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塵封的古蜀國: 三星堆解密
作者 | 吳維羲 |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回到塵封的古蜀國: 三星堆解密:千載蜀魂,精氣長存。三星永耀,光焰萬丈。1986年7月至9月,三星堆遺址兩個大型祭祀坑的相繼發現,是20世紀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在這些曠 |
作者 | 吳維羲 |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回到塵封的古蜀國: 三星堆解密:千載蜀魂,精氣長存。三星永耀,光焰萬丈。1986年7月至9月,三星堆遺址兩個大型祭祀坑的相繼發現,是20世紀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在這些曠 |
內容簡介 千載蜀魂,精氣長存。三星永耀,光焰萬丈。1986年7月至9月,三星堆遺址兩個大型祭祀坑的相繼發現,是20世紀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在這些曠世神品中,有以神祕詭譎的青銅雕像為代表的青銅器群,有以流光溢彩的金杖為代表的金器群,還有以滿飾圖案的玉璋為代表的玉石器群……三星堆從各個側面向人們展現出一個光怪陸離、無限精彩的古蜀社會。
作者介紹 吳維羲 編著吳維羲,現供職於三星堆博物館,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史、陳列學,著有《中國古代書法名家簡讀》、《三星堆:古蜀王國的神祕面具》(中英版)等。
產品目錄 前 言第一章 聞名於世的古蜀文明發祥地—三星堆遺址概況第二章 穿越古蜀時空隧道—古蜀史傳說與三星堆考古第一節 說「蜀」一、巴蜀二、蜀人三、蜀國四、成都平原第二節 霧中王國— 蜀王的故事第三節 地下史書— 古蜀2000 年滄桑史一、文明初曙—三星堆遺址一期文化二、鼎盛時期—三星堆遺址二期至三期文化三、文脈潛行—三星堆遺址四期文化第三章 物華天府—三星堆的農業、商貿、製陶、製玉和冶煉第一節 風調雨順— 農業第二節 絲路悠悠— 商貿一、海貝二、象牙三、虎牙四、服飾五、漆器第三節 陶然昇華— 三星堆陶器一、祭祀與生活用品二、人物與動植物造型第四節 鏤石攻玉— 三星堆玉石器加工一、石器二、玉器第五節 烈火熔金— 三星堆冶煉一、青銅器二、金器第四章 雄渾壯闊的生命讚歌—古蜀人的信仰與藝術第一節 天地之靈— 玉石器大觀一、飾品二、工具與兵器三、禮器第二節 金色輝煌— 金杖、戴金面人頭像、金面罩一、王者之器—金杖二、金面使者—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三、金光熠熠—金面罩第三節 通天神樹— 古蜀人智慧與精神的象徵一、天地之中—青銅神樹二、搖錢樹第五章 三星堆博物館參觀攻略一、景區特色二、景區位置三、景區類型四、景區特色五、景區介紹六、開放時間七、交通指南八、諮詢
書名 / | 回到塵封的古蜀國: 三星堆解密 |
---|---|
作者 / | 吳維羲 |
簡介 / | 回到塵封的古蜀國: 三星堆解密:千載蜀魂,精氣長存。三星永耀,光焰萬丈。1986年7月至9月,三星堆遺址兩個大型祭祀坑的相繼發現,是20世紀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在這些曠 |
出版社 /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167646 |
ISBN10 / | 9865167646 |
EAN / | 9789865167646 |
誠品26碼 / | 2682042634009 |
頁數 / | 228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X11.4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前言
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文物,在蔚為壯觀的中國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且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
1986年7月至9月,三星堆遺址兩個大型祭祀坑的相繼發現,是20世紀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在這些曠世神品中,有以神祕詭譎的青銅雕像為代表的青銅器群,有以流光溢彩的金杖為代表的金器群,還有以滿飾圖案的玉璋為代表的玉石器群……三星堆從各個側面向人們展現出一個光怪陸離、無限精彩的古蜀社會。古蜀精神的載體撼人心魄,古蜀文明的光華耀古爍今。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使自古以來真偽莫辨的古蜀史傳說成為信史。古蜀史的源頭及古蜀國的中心,亦因三星堆而得到確認。
三星堆古蜀國是中國古代中原周邊地區頗具典型意義的「古國」之一,三星堆文物的出土填補了中華文化演進序列中的缺環。三星堆文明作為長江上游地區古代文明的傑出代表,再次雄辯地證明了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三星堆文物是罕見的、作為集群展現的人類上古史奇珍。三星堆實例是探索人類早期政治組織及社會形態演化的典範之一,對研究世界早期國家的進程及宗教意識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三星堆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一席重要地位。
「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三星堆菁華薈萃的文物寶庫,神祕夢幻的藝術殿堂,充溢著中華古代文明的無窮魅力,閃爍著人類文化遺產的璀璨光彩。
千載蜀魂,精氣長存。三星永耀,光焰萬丈!
內文 : 第一章 聞名於世的古蜀文明發祥地— 三星堆遺址概況
三星堆— 一個很早以前就被人們所熟知的名字,但在傳奇之名的背後,卻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傳奇。
幾千年前,三星堆上空的那輪明月在靜靜流淌的馬牧河中倒映出人神互通的驚歎;幾千年後,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但馬牧河的急湍波流早把那個「驚歎」變成一個大大的問號,幾千年前的古蜀國像雲隱中的月亮,怎麼都看不透,留下的只是「謎」。佇立河邊,仰望朗照古今之月,相信你也會禁不住來個千年一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也許你早就決定走進三星堆,一窺那些被塵封已久的壯麗畫卷,也許你現在沒有時間,或許你還不太瞭解三星堆……
堅硬的土地曾將一段傳奇深深埋藏,但積塵終究掩不住燦爛的古蜀文明……
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為四川古代文化的創造與傳承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考古成果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先民們就在此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形成了自成體系、獨具特色的文明軌跡,成為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星堆文化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年代上啟新石器時代晚期(西元前2800 年),下至春秋早中期(西元前600年),上下延續2000 多年,其分佈範圍以三星堆遺址為核心,輻射至四川的大部分地區及鄂西、陝南一帶。
三星堆遺址祭祀坑現狀照三星堆遺址,位於成都平原北部的廣漢市城西鴨子河南岸(地屬南興鎮),南距省會成都40 公里,東距廣漢市區7 公里,是中國西南地區一處分佈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是中國青銅文明鼎盛時期的傑出代表之一。三星堆遺址是中國「七五」期間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考古發現之一,是中國國務院公佈的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星堆遺址是一處由眾多古文化遺存分佈點所組成的龐大遺址群,其平面呈南寬北窄的不規則梯
形,總面積12 平方公里。遺址內古城區面積約4 平方公里,是古蜀國王都所在地,是三星堆遺址群最重要的遺址和組成部分。古城區平面大致呈方形,邊長約1,800 ~ 2,000 公尺,由東、西、南三面夯土城牆牆體及城壕組成,北部以雁江為屏障,構成防禦、防洪和交通體系,古城中軸線上分佈的三星堆、月亮灣、真武宮、西泉坎四處臺地,是文化堆積最豐富、最集中的地方。古城東城牆現存部分總長約1,090 公尺,推測其原來長度應在1,700 ~ 1,800 公尺左右,牆體建築使用分層、分段平夯,堆築斜夯,磚坯砌築等多種方法,夯面明顯、光滑,拍打痕跡清晰可見,城牆上部和頂部首次發現加工規整的土坯磚。南城牆地面現存部分總長約1,150 公尺,推測原長度為2,000 公尺,牆體橫斷面呈梯形,由主城牆和兩側護坡組成,牆體建築採取無基槽式平地起夯,主城牆和兩側護坡分別採用分層平夯和斜向堆土拍夯而成,結構清楚,夯層明顯。西城牆地面現存部分總長約600 公尺,其結構、體量、夯築方法和年代與南城牆及東城牆相近。古城區內分佈有作坊區、祭祀區、居住區、墓葬區、三星堆、月亮灣城牆等重要遺跡,其規模在中國已發現的同期古城遺址中名列前茅,其都城規劃不同於夏代及商代早期的條塊狀佈局,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這種富有科學性的規劃原則和建築藝術對中國西南平原地帶的都城建設有著重要影響。
三星堆遺址範圍內現存有城牆、城壕、祭祀坑、玉石器坑、居住址、公共墓地等眾多遺跡,出土了金、銅、玉、石、陶等大量文物,做工考究,特徵鮮明,造型精美,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徵,構成了三星堆遺址獨特的文化內涵。三星堆遺址文化是蜀文化的典型代表,按照考古學文化序列可分四期,延續時間從距今4800 年至2600 年,約當中原龍山文化時代至春秋中期,一期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二期以後進入文明時代。
相較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國,三星堆遺址的青銅文化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以青銅神樹、青銅面具、青銅立人為代表的青銅雕像與古埃及、古希臘、古印度文明的青銅器相較,具有獨特的個性,形體碩大,體量驚人,為世界上罕見,時代上也更早,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和巨大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三星堆遺址青銅器以各類人頭像、面具為大宗,具有濃厚的神巫文化和文明社會初期的宗教特徵,體現出獨特的東方色彩。三星堆遺址地下遺存的豐富程度及完整程度為同期的人類古代都城遺址所罕見。
最佳賣點 : 三星堆遺址的最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