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尾的壁虎: 來台陸生的生命記事 | 誠品線上

斷尾的壁虎: 來台陸生的生命記事

作者 孫碧佳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商品描述 斷尾的壁虎: 來台陸生的生命記事:◆以陸生的角度,寫陸生的故事,描述與詮釋陸生在台的生活經驗與生命歷程。◆質性研究、深入訪談,以最貼身的觀察,娓娓道出陸生的真實感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飄洋過海 著陸而生從原鄉而來的記憶漸漸遠離,他們在台灣重新開始,被斬斷的無尾殘口,終究長出了新生的花瓣。◎以陸生的角度,寫陸生的故事,描述與詮釋陸生在台的生活經驗與生命歷程。◎質性研究、深入訪談,以最貼身的觀察,娓娓道出陸生的真實感受。◎當「陸生比照外僑生納保」在台灣社會再次掀起一波熱議,本書提供另一更具溫度與深度的視角,讓讀者更能理解來台陸生的人生故事。一個從福建廈門到金門讀書的學生,學校離家不過10公里;一個從北京到台北就學的學生,則跨越了2,845公里。他們,都是「陸生」。在台灣學幼兒教育而被大陸親友投以憐憫目光的邢海,因為台灣一個三歲的小孩才真正認識「公平正義」的意義;來到台灣才驚覺對於自身土地如此陌生的玨嘉,發現自己對於文革、反右等事件僅只於課本和媒體的訊息,進而回頭省思父祖親身經歷的歷史事件;還有因為「沒有辣椒吃就覺得不開心」的尤佳,震驚於孫中山的銅像被人拉倒的文和……,這些陸生的多元面貌,透過作者的描繪,鮮明地一一浮現出來。作者身為該校第一位陸生,比一般台灣研究者更能感同身受「陸生」在台遭遇的種種經驗與困境。本書即透過關懷的視角,深入訪談十位陸生的來台生活與求學經驗,並藉由現象學的分析,帶領讀者進入他們生命與記憶。書中以「陸:海底的駱駝」和「生:斷尾的壁虎」兩種譬喻,從社會結構和時間推移兩種角度闡述陸生的生活:大「陸」與海底的對比,闡明陸生在兩種衝突對立的社會政治下的認同位置,「陸」也標示著從哪裡而來的屬性;「生」則描寫他們求學過程中所經歷的適應過程,就如同你我每天的生活,瑣碎而真實。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孫碧佳中國北京人,一九九○年生。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後至台灣國立台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進修三年。現就讀於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性別與女性主義研究所。第一年作為台南大學唯一一個陸生,無論是政策法規,還是課堂生活,都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腳印地建立生活。第二年開始,接觸到更多初到台灣求學交換的陸生,在他們身上作者既看到了自己以前的影子,也對他們正在遭遇的適應困難十分理解。因此將陸生的生活經驗書寫出版,既是如實呈現受訪者的生命故事,也借此敘述作者本人及其他更多陸生的心路歷程。聯絡信箱:sunbijia.chinesestudents@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一/呂明蓁序二/樂俊第一章 啟程動機目的第二章 指引重問陸生重問陸生經驗重問方法第三章 曲徑夥伴:研究參與者蹤跡:研究程序第四章 陸:海底的駱駝兩座駝峰海底兩萬里第五章 生:斷尾的壁虎斬斷新生第六章 忽逢桃花源澄明之境混沌依舊後記參考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斷尾的壁虎: 來台陸生的生命記事
作者 / 孫碧佳
簡介 / 斷尾的壁虎: 來台陸生的生命記事:◆以陸生的角度,寫陸生的故事,描述與詮釋陸生在台的生活經驗與生命歷程。◆質性研究、深入訪談,以最貼身的觀察,娓娓道出陸生的真實感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ISBN13 / 9789869388658
ISBN10 / 9869388655
EAN / 9789869388658
誠品26碼 / 2681408007006
頁數 / 176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斬斷



這裡就是1Q84年的起點,青豆想。通過這個避難階梯,走到下面的二四六號公路上時,我的世界就被調換了。?村上春樹(引自賴明珠,2009,頁337)



  村上春樹的小說《1Q84》,女主人公青豆順著避難階梯往下爬,於是不知不覺間來到了有兩個月亮的1Q84的世界,從此的生活不再是以往的1984年。電影《全面啟動》,里昂那多飾演的角色和妻子在夢境中建立起新的生活,一個陀螺永遠不會停止的世界,可惜妻子在夢境與現實中迷失了方向。

  在台灣求學的生活,感覺同樣像是穿越到不同以往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原本以為只是物理距離上離開家求學,隨著時間一天天逝去,才驚覺世界不知何時被調換了。與家人打電話,或是假期回家,與其說是同原本那個世界的聯繫,不如說是在當下時空中的一種特殊寄託:生活與家遠不是一張機票足以跨越的。或許並無《1Q84》中的真實與虛幻,也無《全面啟動》中的現實與夢境, 有的只是與原本生活的錯置,在另一時空的構建,像是兩個平行的世界,多重宇宙。《1Q84》中的兩個月亮,《全面啟動》中的陀螺,陸生進入這個時空的標誌便是兩個字?台灣。



(一)斬斷的尾巴



  陸生來台求學的成本,不只是大家爭相議論的三倍學費,也不是大陸與台灣的物價水平。真正的成本,是陸生失去的原本的生活世界。斬斷的尾巴,既是大陸的親友因經歷的不同,對遠離的陸生的拋棄,也是陸生對過去的自己主動的捨離。告別了舊有的肢體, 陸生來到台灣,一切從零開始。



1.被拋棄的開始



   我就想:至於嗎?不就是換個地方讀研究所嗎,至於嗎!而且她對台灣的高等教育的情況也不瞭解。(李贄)

  

  在北京念大四那年,由於提交論文等各種事宜,李贄逐漸與學校辦公室的老師熟絡起來。大四上半學期,李贄正全力以赴地準備參加中國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並準備報考本校研究生。在去辦公室交材料時,辦公室的老師問他說畢業去哪。李贄回答說在準備考研。老師表露出些許不屑,說「唉呀,考本校的成功率也沒有那麼高,考不過外校的」。另外一位行政部門的老師的反應,按李贄的話說是,「很看不起那些本校考研的同學」。或許是長時間在學校工作,導致老師們對本校的評價都不高。然而實際上,李贄所報考的系所可以說是中國該領域最好的系所,當年該系考研錄取率僅為6.96%。

  然而,李贄最終差3分沒能考上。受挫是一定的,但更多的壓力來自親友師長的失望,更確切地說是對自我的失望。為了大學畢業後能尋求更好的出路,也為可以讓自己繼續學習而努力,李贄在短暫地調整情緒後,立即開始寄簡歷找工作,同時也投入了台灣研究所的申請。在剩餘不多的時間裡,李贄成功地申請到台灣同一專業的研究所,也得到一間公司的工作邀請。與大陸的研究所擦身而過後,李贄需要面臨的,是開始工作還是繼續升學的人生選擇。

  當李贄又一次到辦公室時,同一位老師忘了之前的對話,又問到說「小夥,畢業去哪?」。這次李贄隨口一提,說被台灣的學校錄取了,可能要去台灣讀研究所了。老師立刻回應說:「不錯耶, 有出息!」老師的回答明明是讚揚,但前後兩次回應的落差,卻讓李贄有些反感。李贄心想:「至於嗎?不就是換個地方讀研究所嗎,至於嗎!」

  明明是由貶到褒的評價,為何會引起李贄的反感?在辦公室老師兩次的回應中,她對學生發展的評價逐步顯現:到台灣唸書比在大陸唸書好。當她理所當然地活在此種默會之知時,她摒棄與忽略的是李贄作為主體的存在。李贄全力以赴的考研過程,申請研究所的具體情況,還有更為根本的,李贄堅守的對知識的渴望和求學的熱情。老師的讚揚僅來自她對「台灣」二字的想像,但這讚揚對李贄而言,卻意味著被拋棄的自我。

  陸生從接到台灣研究所的錄取通知,或是之前的申請過程, 甚至自更早時瞭解台灣大學的招生情況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無可選擇地步上了一條「陸生」之路。這條路是在原本的生活世界之外, 於陸生與其親友而言都陌生的。這啟程是身邊親友將原本生活中的人,放入他們對台灣的想像世界中的過程;也是陸生被拋棄在親友的世界之外,必須獨自面對的一人的旅程。



2.割捨自我的勇氣



  邰之從小習武,曾獲中國全國散打冠軍。因出色的專業成績, 高考時被保送到全國該領域最好的北京體育大學。大學四年為學校掙得各大項比賽的榮譽,因而獲得可以不需上課就能拿學分的特權。大學畢業時由於家中變故,為幫家裡分擔患胰腺癌的外公的醫療費用,放棄了保送升入研究所的機會。他選擇留在北京,做一份相對高薪的私人保鏢的工作,承擔起家中的重擔。外公去世後,始終堅定想要繼續學習的他,放棄了老闆加薪挽留,踏上了台灣的求學之路。在他身上有著傳統習武之人謙卑溫和的性格特質,又帶有鄰家男孩的親切與幽默。他對自己以往的成就總是輕描淡寫,如不特意問起,恐怕想像不出他的一身功夫。這樣一個帶著英雄色彩的邰之,卻一坐下來便開始說自己的不足、與台灣同學的差距: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看老師佈置英文的閱讀,傻眼……我有一段時間,剛開始的那段時間我在濫竽充數知道嗎?!剛開始第一學期,我有修教育學系的必修課,老師給的全部都是英文paper,一看英文paper,我就懵了……然後因為要分組去導讀,我一看都離我遠遠的,因為我們一個班就我一個陸生嘛,他們都比較認識啦。然後就很孤立……剛開始看他們做導讀,因為他們要把英文paper翻譯出來,裡面找出重點, 然後再講它的意義,然後再自己蒐集一些資料,然後補充這些。看完以後知道怎麼做了,但是回去看英文paper,我就暈菜了。什麼都看不懂,都是專業術語,它不像大學教的那些英語,大學教的英語那都是一些平常交流的語言……然後我就天天看這些詞,在上課的時候聽他們講,記住一些關鍵詞,再回來看自己的paper,只要把關鍵詞找對,自己翻大概意思差不多就行了……因為可能我是慢熱型的,慢慢要進入這個環境當中,就也要走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真的超級不懂,我感覺我碩一第一學期的時候,那是傻子一樣。真的。(邰之)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