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人生Life in Color | 誠品線上

燦爛人生Life in Color

作者 彭雄渾; 黃柏軒/ 採訪撰述
出版社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燦爛人生Life in Color:永不放棄,我就是我班尼頓全球獨家首席設計師、臺灣箱包大王、當代畫家、滑雪高手、攝影師、廚師......人生的一級玩家 彭雄渾自傳*三封面隨機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永不放棄,我就是我班尼頓全球獨家首席設計師、臺灣箱包大王、當代畫家、滑雪高手、攝影師、廚師…人生的一級玩家 彭雄渾自傳◎三封面隨機出貨,呈現人生不同時期心境◎封面無字設計,原汁原味展現完整畫作◎獨家彩頁收錄彭雄渾精彩畫作彭雄渾的人生很難定義,在成為國際知名的抽象畫家之前,他是一位來自新竹青草湖的少年,自學英文、創業,帶著一個皮箱就跑遍全歐洲,成為一代臺灣箱包外銷大王,還受班尼頓邀請擔任全球設計總監--而這僅是他人生的前菜。年少紮根時期的運動員、英語演講選手、廚師,到青壯年衝刺階段的企業家、設計師、發明家,再到眼下從心所欲之年的畫家、公益支持者⋯沒有一個職業身份能框限他,令他停滯不前,而蘊涵在他身上的才華能量在各個階段支持他達成夢想,或者成為伏流,等待適當的轉折泉湧而出,滋養嶄新的歲月風景。一生堅持「做什麼,像什麼」的彭雄渾,除了對任何事情都充滿興趣、一再以膽識與創造力站穩地位,亦付出了非一般人所能承擔的實戰代價。在傲人成就的背後,他對朋友非常信任,可謂成也信任,敗也信任,即便如此,他依舊懷著感謝之心:「我能夠有如此豐富奇妙的經歷,是因為在很多關鍵時刻,得到了許多貴人的幫助。」這本傳記,宛如一場慢速播放的人生電影,呈現了如日中天的燦爛輝煌,亦坦白面對生命的月之暗面。彭雄渾希望藉由自身歷程的訴說,讓更多人學會欣賞、學會同理、學會在每一個茫然失措的片段裡都能相信自己,也相信身邊的人們。傳承、付出、熱情、創意,就是《燦爛人生 Life in Color》所欲傳遞的價值,也願讀者能從中得到抓住幸運的勇氣,無畏地走上屬於自己的燦爛人生。◎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彭雄渾/著1947年出生於新竹,原是一公車司機之子。25歲白手起家,成立「茉力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專營箱包外銷,打造箱包王國。曾擔任班尼頓全球獨家首席設計師近十年、期間設計出的四色行李箱全球熱銷;退休後,他重拾畫筆與內在世界對話,走上了專業藝術家的道路,創作十年間已在臺灣、新加坡及義大利展覽無數。遍及世界各地的友人喚他Stephen Peng。黃柏軒/採訪撰述2017年成立自由出版工作室「愛文社」,專做非主流怪書,以愉悅與享樂為前提的一人出版者。1983年出生於臺南,著有詩集《附近有人笑了》,逗點文創結社出版。愛文社:https: www.facebook.com lrwinsaga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Who is Stephen Peng?序 : 寶劍出鞘 文:黃芳祐第一幕:青草湖畔的少年八歲少年的早晨貧窮年代,希望年代藝術家爸爸,發明家爸爸美人媽媽,強人媽媽感謝!初中的我華語學院小輔祭全國比賽拿銀牌三個故鄉童年記趣頑童、太保、打工仔美軍俱樂部的廚房小弟綁拖鞋的英文家教模範街奇遇抽到「金馬獎」,免驚我要來去臺北打拼One night in 環球大飯店阿拉伯領事館二等秘書遇見100%的女孩達新公司的叛逆新星第二幕:上班族創業哈囉,親愛的茉力嘉從零開始的創業冒險歐洲壯遊記難忘的歐陸溫情一覺醒來,成了澳洲人澳洲大不同游泳池DIY不求人澳洲茉力嘉,誕生回擊奧客,千萬別手軟想念臺灣巧遇班尼頓班尼頓全球獨家首席設計師四色箱誕生傳奇中國:1980進軍香港彭氏管理做事哲學:相互尊重送暖到科威特第三幕:月之暗面人生暗面,都是學習災難與教訓跨國大品牌不是金雞母親信翻臉記十年官司惡夢工廠再會,臺灣茉力嘉上海製造退休!退休後的旅程我的家庭真奇怪彭家活菩薩:彭太太王文衡我的父親母親第四幕:畫家彭雄渾重拾畫筆畫廊好夥伴朱慧敏貴人引導,專業畫家路足球小子再現金竹浮爾頓飯店大挑戰人生主菜,上桌了放下遺憾,重拾親情享受吧!想要的一人生活Behing The Scenes女兒看爸爸兒子看爸爸我選擇的男人 王文衡口述/黃柏軒整理跋 : 他與他的孤獨堡壘 文:黃柏軒

商品規格

書名 / 燦爛人生Life in Color
作者 / 彭雄渾; 黃柏軒 採訪撰述
簡介 / 燦爛人生Life in Color:永不放棄,我就是我班尼頓全球獨家首席設計師、臺灣箱包大王、當代畫家、滑雪高手、攝影師、廚師......人生的一級玩家 彭雄渾自傳*三封面隨機出
出版社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729802
ISBN10 / 9869729800
EAN / 9789869729802
誠品26碼 / 2681724642004
頁數 / 40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出版緣起 李淑圓(本書編輯)

一本想留給家人看的故事。最開始就是這麼簡單。

有些故事如果沒有人說、沒有人寫,就會隨著時間潮流而被帶走,最終沒有人記得。

「燦爛人生 Life in Color」的發生,最開始只是想要說一個人的故事而已,而在開始說了之後,發現原來這不僅僅只是彭雄渾一個人的故事而已,而是一個時代、一群人的故事,是這片小島上持續在發生的故事。

藝術家彭雄渾在經歷這十年來全心創作過程裡,越發看見過去的人生是一片豐腴沃土,是此刻能如此揮灑創作不停歇的養分,在一潑一灑之間,在腦裡流瀉而過的片段和色彩,是年輕時赤腳奔跑的暢快、是年少辦展時的貴人相助、是在創業時期對生命的徬徨與放手一搏、是生命低谷時仍永不放棄的堅定,每一段歷程都像是一種色彩,在最美妙的時候跟著光走進彭雄渾的生命裡,也在每一幅的畫作裡燦爛的呈現著。

1947年出生的彭雄渾,就是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下,面對臺灣在國際局面上的困境仍然燃燒著生命的熱忱,不斷地為自己的人生尋找出路,也是在為這片土地尋找出路的一段歷程。此刻的臺灣不也是如此嗎?即便時代不同,我們所面對的仍然是一樣的世界洪流,如何在這片小島上踩穩腳步?如何在身邊的人看見自己努力的影子?

彭雄渾常說:「我能夠有如此豐富奇妙的經歷,是因為在很多關鍵的時候有很多貴人的幫助,我很感謝。」期許有天能用自己的能力帶給別人幸運的彭雄渾,希望能夠藉由自己故事歷程的訴說,帶給更多人學會欣賞、學會同理、學會在每一個茫然失措的片段裡都能相信自己,也相信身邊的人們,當你真心許願,總會有辦法的。總是全心全意地去做、去愛、去選擇,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的。

藝術家可以用畫作表達藝術、企業家可以用事業表達成就、設計師可以用作品表達美感。更深的去談論藝術,其實生命本身就是一份藝術,如何成為一位丈夫的藝術?如何成為一位父親的藝術?如何能夠讓每一個身份都帶有美感而悠然自得?

彭雄渾藉由他的一生創作出了自己的生命色彩,不僅斑斕精彩,更是在不同的身份裡也轉換得淋漓盡致,他總說「做什麼,像什麼。」而今此刻走過不同角色的彭雄渾,在創作之後,他更靠近的角色,是自己。

藉由回顧自己的經歷,經過一年的採訪撰稿,就像是一場慢速播放的人生電影,往往在燦爛之中,映照出的是那如初的自己,純粹而堅定。

試閱文字

自序 : 他與他的孤獨堡壘  @黃柏軒

第一次與彭先生見面,是在他的畫室。

沒有寒暄,他便直接問我:「你覺得這本書值得出嗎?我的故事會有誰想看?」

我心裡其實有點莫名其妙。

他白手起家創立的「茉力嘉」曾是臺灣的箱包大王。

他當過班尼頓全球設計總監,還擁有班尼頓的全球獨家設計製造及銷售版權。

62歲退休,開始畫畫,曾受到Mini Cooper邀請於50周年慶活動上展出畫作。世界各地品牌邀約不斷,2018年,他還受邀參加新加坡總統的慈善晚會。

除此之外,他玩攝影、露營、玩菸斗、退休後年年出國滑雪,還做得一手好菜。

能把人生過得這麼精彩,如果他沒資格出書,那還有什麼人好意思出自傳?

當下我便懂了,那是他在試我,想理解我怎麼看這件事。

甚至不知道他是有意或無意,先把自卑的一面拿出來,看我接不接得住。

當下回答的細節忘記了,只記得我對他說了這句:「你的經歷,我們這輩年輕人很難體驗到,有很多值得學習的。」他好像挺滿意,是個喜歡人家捧的獅子座無誤。

但後來在寫稿過程中,我也真的不斷反問自己:「他為什麼想出自傳?這本書值得讀嗎?」

這可能是這本書最重要要回答的問題。



我想到了他的孤獨堡壘──林口畫室。

老畫家的畫室在林口,2018年的現在,林口到處都是正在興建的高樓大廈,是個新興的住宅區,他的畫室只有兩層樓,四周都還是荒地,外觀看起來像個鐵皮屋,打開車庫大門,裡頭卻是個像倉庫般寬敞挑高的空間,左半邊井井有條地堆著巨大的畫布,右半邊則是他的顏料,還有幾台果汁機,是他曾經用來調和顏料的。

旁邊放著一堆沾滿顏料的東西,你猜不出哪些是曾經被用來作畫的工具(畢竟他曾經用孫女的鞋子來作畫),哪些只是意外被波及。

門口,總是停著一台敞篷賓士,要不就是紅色的Land Rover。

旁邊堆得高高的巨幅畫布,是他的秘密基地,也是他揮灑畫筆的地方。

他在一樓畫畫,二樓用玻璃隔成兩個大空間,一半做畫廊,另一半做臥室、客廳和吧檯。

客廳總是暗暗的,堆滿了小山般的DVD,一座意外簡約的家庭劇院。

另一半,是個小小的吧檯,亮紅色桌面上佈滿不經意的刮痕,旁邊架上擺著一排名牌菸斗、相機,筆筒(後來才知道筆筒裡每支筆都可高檔了),矮架上散放著各種雜誌、文件,他的豐功偉業與他的心頭好,都在這。

吧檯後面有個流理臺,他總是在這煮義式咖啡招待客人。在等待話語開始前的空白,他總是背對著客人,安靜地煮一杯Espresso等客人把話說完,或把身心安頓好,接著用骨瓷杯盤端上,好像老咖啡店的老闆──咖啡的味道是熟悉的,老義式的味道,又濃又醇。

總是一個人,卻不寂寞,問他待會要幹嘛,下週要幹嘛,他總是有很多好玩的計畫,要畫畫,要打牌,要出國,哪時又要去滑雪了;即使沒要幹嘛,他也是很享受的樣子,在家看碟看一天也很愉快,空虛感根本與此人無緣,好像無論何時何地都讓他自在。

一個人原來可以這麼愉快,而愉快的生活原來可以這麼簡單。

第一篇稿子完成後,印了紙本給他看,問他看法。

那一篇是寫他創業的故事,不太好寫,邊訪邊寫了三個多月才完成,要找到適合描述他的語調,又要模擬出他當年挑戰風車般的創業壓力,琢磨了很久,直到想起他寫信的細節,才終於把這篇稿子寫出來,說真的給他看時還挺緊張。

「明明都是我做過的事,也是我親口告訴你的……但很奇怪,看稿子時會想著,原來我竟然做過這些事啊。真不簡單。」說著說著,奇怪的是一向很酷、很硬漢、很灑脫的他,竟然偷偷擦起眼淚。

回到要怎麼說彭先生的故事。

我要說的,是一個成功企業家變成了畫家的故事,還是一個畫家意外當了四十年企業家,終於迷途知返的故事?

我喜歡後者。我不知道彭先生比較喜歡哪一個。

有時覺得,他只是不說,但年輕時可能有些陰影,因為貧窮,或因為他的父母。

彭太太曾說:第一次見到他,只覺得怎麼有人這麼瘦、這麼安靜!他在公司是沒有聲音的,很難想像吧?

不能依靠別人、不要期待太多。努力完成自己分內能做的事,盡最大的限度去努力,就是他的生存之道。他人對他來說,似乎只是反映自己的鏡子。

不在意別人眼光,但把自己做到最好。

這樣一個人,我應該循著線索,幫他找出心裡真正的聲音呢?還是要幫他圓一個好聽的人生故事?


騎車前往林口畫室訪問的路,有一段是彎彎曲曲的山路。

每次騎在這條山路上,我總是開始緊張於接下來的訪問。我覺得他太聰明,一定看得出我的緊張──那讓我更緊張了。

某天,實在太緊張了,一邊騎車一邊拿出錄音筆自言自語,對錄音筆談到我焦慮的點是什麼,想要達成的是什麼,這本書最重要的應該是什麼……神經病般(而且危險駕駛)的自言自語中,突然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這是我的自傳,如果我明天就要死去,我希望可以在自傳中留下些什麼?」

我想看到的是:

那些我真正重視的目標被達成的過程。

那些我深深錯過、再也無法彌補的遺憾。

以及,它們最後化做什麼樣的形式留在我的人生裡。


突然,我就看清了很多東西。

他也許並不覺得自己是個成功的企業家。他只是埋頭猛做,享受著衝撞跟突破,只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也許他直到退休,心臟裝了支架,重拾從畢業後就沒再拿起的畫筆,才終於放鬆下來,找到與自己、與家人相處的方式。

他本質是個非常善良的人,也許最不願意的就是與別人衝突,是善於保護自己的,很忠於自我的,也願意承認自己自私的人。

我最喜歡他的一點,就是他承認自己有多自私,而且沒有打算要改的意思。

這才叫做「做自己」。沒有到這個程度,都還是在為別人而活,活在自我感覺良好的假象中。


面對一個這麼成熟、愉快、誠實、充滿活力的人,我只要盡量的去感受他,聽他說話就好了。

那些故事自己會說話,最好的例子就是,在我訪問他、寫這本書的一年裡,每次我跟人聊到他的故事,總會換來一番目瞪口呆的表情,而哀傷的部分,也是結結實實的。

能認識這樣的人生一級玩家,真是太幸運了。

所以,我只要放膽去寫就好。拋出舞台,任憑他表演,我做鏡子,畫面就已足夠精彩。

試閱文字

內文 : 1. 八歲少年的早晨
黎明造訪新竹,天剛微微露出魚肚白,狹窄的司機宿舍裡響起響亮的鍋鏟聲。瘦小的背影正在廚房裡熟練地炒著蛋、翻著鍋子。個子小小的他,手上笨重的鍋子相形巨大,但少年的面色卻很稀鬆平常,似乎不以為苦。

沒過多久,父親經過廚房,他順手遞出便當盒,站在廚房門口安靜地目送父親離家。天完全亮時,母親、妹妹和兩個弟弟惺忪地醒來,默默地上了餐桌,桌上是簡單的稀飯、熱騰騰的煎蛋和醬菜,小小的餐桌上擠了五個人一起吃早餐,卻異常的安靜,四個孩子都不吵不鬧,珍惜地將碗裡的飯吃到一粒米也不剩。

吃過了早餐,少年收拾碗盤,並將母親做衣服掉在地上的布屑打掃乾淨後,才帶著弟弟妹妹出門上學去。每天睡醒,少年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全家人的早餐。有時像這一天,是稀飯、煎蛋配醬菜,有時也會出門去買現炸的油條,回家剪成小段沾醬油。父親是巴士司機,母親是裁縫師,一家住在父親客運公司所分配的狹小宿舍中,六口之家擠在僅十餘坪大的空間,還得到戶外與四個家庭共用一間公用廁所。

童年的彭雄渾,就在如此貧窮擁擠的環境長大。為了常常不在家的父親、忙碌於工作的母親,身為家中的大哥,他必須趕緊讓自己長大,除了做飯和家務,他更要照顧年幼的妹妹和兩個弟弟,稍微長大一些了,有空還得幫忙母親的裁縫工作。下午放學回家,若是看見母親在忙,必須主動拿起掃把掃地、整理家務,並開始張羅晚餐和隔天的便當,動作稍慢,便會引來母親的一頓責備。

這一年,他才八歲。

那個時代,貧窮人家的長子幾乎都早熟,很早就沒了童年,開始擔任起家中的支柱,很少有自己的時間與自由。

當這個小小大哥一出門,愛玩的心還是努力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天地,他最喜歡踢足球、賽跑,只要是戶外運動,彭雄渾都很拿手。除了運動,他也喜歡畫畫、看電影、聽西洋音樂,更愛看父親的日本電影雜誌,很早就啟動了自己的藝術細胞,就是不愛念書。

渴望快樂的心,不甘平凡的心,是年輕人最珍貴的寶藏。

當然,那時候的他對此還一無所知。


2.
3.貧窮年代,希望年代
一望無際的綠色田野上,縱橫著泥土色的道路,低矮的紅磚房稀稀疏疏,城隍廟裡雕樓畫壁……這是李澤藩畫筆下的新竹,也是彭雄渾童年生活的風景。

1945臺灣光復,全島百廢待舉、百業蕭條。民生建設多半在二戰後
遭到破壞,一片斷垣殘壁中,生活資源普遍不足,加上本省人與外省人的衝突,更讓這個小島的命運雪上加霜。

那是個純樸、物資缺乏的時代,可能也是臺灣史上最黑暗、動盪的時代。經濟起飛、族群融合、本土文化興起,都發生在這個撥雲見日的時刻,卻也正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孕育出了臺灣最具開創精神的一代。
在美軍穿梭的街道上,一批又一批新時代的革命家出生,他們不以刀槍彈藥競爭,而是以自己的雙手和頭腦,靠著一股傻勁打進國際市場,篳路藍縷地將這座荒蕪的小島打造成「世界工廠」,創造了經濟奇蹟,也在藝術、人文、政治領域中開創出全新的局面。

臺灣光復兩年後的八月十五日,彭雄渾與中華民國憲法同年誕生。

同一年出生的,還有舞蹈家林懷民、企業家曹興誠、政治人物林濁水、鄭南榕,電影導演侯孝賢、楊德昌。他們是在最壞的時代中,孕育出來最璀璨的一批實踐家。

二十五歲創業,他從一個只有一台打字機的貧窮青年,將MIT的包包賣到整個歐洲。八零年代,臺灣做箱子、包包的一定都聽過他的公司名字「茉力嘉」。

四十二歲那年,他成為世界知名的班尼頓全球獨家首席設計師,全世界箱包廠商無人不曉「Stephen Peng」 大名,他創作的四色包亦幫班尼頓打造出銷售千萬的奇蹟。熱愛挑戰巔峰的他,接著更為Guess、LEVI’S、Diesel、Calvin Klein…等國際品牌設計,也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臺商之一。就在他的事業達到巔峰之際,他決定退休,開始享受自己的人生,環遊世界、滑雪、玩攝影、造訪全世界的好友,將他的快樂與活力分享給全世界的好友,更重拾年輕時的夢想,成了知名抽象畫家,以巨型的畫布揮灑他這一生不羈的夢想與喜悅。

為彭先生寫下自傳的今天,離他重新開始作畫僅僅十年的繪畫時光,他卻已創作了大量意境深遠的巨型繪畫,漸漸受到國際矚目。

現在,七十歲的他,總是叼著菸斗,打扮得一絲不苟,隨時隨地像要去參加一場盛宴。也許對他來說,每一次相遇、每一段對話,都是人生給予他的美妙賜予。一雙慧黠、銳利的雙眼常常沉靜地觀察著周遭的一切,卻又不時迸發出意氣風發的大笑。

他常常對人說,自己成功的祕訣只有六個字:「做什麼,像什麼。」這六個字,正是他無所畏懼地打造人生的秘訣。

工作時,全心全意工作。掃地時,好好掃地。拿起鍋鏟,就要做出最美味的菜餚。每一刻都全心全意地享受,不保留。這不是頭腦的完美主義,而是身體力行活在當下的智慧。

於是,除了最為人所知的「企業家」、「設計師」、「畫家」以外,認識他的人,也知道他還是個攝影師、廚師、滑雪健將,還是個無師自通的室內設計師,曾經自己設計過企業總部、畫室。

他甚至自己蓋過游泳池。

故事的源頭,就從新竹這間小小的司機宿舍開始。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抽象畫家、班尼頓全球獨家首席設計師、臺灣箱包大王彭雄渾自傳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