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勇敢未來: 我在紐西蘭打工.旅行.成長 | 誠品線上

不一樣的勇敢未來: 我在紐西蘭打工.旅行.成長

作者 巴道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不一樣的勇敢未來: 我在紐西蘭打工.旅行.成長:100%紐西蘭=1%旅行+1%打工+98%成長全世界年輕人都在打工度假,超過30歲就等下輩子!青春,都有一條非走不可的彎路。大部分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100%紐西蘭=1%旅行+1%打工+98%成長全世界年輕人都在打工度假,超過30歲就等下輩子!青春,都有一條非走不可的彎路。大部分的台灣學子都是去澳洲打工度假,其實在澳洲的隔壁,有個更得天獨厚的世界自然地理教室-紐西蘭。當你取得了『紐西蘭打工度假簽證』,就可以在紐西蘭待上12個月,相較於澳洲來說,紐西蘭的地理環境更加壯麗與多樣化。你可以在打工之餘,同時體驗北國的冰河場景、島國的峽灣、內陸的森林、草原、湖泊,以及火山、溫泉與熔岩景觀等等。憑著一股衝勁,巴道毅然離開溫暖的家飛向紐西蘭,一路上從學習開戶、到賭場小試身手、誤打誤撞找到第一份工作、與蘋果、奇異果親密接觸,甚至是後來的農場換宿,都讓巴道體驗有別過去的人生,即使逛街時包包不幸被竊、不見護照的手足無措、到後來遇上車禍,都改變不了早已經愛上紐西蘭這個事實。讓我們跟著作者巴道的遊記內容,慢慢愛上這個純淨的世外桃源,心,也可以更加壯大。●貼心提供紐西蘭打工度假準備資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巴道電影工作者,現遊學美國。21歲獨自前往西藏,從此開始一個人的旅程。26歲那年,誤打誤撞開始了在紐西蘭的打工度假之旅,並拜訪了澳洲、斐濟和萬那杜。行程共計15個月。不像純粹的生活,也絕不是簡單的旅行。比生活多了份刺激,比旅行多了份現實。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I 所有的成長到最後總是一次旅行/張楊推薦序II 經歷的抒寫與感/張會軍引子編者的話Chapter01 紐西蘭初體驗手足無措的第一天,我好「新」有她們真好用賭場籌碼當飯錢第一印象中的美與醜誤打誤撞的第一份工作Naked Bus 出錢的計程車Chapter02 打工草莓廠初嘗工人的苦與樂威靈頓「地震了」我的同事們聖誕節護照受難念完紐西蘭的「預科班」轉戰東岸——蘋果包裝廠+必勝客 進入「大公司」嘎啦與Gala有融入就有競爭,來PK 吧!每個人都有故事網購二手車披薩店外賣小工的「朝七晚十」 房東大人華人朋友生活?生活!去當演員嗎?生活需要向前走 緣分未盡的奇異果 大廠風範我不是遊牧民族,我需要固定住所!合拍的人被電影拉回現實完美謝幕——海鮮工廠完美的謝幕新移民我是魚餌製造機退休理想Chapter03 換宿在紐西蘭當農民 農場主人的家庭當農民不容易童話中的壁爐生活學會尊重10 天時間,他們變成了我的紐西蘭家人車禍讓我亂了方寸品味生活生活中的東方元素何去何從?徒步就是換宿車到山前必有路老喬治的生活哲學又一次「第一次」他想讓我早點走?與心對話——佛教靜修中心 簡單的生活可掌控的生活先是平凡人,才是佛教徒找到自己的心靈解藥Chapter04 尾聲回頭看,向前望撿起,放下選擇,被選擇走出去,是為了更好地回來

商品規格

書名 / 不一樣的勇敢未來: 我在紐西蘭打工.旅行.成長
作者 / 巴道
簡介 / 不一樣的勇敢未來: 我在紐西蘭打工.旅行.成長:100%紐西蘭=1%旅行+1%打工+98%成長全世界年輕人都在打工度假,超過30歲就等下輩子!青春,都有一條非走不可的彎路。大部分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076982
ISBN10 / 986907698X
EAN / 9789869076982
誠品26碼 / 2680891463009
頁數 / 30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草莓廠

  坐著Naked Bus 付錢的計程車,沒多久就到了小鎮沃克沃思。這是我一次離開奧克蘭,看著一路上的山巒起伏和時隱時現的海灘,全身的毛孔一下子都打開了,等待著隨時吸收未知的能量,卻也有對未知的擔憂。

沃克沃思小得讓我不敢想像,只有一條主街,外加幾條小小的分叉路,這樣的規模仍能在紐西蘭全國地圖上被明顯標出。初春的落日時分,整個小鎮已經靜得可以聽得到樹葉落下的聲音。我一人坐在這個「空鎮」的銀行門口,看著夕陽西下,等待凱瑟琳的到來。



  沒多久,一輛卡車帶著一陣風從主街的一側奔馳而來,跳下來一個和我一般矮小的女生,我知道她是接我的人凱瑟琳。她先把我帶到鎮上唯一的大超市買足一星期的口糧,然後直接帶我回了農場。她告訴我,這裡的超市只開到晚上7 點,而農場到鎮上開車要20 分鐘,最近又趕上草莓收穫的旺季,來一次不容易。看著窗外大片大片的牧場和太陽最後落下那一刻那血紅的天,凱瑟琳淡淡地說:「你會喜歡紐西蘭的。」



初嘗工人的苦與樂

我早已忘記當初幻想中的農場是什麼樣子了,但我可以確定,當我親眼看到時,我發現這裡和想像中不同。一片開闊的「空地」上,零星冒出來幾間廠房,廠房旁邊停著幾輛不知道是田裡用的還是工廠裡用的鐵傢伙,怎麼也看不出農場的模樣。我的宿舍就在附近的平房裡。幾週後,我才知道門口的大片「空地」就是草莓地,只可惜草莓已在這個成熟的季節被「收穫」得差不多了,只留下一根根即將衰老變黃的莖葉。



  我的宿舍在拉傑家,他是我的房東,也是這個農場的生產經理,他有一個地道的印度名字和一張「印度臉」,卻是個百分之百的Kiwi。一進宿舍,面前是一組三人沙發、一組兩人沙發、一張茶几和一台電視機圍成的區域,右手邊是個開放式廚房。我和三個日本女孩共處一室,拉傑則與科迪(一隻聰明的牧羊犬)同住,還有一隻遊蕩的小黑貓把這裡當食堂。從凱瑟琳把我帶進宿舍的那一刻起,他們對我的熱情讓我迅速經過適應期,直接走入與他們一起生活的「農場模式」。

與日本室友裕子、美紀子和真理子相處是相當有壓力的,日本人被公認為愛乾淨、守規矩,傳說中的日本女生更是溫柔、賢惠,而這三個女生看起來並不像電影裡日本女生。起初我甚至想,傳說中的日本女生也許只是傳說。



  到草莓廠的第一個休息日,我起床後出門逛逛,熟悉地形,一個多小時後回去,正看到裕子和美紀子在屋外舉著寬度都快超過她們身高的地毯,用一根長棍敲敲打打地清潔地毯,真理子正跪在廁所裡清洗地面。我心想:今天是大掃除的日子啊,我也得做點兒什麼。我進了臥室,本想放下東西再找點兒事情去做,忽然發現她們三個人的床單、被罩和枕套都沒了,再一看,我的也沒了。真理子正好走進臥室,對我解釋道:「我們剛才洗床單,也就替你一起洗了。」之後的每個休息日,她們都會進行這種我認為「很大型」的掃除。後來相處時間長了我才了解,我的到來對她們三個的壓力也很大。真理子告訴我,在我來之前她們開過會,一起商量怎樣才能讓我更好地融入這個宿舍,畢竟她們三個人都有相同的文化背景。



  「在宿舍盡量說英文。」真理子說這是她們一致的意見,我知道,這對她們來說並不容易,她們這樣替我著想讓我十分感動,我也一改往常的隨性,盡量在飯前飯後把用過的鍋子和餐具都清洗乾淨,讓廚房一直保持清潔,也不把自己的東西亂放在公共區域。照顧別人,不給別人帶來麻煩,是我從她們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在我看來,她們的照顧不僅表現在替別人做一些事情上,更多呈現為不在公共區域大聲喧嘩,大家一起做事前先徵詢別人的意見以及清理、歸置自己的物品這些易被忽視的律己行為。

廠房中的流水線給人的感覺可沒有宿舍裡這般美好。開工第一天早上七點,凱瑟琳穿戴好工作用的圍裙,對我說:「每天來先清潔手。」

她指了指牆上的免洗洗手液,接著說:「然後穿上圍裙,戴上口罩和手套。」

按照她的指示,我瞬間變成了一個標準的工廠女工,穿著紅裙,戴著白帽,站到了流水線旁。草莓在傳送帶上一批批地從上游質檢組滾下來,然後被我們裝盒稱重,再傳送到下游的質檢組,這樣的流程簡單易操作。因為薪資是計件的,每個人都拼了命地加快速度,希望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包裝更多盒草莓。



  包裝更是講技巧,裝多少顆草莓,如何擺放,怎樣不少重量也不超重⋯⋯別再說這是簡單的體力勞動,一切的小技巧都是要動腦的。做起來我才知道,手跟不上腦,體力跟不上期望是常有的,一天下來,後背疼到直不起來,工作超過10 個小時,腿快要沒了知覺。雖然第二天我已經明顯感覺身體適應了這樣的勞動強度,但接下來幾天,在沒有提前說明的情況下,每天的工作時長竟然達到15 個小時,我還是有些吃不消。因為缺少休息時間,甚至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很多同事都病倒了。盡管工作時都戴了一次性的膠皮手套,可我的指甲還是慢慢變黑,怎麼洗也洗不乾淨,手上的皮膚被手套捂得發白,之後變得乾燥、脫皮。上述症狀換來的是更加有效率的工作,我漸入佳境,包裝速度越來越快,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讓加快速度的同時保持耐力更重要。每當我開始疲倦、懈怠,「爆發吧,小宇宙」這句經典台詞就會迴盪在我耳邊。而對我來說,飢寒交迫比體力透支更急待解決。這裡的初春本來就比預想的冷,鄉下又比城市裡冷,每天隔著膠皮手套、摸著剛從地裡摘下來的新鮮草莓,我身上也跟著一陣一陣地「清爽」,只想結束工作後能吃點兒熱呼呼的東西。



  至於來農場前凱瑟琳帶我在超市買的儲糧,除了幾種不同口味的一斤裝火腿、牛奶、麵包、早餐麥片、各種果醬芥末醬和幾袋泡麵之外,剩下的大多是Rice Milk(米奶,類似豆奶,但原料是米)這種亞洲不流行的新鮮玩意,青菜和鮮肉絲毫沒有準備。我原以為自己有一個可以容納牛奶、麵包、奶酪的胃,做飯這件事情可以暫時被忽略掉,誰知全想錯了。每當我凍得瑟瑟發抖時,好心的同事就會可憐我,邀請我一起吃飯,回想我在農場第一週的生活,真是相當的狼狽。



  看著日本室友們每天熱鬧歡樂地做飯,我也痛下決心,等再去超市購買適當的食材就立馬開伙。到這裡五六天後,我的儲糧幾乎沒剩下什麼能當飯吃的東西了,而連續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也讓我的情緒幾乎崩潰。站在流水線的傳送帶旁,我心裡不斷碎念:再不讓我去超市我就罷工一個人去。當然,這只是氣話。終於盼到再去超市了,我激動得快犯心臟病了,逛超市時從始至終哼著歌,迅速裝滿整個手推車。對於這樣的亢奮,我解釋為「小狗的幸福」,我終於對小狗見到食物時的興奮感同身受了。等回到住處,日本室友們驚訝地問:「你買了一整月的食物嗎?」



  靠著拉傑這個Kiwi 的親身指導,我對牛排、雞排和羊排道地的紐西蘭烹調方法迅速上手,也慢慢跟著日本室友學做難度更高的壽司,我還開始摸索著自創美食。一天,拉傑看我在做飯,便湊過來看,頗有點兒師傅看到徒弟快要獨當一面時的驕傲。

「不錯哦,煎培根吃。」

「不是,那是一會兒夾麵包吃的。」我說著,舉起真空包裝的

一斤裝切片火腿。

「你不煎一下嗎?」

「為什麼要煎啊,我可以吃涼的。」

「這不是涼熱的問題,這是生的!」

不會吧,這肉顏色深深的,明明就是熟食的樣子,我已經連吃

好幾天了,也沒吃出生肉的味道。

「你怎麼知道這肉是生的?」我還是不相信。

「你看,這兒寫著呢:bacon(培根)。」

「所以只要寫著 bacon 的就是生的,寫ham(火腿)的就是

熟的?」

「是的。」他頓了頓,看見只剩下半袋的培根,問:「你不會都

是生吃的吧?」

「⋯⋯」

「沒拉肚子?」

「⋯⋯」

從此,我明白了「肉不可貌相」的道理,在紐西蘭買食品,要以產品說明為準。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