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 | 誠品線上

大佛頂首楞嚴經

作者 釋迦牟尼佛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大佛頂首楞嚴經:★頂級工藝裝幀,細緻燙金經題,送禮自用兩相宜!★高質感翻口刷金,抗污防潮,常保經典殊勝莊嚴!★歐洲進口聖經紙內頁,色澤柔和護眼,輕薄易翻。★清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 頂級工藝裝幀,細緻燙金經題,送禮自用兩相宜! ★ 高質感翻口刷金,抗污防潮,常保經典殊勝莊嚴! ★ 歐洲進口聖經紙內頁,色澤柔和護眼,輕薄易翻。 ★ 清晰的大字輔以全書注音,久讀不累不起煩惱心。 ★ 造型輕巧,攜帶方便不占空間。走到哪,讀到哪! 諸經之王! 與真實的自己相遇。 如果認真讀誦,便能 -開啟般若智慧 -斷除無明煩惱 -獲得自在生活 別讓蒙塵的心支配你的人生! 《大佛頂首楞嚴經》不僅是一部重要的修行大全,更是威力強大的破魔寶典。據傳為龍樹菩薩至龍宮說法時所見,拜閱驚歎希有,出龍宮之後運用過人的記憶力將全經默誦出來,這部殊勝法寶才有緣出現在閻浮提世間。 經敘云:「首楞嚴經者,諸佛之慧命,眾生之達道,教網之宏綱,禪門之要關。」簡而言之,《大佛頂首楞嚴經》主旨有三: 一、悟本體:見如來藏性,即真如。 二、持心戒:心戒即佛戒,由四種清淨明晦。 三、修大定:即修首楞嚴大定。 內容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的重要道理,開示一切凡聖境界,自發心開始,歷經解、行、證、悟的修行次第;又詳說六十位修證,最後廣示五陰魔境及除魔破妄之法。令佛子不受迷惑,不入歧途,俾於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難,所修成就圓滿。 本書特色: ‧ 頂級工藝:職人匠心裝幀及細緻燙金經題,深具典藏價值,送禮自用兩相宜。 ‧ 高雅設計:封面以日式金箔美術紙搭配特選棉布,尊貴雅致。 ‧ 精緻書口:高質感側邊刷金,防污防潮,常保經典殊勝莊嚴。 ‧ 超優選材:歐洲進口聖經紙內頁,紙色柔和護眼,輕薄好翻閱。 ‧ 健康用心:優質環保無毒印刷油墨,減少環境傷害,愛護地球。 ‧ 大字好讀:清晰大字輔以全書注音,讀誦時不起煩惱心!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敘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原跋勸持敘

商品規格

書名 / 大佛頂首楞嚴經
作者 / 釋迦牟尼佛
簡介 / 大佛頂首楞嚴經:★頂級工藝裝幀,細緻燙金經題,送禮自用兩相宜!★高質感翻口刷金,抗污防潮,常保經典殊勝莊嚴!★歐洲進口聖經紙內頁,色澤柔和護眼,輕薄易翻。★清晰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924522
ISBN10 / 9865924528
EAN / 9789865924522
誠品26碼 / 2681959882008
頁數 / 640
開數 / 50K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10.5X2.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 清晰的大字輔以全書注音,久讀不累不起煩惱心。

《大佛頂首楞嚴經》不僅是一部重要的修行大全,更是威力強大的破魔寶典。據傳為龍樹菩薩至龍宮說法時所見,拜閱驚歎希有,出龍宮之後運用過人的記憶力將全經默誦出來,這部殊勝法寶才有緣出現在閻浮提世間。

試閱文字

自序 : 大佛頂首楞嚴經敘

首楞嚴經者。諸佛之慧命。眾生之達道。教網之宏綱。禪門之要關也。世尊成道以來。五時設化。無非為一大事因緣。求其總攝化機。直指心體。發宣真勝義性。簡定真實圓通。使人轉物同如來。彈指超無學者。無尚楞嚴矣。釋其名。則一切事究竟堅固。即所謂徹法底源。無動無壞。而如來密因。菩薩萬行。靡不資始乎此。而歸極乎此耳。考其所詮。則談圓理。以明真性。開圓行。以示真修。其性也。體用雙彰。其修也。因果一契。原始要終。了義之說也。良由諸修行人。背真向妄。不成無上菩提。或愛念小乘。得少為足。或欲漏不除。畜聞成過。故阿難以多聞邪染為緣。浚發大教。而世尊首告之曰。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又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斯一經理行之大本也歟。由是破七處攀緣。別二種根本。因見顯心。因心顯見。雖心見互顯。而正顯在心。如以盲人矚暗。喻見非眼。屈指飛光。驗見不動。印觀河之非變。比垂手之無遺。辨於八還。擇於諸物。非舒非縮。無是無非。使悟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聞見耳。既悟妄為。尚疑混濫。故又破自然因緣。示見見之非見。合別業同分。指見妄之所生。且以一人例多人。以一國例諸國。總顯器界根身。同一妄耳。自淺而深。自狹而廣。雖多方顯妄。而所顯為真。故又舉陰入處界。廣及七大。融會入於如來藏性。使悟物我同根。是非一體。妄無自性。全體即真。凡十界依正之相。皆循業發現而已。既悟即真。尚迷循發。故又答山河大地之難。深窮生起之由。譬虛空。不拒諸相發揮。顯真妙覺明。圓照法界。一多互應。小大相容。即體即用。非俗非真。至于離即離非。是即非即。則藏心妙性。不涉名言矣。復引照鏡狂走。諭妄無因。結責多聞。勸修無漏。通而言之。皆圓理也。理解雖圓。非行莫證。故又明二決定義。初審因地發心。伏斷無明。為修行之要。次審煩惱根本。意擇圓根。為發行之由。於是定六根優劣。令一門深入。擊鐘驗常。綰巾示結。陳二十五聖所證法門。敕選耳根。為初心方便。而又教以攝心軌則。安立道場。遂聞四重律儀。頂光神呪。通而言之。皆圓行也。乃至由三增進。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雖談證位。未盡行因。下而戒業習於七趣情想。防禪定於五陰魔邪。無非行門之事。必期於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始得名為究竟堅固之證也。然則依究竟堅固之理。立究竟堅固之行。修究竟堅固之行。證究竟堅固之理。楞嚴教旨。大抵如是。是知教行理三。悉號楞嚴。了義之說。莫此加矣。科經者。合理行為正宗。離正宗為五分。一見道。二修道。三證果。四結經。五助道。謂見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果。此常途之序固爾。究論上根修證。如發明藏性之後。謂不歷僧祇獲法身。請入華屋之前。謂疑惑銷除。心悟實相之類。又豈局於常哉。大哉教乎。夫欲發真歸元。明心見性者。於此宜盡心焉。

  時至正二年壬午。佛成道日。
  廬陵沙門惟則。述于姑蘇城中之師子林。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