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下的輝煌日輪蕭斯塔科維契: 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鼻子、黃金時代, 生在被箝制思想的年代, 以怪誕的音樂語言與鮮活的節奏性表達對世事的譏諷 | 誠品線上

戰火下的輝煌日輪蕭斯塔科維契: 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鼻子、黃金時代, 生在被箝制思想的年代, 以怪誕的音樂語言與鮮活的節奏性表達對世事的譏諷

作者 劉一豪/ 音渭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戰火下的輝煌日輪蕭斯塔科維契: 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鼻子、黃金時代, 生在被箝制思想的年代, 以怪誕的音樂語言與鮮活的節奏性表達對世事的譏諷: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音樂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音樂家╳動盪時局中的音樂革命先鋒 融合後浪漫主義與新古典主義的音樂風格 【天生的革命作曲家】 生於動亂時期的蕭斯塔科維契聽著「曙光號」的炮聲,經歷了那段激昂燃燒的歲月,革命的洗禮讓他堅定自己成為作曲家的使命。在音樂學院就學期間盡力汲取知識拓展藝術視野,優異的天賦讓音樂學院的院長──葛拉祖諾夫提供全額獎學金,政治的劇變讓他面對經濟與精神上的雙重打擊,不得不到晦澀陰寒的電影院為默劇即興配樂,鮮明的音樂畫面感讓他在為默劇電影配樂時獲得廣大迴響。 【鋼琴家還是作曲家?】 人生首部交響曲作品是他在聖彼得堡音樂院的畢業作,嚴謹的樂曲結構和高明的配手法,發表當下一躍而為樂壇備受矚目的作曲新秀。蕭邦國際鋼琴大賽上的失利,他便不再公開演奏「他人的作品」,至此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音樂創作上,徹底放棄了成為一名專職鋼琴家的理想。 【為戲劇而生的人】 童年時期初遇歌劇便深受啟發,他懂戲劇、愛戲劇,也酷愛文學。歌劇、芭蕾舞劇、話劇音樂與馬戲音樂⋯⋯音樂形象富於細緻的心理刻畫和戲劇性衝突,為各項體裁的創作都添上點睛之筆。 【惹怒官方的交響曲英雄】 歌劇《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Ledi Makbet Mtsenskogo uyezda)成為蘇聯和世界音樂藝術的巔峰作品之一,其內容卻引起官方的斥責與封殺,同年發布的《第五號交響曲》(symphony No. 5)孕育著人類意志的無比威力及其由深深的疑慮帶來的痛苦、憤懣和悲傷。這裡有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與痛苦,有透過鎮壓迫不及待地獲得政權的敵人的鐵蹄聲,符合當局對音樂的強烈要求,一夕之間成為國家樂壇英雄並重新站穩腳步。 【極權制度下的音樂奇才】 蕭斯塔科維契的音樂是實驗性的藝術創作,對不和諧與刺耳聲響得巧妙處理與想像力跟著音符流動的哲學性意涵,在戒備森嚴的「紅色恐怖」的時代,本應在音樂界大放異彩的存在,時而獲獎,時而受罵,反覆無常的際遇使精神大受折磨。雖然身陷迫害,但他仍數度榮獲象徵國家榮譽的「史達林獎章」,在獲得「蘇聯國家獎金」同時還獲得了「俄羅斯聯邦功勛藝術活動家」的稱號。 ★本書特色:本書介紹了「交響曲的英雄」蕭斯塔科維契生平及其重要作品。終其一生,我們可以從其作品中看到他的革命熱情和憂鬱特質,可以聽見音樂忠實描繪出他的生活與時代,用音樂替代文字演奏出強烈的個人情感,音樂中蘊涵的激昂,超越了政治的桎梏,展現出強大的力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劉一豪 音渭 編著劉一豪,音樂系畢業,擅長演奏鋼琴。對古典樂情有獨鍾,時常記錄音樂會聆賞心得。 音渭,專職編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代序—來赴一場藝術之約 第1章 聖彼得堡的童年 蕭斯塔科維契一家 天才誕生 嶄露頭角 革命的洗禮 第2章 求學時代 考入音樂學院 艱難的生活 《第一交響曲》 第3章 探索之路 華沙失利 風格巨變 「快樂作曲家」 讚譽與批評 第4章 時代號手 重獲新生 恢宏巨製 《鋼琴五重奏》 桃李滿天下 第5章 烽火年代 不屈的列寧格勒 擂響戰鼓 《第八交響曲》 第6章 困境與突破 戰後創作 政治困境 和平的捍衛者 《第十交響曲》 第7章 桂冠作曲家 音樂家的春天 他國知音 晚年創作 最後的作品

商品規格

書名 / 戰火下的輝煌日輪蕭斯塔科維契: 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鼻子、黃金時代, 生在被箝制思想的年代, 以怪誕的音樂語言與鮮活的節奏性表達對世事的譏諷
作者 / 劉一豪 音渭
簡介 / 戰火下的輝煌日輪蕭斯塔科維契: 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鼻子、黃金時代, 生在被箝制思想的年代, 以怪誕的音樂語言與鮮活的節奏性表達對世事的譏諷: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音樂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326385
ISBN10 / 6263326387
EAN / 9786263326385
誠品26碼 / 2682227634008
頁數 / 14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0.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不屈的列寧格勒
  1941年6月22日,蕭斯塔科維契正準備去看足球賽,廣播裡突然播出一條消息: 戰爭爆發了。從那一刻起,作曲家只有一個念頭──竭盡全力,為戰勝敵人並取得勝利而奮鬥。1941年7月5日,他在《列寧格勒真理報》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這樣說道:
  在戰爭爆發之前,我只知道在和平環境中從事創作,如今我隨時準備拿起武器! 我深知,法西斯主義的目的一旦得逞,那就意味著文化末日的到來,意味著人類文明將走向死亡,但是歷史經驗證明,法西斯主義是不得人心的,它注定是失敗的。同時我還懂得,要把全人類從死亡線上解救出來,只能與敵人進行殊死的戰鬥。
  這不僅是幾句無關緊要的空話,事實上在戰爭爆發的那一天,蕭斯塔科維契就主動申請加入蘇聯紅軍,加入抗擊侵略者的行列。不過上級並沒有批准他的請求。後來蕭斯塔科維契參加了民兵團體,與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師生一起,到城外修建防禦工事。他還加入了消防隊,堅持在音樂學院的樓頂上站崗放哨。1941年7月29日拍攝的兩張照片記錄了作曲家當時的生活。一張是他在站崗時身穿消防隊員服裝、頭戴防火頭盔的樣子,這張照片不僅傳遍整個蘇聯,而且還傳到了海外,甚至當他成為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人物時,使用的就是這張照片;另一張展現了他正在噴水滅火的場面。
  僅僅從照片中,我們很難將瘦弱而單薄的身影與不屈不撓、堅強的內心連繫起來。蘇聯作家米哈伊爾・左琴科(Mikhail Zoshchenko)在戰爭爆發後偶然遇到蕭斯塔科維契時,就感到非常驚訝:「原來他平時給人們的軟弱無力的印象帶有極大的欺騙性,原來在他細膩的面部表情背後,潛藏著勇敢、有力、頑強和堅定的意志」。蘇聯女作家奧利加・別爾戈利茲也講述遇到蕭斯塔科維契時的情景。她首先講述了《第七交響曲》、《列寧格勒交響曲》(Symphony No. 7 C major op. 60 "Leningrad")在莫斯科舉首演的熱烈場面,以及作曲家應邀多次登臺謝幕的情景,她說:「前來聆聽《列寧格勒交響曲》的聽眾紛紛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並為作曲家、列寧格勒之子及其捍衛者熱烈鼓掌。而我看著身材瘦弱、帶著一副大近視鏡的他,心想 『原來此人比希特勒要強大得多』。」
  從上述兩位文學家的描述中,我們鮮明地感受到蕭斯塔科維契內在與外在不統一的形象,他的外觀是瘦弱而單薄的,而他的心中卻始終燃燒著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力量之火,在戰爭年代,他的這種精神全部表現了出來。
  1941年9月,列寧格勒被德軍徹底封鎖了,除了天上飛機的轟炸之外,還有地上大砲的轟擊。僅僅在9月,德軍就向列寧格勒投下了331顆爆破炸彈和31,398顆燃燒彈,大砲轟擊了5,364次,整個列寧格勒陷入了一片火海,正如吉洪諾夫的壯美詩歌描寫的那樣:
  燈火管制下的座座大樓,
  猶如預示著不祥的噩夢。
  列寧格勒鐵灰色的夜晚,
  到處是戒嚴帶來的寂靜。
  但寂靜驟然被戰鬥代替,
  警報號召人們英勇上陣。
  砲彈在涅瓦河上空呼嘯,
  座座橋梁都被烈火吞噬。
  能夠在列寧格勒大封鎖期間生存下來,這本身就是一種功績,但是列寧格勒的人民不僅在為了生存下來而抗爭,他們還在一直堅持抗擊侵略軍,他們是在為爭取勝利而奮鬥,為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保持人的尊嚴而奮鬥。這種鬥爭不可能不在蕭斯塔科維契的心中引起反響。在戰爭年代,蕭斯塔科維契並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創作,而是把音樂當作一種武器,激勵群眾與法西斯戰鬥到底。他在列寧格勒音樂出版社任職,與演員切爾卡索夫一起,創立並指導一個民兵劇院。同時像其他作曲家一樣,蕭斯塔科維契譜寫了一批軍歌和民歌,他創作的歌曲都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像過去一樣,他的音樂創作依然是多元的。9月初,列寧格勒的作曲家協會會員共有八十多人,蕭斯塔科維契擔任作曲家協會主席。協會每週都要審查一批新創作的戰爭歌曲,並對它們展開討論。9月14日,蕭斯塔科維契參加了一場音樂會,那場音樂會所得的一萬盧布全部捐給了蘇聯國防基金會。在那場音樂會上,蕭斯塔科維契演奏了自己創作的《二十四首前奏曲》(24 Preludes and Fugues "Shostakovich")。
擂響戰鼓
  1941年9月16日,蕭斯塔科維契在列寧格勒廣播電臺播報。那天早晨,在列寧格勒廣播電臺工作的作家格奧爾吉・馬科葛年科開車來接他,雖然是早晨,可蕭斯塔科維契早已在伏案工作了,他說:「立刻動身,馬上出發……我們這就走。」在車裡,他翻開當天的《列寧格勒真理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篇極為醒目的頭版文章〈敵人已逼近家門〉,文章說:「我們的城市正面臨著殘暴而兇殘的敵人入侵的威脅,列寧格勒已成為前線……敵人的如意算盤是這樣的: 他們想使列寧格勒勞動人民驚慌失措,使人民喪失自制力、喪失精神,從而導致偉大城市的防線瓦解崩潰。但是敵人的算盤打錯了!」
  正當蕭斯塔科維契在廣播電臺播報時,突然響起了防空警報,城市裡炮火轟鳴,一顆顆炸彈在城市上空爆炸。作曲家在廣播中鎮定地說:「一個小時之前,我寫完了新的大型交響曲第二樂章的總譜,如果我能夠把這部作品寫完,如果我能按計畫完成其中的第三和第四樂章,那麼,這部作品就可以叫做《第七交響曲》。蘇聯音樂家,我敬愛的同行們和眾多的戰友們、朋友們! 請大家牢記,我們的藝術正面臨著巨大的危險,我們必須捍衛我們的音樂,我們必須堅持而頑強地工作……我們工作的效率越高,我們的藝術品質就越高,就越能為我們的藝術增強自信:無論是在任何情況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摧毀我們的藝術……我謹以列寧格勒人民、藝術和文化工作者的名義向大家保證,我們是不可戰勝的,我們將永遠堅守自己的戰鬥崗位。」
  當時,蕭斯塔科維契居住在列寧格勒科羅霍多夫大街。一天晚上,他的家中聚集了幾位作曲家,有波波夫、科丘羅夫,還有作曲家兼音樂評論家波戈丹諾夫・別列佐夫斯基。他們來找蕭斯塔科維契是為了聆聽他已完成的新創作的交響曲的前兩個樂章。
  波戈丹諾夫・別列佐夫斯基回憶說,蕭斯塔科維契在演奏時充滿了熱情,但多少有點神經緊張。正在這時,空襲警報突然響了,蕭斯塔科維契先把妻子和孩子們送進防空洞,然後又繼續演奏他新創作的交響曲。外面的大砲轟鳴聲不斷,飛機吼叫著在屋頂上空掠過,蕭斯塔科維契依然在演奏,幾位作曲家也屏住呼吸仔細聆聽。他演奏了前兩個樂章和第三個樂章的草稿,還向大家講述了對終曲的構思。後來幾位作曲家回憶說,蕭斯塔科維契那次演奏的幾個樂章,給他們每個人都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他對戰爭事件的「敏感而迅速」的反應和極高的音樂藝術水準,無不使大家驚嘆不已。波戈丹諾夫・別列佐夫斯基曾在自己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從內容和曲式上看,《第七交響曲》是一部具有革新意識的作品,特別是第一樂章,其革新特點尤為鮮明。」
  蕭斯塔科維契本不想離開自己的城市,但是他必須服從上級的決定。1941年10月初,他與家人一起登上了疏散去往外地的飛機,臨時居住在古比雪夫市。與前一段時間一樣,蕭斯塔科維契仍然敏感地感受著與戰爭有關的一切。他回憶起前不久剛剛在列寧格勒郊區戰役中犧牲的一個學生──弗萊施曼,這個學生曾根據契訶夫的作品改編了一部歌劇《洛希爾的小提琴》。戰爭結束之後,在蕭斯塔科維契的鼎力相助下,這個學生的這部歌劇與觀眾見面了,並且由廣播電臺對外播放。蕭斯塔科維契說:「弗萊施曼生前是一個謙虛而樸實的人,他的死又表明了他的英雄氣概,所以我的新交響曲正是為這樣的人而專門譜寫的。」
  1941年12月,蕭斯塔科維契完成了《第七交響曲》的創作。1942年3月5日,該曲的首場演出在古比雪夫市舉行,演奏這首新作的是當時被疏散到那裡的莫斯科大劇院交響樂團,擔任指揮的是薩默蘇德。同年3月29日,《第七交響曲》首次與莫斯科聽眾見面。在莫斯科首演的那天,《真理報》發表了蕭斯塔科維契的一篇文章,文章說:「我把自己的《第七交響曲》獻給我國反法西斯的鬥爭和參與鬥爭的人民,獻給我們即將取得的勝利和我的故鄉──列寧格勒。」演奏這部作品的是莫斯科大劇院樂團與全蘇廣播樂團合成的大型樂隊,指揮仍然是薩默蘇德。在莫斯科音樂會正在進行期間,突然響起了防空警報,但是沒有一個人躲進防空洞。
  在古比雪夫和莫斯科的兩場演出引起了全蘇聯音樂界和國際音樂界的關注。當然,被圍困的列寧格勒捍衛者也想盡快聽到這首交響曲,一首專門獻給他們的故鄉城市的交響曲,但當時由於唯一留守列寧格勒的交響樂團已經被迫停止自己的演出活動。像其他所有的列寧格勒居民一樣,樂手們常常挨餓受凍,身體每況愈下。到1941年12月初,列寧格勒的城市交通已經停止運行,嚴寒達到攝氏零下35度,供暖設備已被破壞,全城停水停電,有些樂手被餓死,還有的樂手身患重病。就是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樂團最終還是組建起來了。1942年8月9日,當希特勒指揮的德國軍隊計劃攻克列寧格勒時,《第七交響曲》第一次響徹在列寧格勒的城市上空。演出時,列寧格勒愛樂樂團音樂廳內座無虛席,沒有座位的觀眾乾脆一直站著聆聽這部作品。
  廣播電臺還直播了那場音樂會的盛況,播報員激動地說道:「《第七交響曲》能夠在被封鎖的列寧格勒演奏,這個事實本身就是列寧格勒人無法遏止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其勇敢頑強精神的證明,是列寧格勒人必勝的信心,準備與敵人決一死戰和取得最後勝利的決心的證明。」蕭斯塔科維契的音樂震撼了所有的聽眾,許多人眼裡充滿了淚水,人們稱之為「無堅不摧的勇敢精神交響曲」。在此之後,在蘇聯海軍之家,樂團專門為士兵、軍官和高級指揮官再次演奏了《第七交響曲》。整個8月分,《第七交響曲》在列寧格勒共演奏了六次。憑藉《第七交響曲》,蕭斯塔科維契在1942年再次獲得「蘇聯國家獎金」,同時還獲得了「俄羅斯聯邦功勛藝術活動家」的稱號。
  儘管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但《第七交響曲》卻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經常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音樂廳中演奏,其中的許多精美片段多次被用於紀錄影片和故事影片中,廣播電臺和電視臺也經常播放這首交響曲的片段。蕭斯塔科維契本人曾在影片《攻克柏林》(The Battle of Berlin)中使用「敵人入侵」
  那段插曲,有些歌哈察都量作曲家還把《第七交響曲》改編成了歌。
  1972年,列寧格勒隆重地舉行了《第七交響曲》首演三十週年紀念活動。蕭斯塔科維契在自己的致辭中這樣寫道:「親愛的朋友們: 今天與三十年前一樣,我的心一直和大家在一起……令我感到幸福和自豪的是,由於大家的勇敢精神,才得以舉辦專門獻給偉大城市的《第七交響曲》的那場難以忘懷的演出,才使這部交響曲成為列寧格勒人不可戰勝的真實象徵,成為蘇聯人民頑強精神的有力證明。那場首演的某些參與者已經犧牲,在此願與大家一道緬懷他們,並與今天的與會者共同紀念這個日子,同時向你們致以親切的問候和美好的祝願。」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介紹了「交響曲的英雄」蕭斯塔科維契生平及其重要作品。終其一生,我們可以從其作品中看到他的革命熱情和憂鬱特質,可以聽見音樂忠實描繪出他的生活與時代,用音樂替代文字演奏出強烈的個人情感,音樂中蘊涵的激昂,超越了政治的桎梏,展現出強大的力量。

試閱文字

自序 : 來赴一場藝術之約(代序)
  每個人都與藝術有緣。
  不管你是否懂音樂,總會有一些動人的旋律在你人生經歷的各個場合一次次響起,種進你的心裡。
  不管你是否愛音樂,總會有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被一次次提起,深深刻在你的腦海裡,構成你的基本常識。
  總有一次次的邂逅,你愕然發現某一段熟悉的旋律是來自某一位音樂巨匠的某一首經典名曲,恰如卯榫,完成了超越時空的契合。
  永恆的作品,永恆的作者,是伴隨我們的文明之路一直前行的。而這套書,便是一封跨越世紀的邀請函,翻開它,來赴一場藝術之約。
  它講的是音樂家的人生,同時用人生的河流串起每一處絕妙的風景,即音樂家們的作品。他們的生命從哪裡開始,他們有怎樣的家庭、怎樣的童年、怎樣的愛情、怎樣的病痛,又怎樣成長、怎樣探索、怎樣謀生,那些偉大的作品又是在什麼情況下誕生⋯⋯你會在這裡一一找到答案。
  他們其實不是藝術聖壇上那一張用來膜拜的畫像,而是跟我們每個人一樣,有血有肉,有哀有樂。巴哈(Johann Bach)一生與兩位妻子結婚,生有20個子女,但只有10個存活;天才的莫札特(Wolfgang Mozart)只有短短35年的人生,而舒伯特(Franz Schubert)更短,只有31年;華格納(Wilhelm Wagner)娶了李斯特(Franz Liszt)的女兒;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是舒曼(Robert Schumann)的學生;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中年失聰;舒曼飽受精神病的折磨⋯⋯每一首曲子,都不再是唱片上的音符,而是與鮮活的生命相連繫。你從未如此真切地感受那些樂曲是由怎樣的雙手來譜寫和演奏的。
  當這許多位音樂家彙集在一起,便串起了一部音樂史,他們是音樂史的鍊條上最璀璨的珍珠。每一位藝術家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呼應,他們是自己傳記中的主人翁,同時又是其他傳記主人翁的背景。有時,幾位名家同時出現或前後承接,你會發現他們在時間和空間上竟如此相近,你彷彿來到了19世紀維也納的鼎盛時期,教堂的管風琴、酒館的樂隊、音樂廳的歌劇、貴族城堡的沙龍,處處有音樂繚繞。你與他們擦肩而過,他們正在去宮廷演奏的路上,正在教堂指揮著唱詩班,正在學院與其他派別爭論。
  你的音樂素養不再停留在幾段旋律、幾個名字上,你與藝術的連繫更加緊密。你會在一場音樂會上等待最精彩的樂章,你會在子女接受音樂教育時找出最經典的練習曲,你會在某個地方旅行時說出哪位音樂家曾與你走過同一段路。
  更重要的──你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藝術的美好,享受精神的盛宴。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Fate Symphony),那雷霆萬鈞的激昂力量;舒伯特的《小夜曲》,那如銀河繁星般浪漫的夢境;華格納的《婚禮進行曲》,那如天宮聖殿般的純潔神聖;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的《第一交響曲》,那如海上旭日般的華美絢爛⋯⋯
林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