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文閱讀教學之實證研究: 以建構式提問法進行 | 誠品線上

白話文閱讀教學之實證研究: 以建構式提問法進行

作者 蕭文婷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白話文閱讀教學之實證研究: 以建構式提問法進行:【「建構式提問法」──嘗試以「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換,推動新式的國文教育。】作者根據自身實際教學經驗,設計「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建構式提問法」──嘗試以「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換,推動新式的國文教育。】 作者根據自身實際教學經驗,設計「建構式提問法」教導學生國文。研擬出增進國中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學習策略訓練課程教學模組,提供國中教師做為幫助學生強化國語文學習之參考。以一個班級的國中七年級學生三十名,讓學生配合課程內容所設計的建構式提問學習單、半結構式問卷(針對教學內容進行開放式問答)及坊間白話文閱讀理解測驗,採「準實驗單組前測──後測」設計,將學生區分為「高能力組」、「中能力組」、「待加強能力組」。結合國語文科目,設計階段性的教學實驗進行實證研究,完整記錄研究數據及課程模組。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蕭文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在職專班研究所畢業,現任新竹市立培英國中國文科教師。 鑒於教育潮流演變,近年來多次將新式教學概念融入課程設計,並追蹤學生學習成果,修正課程設計。 近期以分組合作學習融入補救教學進行研究。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王松木 推薦序/國立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所教授 李榮耀 推薦序/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陳昭秀 推薦序/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副教授 羅克洲 自序摘要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獻探討2.1閱讀理解理論2.2閱讀教學策略2.3閱讀能力評量2.4國內閱讀相關專書 第三章 前導性研究3.1準備階段3.2前導性研究3.3前導性研究對正式研究之啟示 第四章 正式研究4.1研究設計4.2研究實驗A4.3研究實驗B 第五章 研究討論與建議 5.1研究討論 5.2研究建議 5.3省思 附件一、合作學習法 附件二、〈雅量〉教案 2.1教學目標 2.2教學架構圖 2.3教案 2.4學習單 附件三、〈音樂家與職籃巨星〉教案 3.1教學目標 3.2教學架構圖 3.3教案 3.4學習單 附件四、〈孩子的鐘塔〉教案 4.1教學目標 4.2教學架構圖 4.3教案 4.4學習單 附件五、〈母親的教誨〉教案 5.1教學目標 5.2教學架構圖 5.3教案 5.4學習單 附件六、〈螞蟻雄兵〉教案 6.1教學目標 6.2教學架構圖 6.3教案 6.4省思建議 6.5學習單 附件七、〈蠍子文化〉教案 7.1教學目標 7.2教學架構圖 7.3教案 7.4學習單 附件八、〈櫻花精神〉教案 8.1教學目標 8.2教學架構圖 8.3教案 8.4省思建議 8.5學習單 附件九、〈在大地上寫詩〉教案 9.1教學目標 9.2教學架構圖 9.3教案 9.4學習單 附件十、搭配課程繪製的作文心智圖 參考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白話文閱讀教學之實證研究: 以建構式提問法進行
作者 / 蕭文婷
簡介 / 白話文閱讀教學之實證研究: 以建構式提問法進行:【「建構式提問法」──嘗試以「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換,推動新式的國文教育。】作者根據自身實際教學經驗,設計「建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9869249881
ISBN10 / 9869249884
EAN / 9789869249881
誠品26碼 / 2681300920007
頁數 / 29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6X2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2.2閱讀教學策略】

學習是能力遷移的表現,教學過程中,教師搭設學習鷹架,協助學生建構能力。柯華葳認為閱讀教學中進行策略指導,可以幫助孩子獲得更高層次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在發展閱讀教學課程時,閱讀教學策略為不可或缺的工具。

鄭圓鈴指出,閱讀策略指讀者能靈活選擇或組織適當的閱讀方法,以有效達成閱讀目標。本研究中,為求教學模組設計之完備,故本小節就「閱讀教學定義」及「閱讀教學方法」、「影響教學重要因素」及「閱讀教學策略」分別探討。



〔2.2.1閱讀教學]

閱讀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理解。

閱讀教學則是指教師透過課程設計及教學活動,發展閱讀者上述理解能力的教學活動。有效的教學課堂,重點為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協助學生自行建構與發展學習技巧、方法與能力。為了協助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順利內化知識,教學者可利用鷹架輔助學習者學習,擴充其認知負荷承載量,以達教學目的。

綜合上述,有效閱讀教學係指:「教師透過閱讀活動指導學生辨識字詞、記憶文句,並能透過建構閱讀訊息以理解知識,結合個人既往經驗,發展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課程。」



〔2.2.2閱讀教學法]

閱讀教學研究從不同的學派觀點發展不同的教學法:

行為主義將人的行為簡化成「刺激―反應」,此派學者認為教師透過「增強」協助學生熟練解碼和理解技巧,可以達到有效閱讀教學。認知主義將閱讀視作複雜的心理歷程,讀者除了解碼分析文本之外,更要運用個人先備知識與文本交流互動,方能了解文本意義,以後設認知策略監控個人學習情形。

上述兩派著重教師在課堂中誘發學生能力,行為主義學派透過增強協助學生熟練技巧,認知主義學派則認為教師和學生藉由對話,誘發先備知識以結合新概念。此二學派皆強調教師在閱讀教學課程中,所扮演的引導價值:「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為對象,進行講授或互動」,故教師多採用「直接教學法」教導進行課堂教學。建構主義則認為知識是人與社會互動產生的結果,唯有同儕討論,運用鷹架支持建構過程,才能在閱讀對話中獲得理解新知,因而發展「合作學習法」和「交互學習法」。

綜觀閱讀相關專書及研究資料(參考第四小節),可以知道常用閱讀理解教學普遍採用「直接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交互教學法」。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