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稀缺與文化適應: 三岩的帕措、紅教和民俗 下冊 | 誠品線上

整體稀缺與文化適應: 三岩的帕措、紅教和民俗 下冊

作者 許韶明/ 何國強
出版社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整體稀缺與文化適應: 三岩的帕措、紅教和民俗 下冊:三岩是西藏自治區貢覺縣與四川省白玉縣交界的金沙江峽谷區,地處橫斷山民族走廊之要塞,文化積澱深厚。因地理位置與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三岩是西藏自治區貢覺縣與四川省白玉縣交界的金沙江峽谷區,地處橫斷山民族走廊之要塞,文化積澱深厚。因地理位置與地緣政治特殊,元以降成為朝廷與噶廈的軍事緩衝區。居民性情剽悍,素不屬漢,亦不歸藏,史稱「野番」。清末因夾壩(偷牛盜馬、搶劫殺人)蜂起,危及商旅,先後受到藏軍和新軍的圍剿,被納入國家的版圖,管理許可權幾度易手。至今三岩仍保留著較為完整的父系血緣組織,遺有血親復仇殘餘,夫兄弟婚和妻姊妹婚已是公開的秘密,生計模式簡樸實用,村莊依山而建,碉樓林立,江岸寺庵錯落,人死葬法多樣……獨特的自然與文化資源令外界垂涎。二十世紀八○年代,中美三支長江飄流隊在葉巴灘罹難,增加了歷史的玄機。二○○七年一支考察隊測出三岩藏族屬於蒙古人種北亞型的體質特徵。本書承接前人的研究,著力從社會組織、信仰體系、民俗文化等方面描繪真實的三岩,特別提出「整體稀缺」的概念來分析人與環境的關係,勾勒了文化適應中的分離與整合的過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許韶明、何國強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總序前言上冊第一章 三岩第一節 三岩進入國家的肇始一 社會與國家的起源二 中國社會與國家的起源三 三岩的歷史變遷與族群融合四 三岩進入國家第二節 生態環境與村落一 三岩的生態環境二 三岩的村落第三節 精神世界與宇宙觀一 苯教二 藏傳佛教第四節 整體稀缺和表現形式一 整體稀缺的概念二 三岩是個整體稀缺的社會第五節 文化適應及其方式一 帕措二 紅教三 民俗第二章 帕措第一節 族源與歷史一 三岩的歷史二 三岩的族源說三 「多族源說」與地域邊界第二節 基於血緣的社會群體一 從血緣關係的基礎到人群關係的行為模式—帕措二 三岩血緣群體的劃分三 帕措的形成四 三岩苯教與血緣群體的整合第三節 跨越血緣的政治團體一 帕措的骨係認同二 帕措也是跨越血緣關係的政治團體三 日趨認同的政治團體第四節 帕措的結構與功能一 帕措的靜態結構二 帕措的動態結構第五節 「血仇制」的原理一 血仇與調解二 血仇制存在的根源三 三岩的本土調解機制第六節 教育、人格和成年禮一 教育二 人格三 成年禮下冊第三章 紅教第一節 三岩的宗教特色一 自然崇拜可追溯到初民時萬物有靈的原始信仰二 鬼魂崇拜和系統化的喪葬習俗三 巫術、符咒、占卜和盟誓四 系統化的苯教和藏傳佛教文化第二節 「國家進入之前時期」三岩宗教的多元格局一 薩滿教與苯教二 寧瑪派(紅教)三 噶舉派(白教)四 薩迦派(花教)五 格魯派(黃教)第三節 「國家進入之後時期」三岩宗教的單元模式一 「獨尊一家」的寧瑪派二 中央政府進入三岩三 西藏地方政府進入三岩四 三岩在現代的歷史化進程第四節 中心寺廟的歷史與現狀一 察拉寺二 瓦底寺三 白日寺和尼中寺四 臺西寺第五節 寺廟的經濟收入一 「國家進入之前時期」寺廟的經濟狀況以及活動方式二 「國家進入之後時期」寺廟的經濟狀況以及活動方式三 現代化時期寺廟的經濟狀況以及活動方式第四章 民俗第一節 口腹之需一 三岩的傳統食品二 三岩的飲料第二節 技術器具「博物館」一 木製品二 石製品三 陶製品四 皮革製品五 金屬製品第三節 三岩民居一 帳房二 樓房和「碉樓」第四節 服飾文化一 藏裝二 僧尼裝三 配飾四 三岩服飾的發展特徵第五節 婚姻家庭一 婚姻形態二 生殖崇拜三 婚嫁禮儀四 家庭生活第六節 喪葬文化圈一 三岩地區的葬法二 最具特色的樹葬第七節 方言、格言與神話一 三岩方言二 三岩的格言三 三岩的神話第八節 年節、民間娛樂和體育活動一 年節二 民間娛樂與體育活動附錄附錄1 三岩帕措基本情況統計表(新中國成立初期)附錄2 10戶以上帕措名錄(2000年)參考文獻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整體稀缺與文化適應: 三岩的帕措、紅教和民俗 下冊
作者 / 許韶明 何國強
簡介 / 整體稀缺與文化適應: 三岩的帕措、紅教和民俗 下冊:三岩是西藏自治區貢覺縣與四川省白玉縣交界的金沙江峽谷區,地處橫斷山民族走廊之要塞,文化積澱深厚。因地理位置與地
出版社 /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461610
ISBN10 / 9869461611
EAN / 9789869461610
誠品26碼 / 2681538581001
頁數 / 258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3CM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