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者來訊: 沉默的證據 | 誠品線上

亡者來訊: 沉默的證據

作者 王朕乂
出版社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亡者來訊: 沉默的證據:屍檢,傷口,體液,血液,咬痕一把小小的解剖刀,還原各種光怪離奇的犯罪現場,明知道這是一場重口味之旅,你還要不要上車?觀看火葬現場,竟發現屍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屍檢,傷口,體液,血液,咬痕 一把小小的解剖刀,還原各種光怪離奇的犯罪現場, 明知道這是一場重口味之旅,你還要不要上車? 觀看火葬現場,竟發現屍體上演拳擊秀? 雷電系大法師PK寒冰系魔導士,最後誰能勝出? 路邊的野花不要採,路邊的野菇讓你早見閻王?! 狗狗身上可能攜帶狂犬病毒,殊不知蝙蝠才是肇事主因?! *本書涉及解剖屍體和各種輕重傷害議題,溫馨提醒吃飯時不宜閱讀 ★☆★☆★☆★☆★☆★☆★☆★☆★☆★☆★☆★☆ 詐屍現象,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每逢臺灣農曆七月,日本盂蘭盆節,西洋萬聖節……各種邪靈鬼魅傳說不斷? 屍體會哭、屍體頭髮和指甲會變長、屍體手指會動、屍體會哆嗦, 還有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屍體竟然會懷孕?! 我的老天鵝!難道是冤魂作祟,要尋仇家索命? 讓作者從法醫專業角度,逐一為大家剖析各種詐屍現象…… 上帝的憤怒,大自然的反撲 大自然的傷害百百種,常見的有雷擊致死、凍死、熱死和溺水死亡, 被凍死VS被熱死,你說哪個比較痛苦? 自詹姆斯.貝德福德的遺體被冷凍後又過了半個世紀,如今人體冷凍技術是否站得住腳?人類真的能透過極低溫的環境延長壽命嗎? 有些凶殺案在案發後將屍體拋至水中,塑造出溺水身亡的假象,但――法醫大人可不是塑膠做的! 只要檢查「這個東西」,就能將案情抽絲剝繭,還原案發經過…… 只是想好好享受美食,卻將命也搭了進去 傳說神農嘗百草,最後卻命喪於「斷腸草」? 釋迦牟尼死前享用過一道鮮木耳料理,不料招來食物中毒? 謠傳杜甫是撐死的,你敢信?揮舞手中的解剖刀,讓我們來洞察腐肉裡的致命因子! 驚喜彩蛋:一個讓人害羞又不住窺探的現象,聽說人死後還能立flag ★☆★☆★☆★☆★☆★☆★☆★☆★☆★☆★☆★☆ 本書對法醫、刑偵感興趣的讀者,打造了一個能夠了解相關知識的「綠色通道」。自從人類犯罪誕生以來,法醫便是對抗犯罪分子的重要力量。到今天,以相關學科的進步為基礎,法醫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精準的實驗科學。法醫也是正常的普通人,能冷酷,也能賣萌……請跟隨法醫的「腦迴路」去看看另一個世界。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王朕乂王朕乂,師範大學心理學碩士,心理諮商師。長期進行各類題材的寫作,曾從事過司法工作。文風不拘一格,從懸疑到幽默都能駕馭。作品涉及推理、科技、歷史、幽默故事,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已出版偵探小說《朱公案》系列、《心理師探案》系列等作品。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言 任何接觸都會留下痕跡 前言 法醫――犯罪證據鑑定科學家 一、法醫的無聲搭檔――無語良師 1、要不要帶護身符?――先看殭屍都有什麼樣 2、失去生命的身體如何變化 3、任何詐屍都是騙人的 落淚不是有怨氣,是自溶 頭髮指甲變長,也是正常情況 屍斑不是特殊紋身 會哆嗦並不表示他還活著 拳法再高,也怕火燒 不僅能大肚子,而且還能…… 彩蛋:雖說人已逝,但依然可以立旗幟 二、生物課開講啦――鑑定人體身分的鑰匙 1、人體骨骼裡的祕密訊息 現代科技顯神威 2、人體骨骼能參與鑑定的部位 3、舍利子真的能作為證據嗎?――牙齒裡的訊息 4、你能證明你是你自己 5、基因鑑定 6、不能忽視犯罪現場的任何細節 7、冷門生僻的鑑定方法 三、惡之殺器迫近――損傷剖析 1、世界上有「一百萬種」方法讓你受傷――機械性傷害 2、打官司必輸的金剛狼先生――火器類傷害 3、不要把小孩子和小動物放在一起――動物類傷害 4、威力龐大的老天爺――自然界傷害 雷擊致死 凍死 熱死 溺水死亡 四、不能亂講,也不要亂吃――中毒鑑定 1、神農氏:啊,草、草有毒! 2、野味不能亂吃 3、橫行江湖的「五毒」天團! 4、腐敗的食物還是扔了吧 五、我們還會再見面 1、說點心理輔導 系統脫敏法 滿灌療法 理性情緒療法 2、注意個人衛生 3、請勿隨意模仿 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亡者來訊: 沉默的證據
作者 / 王朕乂
簡介 / 亡者來訊: 沉默的證據:屍檢,傷口,體液,血液,咬痕一把小小的解剖刀,還原各種光怪離奇的犯罪現場,明知道這是一場重口味之旅,你還要不要上車?觀看火葬現場,竟發現屍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552244
ISBN10 / 9865552248
EAN / 9789865552244
誠品26碼 / 2681945967009
頁數 / 21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對法醫、刑偵感興趣的讀者,打造了一個能夠了解相關知識的「綠色通道」。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序言
任何接觸都會留下痕跡
讀著本書,不禁想到一個問題:破案和科學探索,有共通之處嗎?
2002年,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做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決定:授予夏洛克.福爾摩斯為該學會特別榮譽會員,以表彰他將化學知識應用於偵探工作的業績。在倫敦貝克街的福爾摩斯雕像前,學會還鄭重其事的舉行授予儀式,引發了人們的特別關注。
這無疑是柯南.道爾(西元1859-1930年)的《福爾摩斯探案集》問世一百多年來,一股福爾摩斯熱潮在新時代的延續。
的確,福爾摩斯留給世人的印象太深刻了。是作家筆下精緻的描述和「真實」的幻境,成就了一位傑出且廣受歡迎和喜愛的虛構人物。
「在探案過程中,我是最後、最高的上訴法庭。」在《四個神秘的簽名》中,這個總是料事如神、多少也有點自戀的大偵探這樣誇耀。在他看來,探案應當是一門嚴謹的科學,而人們也應當以同樣冷靜和非情感的方式來對待探案。在《瑞蓋特村之謎》中,他開導他的助手華生說:「偵探藝術中最重要的是,能夠從一些事實中分辨出哪些是偶然的因素,哪些是重要的因素。」在《綠玉皇冠案》中,他提出:「當你已經排除了一切不可能之後,其餘的情況無論多麼的不可能,卻必定是真的。」
柯南.道爾承認,福爾摩斯的原型來自於他在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攻讀醫學時的一位老師——約瑟夫.貝爾。貝爾借助其敏銳的觀察總能迅速地鑑別出疾病並能猜出病人的既往生活史,常常令他的病人和學生感到非常驚訝。由此可見,《福爾摩斯探案集》中的案件和「想像」,是有一定的生活與科學基礎的。晚年的柯南.道爾到埃及旅行時,驚訝的發現開羅警方居然把福爾摩斯的冒險故事當做偵探教材使用。長期以來,歐美一些警察學校也常常選用福爾摩斯的破案事例,讓學生學習,並作為考題。看起來這些也都不足為奇。
甚至,有人還把並不真實存在的福爾摩斯視為「刑偵科學的先驅」,因為在破案過程中他不僅運用了邏輯推理,而且還應用了科學原理和科學方法。他是以推理戰勝武斷和直覺,以證據排除謊言和偽證。據說,法國犯罪學家、法醫科學的先驅埃德蒙.洛卡德(Edmond Locard,西元1877-1966年)就是根據福爾摩斯故事中所提倡的方法——對顯微證據的檢查,建立了司法證據科學。洛卡德的那句名言——「任何接觸都會留下痕跡」,適用於司法證據科學的所有領域。
其實,刑偵科學本身,就是在同犯罪鬥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自18世紀中期起,科學第一次把興趣投向犯罪現場勘查分析;19世紀中葉,法醫學悄然誕生,科學又被一些傑出的法醫接納為偵破案件的手段;而人類隨後取得的更大程度的科技進步,已促使刑事案件中「人證」這一司法證明的頭把交椅,讓位於「物證」(即今天我們所謂的「科學證據」),司法活動從此進入到「科學證明」的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講,福爾摩斯就是一位透過仔細研究證據以及邏輯推理,來解決犯罪案件的偵探兼科學家。
在西元1887年發表的首篇福爾摩斯探案故事《血字的研究》中,福爾摩斯向華生吹噓說:「只要瞧一眼菸灰,我就能夠辨別出任何已知品牌的雪茄或者香菸。」這當然有點誇張。不過,如今借助精密的儀器和分析方法,刑偵專家已能了解越來越多的物質及其特性。例如,他們可以從一輛汽車的反光鏡和油漆碎片中,辨別出汽車的牌子與生產年份;即便汽車的引擎號碼被磨光,也仍然能用化學方法將其還原。再如,刑偵專家還可以從頭髮中檢測出多種藥物和毒物。如果頭髮足夠長的話,甚至可以檢測出服用這些藥物或毒物的時間;如果受試者是禿頭的話,也可以從他的汗毛中得到滿意的結果。
一位犯罪學家曾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柯南.道爾發明的許多方法今天都在科學實驗室中得到運用。夏洛克.福爾摩斯將研究菸灰作為業餘愛好,這是一個新的想法,但是警察立刻認識到諸如此類的專業知識是多麼重要。如今,每一個實驗室都有這麼一個工作台盛放多種菸灰……不同的泥漿、土壤也按照福爾摩斯所描述的方式進行分類……毒藥、筆記、血跡、塵土、腳印、車轍、傷口形狀和位置、密碼理論,所有這些以及其他好方法——它們都是柯南.道爾想出來的——如今在刑事偵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前面提到的洛卡德,是法醫學發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曾經擔任過法國里昂大學的法醫學教授,並在20世紀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法醫科學實驗室,第一次應用科學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犯罪現場的物證(指紋、血液、塵土等)進行系統的研究,其設備包括一台顯微鏡和一台用於分析樣品化學組成的分光鏡,這在當時未免失之簡陋。有意思的是,洛卡爾打小就愛讀柯南.道爾的偵探小說,是個不折不扣的「福爾摩斯迷」,對福爾摩斯的景仰也正是他選擇未來職業的原動力。
多少年來,犯罪與偵查,恰如「魔」與「道」鬥法——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科學「福爾摩斯」有了法醫學和其他諸多刑偵利器,可以檢測到並獲取越來越細微的犯罪證據,成功率也越來越高。特別是,指紋自動辨別綜合系統、中子活化分析、聲紋鑑定法、DNA分子檢測技術、電子掃描顯微鏡……都是福爾摩斯那個時代聞所未聞的科技手段。然而,另一方面,利用電腦行竊、跨境洗錢、信用卡詐騙、借助核輻射殺人……這些所謂的「新型犯罪」也越來越多,犯罪手段中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斷提升。
本書所介紹的各種類型的案例,明顯打下了鮮活的時代印記,而且提供了更詳實、更豐富的科學闡釋;輔以作者生動、幽默的筆觸,全書讀來饒有趣味,也令人回味。它在娓娓道來中提示我們,法醫和偵探用於破案和查明真兇的主要方式——觀察、實驗和推理(思考),實際上跟各個科學領域的科學家探索真理的手段並無二致。他們都是用「證據」說話,都是科學和理性的踐行者。
今天,法醫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精準的、以探究為基礎的實驗科學。它涵蓋了化學、物理學、生物學、地理學以及生理學和解剖學等多個門類的知識,而且,這些學科領域在具體的法醫實踐和案件偵破中往往彼此關聯、相互依賴,具有很大的融通性。以此來看,對法醫學和法醫們的工作多一些了解,有助於增進我們對多學科融會貫通的理解,而對科學原理和科學方法之應用,亦會有更深的感悟。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本書頗有科普價值和閱讀品味,我樂於向讀者朋友推薦。
是為序。
尹傳紅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