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夢工場: 看電影學國際關係 Vol. III | 誠品線上

國際政治夢工場: 看電影學國際關係 Vol. III

作者 沈旭暉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國際政治夢工場: 看電影學國際關係 Vol. III:香港的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將「電影」視為具備娛樂性又可啟發思考、引人認識國際政治的優良中介。在《國際政治夢工場》系列,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香港的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將「電影」視為具備娛樂性又可啟發思考、引人認識國際政治的優良中介。在《國際政治夢工場》系列,他選取了劇情時間跨度兩千年、以電影為主的影劇作品,從國際關係的角度來為讀者分析劇情、補充歷史脈絡,希望建立一個有系統的方式,以流行文化為主軸來講解及討論。本冊電影多探討冷戰歐洲、東亞/中東/拉丁美洲及非洲區域衝突、美國反恐戰爭,還有足球與世界政治。他從電影中看到的隱喻及影射,呈現世紀之交對過去的回顧、對新世紀的展望。 目前五冊基本上在2014年左右完成,折射出一個尚未遭逢巨變的「香江國際視野」,是經歷了傘運和反修例抗爭的我們,回顧世界局勢與時空脈絡的重要參考。 本冊探討的作品為: 伯恩尼的奇蹟│越南大戰│無法無天│深喉嚨│殺戮戰場│大罷工│薩爾瓦多│茉莉人生│鍋蓋頭│黑鷹計劃│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哈利波特V:鳳凰會的密令│樂士浮生錄│加州夢│科倫拜校園事件│聯航93│往關塔那摩之路│凸搥特派員│反恐戰場│美國賤隊:世界警察│雙面翻譯│越位│曙光足球隊│黑幕謎情│權力風暴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沈旭暉沈旭暉Simon Shen國際關係學者,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客席副教授。香港智庫組織Roundtable、GLOs基金創辦人。FB粉專: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Simon's Glos World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 伯恩尼的奇蹟──足球借代政治的寫實經典 越南大戰──在反伊戰風潮重溫「好戰樣板戲」 無法無天──巴西山頂貧民國的黑色秩序悖論 深喉嚨──反口交政治:新保守主義道德重整的昨日與今日 殺戮戰場──審判赤柬:源自電影的集體回憶 大罷工──抗爭一生的人,也要懂得離場 薩爾瓦多──由足球戰爭對「空想代理人戰爭」 茉莉人生──伊朗版最後的貴族 鍋蓋頭──「後現代戰爭論」的破產:從波斯灣戰爭推演伊戰下場 黑鷹計劃──由疑似軍閥艾迪德到真軍閥法庭軍:狼來了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舞臺劇]──日常生活如何變成賣座死亡戲劇? 哈利波特V:鳳凰會的密令──校長出櫃.老處女訓導.全裸哈利:解讀羅琳的左翼政治符號 樂士浮生錄[紀錄片]──卡斯楚與耆英樂手:各自的接班路 加州夢──解構四代羅馬尼亞人 科倫拜校園事件[紀錄片]──美國槍枝協會:本土恐怖主義也有生態系統 聯航93──群眾壓力造就的空中恐怖片 往關塔那摩之路──法律和原則的灰色地帶:美國向「倫敦斯坦」開戰? 凸搥特派員──英國人的戀法情結:二十世紀英法幾乎合併 反恐戰場──西方和沙烏地阿拉伯分道揚鑣的先聲 美國賤隊:世界警察[動畫]──卡通化,是美國吸納金正日的先聲 雙面翻譯──虛擬國家影射的辛巴威爭議元首 越位──伊朗的內政外交如何借用足球符號 曙光足球隊[紀錄片]──社會問題的「國際視野治療法」 黑幕謎情──倫敦格勒與「黑幫蓋達」 權力風暴──跋:不止是國際政治鏗鏘集

商品規格

書名 / 國際政治夢工場: 看電影學國際關係 Vol. III
作者 / 沈旭暉
簡介 / 國際政治夢工場: 看電影學國際關係 Vol. III:香港的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將「電影」視為具備娛樂性又可啟發思考、引人認識國際政治的優良中介。在《國際政治夢工場》系列,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9860603729
ISBN10 / 9860603723
EAN / 9789860603729
誠品26碼 / 2681977944009
頁數 / 25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3X1.3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437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知名國際關係學者、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客席副教授沈旭暉,從近200部電影探討古今中外國際關係的重磅力作──
★電影不只是娛樂!拓展視野的世界局勢全解讀!
★電影不只是聲光!故事背景的歷史脈絡全掌握!
★電影不只是流行!歷久彌新的國際視野全收藏!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在知識細碎化的全球化時代,象牙塔的遊戲愈見小圈子,非學術文章一天比一天即食,文字的價值,彷彿越來越低。講求獨立思考的科制整合,成了活化硬知識、深化軟知識的僅有出路。國際關係和電影的互動,源自這樣的背景。
分析兩者的互動方法眾多,簡化而言,可包括六類,它們又可歸納為三種視角。第一種是以電影為第一人稱,包括解構電影作者(包括導演、編劇或老闆)的政治意識,或分析電影時代背景和真實歷史的差異,這多少屬於八十年代興起的「影像史學」(historiophoty)的文本演繹方法論。例如研究美國娛樂大亨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在五十年代開拍爛片《成吉思汗》(The Conqueror)是否為了製造本土危機感、從而突出蘇聯威脅論,又或分析內地愛國電影如何在歷史原型上加工、自我陶醉,都屬於這流派。
第二種是以電影為第二人稱、作為社會現象的次要角色,即研究電影的上映和流行變成獨立的社會現象後,如何直接影響各國政治和國際關係,與及追蹤政治角力的各方如何反過來利用電影傳訊。在這範疇,電影的導演、編劇和演員,就退居到不由自主的角色,主角變成了那些影評人、推銷員和政客。伊朗政府和美國右翼份子如何分別回應被指為醜化波斯祖先的《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300),人權份子如何主動通過《殺戮戰場》(The Killing Field)向國際社會控訴赤柬的大屠殺,都在此列。
第三種是以電影為第三人稱,即讓作為觀眾的我們反客為主,通過電影旁徵博引其相關時代背景,或借電影激發個人相干或不相干的思考。近年好萊塢電影興起非洲熱,讓美國人大大加強了對非洲局勢的興趣,屬於前者;《達賴的一生》(Kundun)一類電影,讓不少西方人被東方宗教吸引,從而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和世界觀,屬於後者。
本系列提及的電影按劇情時序排列,前後跨越二千年,當然近代的要集中些;收錄的電影相關文章則分別採用了上述三種視角,作為筆者的個人筆記,它們自然並非上述範疇的學術文章。畢竟,再艱深的文章也有人認為是顯淺,反之亦然,這裡只希望拋磚引玉而已。原本希望將文章按上述類型學作出細分,但為免出版社承受經濟壓力,也為免友好誤會筆者誤闖其他學術領域,相信維持目前的形式,還是較適合。結集的意念有了很久,主要源自多年前看過美國史家學會策劃的《幻影與真實》,以及Marc Ferro的《電影與歷史》。部份原文曾刊登於《茶杯雜誌》、《號外雜誌》、《明報》、《信報》、《AM730》、《藝訊》、《瞭望東方雜誌》等;由於媒體篇幅有限,刊登的多是字數濃縮了一半的精讀。現在重寫的版本補充了基本框架,也理順了相關資料。編輯過程中,刻意加強文章之間的援引,集中論證國際體系的整體性和跨學科意象。
香港人和臺灣人,我相信都需要五點對國際視野的認識:
一、國際視野是一門進階的、複合的知識,涉及基礎政治及經濟等知識;
二、國際視野是可將國際知識與自身環境融會貫通的能力;
三、國際視野是具備不同地方的在地工作和適應能力;
四、國際視野應衍生一定的人本關懷;
五、國際視野不會與其他民族及社會身分有所牴觸,涉及一般人的生活。
而電影研究,明顯不是我的本科。只是電影作為折射國際政治的中介,同時也是直接參與國際政治的配角,讓大家通過它們釋放個人思想、乃至借題發揮,是值得的,也是一種廣義的學習交流,而且不用承受通識教育的形式主義。
笑笑說說想想,獨立思考,是毋須什麼光環的。

試閱文字

內文 : 〈凸搥特派員──英國人的戀法情結:二十世紀英法幾乎合併〉

港譯:特務戇J
時代:公元2003年
地域:[1]英國/[2]法國
製作:英國/2003/88分鐘
導演:Peter Howitt
編劇:Neal Purvis/ Robert Wade/ William Davies
演員:Rowan Atkinson/ John Malkovich/ Ben Miller/ Natalie Imbruglia

「豆豆先生」艾金森(Rowan Atkinson)年前主演的通俗電影《凸搥特派員》,開宗明義開007的玩笑,但遠沒有《王牌大賤諜》(Austin Powers)那樣王晶化,又沒有新作《豆豆假期》(Mr. Bean's Holiday)的胡鬧,反而頗合乎英國人內斂的幽默感。而且,電影還配合了半虛半實的歷史佈局,以英法千年鬥爭為宏觀背景,為觀眾增加了歷史縱深。

英法世仇,已無傷大雅

曾幾何時,這兩個國家確是世仇。中世紀捧紅了聖女貞德的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就是當時的世界一級熱戰。那時候,英格蘭還有不少直轄領土在歐洲大陸,如果勝利,大有完全佔領法國之勢。反之,法國亦不斷嘗試效法以往的羅馬帝國或維京海盜,由歐陸拓展領土到英倫,並偷偷和英格蘭北部的蘇格蘭王國結盟。由於歐洲王室通婚頻繁,根本是一個大家庭,這雙世仇的不少王族成員,卻相互有對方的繼承資格,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否則《凸搥特派員》的法國貴族,也不可能繼承他口中依然是「世上權力最大」的英國王位。
雖然英、法兩國在拿破崙戰爭後,起碼在外交上開始走在一起,但兩國國民習慣成自然,還是喜歡無傷大雅地互相調侃。《凸搥特派員》正好反映就算到了全球化時代,英人、法人也沒有忘記上述「集體回憶」,還是經常靠對方的差異,來突顯自己的獨特性。例如電影的英女王,居然是因為愛犬被脅迫而順從退位,自然值得法國人嘲笑;那位法國大反派更是脂粉味奇重,像一個中世紀的假髮長裙中性人,又倒過來成為英國人調侃對象。假如沒有了法國情結,英國文化就像是被掏空靈魂一樣,反之亦然。
但不可不知的是,《凸搥特派員》講述的法國人統治英國陰謀,在20世紀幾乎變相出現:兩國固然討論過合併,也有部份兩國國內人士,希望接受對方有效行使主權。可見外國的胡鬧喜劇,雖然同樣以師奶、學生為消費對象,卻不是沒有文化底蘊的。

法國總理摩勒建議組「英法政治經濟共同體」

根據冷戰後的英國政府解密文件,原來英、法兩國在五十年代,曾一度考慮結成統一實體。這樣的新聞假如出現在今天,相信難以逃過狗仔隊的耳目,不知當年倫敦和巴黎真的強政勵治,還是合併提議確實極其機密,以致滴水不漏。當年主動提出合併的,居然是民族自尊奇重的法國,時間是1956年,人物是來自中間偏左政黨聯盟的總理摩勒(Guy Mollet),他比右派對英國成型中的福利社會更具好感。摩勒訪問倫敦時,提出深化英法合作關係,建議成立一個「英法政治經濟共同體」,潛臺詞就是建議法國抽離於醞釀中的「德─法」歐洲軸心,更希望英法逐步邁向統一;甚至,連統一後的國名也定好,叫做什麼「法蘭格蘭爾」(Franglaterre)。
這提議卻被英國保守黨的疑歐派首相艾登(Robert Anthony Eden)拒絕,大概擔心這是巴黎把英國拖入歐洲的陰謀。不久輪到艾登訪問巴黎,摩勒對合併建議還不死心,又舊事重提。他這次的建議更丟法國人臉面:讓法國加入大英國協(Commonwealth of Nations),奉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情節和《凸搥特派員》的瘋狂橋段一模一樣,只是換成了法國投奔英女王,而不是英女王遜位予一個奇葩法國貴族而已。面對從天而降的「賣國」奇事,這回,艾登沒有回絕了,而是興致勃勃,承諾回倫敦和閣員商量大計。不過,這次輪到法國高層拒絕進一步探討,計畫最終不了了之。大概因為是羞家(編按:家醜)的關係,相關文件在法國全部離奇失蹤,等於不存在,剩下英國留下白紙黑字記載的帝國光榮,並適時地在21世紀曝光。
為什麼好歹作為冷戰一極的法國,居然曾打算侍奉英女王為國家元首?要了解這問題,不能單從英、法兩國的視野出發,而應把它看成世界老牌殖民主義的最後一搏。當時英、法兩大殖民帝國解體在即,美、蘇擺明要取代歐洲成為世界盟主,瓜分所有前殖民帝國的勢力範圍。老牌帝國為求自保,尋求緊密合作,也不算有違常理。正是在摩勒訪英的1956年,英、法聯同盟友以色列,乘著蘇伊士運河危機入侵埃及,卻因為美國的出賣而功敗垂成。國際地位大增的埃及,又支持鄰國阿爾及利亞游擊隊的反法戰爭。這些國際形勢,才加速了法、英兩國對自力更生的探討。摩勒方案首次提出是正當蘇伊士危機中,第二次提出則在危機後。

假如法國加入大英國協,歐盟將胎死腹中?

假如英法兩國全面整合,長久的經濟效益也許是相當正面的,因為兩國經濟具有不少互補性。屆時整個歐洲整合的軌跡亦將完全改變,今天所謂「新歐洲」、「舊歐洲」的劃分可能完全顛倒,而當「法─德」軸心變成「英─法」軸心,英美聯盟的依附性也將大為減弱。但這些並非當時兩國領袖的思考重點。他們當務之急,是思考各自帝國的未來。要是兩國在五、六十年代願意並有能力共同鎮壓殖民地起義,爭取時間和美蘇討價還價、而不是白白讓殖民帝國瞬間崩潰,冷戰的二元對立歷史可能全面改寫。屆時兩國殖民地交叉共管,香港人連法語也琅琅上口。這樣的狂想,可能正是合併策劃人的終極目標。
可惜,摩勒並非法國具影響力的權威領袖。不久他所屬的中間偏左聯盟失勢,輾轉被右翼的戴高樂再次取代。以法國國父自居的戴高樂,自然不會投靠英國那樣窩囊,英法殖民帝國的崩潰,才變成無可避免。戴高樂正式復出前的1957年,歐盟的前身歐共體正式成立,《羅馬條約》生效,法國終於選擇了以德國開始和歐洲大陸逐步整合,「摩勒方案一」已不可能。不久,法國殖民地紛紛獨立,以致1960年成了非洲獨立年,戴高樂建立了自我中心的「法蘭西共同體」,雖然生命力遠不及大英國協,整體也更為鬆散,不過已不用仰人鼻息、屈身侍人,「摩勒方案二」同樣永遠胎死腹中。假如任何法國領袖在今天提出這樣的建議,不但篤定落選,而且不被極右政客勒龐(Jean-Marie Le Pen)之流稱為賣國賊才怪。

法國境內的「小不列顛恐怖主義」

雖然英法合併並不成功,但法國境內今天依然殘存英國勢力,正如《凸搥特派員》的英國也存在法國勢力。最著名的「法奸」聚居地,就是法國西北部地區布列塔尼(Britanny),意即「小不列顛」,正如法語的「大不列顛」就是大布列塔尼(Grande Bretagne)。這個地區的不少居民來自威爾斯和英格蘭南部,數個世紀前因為逃避北英格蘭的入侵,才遷移到對岸的法國居住。小不列顛在中世紀原也算是獨立公國,扮演緩衝英國、法國間的橋樑角色,因此境內保留著英倫風俗文化。留意法國甲組聯賽的球迷會知道球隊南特、朗斯,它們就是小不列顛的球隊。後來小不列顛在1499年被法王路易十二以和親策略兼併,早期還有類似一國兩制的框架存在,直到法國大革命前後,當地的特權才逐漸取消,變成法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目前小不列顛約有人口五百萬,依然有人說類似愛爾蘭語的本土語言,並未被法國全面同化。冒大不韙提出英法合併的法國總理摩勒,來自法國北部的諾曼第省,也許是被鄰近的小不列顛風氣影響了,對兩國同源的說法較易接受,才敢忽發奇想。
《凸搥特派員》的法國貴族兼監獄大亨蘇瓦(Pascal Sauvage)登陸英國時,並沒有多少心腹,但法國境內的小不列顛雖然喪失獨立身份已數百年,卻依然有三兩知己認為當地應脫離法國回歸英國、或乾脆恢復獨立。這個知名度極低的獨立運動和臺獨或巴勒斯坦獨立運動一樣,也有自己的組織,稱為「小不列顛解放陣線」(Armee Revolutionnaire Bretonne, ARB),成立於1974年,目標是對抗法國政府的逐步融合,以達到長遠分治的終極理想。ARB和著名恐怖組織西班牙巴斯克分離份子(巴斯克語:Euskadi ta Askatasuna, ETA)是盟友關係,但策略相對溫和得多,雖然偶爾也搞搞炸彈襲擊,但老是刻意避免造成傷亡,事前的警告對當地居民可說做得呵護備至,這也是ARB不為人知的原因。直到冷戰結束,靠恐怖活動搞獨立的國際風氣開始減退,ETA等老牌恐怖主義份子都開始改變策略,ARB卻在這時一反常態,製造了一宗麥當勞爆炸案,造成一名法國侍應死亡。然而,ARB在不合適的時間「開齋」,並非因為反法苗頭興起,而是ARB的目標已有所改變。它發現舊目標越來越似天方夜譚,法國卻成了反全球化運動的大本營,所以ARB希望轉型為激進反全球化運動的一個單細胞,開始和其他左翼組織增加往來,也就需要顯示一下實力。

今天英國還有「Jacobites」嗎?

那麼英國國內又有沒有相應的「英奸」?歷史上,凡是親法的英國人,都被稱為詹姆士黨人,即「Jacobites」。事源英國在1689年爆發所謂光榮革命,斯圖亞特王朝(Stuart)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James II)被趕到法國,來自荷蘭的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William III of Orange)奪位,和詹姆士二世的新教徒女兒瑪莉二世(Mary II)共同執政。威廉死後,瑪莉的妹妹安妮女王(Queen Anne)繼位,在位12年,死後因為沒有直系子孫,帝位就傳到王族遠親德國漢諾威家族(Hanover)的喬治一世(George I),即現在溫莎家族(Windsor)的祖先。與此同時,詹姆士二世依然自稱流亡君主,他死後兒子繼續在法國自稱「英王詹姆士三世」(James III),聲稱擁有英國主權,希望借法國兵復位,在英國被稱為「老僭王」(The Old Pretender)。不過這個家族並非落難才投靠宿敵法國,事實上,斯圖亞特王朝就是來自剛才提及的法國北部小不列顛的貴族,後來因為內部鬥爭才遷移到蘇格蘭,輾轉獲得蘇格蘭王位,再因為伊莉莎白一世女王沒有子嗣,才以血緣入主英格蘭,可見當時歐洲各國王室的走馬燈結構是多麼微妙。
自此,凡是各國要干涉英國內政,或英國國內要推翻現有王室管治,都自稱擁護詹姆士三世復辟,這批人就是廣義的詹姆士黨人,他們信奉的就是詹姆士復辟主義(Jacobitism),名字和法國大革命的激進雅各賓黨(Jacobins)相近,但兩者沒有任何關係。詹姆士三世曾策劃了數次入侵英國本土的計畫,一度成為英國擔心被法國吞併的大患,何況法國和蘇格蘭又簽有友好條約《老同盟》(Auld Alliance),而愛爾蘭又是天主教的大本營。縱然英格蘭和蘇格蘭在1707年宣佈合併,愛爾蘭也在1609年開始被英格蘭殖民,但法、蘇、愛三面夾攻英格蘭本部的危機依然存在。1745年,詹姆士三世年僅25歲的兒子、被稱為「小僭王」(The Young Pretender)的查理三世(Charles III/ Charles Edward Stuart),獲父親授權「攝政」,最後一次大規模代表詹姆士黨率眾攻打英國。他本人以可愛教主的Kawaii造型、天真無邪的「戰術」和荒島逃生的經歷聲名大噪,成為英國傳奇人物之一,至今還是支持詹姆士黨的蘇格蘭民族英雄,遺下不少紀念他的民歌和傳說,包括蘇格蘭名酒Drambuie,魅力遠勝《凸搥特派員》那位法國貴族。假如蘇格蘭成功獨立,他定必獲平反為國父級人物。可惜,他的正經事兒,畢竟徒勞無功。

「英奸」已不是「英奸」

自此,詹姆士主義運動開始式微,斯圖瓦特王朝的後人不得不在法國落地生根。後來英、法和解,法國遞解查理三世出境,英國餘部又不再支持,這位落難王孫才真正嘗到落難滋味,最終酗酒而死。詹姆士後人不再挑戰英國政權,但詹姆士黨一字已深入民心,依然成了英國政客對政敵扣帽子的常用詞彙,疑似「英奸」的數量永遠彷彿很多,直到20世紀,才開始被新一代政客拋棄(參見本系列第二冊《奇異恩典》)。名義上,今天的巴伐利亞公爵依然是詹姆士黨的「合法」王位繼承人,但真正希望邀請法國來主持英國政局的組織,卻一個也沒有了,反而法國還有苟延殘喘的ARB。
所謂「大不列顛人」(Britons)的身份在19世紀才全面出現,取代了「Johnny English」的「English」。這和詹姆士黨在外部施予的持續壓力亦大有關係,對此英國女歷史學家柯莉(Linda Colley)的成名作《英國人:國家的鑄煉(1707-1837)》(Britons: Forging the Nation, 1707-1837)有詳細介紹。直到今天的全球化時代,「詹姆士黨」一字再次得到含義的延伸:那些英國本土右翼的反外人士、疑歐派、本土行動,偶然喜歡半開玩笑地稱對手為詹姆士黨;而那些主張進一步融入(法國主導的)歐洲一體化的英國人,在極端份子眼中,也就成了放棄國家主權、出賣祖先神主牌的現代版「英奸」了。
但今天的「英奸」,已沒有多少叛徒的意思,反而被看成一種帶有法國情調的英國人。《凸搥特派員》的蘇瓦,是不會在英國找到古代定義的詹姆士黨的。但現代含義的新詹姆士黨人,他卻應會遇上不少,起碼應比電影顯現的要多。一旦他登上英國王位,就是對我們難以理解的什麼監獄生意沒有幫助,相信這位法國人在英國,也不愁寂寞。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