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 | 誠品線上

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

作者 逢時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秘密x選擇x規則x守護一起命案,嫌疑犯供稱是死者自願讓他殺了她,以減少罹病痛苦。他究竟是恐怖情人,還是善心路人?她簡短的遺書背後,還有什麼想說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秘密x選擇x規則x守護 一起命案,嫌疑犯供稱是死者自願讓他殺了她,以減少罹病痛苦。 他究竟是恐怖情人,還是善心路人? 她簡短的遺書背後,還有什麼想說的話? 查案的警察,又被牽扯出什麼樣的秘密? ──守護最珍愛的,總要付出些代價! ★ 《人面瘤》作者、《小丑醫生》故事原著,暢銷作家~逢時~最新長篇推理小說。 ★ 本書已授權影視拍攝。 ★ 多方好評推薦! 透過警察小說的外衣書寫社會派議題,亦即關於犯罪的根源、人性與正義……作者也設下層層的陷阱來欺騙讀者,沒有讀到最後一頁無法窺知全盤真相。~林斯諺(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台灣推理小說作家) 一拾起線頭,才發現緊接在後的是,人際關係更多的糾纏、流言蜚語更多的籠罩。城市中,在人情互動的稀薄空氣之間,卻洋溢著邪惡至極的毒素,彷彿犯罪是一種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既晴(犯罪小說家,公視《沉默之槍》製作人) 真相真正所能拯救的,究竟是犯錯的人,還是遭受傷害的人?很多時候,所謂的贖罪,會不會僅僅是一廂情願的、一種變相的聖母心態?~游善鈞(作家、編劇) 故事開頭是殺人者在勒斃女主角林靜的時候,遭警察以現行犯逮補,然而他堅稱自己是助人而非殺人,警方取得的死者遺書也證明了此事,小說的懸念開場極其出色,成功勾起我的好奇心。~潘心慧(76号原子商務長暨項目監製)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逢時逢時: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畢,兩棲小說作家與職業編劇。 文風多變,想嘗試世界上所有說故事的方法。

商品規格

書名 / 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
作者 / 逢時
簡介 / 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秘密x選擇x規則x守護一起命案,嫌疑犯供稱是死者自願讓他殺了她,以減少罹病痛苦。他究竟是恐怖情人,還是善心路人?她簡短的遺書背後,還有什麼想說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0604726
ISBN10 / 986060472X
EAN / 9789860604726
誠品26碼 / 2681975955007
頁數 / 30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警察辦案、人性探索以及燒腦樂趣一次到位的作品〉
文/林斯諺(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台灣推理小說作家)

逢時是國內知名的小說家、劇作家,曾出版過多本輕小說,也有如《人面瘤》這般的驚悚作品,算是文壇的新秀。這本《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則是她貨真價實的推理小說。
本書以警探周行為主角,描述他深入追查一件帶有諸多疑點的「協助自殺」案:一名女子被殺,最大嫌犯聲稱女子要他協助自殺,果真如此嗎?在周行的追查下,層層真相不斷被揭露。
由於本書以警察為主角,初讀時很容易被讀者歸類為警察小說,但作者用意其實不在書寫警察程序或追究警察體系與國家機器的問題。毋寧說,作者是透過警察小說的外衣書寫社會派議題,亦即關於犯罪的根源、人性與正義。也因為這樣的方向,作者對於人物角色的刻劃下了相當的工夫,包括主角周行都有一段充滿陰影的過去,貫穿全書。作者對人物的重視使得角色生動飽滿,非常具備作品影視化對角色的要求。
警察小說、社會派這些分類容易讓人聯想到低含量的推理成分。但本書卻具備十足抽絲剝繭的推理樂趣,作者也設下層層的陷阱來欺騙讀者,沒有讀到最後一頁無法窺知全盤真相。當代很多推理作家都以為推理的理性成分會以負面的方式影響故事,因而將其淡化或甚至放棄。殊不知,推理成分只要運用得當,對故事精采度而言絕對是加分而非扣分(實例:《達文西密碼》、《嫌疑犯X的獻身》、《13.67》)。作者顯然意識到這點,在警察小說、社會派以及本格派之間做出相當自然的調和,而這個融合是在相對精簡的篇幅中達成(全書約九萬五千字)。
本書的前身實際上是作者碩士班的畢業作品(作者讀的是文學創作,可用小說代替論文畢業)。筆者在當時有幸成為作者的口試委員。口試期間委員們與作者針對書中可議之處展開熱烈討論,提出許多修改意見。經過一年的精心修改,如今作品不但書籍要付梓出版,也售出影視版權。逢時的努力可謂獲得佳績。
本土推理小說的創作環境從本世紀發展至今有愈來愈好的趨勢,愈來愈多創作者投入書寫,與當年的一片荊棘已大不相同。在此也期勉逢時在《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之後繼續推出精彩的推理小說,讓台灣的推理創作園地更加繽紛繁榮。

〈人心極深處的秘密,以及秘密的極深處——談逢時的《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
文/既晴(犯罪小說家,公視《沉默之槍》製作人)

推理小說,寫的,是破解謎團的過程,談的,其實是人如何看待犯罪。如果以邏輯的角度來看待犯罪,即是本格派推理;倘若以人性的角度來看待犯罪,那麼,便是社會派推理小說了。本作《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儘管有警察小說的外衣,但並不側重於搜查程序,案情一段又一段的追緝,更像是穿針引線,串連起在社會各階層汲於營生的市井小民們,最終,構成了撒佈在整個社會、拉扯著我們的行動、扭曲著我們的意志,一張巨大、無形的欲望之網。
停職多時的資深刑警周行,在長官的協助下終於獲得復任,回到了警察組織的庇護,但此時的他,卻已經心如槁木死灰,決意放逐自我。然而,一樁引起社會議論的加工自殺案,使他不得不臨危受命,與另一位備受矚目、力爭上游的警界新星熊維平合作調查。這不但是刑警世代交替的貼身對戰,也是迫使周行重新審視自身工作的第二次機會。
市井小民們的犯罪,總是流於日常、耽於世俗的,身分明確、手段單純,毫無複雜、矯飾之處。從謎團的角度觀之,兇手(Who)、詭計(How)都在一開始便昭然若揭了,然而,隨著案情的追蹤愈探愈深,犯罪動機(Why)卻陷入迷霧,闇不見底。
起初,周行只是拉了一個細微的線頭,人贓俱獲,看似平淡無奇,幾乎可以就此結案。但,一拾起線頭,才發現緊接在後的是,人際關係更多的糾纏、流言蜚語更多的籠罩。城市中,在人情互動的稀薄空氣之間,卻洋溢著邪惡至極的毒素,彷彿犯罪是一種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人人都戴上了化過妝的面具,都背好了工過筆的藉口,市井小民們的算計,微弱而不起眼,竟也你來我往、此起彼落,在無數的點點滴滴之下,滲入人心,積累出令人窒息的惡意之池。是的,這正是《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的閱讀況味。
這座惡意之池,猶如一面鏡子,不僅反射了潛行於案情底層的污濁,也觀照了周行企圖逃避面對的本心。基層刑警,可說是警察組織維持社會治安的哨兵,在犯罪現場的最前線作戰,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為此,只好把外在的言行舉止染成灰色了,唯有以這種方式與嫌疑犯周旋到底,才能探勘出人心的秘密、事件的真相。但在復歸工作崗位後,周行已經無力承受。另一方面,熊維平的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與周行內在精神的荒蕪,則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於是,這次追查真相的行動,對周行而言,也成了一場瞭解自我、救贖心靈的內在旅程。他的人生意義不只負有警務,他的自我認同也不只源自破案。當他在城市中穿梭,迂迴前行,收集著案件關係人的謊言、拼湊著案件線索的虛像之際,同一時間,他也在收集著關於自己的謊言、關於自己的虛像。
甚而,這場旅程,無人知道盡頭在何方。
只能終生獻身。

〈今晚,你想來點真相嗎?〉               
文/游善鈞(作家、編劇)
  
常常覺得人們高估了真相的價值。
老實說,用這句話作為介紹一本推理小說的開場白不曉得到底適不適切。
  但我認為,這恰恰是這部作品的可貴之處:用故事所展演的時空為我們提供一個思辨此一問題的機會。
《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以一條主線兩條副線的結構組成,以一名遭到縊死的女子之死揭開序幕,女子在遺書中留下「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的弔詭遺言……
  由於嶄新的犯罪動機而被媒體冠上「自願死者」的命案一時間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而接手偵辦此案欲層層剝開隱藏其後深沉哀慟的,是兩位各自背負著殘酷命運的男人。
無賴漢刑警周行──離婚、頹喪、酗酒,看似徹頭徹尾的冷硬派風格,卻有一個反差性極大的愛好:這位陽剛味十足的中年大叔是個追星族。
  不僅如此,他追的星,還是時下熱門的韓國少女偶像團體。
  新生代警察熊維平──備受眾長官疼愛的未來的警界之星,非黑即白正義感極為強烈的他,偏偏遇上了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周行。
  乍看南轅北轍的兩人,唯一的共通點是有著難纏的心魔……從個性、價值觀到行事作風大相逕庭的兩人,該如何在面對自身困境的同時,攜手找出這樁離奇命案背後的真相?
在小說有限的篇幅裡,作者提出一系列值得關注的社會議題。從醫療資源的分配到老人長期照護規劃,大至國家稅金福利制度小至個體生命主權的安樂死……
  但作者一再強調、真正想闡述的,無庸置疑,是「秩序」──或者更進一步詮釋:我們該如何長時間正確無誤地維持社會秩序。
  答案因人而異。在此,作者提出的解答是:規則。
  因為存在規則,和平的框架才不至於被輕易打破。
人類社會的規則。生而為人的規則。
  《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一書屢次提到「鉤子」。認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必須要有某個鉤子存在,才能形成某種「制約」。也正是因為這份制約,才能在人與人──抑或說人與社會之間取得平衡。
  以此為著眼點,能夠進一步論及近幾年隨機攻擊事件的發生。原生家庭也好,志同道合的朋友,還是職場上的同事,甚或狐群狗黨……都好,這些都可以是一份珍貴的制約。因為一旦和其它人失去連結,便容易把自己放得太大。當一個人把注意力全放在自己身上,對於周遭人事物的真實感便會變得益發薄弱。
  如果我們無法意識到不同於自己的存在,就容易產生「輕賤」的心態。
此外,小說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讓我們思考了真相是否有其必要?
  故事裡的人都被真相制約。
  有的執著尋求真相。有的拼命還原真相。
  只不過,這些真相真正所能拯救的,究竟是犯錯的人,還是遭受傷害的人?
  很多時候,所謂的贖罪,會不會僅僅是一廂情願的、一種變相的聖母心態?
唯有直面自己的錯誤才能跨出確實的下一步正義才具有切實的意義。
  即使萬分痛苦會墜入無間深淵依然堅守崗位不讓下一個犧牲者出現。
  老實說,這兩種人,在我心中都是「好」人。
  無關對錯,選擇而已。
  優秀的文學作品,重點往往不在於告訴讀者「選擇」的好壞,只是盡可能呈現人物生命中的一段旅程。
最後的最後,有一個問題,很想問問總是能明快分辨是非對錯的某個你:
  如果獲得真相的後果百分之百確定是不幸,你還會想知道這個真相嗎?

〈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 書序〉
文/潘心慧(76号原子商務長暨項目監製)

國外的影視作品,刑偵推理、懸疑犯罪類題材行之有年,佳作迭出,但在華語影視作品裡,這類題材卻比較少見,直到近年的《誰是被害者》、《隱密的角落》、《唐人街探案》等等良心之作,接連成了人氣與流量兼具的爆款,證明了觀眾對於華語刑偵題材的接受度日漸高漲,也證明了華語創作者對於刑偵劇的掌握度不斷進化中,而「刑偵推理小說」也成了許多影視公司、平台優先想要開發的題材。
我本身很喜歡看推理類型片,一直以來都很想開發這類題材。看到本書,一開始就被《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這個書名給吸引,故事開頭是殺人者在勒斃女主角林靜的時候,遭警察以現行犯逮補,然而他堅稱自己是助人而非殺人,警方取得的死者遺書也證明了此事,小說的懸念開場極其出色,成功勾起我的好奇心。
接下來故事如同剝洋蔥般層層揭露,作者的筆法寫實而細膩,給了讀者滿滿的畫面感,我們很輕易就能投入他所構築的世界,跟著男主角周行走進五里迷霧中,進一步理解了林靜為何得死。在這個聚焦社會底層的命案中,作者以母親(林靜)的角度切入,讓讀者看到一個母親用生命換取公平正義,無助的她只能利用自己生命,執行復仇計畫,為逝去的兒子討回公道。
這是一個有關生命與死亡、愛與罰、律法與人情、正義與罪惡的故事,作者對於社會案件的批判與探討,對於受害者的溫柔同理,精心而殘酷的設計出引人入勝又環環相扣的情節,令人讀之心碎,卻又重獲救贖。
七十六号原子致力於各類題材的影視劇開發,一直在找這樣擲地有聲的題材,在影像化過程,我們得考量拍攝尺度與觀眾接受度,所以針對原著情節做了適度的改編。延續原著小說最主要的設計,故事女主角林靜一出場即用自己的死亡佈下了這個局,在敘事結構方面,則參考美國導演大衛芬奇之作品《控制》(Gone girl),該片與本作同為女性復仇題材,說故事的方式也有可參照之處,都是女主角在第一幕即消失,而這一消失(死亡)同樣都是佈局的一環,使得劇中其他角色陷入混亂的危機狀態,在故事的第二幕開始,以閃回手法,娓娓道來女主角的犯案動機與手法。
觀眾與男主角周行將跟著女主角林靜所留下的遺物與線索,一步步拼湊真相,在尋訪的過程中,觀者看見林靜以幽魂之姿忽隱忽現於現實世界,觀眾將隨著周行的觀點一步步去解開謎底,並逐漸了解林靜為何要佈下如此艱難的復仇計畫,為何自願被殺,以及她深層的控訴與無奈。
我們想藉由這個燒腦曲折的推理故事,去講述一段又一段「來不及的愛」,愛會帶來遺憾,愛會讓人深陷掙扎,愛會讓人犧牲生命,但愛,也能帶來救贖。也同樣期待《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影像化的作品,可以得到更多的迴響。

試閱文字

內文 : 〈《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 後記〉
文/逢時

很久一段時間沒有出小說了。2017年出了《人面瘤》,2020年出了一本與漫畫家顆粒老師合著作的《小丑醫生》漫畫,這幾年的出書量比起之前,的確少了很多,偶爾會想在粉絲專頁上跟大家分享近況,但又覺得沒什麼出版消息可說,又默默關掉頁面。不過一直以來都沒有放棄寫作,從小說家轉戰編劇,有很多收穫,也有很多淚水跟辛酸,甚至寫小說一度成為我的心魔,總想著如果寫不好劇本又回去寫小說,那我是不是編劇逃兵?又或者我把小說當成了什麼,小說不應是我的避風港,而是努力方向,總之有很多的複雜心思。
這本《我是自願讓他殺了我》卻又讓我跳脫這樣的想法。自願一書原先是我的研究所畢業創作,在幾乎純文學的科系裡,要以推理小說挑戰畢業學位,也讓我猶豫再三。但在教授們的包容下,特別是指導老師李依倩教授的一次次面談,終讓我開始進行漫長的田調之旅,在此特別感謝田調過程中,不吝對我伸出援手的警界許多人士,包括海山分局、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公共關係室、汐止分局、安平分局、台中偵查大隊、警專教授曾春橋,還有無法具名的許多警官,以及在初稿時給我意見的諸多讀者。
如果說寫作小說的過程是獨立創作,但田調就是仰賴眾人的善意始能完成。如果沒有大家伸出援手,我必定走不到最後一步。自願在寫作完畢後,展開了屬於它自己的旅程:拿到了文化部的劇本推薦改編書,也交由七十六号原子進行影視改編,2020年底拿到了文化部的電視電影補助,相信在2021年末或者再稍晚一些,就可以在螢幕上與大家見面。也因為這一連串在小說與影視的交互旅程,讓我擺脫了自己的心魔,也找到屬於自己的未來道路,我想一直說故事下去,不管是用什麼方法都沒有關係。
未來,將會推出更多的小說或者影視作品與大家見面。謝謝大家支持作品,我將以逢時、鄒宛臻兩個名字,持續地完成一生的志向。如果有任何隻字片語的感言,歡迎到粉絲專頁:逢時,與我聯繫,不管是多麼短暫的感想,都是創作者走下去的燃料。
最後謝謝一路陪伴我的經紀人,陳善清。
在我心中,你是所有創作者夢寐以求的陪伴者。
還有奇異果的廖總編,謝謝你們選擇這本書,讓它在奇異果完成此趟旅程的最後一站,出版成為實體書,不管走到哪裡,實體書永遠是寫作者最初與最後的夢想與眷戀。                       
逢時2021年初台北

第一章
坐落在車站附近的華厦,好幾棟連成一整排,來往的車潮不多,因為商業區跟人口轉移的緣故,是附近比較沒落的地區,空氣安安靜靜的,平日下午的現在,更像是所有的居民,都陷入沉睡。
這幾棟房子當初都由建商建造而成,但因為時間久遠,房子也有了生命,各自長出屬於自己的模樣,而不再是純粹的水泥建築物。外牆的油漆各自剝落,像是有不同的身體,而鑲嵌在牆面之中的陽台,就是各間房子的臉。
這些比鄰而居的房子,長出不同的樣子,但都被塞滿了生活痕跡。有的堆滿陳年舊物、捨不得丟棄的雜物,有些人念舊,小孩的參考書、學步車,某一次情人節收到的花、枯萎的盆栽;也有些人充分延伸自家的領域,陽台可能轉化為廚房、書房、花園,媽媽的洗衣間、還有家貓的住所,這種面貌可能較為溫馨,但也充分嶄露寸土寸金的台灣風格。
在這多樣性的面貌當中,有一戶的陽台,空空蕩蕩,顯得特別突兀,安靜的擠在許多嘈雜的屋子之間。外推的鐵窗還在,上頭的遮雨棚仍然安好,承接來自樓上住戶的花園落葉。
這間無人居住的空屋裡,所有的大型家具皆已清除,溫潤的木頭地板上,突兀的放置著一架長形的冷凍冰櫃。冰櫃佔據家中最顯眼的位置,細微的發出馬達運轉的聲音,裡頭的空間維持在零下20度。
絲絲寒氣,在冰櫃裡流轉著。
屋子內的空間十分安靜,彷彿沒有人在。
但幾分鐘之後,臥室傳來有人走動的聲音。
一名身穿灰色棉質長袖、卡其色工作褲,身材纖細的男人,從椅子上起身,他面貌清秀,有些柔和的美感,看起來似乎才年過三十,他來回踱步,直到某一處,他忽然毫無預警地停住,直接把手上的玻璃酒杯一飲而盡。
順著他的視線,男人看向床上的女人。
女人看起來有一點年紀,比起男人更大了一些,她已經不是皮膚細嫩的年輕女生,眼角出現細紋,膚色略為慘白。她胸部緩緩起伏,均勻呼吸,每一下都平靜而穩定,女人閉著眼睛,臉部毫無表情,完全地放鬆臉部每一條的肌肉,細紋們如川字般向外擴散。
毫無疑問地,床上的女人進入深沉的熟睡狀態。甚至可以說是肌肉鬆弛地,不顧顏面般的睡著,臉上的每一塊肉都向外攤開,沒有傳遞任何情緒。
床邊的男人深深吸一口氣,他無數次想轉身就跑,但他知道一但過了時間,床上的女人仍然會醒來,他將功虧一簣,他來回走動,咬著自己的指甲,身上每一個動作都傳遞著他的焦慮與不安。
不用心理醫師判斷,任何人只要注視著他,都會感受到焦慮的氣氛。
當男人再次看向床邊的時鐘時,距離四點只剩下五分鐘了。他很清楚,藥效一但過了高原期,此時會開始慢慢從人體中消去。
他終於下定決心,走向床邊,解開腰間皮帶,皮帶像一條粗線,輕巧地繫住女人的脖子,接著他忽然咬緊牙齒,雙手用力拉緊。
被他勒住頸子的女人眼皮開始震動,從深沉熟睡中被強制喚醒,顯得痛苦不堪。她的手腳開始掙扎,腳尖在床單上輕踢,她數次要轉醒,但因為藥物的關係,而失去對肢體的支配能力,她很快進入缺氧,失去掙扎的機會。
很快地,幾分鐘過後,女人原先偏白的膚色開始發青,進而轉為紫色,眼皮底下的眼球突起,咽喉浮起一條深色腫痕,最後停止呼吸。
男人鬆開皮帶,女人的屍體隨著重力滑下,癱在床上。
屍體,剛剛活生生的人,已經變成屍體了。
男人被這個認知驚嚇,他的心跳飛快,恐懼瀰漫在血管裡,他至今仍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捲入這件事,但他沒有回頭路。一切都稀里糊塗的發生,他分辨不出方向,也不知道哪裡是出口,只能繼續下去,祈求能夠走到終點。
他伸手將女人打橫抱起,擺放至客廳裡已經開始運轉的冰櫃內。冰櫃原本就是為了這個時候而準備的,這是一架科學化的冰棺。
剛剛不斷在櫃體內來回旋轉的絲絲寒氣,纏上女人的身體。她在寒氣裡逐漸失去原先的體溫,整個人越發蒼白,低溫使得她的血液被凍結,身體內的水分降至冰點,開始凝固。
男人走回臥室,拉起床上的天藍色涼被,蓋在冰櫃上方,他神經質的把被子的四角都拉好,在冰櫃外繞一圈端詳,確保冰櫃被完整蓋住,他甚至低頭巡視底下的電線與溫度開關。
從剛剛到現在,他都神經質的咬著指甲。
最後他放下手,終於安心地穿上自己的外套與皮帶,準備走向大門。
但他這時候卻忽然踉蹌一步,他用力的拉緊自己的頭髮,整個人蹲在地上,蜷曲起來,他不斷顫抖,壓低聲音,發出被逼迫到絕路的獸類的嚎叫聲。他好害怕,真的好害怕,即使一切按照計畫,他也不知道這種罪惡感該怎麼消除,但隨之而來的是更深的憤怒。
都是她害的!都是因為她的緣故,自己才會走到這個地步。但他已經沒有退路了,他被逼迫到此,不得已下手殺人,他還有更重要,要用盡全力守護的對象,想到自己的使命,他才終於平靜下來,踉蹌的走向大門。
臨走前,他回望一眼室內,門窗緊閉,沒有一絲縫隙,室內的空間與外頭完全隔絕,拜現代工藝技術所賜,幾乎聽不見外界聲音。他的視線掃過,一一確認。他在透過這些確認的行為,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室內供電正常。
客廳的燈光關閉。
冰櫃持續運轉。
為了避免跳電或者起火的意外,大型電器已經全數丟棄。
屋主的個人物品跟家具也全部清除。
這間小公寓,只要按時支付少許的電費,就能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墳墓,永遠守護剛剛才誕生的死者。
他終於拉開大門準備離去,他宛如強迫症患者,不斷在心裡核對這個順序,但又不敢前往碰觸,害怕自己冒失之間,又讓這個地方出現破綻。
他鎖上門,把一支銀色鑰匙收進口袋。在鐵門闔上的聲響後,他不斷告訴自己,只要再也沒有人踏足這個地方,他的秘密將能永遠安然無恙。
永遠的永遠,他已經演繹無數次這些步驟,不會出任何差錯。
他杜絕一切外人與女人聯繫的管道,除非地震震垮這一切,不然他的秘密可以永遠不見天日。
他走向電梯,按下下樓按鍵。
但此時,樓梯間傳來嘈雜的聲音,數種鞋根撞擊地面的聲音,從地底下不斷向上爬升,宛如從地獄爬上來的魔鬼爪牙,他低垂著頭,心臟開始加速,他確認過無數次的完美計畫,一瞬間成為夢魘,脫離他的安排。
電梯距離這裡還有三樓,該死!
為什麼在頂樓停留這麼久!
電梯門終於打開,裡頭有一對牽著古代牧羊犬的父女,狗很大隻,幾乎沒有他容身的空隙,但他不能放棄,他抬腳走進電梯,
但樓下的聲音來得太快,不到十秒鐘,數名警察已經出現在他身旁,全部高舉著槍,吆喝著讓他出來,他還茫然的不知道該做出什麼反應,又或許茫然才是他現在最真實的情緒,他策畫數月的計畫,一瞬間就失敗。
電梯裡的小女孩被嚇到,不管不顧地大聲嚎啕,男人在槍口的脅迫下,只好慢慢地走出來,旁邊的員警立刻按下關門按鈕。
電梯下樓了。
但其實樓下也有其他員警駐守,整棟公寓的人都必須進行盤查。
數名制服員警們戒備的看他,從警察們站立的位置看來,他完全沒有從這裡突圍,衝向樓梯的可能。更別說,此時槍口全都對著他。
「不要動!我們是警察,林靜人在哪裡?」
警察對他大喊。
他不由得恍惚的想,如果警察們可以提早抵達,或許這一切就不一樣?
他不用犯下殺人罪行,也不用面臨現在的難堪。
他被那個女人逼迫到此,一直祈禱有人可以阻止。
就差十分鐘而已啊。警察先生。
你們為什麼現在才來?

※※※

嫌疑犯的身分很快被警方核實。
他叫做柯子建,今年三十二歲,職業是市中心健身會館游泳池的救生員,獨居,租賃在台北市萬華區的頂樓公寓。名下沒有不動產或者大筆存款,目前沒有女朋友或者交往對象。
死者叫做林靜,今年四十五歲,同樣獨居,不過名下有房子,也就是她陳屍的這間公寓,現在被警方封鎖的死亡現場,林靜的工作是飯店的房務員。
嫌犯柯子建於死亡現場的門口被員警逮捕,當場銬上手銬,警方在他身上搜出鑰匙,立刻開門,但裡頭的屋主林靜已經死亡──體溫低於攝氏零下二十度,沒有任何急救的必要。
警方雖然叫了救護車,但死者直接送到殯儀館,等待法醫解剖,而且因為脖子上的明顯勒痕,不用檢察官辨認,都可以確認是他殺。這樁案子立案為兇殺案,沒有任何疑問的空間。
負責此地區的分局偵查小隊,在第一線制服員警通報並保存現場之後,很快就抵達現場,封鎖此間公寓,找來鑑識人員負責現場蒐證。
很快地,警方輕而易舉的從屋內得到了諸多證據。
死者的死亡時間、作為凶器的皮帶、冰櫃上的指紋等等,無一不讓警方很快確認犯嫌,就是這名遭到警方在林靜家門前逮捕的男子,柯子建。換言之,柯子建不是嫌疑犯,而是現行犯。
而令人難過的是,林靜的死亡時間只在警方抵達的前十分鐘左右。
與社會大眾所想的不同,多數的殺人案都很容易偵破,沒有精心製造的謎題,也不需要大費周章的縝密推理。人類其實並非是會處心積慮殺害同類的生物,多數是因為利益或者感情糾紛,而一時衝動犯下罪案。因此輕而易舉的蒐集到證據後破案,在警方眼裡看來,並非什麼特別之事。
但求生是人類的本能,但凡犯下過錯的罪犯,都會試圖掩飾,會以各種角度去推敲,消滅證據。
因此令警方驚訝的是,柯子建反而毫不掩飾任何證據,他唯一抱持著的信念,就是林靜的屍體根本不會被發現。不會有人知道林靜從這個社會消失。這是他整個計畫中最核心的部分。
可能因為所有的證據都已經齊全,在製作筆錄的過程中,柯子建非常配合,訊問的過程有問必答,包括自己的身家資料跟他結束林靜生命的方式。
他坦承不諱,毫無隱瞞。
可是案子還是有很多疑點。首先是柯子建處理屍體的方式。
「你為什麼會把林靜放在家裡?你沒有打算處理屍體嗎?即使找不到屍體,案子就不成立,但你就不擔心會有人來找她嗎?」
「林靜已經辭掉工作,平時不會聯繫親戚,平常也沒有來往密切的朋友,她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人尋找她。進一步說,即使有人特地來到這裡,看到大門深鎖,也不會有人冒著被屋主怪罪的風險報警,讓警察破門進去查看。」
柯子建詳細的說明著。
而他的邏輯乍聽之下非常荒謬,實際細想卻令人不寒而慄。
因為他說的沒錯,在這個都市裡,如果一個人永遠地待在自己家中,無論是生還是死,都跟外界沒有關係,只要按時支付電費,以一架嶄新的冰櫃來說,良好的運作數年以上,是絕對可以想像的事情。
如果柯子建心思夠縝密,定期更換冰櫃,維護房子的電路,繳納水電費,修繕林靜的屋宅,這將是一樁難以被發現的案件。
以案件成立的要素來說,沒有屍體,就沒有案件。
「但林靜交代朋友報警。」
負責偵辦此案的小隊長馬競連,拿著110的報案紀錄,擺在柯子建面前。
「你要無聲無息的殺一個人,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交代清楚,你為什麼要殺林靜?」
「林靜交代朋友報警?不可能!」
「證據擺在眼前,報案中心接到電話,舉報林靜所在的地址有暴力事件,屋主有性命危險,附近巡邏的制服員警才會直接包抄那間公寓,也才會逮捕到你。」
柯子建聽到這些,一瞬間失去剛剛的從容,他咬著牙憤怒的開口。
「不可能!這是我跟她策劃好久的計畫,她不可能……」
「她?你的同謀是誰?她在哪裡?」
柯子建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
「她已經死了,她就是林靜。」
柯子建用力抓住小隊長的手。
「我沒有殺人,這一切都是林靜拜託我做的。這一切全部都是她的策畫,我只是受到她的請求,協助她離開這個世界。你們去市立醫院調出她的病歷,她罹患腦瘤,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如果她真的交代朋友報警,那我就是被她陷害的!」
他拚命的說著。似乎擔心再也無法說出這些他所謂的真相。
「她為什麼要陷害你?」但馬競連困惑地問出最核心的問題。
「……我不知道。」
柯子建頹然的把臉埋在手心裡,他當然知道自己所說的這些,多像一個殺人犯為了脫罪而想出來的藉口。他知道任何人都不會相信他,但他也是不得已的,他是受到那個女人的威脅,如果不幫忙的話,就要把他的秘密公諸於世,毀掉他苦心架構的安全堡壘。
他現在手上還有最後一張王牌。但他不能輕易交出來,他不信任眼前這些警察,警察全都是自以為是的傢伙,專門欺壓他們這種社會上處於邊緣地帶的人。
柯子建低下頭,「拜託你們去查。」他哀求的說。「你們會知道我說的是真的!」
小隊長馬競連深深皺起眉頭,把筆錄調轉方向,讓柯子建先簽字。他準備先把柯子建移送地檢署,看檢方進一步決定。至於案情真相?他現在還沒辦法判斷眼前這男人是不是在說謊。
「案情不明的狀況下,我會先向檢察官聲請羈押,你在這裡簽名吧,接下來的事情,我們會去調查清楚。」
柯子建簽完名後被其他員警帶走,很快地被移送至看守所。

移送柯子建之後,小隊長馬競連與底下的偵查佐周行,立刻前往醫院,調查林靜生前的就醫紀錄。拜現代電子化與刑警的權限所賜,他們很快地拿到林靜的醫院病歷。
柯子建所言非假,林靜在半年前到醫院就診,主訴是頻繁頭痛、嘔吐、視力模糊,以及下肢麻痺。
根據腦內斷層報告顯示,她的大腦丘出現腫瘤瀰漫狀態,已經無法開刀切除,如果要進行放射性治療,則很有可能導致癱瘓,治癒機率不高。
當時,林靜的主治醫師雖然強烈建議林靜入院治療,但林靜看完診斷報告,以及治療評估後,只問一件事情,她有沒有安樂死的選項?
醫生搖頭,在台灣,安樂死並不合法。
林靜又問,怎麼樣可以讓她安詳的離開這個世界?
醫生的做法是替她轉掛身心科門診,「有些藥物幫不了你,但會讓你平靜一點。」很多癌末病人都會合併心理治療。醫生勉勵她不要放棄希望,說不定會有奇蹟發生。
林靜離開醫院後,再也沒回去複診。包含初診跟檢查,她在這間醫院前後總共只掛號四次門診。
從健保卡的資料看來,警方發現她後續也沒有到其他醫院接受治療。只有看過幾次精神科醫師,或許是把醫師的建議聽進去,去尋求使她平靜的藥物,但她仍然沒有積極治療,以林靜面對醫療的態度,或許她真有放棄生命的可能。
小隊長翻開筆錄,裡面有一段柯子建告訴警方。林靜曾經說過的話。
「能夠在睡夢中離去,是我畢生的願望,我絕對不接受任何無效的醫療行為,我不想成為社會的負擔,或者是痛苦的在病榻上哀號,在瀕死之間掙扎。」
而柯子建說,他就是因為一個人獨居,能夠感同身受於林靜的想法與對生命末期的恐懼,他也不希望自己年老後,成為在社會邊緣掙扎的老人,或是依靠著醫療器材,痛苦的維持已經毫無意義的生命,所以才會同情林靜,答應她的請求。
「我不是殺人犯,我只是一個好心的男人。」
他對警方這樣說。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 《人面瘤》作者、《小丑醫生》故事原著,暢銷作家~逢時~最新長篇推理小說。
★ 本書已授權影視拍攝。
★ 多方好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