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X培養思考生命教育套書: 戰爭來的那一天+媽媽, 死亡是什麼? (2冊合售) | 誠品線上

The Day War Came Memento Mori

作者 Nicola Davies/ Conce Codina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尊重生命X培養思考生命教育套書: 戰爭來的那一天+媽媽, 死亡是什麼? (2冊合售):,★符合108課綱閱讀素養★★「好書大家讀最佳兒童讀物★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紐約時報最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符合108課綱 閱讀素養★ ★「好書大家讀最佳兒童讀物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紐約時報最佳圖書得主作家 真實事件改編★ ★英國水石童書繪本大獎得主 【蕾貝卡‧寇柏】最新作品★ ★金鼎獎兒童文學作家 幸佳慧 翻譯、感動推薦★ ★用哲學思考的方式談論死亡,給孩子不帶恐懼理解死亡的機會★ ~透過繪本瞭解人權教育、生命教育, 奠定閱讀素養和對社會議題的關心~ 再微弱的光 也能溫暖每個孤單心房 故事簡介 《戰爭來的那一天》 戰爭來的那一天, 花兒靜靜在窗台上,爸爸哼歌哄弟弟睡覺。 媽媽幫我做了早餐, 親親我的鼻子,陪我走路上學。 那個早上,我認識了火山, 唱了一首蝌蚪變青蛙的歌, 還畫了一張小鳥的圖。 然後,午餐一結束,戰爭就來了…… 我想,戰爭就是這樣吧── 它會帶走你的世界和身邊所有的人。 我不停逃跑,跑到不能再跑, 可是戰爭一路跟著我。 它闖進我的夢裡, 它,已經佔據了我的心。 我來到一間學校, 我從窗戶外頭看進去,他們正在 認識火山、唱歌,畫小鳥。 我往裡面走,走廊滿滿是我的腳步聲…… 在那裡,會有什麼等著我嗎? / 《媽媽,死亡是什麼?》 媽媽,所有活著的東西都會死嗎? 是啊,花朵會死,蒼蠅、樹木、 行星、地球、星系、細胞、細菌……也會死。 媽媽,告訴我,誰會死? 人都會死,像是媽媽、爸爸、小孩、爺爺、奶奶、叔叔、阿姨、 兄弟姊妹、表弟、堂姊、老師、學生、士兵…… 媽媽,我們會怎麼死呢? 白雪公主死於毒蘋果、小紅帽被大野狼吃掉、 小鹿斑比的媽媽被獵殺而死、藍鬍子的十二個太太離奇死去…… 瑪麗・安東妮王后上斷頭台而亡、人魚公主化作泡沫消逝在大海中。 吸血鬼德古拉不會死,但是他成了陰影。 媽媽,死了以後會怎麼樣? 如果說死亡是失去? 我們失去絨毛娃娃,我們失去筆記本,我們失去時間, 然後有一天,我們失去生命。 你看,在遊戲裡,我們也會死。 套書特色 ★【符合108課綱閱讀素養】:透過繪本瞭解人權教育、生命教育,奠定閱讀素養和對社會議題的關心。再微弱的光 也能溫暖每個孤單心房。 ★《媽媽,死亡是什麼》:透過法國哲學式的問答,一如親子間各種日常對話,讓生死議題不再是禁忌,賦予自在討論的空間。不只培養思辨能力,更能引導孩子想一想活著的價值。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這部作品或許正是你的解方。一本談論死亡,卻充滿生命力的繪本! ★《戰爭來的那一天》:藉著溫暖而富含詩意的動人文字,並融合英國水石童書繪本大獎得主蕾貝卡‧寇柏的溫馨插畫,搭配本書譯者.金鼎獎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的翻譯,孩子得以想像跟他們處於不同世界的生活處境,期許良善的人性繼續傳遞愛與希望,讓不完美的世界,仍存著一分美好未來的溫柔想望。暢銷得獎繪本必備收藏! 單書介紹 《戰爭來的那一天》 最感人的溫暖繪本 ──再微弱的光 也能溫暖每個孤單心房── 將本書獻給孤獨無依的孩子以及對他們伸出援手的人。 願自由、平等、和平,終會綻放。 「戰爭來的那一天,花兒靜靜在窗台上,爸爸哼歌哄弟弟睡覺。 媽媽幫我做了早餐,親親我的鼻子,陪我走路上學。 那個早上,我認識了火山,唱了一首蝌蚪變青蛙的歌,還畫了一張小鳥的圖。 然後,午餐一結束,戰爭就來了……」——《戰爭來的那一天》 2016年春天,英國政府拒絕發出庇護權給3000個沒有家人陪伴、從各種難以想像的幽暗世界中逃離的兒童難民。同一時間,榮獲紐約時報最佳圖書獎肯定的英國繪本作家尼古拉‧戴維斯聽說有學校拒絕難民兒童,而理由是──沒有椅子,終於忍不住提筆寫下這個繪本故事,並將其詩作搭配一張空椅子的插畫發表於《衛報》(The Guardian);文章發表後,上百成千的人也在網路社群上分享各種空椅子的圖畫,都想為那些失去依靠、沒地方去也無法受教的孩子發聲。 藉著溫暖而富含詩意的動人文字,並融合英國水石童書繪本大獎得主蕾貝卡‧寇柏的溫馨插畫,如同本書譯者幸佳慧老師導讀中所說,只盼望一束微光可以驅走一整片黑暗。 戰爭或許離安穩幸福的我們很遠,但是透過這個繪本故事,孩子得以想像跟他們處於不同世界的生活處境,期許良善的人性繼續傳遞愛與希望,讓不完美的世界,仍存著一分美好未來的溫柔想望。 【淚光閃閃 感動推薦】 王怡鳳│蒲公英故事閱讀推廣協會總幹事 林玫伶│臺北市國語實驗國小校長 邱伊翎│台灣人權促進會祕書長 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 游佩芸│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葉嘉青│臺灣閱讀協會理事 劉安婷│「為台灣而教TFT」創辦人兼理事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有時候,孩童的眼睛比大人看世界的方式還要清晰透徹、符合人權價值。透過繪本中的椅子,搭出一座橋,讓孩子們想像跟他們處於不同生活世界的孩子的處境,理解自由、平等、和平,不是必然,而是需要有人去促成。──邱伊翎│台灣人權促進會祕書長 ◆一本驅動人思考、起而行的繪本。讀完,我問自己,是否願意提供一張「椅子」給難民孩子嗎?我願意。你呢?──游佩芸│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戰爭的無情奪走了人們生命的保障,而人性的溫暖與接納為生命點燃了希望與愛。《戰爭來的那一天》詩性的文本與充滿表徵的畫面展現戰爭的摧毀力量,令人震撼!當誠摯的關懷化為實際的行動時,良善的友誼與和平感人至深。──葉嘉青│臺灣閱讀協會理事 / 《媽媽,死亡是什麼?》 「媽媽,誰發明了死亡?」「生命。」 是不是所有活著的都會死去? 我們會怎麼死呢?死亡跟生命在玩躲貓貓嗎? 死了以後會怎樣?我們可不可以殺死死亡? 透過法國哲學式的問答,一如親子間各種日常對話, 讓生死議題不再是禁忌,賦予自在討論的空間。 不只培養思辨能力,更能引導孩子想一想活著的價值。 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這部作品或許正是你的解方。 一本談論死亡,卻充滿生命力的繪本 專文導讀 林偉信|台灣兒童閱讀學會顧問 驚喜推薦 林希陶|臨床心理師 徐永康|國立政治大學實驗教育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兼執行長 徐瑜亭|習惜親子教育中心創辦人 芬妮說書|閱讀推廣人 陳欣希|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創會理事長 曾品方|臺北市萬興國小閱讀推手 楊俐容|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 潘小慧|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兒童哲學家 盧本文|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 蒙特梭利媽媽在北加(Jocelyn)|蒙特梭利教師、教育碩士、親子部落客 本書特色 .用繪本跟孩子談論死亡:這個議題一直是童書會重複出現的主題,但大多數會利用溫暖但略帶悲傷的故事來切入,譬如祖父母、父母或寵物的離世。這本書卻能跳脫以情緒主導的固有模式,反而用世界萬物的凋零與消逝來讓孩子理解,別出心裁。 .哲學式的問答討論,文字中性不煽情:藉由孩子不斷的提問、媽媽耐心的回答,就像親子間討論各種日常大小事一樣,不帶預設立場,引導孩子逐步釐清死亡的定義。 .2D平面圖像,色彩繽紛:和過往同類型主題不同,反而利用高彩度的中性畫風來表現,同時以黑色代表死亡,譬如落葉、市場上的魚、故事裡的白雪公主等,讓議題的討論更加輕鬆自在。彩色世界與黑色世界的並存,更暗示了生與死本是一體兩面。 ※適讀年齡:4-6(學齡前)親子共讀、7-8(國小低年級)自讀 學習領域:語文-國語、社會課程、藝術課程 議 題:人權教育、生命教育、家庭教育、閱讀素養 關 鍵 字:繪本、人權、生命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尼古拉‧戴維斯( Nicola Davies );宮絲.高蒂納Conce Codina姓名:尼古拉‧戴維斯( Nicola Davies )動物學家也是屢獲殊榮的童書作者,於英國劍橋大學畢業後,曾參與BBC自然科學節目的製作,她撰寫了許多受歡迎的科普類書籍,創作橫跨各領域,文字生動並受各界好評,作品曾獲得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圖畫書的殊榮。想了解更多,可以拜訪她的網站:: www.nicola-davies.com相關著作:《戰爭來的那一天》姓名:宮絲.高蒂納Conce Codina出生於巴塞隆納,現居巴黎。在學校學的是純美術,之後投入攝影、錄像等當代視覺藝術領域。攝影作品散見於出版品中,錄像作品不只在電視上播映,也會在藝術節和當代藝術空間展演。蕾貝卡‧寇柏 (Rebecca Cobb);奧若兒.珀蒂Aurore Petit姓名:蕾貝卡‧寇柏 (Rebecca Cobb)蕾貝卡的畫風清新且獨樹一格,故事寫法也跳脫傳統,洋溢著滿滿想像力,讓大人小孩不只眼睛一亮,更會心一笑。2013年即以《誰來吃午餐》獲得英國水石童書繪本大獎,並曾兩度入圍著名的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她不僅能寫能畫,也多次與大師級作者共同創作,打造出令人感動的美好繪本,廣受各國讀者的喜愛,並獲台灣【好書大家讀】和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的推薦殊榮。想了解更多,可以拜訪她的網站:www.rebeccacobb.co.uk姓名:奧若兒.珀蒂Aurore Petit法國新生代插畫家,畢業於頗具影響力的史特拉斯堡裝飾藝術學院,現居南特。除了童書創作,也為雜誌繪製插圖,並從事舞台設計工作。幸佳慧;李欣怡Gaëlle Hsinyi LI姓名:幸佳慧童書創作兼研究者。成大中文系、藝術研究所畢業。進入社會擔任童書編輯、閱讀版記者後,又繼續前往英國學習,獲得兒童文學的碩士跟博士學位。作品獲得金鼎獎、國藝會文學創作獎等獎項。特別關注多元文化、性別平等、兒童權益等議題。姓名:李欣怡Gaëlle Hsinyi LI畢業於輔大法文所。現任職於信鴿法國書店,亦從事中法文口筆譯。交流信箱:gaelle0318@gmail.com

商品規格

書名 / 尊重生命X培養思考生命教育套書: 戰爭來的那一天+媽媽, 死亡是什麼? (2冊合售)
作者 / Nicola Davies Conce Codina
簡介 / 尊重生命X培養思考生命教育套書: 戰爭來的那一天+媽媽, 死亡是什麼? (2冊合售):,★符合108課綱閱讀素養★★「好書大家讀最佳兒童讀物★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紐約時報最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ISBN10 /
EAN / 4717702120351
誠品26碼 / 2682354900007
頁數 / 88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28X1.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符合108課綱 閱讀素養★
★「好書大家讀最佳兒童讀物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紐約時報最佳圖書得主作家 真實事件改編★
★英國水石童書繪本大獎得主 【蕾貝卡‧寇柏】最新作品★
★金鼎獎兒童文學作家 幸佳慧 翻譯、感動推薦★
★用哲學思考的方式談論死亡,給孩子不帶恐懼理解死亡的機會★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導讀】
一束微光可驅走一整片黑暗
幸佳慧│本書譯者、金鼎獎兒童文學作家
 
這幾年,我們都曾被大批中東難民的畫面給震撼過,電視上傳來的是人們因受迫而移動的瞬間,但「一路被刀槍抵著逃命的感覺是什麼?」「如果是我,會遇到什麼事?」在閱聽更多資料與紀錄片後,我才為這條陌生的旅程填上一些風景。
 
▲尋找生命受得尊重的新家園
會逃難,是你已無政府可靠,第一時間只能找上走私者。你繳出足以傾家蕩產的費用,跟著數十人擠上破車連夜趕路、和黑壓壓一群人疊坐在塑膠充氣船渡過汪洋、徒步穿越碎石璧崖和荒野沙漠,若你摔落車船或懸崖,隊伍並不會為你停下。你看到眼前險象,想中途退出卻求也不得,走私者會用槍械抵著你、要你聽命於行事。
 
你明白你不只是難民,也是俎上肉,但你也是賭徒,因為當中你會換上好幾輪的走私者。運氣好的,只要不求溫飽與保障,便咬牙吞下他們一再的哄騙、變卦與勒索。你總是安慰自己最糟的已過去,但結果常是更驚悚的還在後頭。運氣差的,你會在中途被侵犯、被拋棄、被逮捕,遇上車禍、沉船,或被其他份子綁架,青壯婦幼者就等著被私販交易,甚至像家禽一樣公開拍賣。
 
你疲憊不堪,心裡被未知不斷質問「這世界到底有多糟?人類到底多壞?」面為眼前的威脅與恐懼,你只有一對空洞眼神和一雙勉強能移動的腿,走一步算一步。這當中,有很多人帶著孩子,忍辱負重是想搏一個有光的未來,一個生命能受得尊重的新家園。
 
▲良善的力量 
2011年以來,敘利亞人對民主改革的渴望招來一連串的鎮壓與內亂,致使有六百多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五百五十萬人流亡海外。聯合國統計這是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潮。然而,2016年春暖花開時,英國國會卻拒絕收留三千名來自敘利亞的無依兒童。這,就是戴維斯寫下這首敘事詩的背景,她的政府讓她蒙羞,她認為這不該是曾展現高貴人性的英政府該做的決定。
 
1938年二戰期間,納粹正展開大規模迫害猶太人,英國國會緊急通過一項救援法案,接受來自德國、奧地利、捷克、波蘭等國近一萬名猶太兒童與青少年。這些孩子成批搭乘火車離開家鄉,沒有人有父母在旁,有些孩子還帶著嬰兒。你能想像多數孩子自此沒見過家人,但慶幸的是他們至少沒淪為毒氣室裡的一坏白骨。很多人成年後,成為英美社會具有相當貢獻的公民。
 
作者寫下難民兒童的故事,填充其他人對於苦難的陌生,也提醒我們該有的良善力量。「這世界到底有多糟?人類到底多壞?」也是她想問我們的,她很清楚答案不難,僅僅取決於一瞬間的念頭:你可以轉身關門,但也可以開門伸手。
 
▲我們都是傳遞故事的一員
戴維斯和寇柏,還有很多人與你我,都相信我們沒那麼壞,這世界可以更好,所以才成為傳遞這故事的一員。若我們對故事裡那些孩子獲得椅子而感動,別忘了故事外那些仍無法抵達彼岸、還呼著「救我」的人們與小手。
 
任何人都可以是推門的小男孩,一張椅子能鋪成一條道路,一束微光可驅走一整片黑暗。


【專文導讀】理性思考「死亡」的兒童哲學繪本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顧問 林偉信

《媽媽,死亡是什麼?》是一本與兒童談論死亡議題的極佳繪本。它不同於以往這類型的童書,多以傷痛療癒或是情感修復做為故事主軸,而是邀請兒童理性的來思考「死亡」這件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繪本中的媽媽為教養者做了一個與兒童討論時的絕佳示範,她認真面對孩子的提問,藉由各種實物的舉例與不同可能性的分析,引領兒童去探究死亡的發生與狀態,進而了解死亡是大自然的一種必然現象,人終會死去,但生命仍會繼續。在死亡來到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握生命,好好活著。

當我們和兒童共讀這本書的時候,對於繪本中的媽媽透過各種實例,對孩子說明「什麼會死?」、「所有活著的東西都會死嗎?」,或是「會怎麼死?」等問題時,我們可以在每一張畫頁都多做一些停留,邀請兒童來搜尋圖畫裡所隱藏的文字元素,並且想一想,除了媽媽所舉出來的例子之外,還有什麼會死?或者,還有可能會以哪些不同的方式死去?等等。

而在繪本的後半部分,當媽媽針對孩子一連串的「死了以後會怎麼樣?」的提問,做各種可能性(消失、分解、無限、深層睡眠、失去、第二幕等)的分析時,我們也可以和兒童逐一的討論這些分析是否合理,能否被他接受?同時,也鼓勵兒童再想像一下,死了以後,還有沒有其他什麼樣的可能狀況會發生?

最後,讀完繪本,我們還可以和兒童聊聊:以他的看法,在他們這樣的年齡,要怎麼樣過生活,才叫做「好好活著」。

藉由上述的閱讀討論,我們引領兒童對書中的觀點,不要只是單向的接受,而是要不斷的再想一想:「一定是這樣嗎?」,或者「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的可能?」。當兒童逐漸習慣這樣的思考作為時,他不僅能在閱讀中深化理解,同時也能在生活中養成為自己思考、以及為自己的思考找意義的思辨習慣。

【推薦語】
《戰爭來的那一天》
◆有時候,孩童的眼睛比大人看世界的方式還要清晰透徹、符合人權價值。透過繪本中的椅子,搭出一座橋,讓孩子們想像跟他們處於不同生活世界的孩子的處境,理解自由、平等、和平,不是必然,而是需要有人去促成。──邱伊翎│台灣人權促進會祕書長
 
◆一本驅動人思考、起而行的繪本。讀完,我問自己,是否願意提供一張「椅子」給難民孩子嗎?我願意。你呢?──游佩芸│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戰爭的無情奪走了人們生命的保障,而人性的溫暖與接納為生命點燃了希望與愛。《戰爭來的那一天》詩性的文本與充滿表徵的畫面展現戰爭的摧毀力量,令人震撼!當誠摯的關懷化為實際的行動時,良善的友誼與和平感人至深。──葉嘉青│臺灣閱讀協會理事

/
《媽媽,死亡是什麼?》
◆此書對於死亡的叩問,深入人心,也可回應小孩的疑慮。──林希陶 臨床心理師

◆無可避面地我們都需要面對生命的消失,內心傷痛如同自我割裂,需要時間療癒。故事中的媽媽很有智慧的讓孩子理解,隱喻的說出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珍惜生命也就是要能好好活著!──徐永康 國立政治大學實驗教育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兼執行長

◆哲學是通往幸福的捷徑,卻是臺灣家長陌生的道路。《媽媽,死亡是什麼?》以哲學式的對話,示範親子對談的多種可能,為看似難言、沉重的死亡議題,增添了自然、輕快的生命色彩,透過親子共讀,將能喚醒住在孩子心中的哲學家,讓孩子從小累積豐厚的幸福素養。──楊俐容 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

◆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對許多事物感到好奇,包括生命與死亡。孩子藉由不斷發問來探索世界,而父母通常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本書描繪出法國人重思辨和理性對話的親子互動典型,值得東方父母和師長參考借鑒。──潘小慧 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兒童哲學家

◆對於沈重的死亡議題,這本書,用敞開的態度談論,用平和的口吻訴說,用鮮明的色彩襯托,讓孩子認識死亡就像認識動物、認識氣候、認識朋友一樣自然。生命有開始,也有結束,帶孩子看見生命旅程的全貌,才是完整的生命教育。──蒙特梭利媽媽在北加(Jocelyn) 蒙特梭利教師、教育碩士、親子部落客

//
戰爭來的那一天──【作者序】
2016年春天,英國政府拒絕發出庇護權給3000個沒有家人陪伴的兒童難民。同時,我還聽說這麼一件事,有學校拒絕難民兒童,理由是──沒有椅子。 

因此,我寫了一首詩發表在《衛報》(The Guardian)網站,詩配了一張空椅子的插畫,是由潔姬.莫里斯(Jackie Mor r is)和派.荷拉查克(Petr Horáček)畫的。

發表後,上百成千的人也在網路社群上分享各種空椅子的圖畫,大家都想為那些失去依靠、沒地方去也無法受教的孩子發聲。
 
我希望我寫的故事,能提醒人們仁慈力量的存在,依著它我們便能給出一個更美好未來的想望。
 
◆全球響應網路【#3000chairs】串聯活動,更多民眾自發性繪製或手製的椅子,皆收藏於《衛報》(The Guardian)活動網站。每張椅子,等待每個需要的人◆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