示的小角落,更期盼在每個步伐前進到達聲音聆聽的範圍過程,我們可以更可以思考,一座城市的歷史脈絡在聲音地景帶狀的變遷下,代表的意義是什麼,而價值該如何定義呢?

故研究、設計團隊特別將刊物內容成十篇章,透過「生存需求」的字眼作為聲音屬性的標題:在「生火」篇章,不是教你如何鑽木取火、烤肉,但可能會告訴你超過120度高溫的廟口燒烤小吃是怎樣的聲響;而「地形氣候」篇章不會告訴你台南的四季天氣如何,但會告訴你雨天的天后宮巷弄,是不是能聽見一條條屋簷水痕,滴在積水石磚道的清脆聲,猶如廟宇信仰對天的靜心忠誠聲響。除了有類似上述的主題篇章引導你隨時可以進入一種聲音地景的屬性探究外,團隊更規劃了最後一章的「名詞釋義」,將國內外聲音地景相關的重要詞彙,做一個專業的文字釋義。我們不需要非常嚴謹的學術角度來看待這本書籍,反而可以抱持著「旅遊」、「好奇」的心情來期待冒險聆聽。透過文字、地圖與插圖的指南,聽見府城聲音地景的存在或再現,就是「聲存指南」的立意,畢竟,生活中的聲音並沒有想象中的沈重、平凡;聲音的存在,其實是深邃的靜默、俐落的動態,如果想做更多的探究,歡迎可以從名詞釋義中延伸搜尋關鍵字閱讀,或是不妨聯繫團隊,這將是非常有趣的開端!也許,一個鑼敲不響,但,至少我們拿著鑼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可能就在下一個轉角,彼此碰撞激盪出響徹雲霄的頻率。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