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辨識與危機處理: 國軍自我傷害防治
作者 | 張君威 |
---|---|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商品描述 | 精神疾病的辨識與危機處理: 國軍自我傷害防治:軍人心理健康,攸關軍隊戰力。本書的主旨是協助軍方、家屬與當事人三方間,如何判斷與協助患有精神疾病之國軍弟兄,以免釀成 |
作者 | 張君威 |
---|---|
出版社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商品描述 | 精神疾病的辨識與危機處理: 國軍自我傷害防治:軍人心理健康,攸關軍隊戰力。本書的主旨是協助軍方、家屬與當事人三方間,如何判斷與協助患有精神疾病之國軍弟兄,以免釀成 |
內容簡介 軍人心理健康,攸關軍隊戰力。本書的主旨是協助軍方、家屬與當事人三方間,如何判斷與協助患有精神疾病之國軍弟兄,以免釀成憾事。作者以自身軍醫官的歷練及國軍醫院精神科的臨床案例為基礎,匯集國內外軍隊心理衛生專業同仁最新研究發表。內容涵蓋軍醫、政戰、輔導、兩性關係等領域,值得相關人員參考。 部隊長官 × 生病弟兄 × 軍人家屬 部隊長官要如何發現弟兄身心狀況已達就醫需求?是否需辦理住院治療或是走向驗退、停除役流程?輔導長如何撰寫晤談紀錄?如何與家屬溝通? 生病弟兄想了解的是為什麼要住院,要住多久?住院一定可以辦停役嗎?停役何時生效?停役後還有可能回來當兵嗎? 軍人家屬想了解的是,孩子真的生病了嗎,不住院可以嗎?住院後,會不會被傳染?病情會不會更嚴重?孩子是否還有機會把兵當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張君威/博士 國防醫學院臨床副教授,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精神科主任醫師。台灣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考試口試委員,台北市自殺防治守門員講師,教育部性別主流教育認證師資。 曾任海軍濟陽軍艦、海軍新兵訓練中心醫官。三總基隆、松山、北投分院、國軍台中、金門等醫院精神科主治、主任醫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員暨溫哥華總醫院註冊醫師,深耕精神醫療二十餘年。
產品目錄 序 第一章 軍人精神疾病的辨識 第二章 軍人常見的求助問題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危機處理 第四章 國軍自我傷害防治 第五章 精神疾病與停除役 第六章 什麼是精神疾病 第七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 第八章 精神疾病與宗教 第九章 當兵與精神疾病 第十章 精神疾病的診斷 第十一章 裝瘋賣傻要停役--詐病 第十二章 心理測驗與心理衡鑑 第十三章 精神疾病的治療 第十四章 精神疾病與藥物治療 第十五章 精神疾病與心理治療 第十六章 社工評估與家族治療 第十七章 住院軍人的職能治療 第十八章 精神科門診注意事項 第十九章 精神科住院注意事項 第二十章 部隊可以強制弟兄住院嗎 第二十一章 別讓家屬不清楚--三方會談 第二十二章 輔導長醫院探病案例分享 第二十三章 海軍艦艇弟兄住院調陸流程 第二十四章 新兵驗退流程與四聯單 第二十五章 停除役辦理流程與公文 第二十六章 如何填寫因病停訓、停役、除役建議表 第二十七章 驗退停役後與兵役複檢 跋
書名 / | 精神疾病的辨識與危機處理: 國軍自我傷害防治 |
---|---|
作者 / | 張君威 |
簡介 / | 精神疾病的辨識與危機處理: 國軍自我傷害防治:軍人心理健康,攸關軍隊戰力。本書的主旨是協助軍方、家屬與當事人三方間,如何判斷與協助患有精神疾病之國軍弟兄,以免釀成 |
出版社 /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
ISBN13 / | 9789869315333 |
ISBN10 / | 986931533X |
EAN / | 9789869315333 |
誠品26碼 / | 2681347191002 |
語言 / | 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CM |
開數 / | 25K |
級別 / | 無 |
裝訂 / | 平裝 |
頁數 / | 190 |
產品試閱 : 案例一
我就是不想當兵,當兵簡直就在浪費時間;我叫部隊送我到精神科,看醫生可不可以開證明讓我辦驗退。
案例二
輔導長說,你是鍋爐兵,你不下船艙工作誰做;阿兵哥回答:叫志願役的做!輔導長帶他到精神科評估,說如果醫生判定你能符合停役,你就不要做!在一旁陪診的老兵,不吭一聲?過兩天,阿兵哥再度回診,眼神呆滯,央求住院。
案例三
住院的阿兵哥跟護理師說,都是你不讓我用手機;我女朋友劈腿了;你要負責!
案例四
家長在精神科急診室抱怨,我的小孩很節省;辛苦打工,一個月才賺一萬多;在部隊學長每天都叫他請喝飲料,他當兵當到瘋掉!
案例五
分發到海巡後,每天都在站哨,晚上下哨後,我根本睡不著;跟上面反應,隊長說人力不足,沒有辦法,最後我用頭去撞牆,就被送到醫院來住院。
當兵有三怕
當兵有三怕?怕失去自由,怕危險,怕兵變。隊職官如何見微知著,儘早發現弟兄身心問題,及時尋求醫療資源,讓弟兄平安離開軍中,順利將子弟交回家長手中,免生憾事。
當長官的,在軍旅生涯中,如何不因弟兄自我傷害或是憤怒傷人而被牽連記過,甚至被判刑,安全下莊的光榮退伍;是目前軍隊心理衛生最重要的課題。
當兵與精神疾病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可能是精神疾病的潛在危險時期。孩童時期的過動症、自閉症;青少年時期的品行疾患;青壯年期的精神官能症、憂鬱症,老年期的失智症。(前置因素)
有人說當兵當到發瘋,並不全然公平。許多募兵制的國家,青年不需當兵,在20歲上下,依然會得到精神疾病。
從醫學理論分析,青年時期是精神疾病的高峰期,這是無法改變的生物因素。此時也是役男入伍當兵的時期,從學校或社會可以自我控制的環境,驟然被理光頭,進入以服從為天職的軍中,抗壓性不足,很快誘發憂鬱與焦慮。(持續因素)
若再遇到情人兵變或家庭變故等社會因素,常是導致役男崩潰,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誘發因素)
軍隊心理衛生教育的重點,就在於預防及因應官兵突發的狀況。國軍各單位每年不斷的辦理精神疾病的認識、自殺防治課程與輔導知能的研習,其目的在於替官兵建立一個心靈金鐘罩,無論是義務役或志願役都能平安順利的退伍。對於因精神疾病無法繼續服役的弟兄,亦能及早連結軍醫院精神科的資源,迅速協助辦理停除役,避免憾事發生。
當兵前的心理建設(預防醫學)
「血濺車籠埔,淚灑關東橋,魂斷金六結,亡命成功嶺;官田休息站,快樂斗煥坪。」新兵還沒報到,就下出一身冷汗,真的是這樣子嗎?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世界越快,心則慢;累了就倒,倒了就睡。每梯的狀況都不同,不要被自己和他人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