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 19: 昆蟲的後人類時代 | 誠品線上

Sample 19: 昆蟲的後人類時代

作者 Sample樣本編輯部
出版社 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商品描述 Sample 19: 昆蟲的後人類時代:編者話:足下的微物世界大衛連治執導的《藍色夜合花》(BlueVelvet),開首有這樣奇怪的一幕:在某個平和靜謐的近郊社區裡,一位五六十歲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編者話:足下的微物世界 大衛連治執導的《藍色夜合花》(Blue Velvet),開首有這樣奇怪的一幕: 在某個平和靜謐的近郊社區裡,一位五六十歲的男子正為門前的草地澆水。屋內的電視畫面,出現了一把槍,屋外他的水喉就碰巧纏到灌木叢上,圍着枝椏繞了一圈,而水依然源源不斷地泵入,隨後男子面露痛苦,按着脖子某處,跌在草地上抽搐昏迷,看來似要死去,身旁的狗則向着水喉,噬咬水柱。這時候,鏡頭突然一轉,鑽入了男子身下的草地,穿過細長的草葉,內裡的黑暗中,一群不明的甲蟲正在翻根動土,身軀磨擦出窸窣的聲音,顯得相當詭秘。 整個事件彷彿互有關聯,最後甚至如同暗示,昆蟲乃是策劃事件的元凶,混沌正正潛藏於我們腳底之下。及後,主角探望中風的父親之後,經過另一處長滿雜草的空地回家,突然在草叢間發現了一枚人耳,蟻群正在耳窩中進進出出,其後的故事由此展開。短短兩幕戲,棲身我們目光以外的昆蟲,就顯得形同黑暗的力量,帶來不可告人的秘密。 也許,昆蟲詭秘的身姿,盲目的生命力,正是令《藍色夜合花》看來如此怪異的一大緣由。雖然軀體細小,成群的昆蟲卻總是與人類慣見的景象迥然不同,彷彿指向某種更龐大而無以名狀的異質之物。然而,不過百多年之前,昆蟲也曾是一時之熱,蟲類的特異生態,成了促進科技發展的寶貴資源,一路延伸。我們卻又難免發現,昆蟲理解空間和時間的方式截然不同,它們的本質至今我們仍然無力捕捉。到底,我們如何才能好好觀察,這些置身於腳下的微小生物? 今期《Sample 樣本》以〈昆蟲的後人類時代〉為題,探討人蟲之間的距離,回顧兩者的關係,藉以想像往後的世界。封面專題包括「蟲系科技的發展歷史」及「昆蟲思考的演化路徑」兩個部分,分別以科技和哲學兩個面向,回溯人類如何從昆蟲身上獲取洞見,應用到人類社會,這種轉譯又經歷了怎樣的歪曲歷史。「藝術捉蟲」一輯重數昆蟲與藝術之間的交疊,展示藝術家變向昆蟲的諸種方式。本期的作者專題以台灣作家吳明益為中心,以「昆蟲書寫」的角度切入,檢視他如何藉昆蟲的眼界回看人世,實踐一種「溫和的人類中心主義」。「人蟲辯證」一輯,將人類的智性與昆蟲的直覺並置,思考共處共存的適切位置。另外,「蠱毒電影」一輯,也展示了蟲類更癲更狂更喪的一面,從蠱毒難以捉摸的特質,剖析邪典電影的呈現與想像,帶來一場過激的視覺盛宴。創作專題則以「Insect Punk 昆蟲龐克」為題,借助龐克對社會、制度與文明的叛逆想像,將昆蟲的生態接入人類社會,動搖兩者的邊界,測試順從和反抗的諸種形態;思兼、葉晴、李嘉儀、蒙田、黃善瑜、虞興華、楊益東、謝旭昇分別以實踐試驗新型文類,遙想人類與昆蟲交相混雜,互即互入的未來,以求反照當下。假如,我們始終無法確定昆蟲的體驗,或許就是時候放棄分析的目光,伸出觸角,與它們對接,共構關係,好好向昆蟲學習,不再以人類為尊的態度看待它們了。 封面專題包括【蟲系科技的發展歷史】及【昆蟲思考的演化路徑】兩個部分,分別以科技和哲學兩個面向,回溯人類如何從昆蟲身上獲取洞見,應用到人類社會,這種轉譯又經歷了怎樣的歪曲歷史。 【藝術捉蟲】一輯重數昆蟲與藝術之間的交疊,展示藝術家變向昆蟲的諸種方式。 本期的作者專題以台灣作家吳明益為中心,以【昆蟲書寫】的角度切入,檢視他如何藉昆蟲的眼界回看人世,實踐一種「溫和的人類中心主義」。 【人蟲辯證】一輯,將人類的智性與昆蟲的直覺並置,思考共處共存的適切位置。另外,【蠱毒電影】一輯,也展示了蟲類更癲更狂更喪的一面,從蠱毒難以捉摸的特質,剖析邪典電影的呈現與想像,帶來一場過激的視覺盛宴。 創作專題則以【Insect Punk 昆蟲龐克】為題,借助龐克對社會、制度與文明的叛逆想像,將昆蟲的生態接入人類社會,動搖兩者的邊界,測試順從和反抗的諸種形態;思兼、葉晴、李嘉儀、蒙田、黃善瑜、虞興華、楊益東、謝旭昇分別以實踐試驗新型文類,遙想人類與昆蟲交相混雜,互即互入的未來,以求反照當下。假如,我們始終無法確定昆蟲的體驗,或許就是時候放棄分析的目光,伸出觸角,與它們對接,共構關係,好好向昆蟲學習,不再以人類為尊的態度看待它們了。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Sample 樣本編輯部一粒字文化主力出版文藝評論雜誌《Sample 樣本》。雜誌於2016年中創刊,於2018年改為雙月刊,每期有一文化主題統涉全書,以編輯專題及文稿眾論深入探析,在高速時代重提細緻閱讀及深度評論。內容包攬嚴肅及流行文化,借閱讀試探生活的可能,展練與文本對話的樂趣,務求讀者把評論視角帶入日常;並輔以文學創作,在評論的基礎上以創作試探邊緣,讓兩者互滲互涉。Sample樣本編輯部總編輯:葉梓誦編輯:虞興華、陳家朗、楊益東、胡文釗丶林銘輝、韓詠儀美術設計:蔡錦鳴、日以繼夜行政及推廣:楊益東實習編輯:黃善瑜、鄭瑋楠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昆蟲的後人類時代》 封面專題: 蟲系科技的發展歷史 葉梓誦 前言 運動、視覺、溝通、建築、結構 昆蟲思考的演化路徑 葉梓誦、陳家朗 人類和昆蟲的演化傾向 昆蟲學的啟蒙時代 昆蟲優生學 自我修復的蟻丘 人蟲無異? 集群的智慧 藝術捉蟲 ——《Insect Media》對藝術與昆蟲世界的剖析 /胡文釗 吳明益評論專題——蝶視的連鎖 蝴蝶的暗示——讀吳明益《迷蝶誌》、《蝶道》及其他/何嘉俊 由迷蝶到見道:吳明益的昆蟲書寫與自然美學/袁仁健 複眼中慢慢毀滅的萬千世界/Apricot 蟲視:新時代的倫理與美學教程——從吳明益《苦雨之地》談起/勞緯洛 人蟲辯證 蝗蟲辯證論/陳國榮 蟻穴人間:趣談中國古籍中的螞蟻/凌頌榮 昆蟲:恐懼美學/亞牠 香港蟑螂文化考/Human Wu 蠱毒電影:我將書寫蛆蟲,至死方休 有無問過啲蟲嘅感受!Cult片無法抵達的蠱毒/李日康 蟲魅了解過的東南亞——漫談邪蠱電影/陳子雲 創作專題:Insect Punk 昆蟲龐克 升起的科幻,到底從下面看?還是從側面看?/思兼 羽化/葉晴 夢蟲族/李嘉儀 大衛星蟲/蒙田 蛹屋/黃善瑜 渦蟲紀/虞興華 將一塊石頭扔進洞的另一邊 楊益東 Y、詩人與創造的民族/謝旭昇 如何為「昆蟲龐克」寫一篇宣言? /思兼、葉梓誦

商品規格

書名 / Sample 19: 昆蟲的後人類時代
作者 / Sample樣本編輯部
簡介 / Sample 19: 昆蟲的後人類時代:編者話:足下的微物世界大衛連治執導的《藍色夜合花》(BlueVelvet),開首有這樣奇怪的一幕:在某個平和靜謐的近郊社區裡,一位五六十歲的
出版社 / 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ISBN13 /
ISBN10 /
EAN / 9772415438198
誠品26碼 / 2681980937005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5X17.5X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今期《Sample 樣本》以〈昆蟲的後人類時代〉為題,探討人蟲之間的距離,回顧兩者的關係,藉以想像往後的世界。

試閱文字

內文 : 升起的科幻,到底從下面看?還是從側面看?
昆蟲龐克(insect-punk)是個還未存在的科幻想像類型。還未存在的東西,我們該怎樣去想像?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不如退一步思考:我們怎樣從已有的素材中提煉出未來呢?未來有多大程度上已經潛藏在「現在」當中呢?

談論「OO龐克」,當然會想起賽博龐克(cyberpunk)。賽博龐克可謂科幻史上較為大眾熟知的文藝運動。這個年代我們很少會深究「龐克」次文化的歷史地位——但也許我們會記起MK文化流行的二千年初期,龐克的視覺元素曾佔一席位。筆者也曾經擁有過髑髏頭吊墜、窩釘手環等飾物。在它成為為人認受的美學之前,它總帶有一點原始、一點粗野,甚或有點礙眼。

與此同時,賽博龐克作品常有的社會描寫也提醒我們:視覺美學之外,科幻小說以不同方法處理「未來」與現在的關係。從冒起至今,賽博龐克已經有逾三十年歷史。今天每個人的生活幾乎或多或少都受到網絡支配,或多或少活在賽博龐克的監視系統當中。如果科幻不再領先時代,而是互相建構,現實與科幻沒什麼分別時,科幻在今天還有什麼意義呢?筆者固然無法窮盡所有有關科幻的討論,但求拋磚引玉,節選幾個方面解說,藉以想像昆蟲龐克的可能模態。

文藝篇:「新奇」、被困的時代與《未來的考古學》
在科幻小說評論史中,我們繞不開蘇恩文(Darko Suvin)對科幻的嚴謹定義——科幻必須建基於「新奇」(novum)。「新奇」是任何能夠使科幻中的世界與讀者的現實世界產生完全不同認知的東西。與此同時,蘇恩文以鍊金術與現代化學的關係,比喻現實與科幻的關係——科幻建基於不完整的現實條件,並以此作出猜想。「新奇」可以單純是項發明,例如《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1984)裡面的人機連線的機器,讓人可以潛入賽博空間 ;或者電影《滅。境》(Annihilation,2018)中被稱為「微光」的異空間。蘇恩文定義裡面,有相當多我們稱為科幻的大作,如《變身怪醫》(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1886)這類小說雖然也有相當程度的科學成分,但故事最後以個人心理的正邪之爭去覆述故事。變身藥水這種「新奇」在故事中只是條件,換成魔咒展開也相類似。由於「新奇」沒有對故事劇情推進帶來決定性影響,因此不能算是科學小說(Science Fiction),而只能夠稱為科幻小說(Science Fantasy) 。

據蘇恩文所言,「新奇」最終目的是達至「認知陌生化」(cognitiveestrangement)。陌生化由劇作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提出,亦即平時我們所說的「打破第四面牆」。觀眾再不能安於局外人的觀眾位置觀看,而被逼捲入這正在展開的戲劇中。認知陌生化指的是,科學小說與現實的距離,使讀者不能再以局外人身分閱讀,而是逼使他們思考與現實的聯繫。

詹明信(Frederic Jameson)在《未來的考古學:烏托邦欲望與其他科幻小說》進一步解釋這機制。詹明信循班雅明的思路,指出現代人面對不斷湧至的感官衝擊,會建立保衛機制,以避免神經衰弱。在這套過濾機制下,我們無法了解當下。意識流等現代主義文學就是以極為仔細的方式重新鋪敘「當下」,讓人重新發掘。詹明信指出,科幻用的方法則是重現上述衝擊。在科幻小說中,讀者很少會有足夠資料去檢閱在敘事之前的歷史觀點——亦即把「過去」寫成故事設定,甚至只由表象描述帶動,可用作判斷歷史合法性的因素隱而不宣,以此固定讀者的歷史感覺,以及突出「新奇」所帶來的未來衝擊。

詹明信完成此書時已是冷戰後,作為馬克思主義者的他,需重新思考社會主義蘇聯解體所象徵的烏托邦的崩壞。他認為除了大型社會改造工程所象徵的「烏托邦計劃」外,日常生活小節裡面潛藏着像白日夢般的「烏托邦衝動」(utopian impulse),科幻小說就是將「烏托邦衝動」置於具體的社會網絡中。他以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的烏托邦作品《天鈞》(The Lathe of Heaven,1971)為例,主角佐治・奧爾有像涼宮春日般令空想成真的能力。如果我們將每種白日夢都加以實現,我們很快會發覺不同「烏托邦計劃」內在與之間的矛盾,以及在實行時可能會產生的蝴蝶效應。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