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半後不收屍: 人道救援工作者的全球行動紀事 | 誠品線上

No Dead Bodies after 3.30 pm: Global Nomad: An Aid Worker's Notes from the Field

作者 Caroline Gluck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三點半後不收屍: 人道救援工作者的全球行動紀事:人道救援工作是什麼?為什麼要做這些事?世界上始終有些地方發生著天災人禍,我們的印象卻常常只是停留在電視新聞當中,那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人道救援工作是什麼?為什麼要做這些事?世界上始終有些地方發生著天災人禍,我們的印象卻常常只是停留在電視新聞當中,那一閃而過的、奇觀式的慘景畫面。但也僅此而已。這本書試圖用文字、及部分影像的輔助,使讀者感受到遠方現場的氣味、光影,人們的生命。或許,也能因此感受到,偶然倖免於苦難的我們,可以與他們分享一些什麼、為他們付出一些什麼。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葛若鄰 Caroline Gluck曾任職BBC十餘年,先後擔任駐柬埔寨、韓國及台灣的特派記者。2009年她投身人道救援工作,曾任國際樂施會(Oxfam)以及歐盟人道救援計畫ECHO的新聞專員。現為聯合國難民總署駐伊拉克資深新聞官。■譯者簡介翁德明巴黎第四大學法國文學博士。重要著作有《古法文武勛之歌【昂密與昂密勒】的語文學評注》、《中世紀法文音韻的源頭與流變:以第九至第十五世紀之文學文本為例》。 重要譯作有《玩笑》、《被背叛的遺囑》、《簾幕》(以上米蘭.昆德拉);《昨日之島》、《艾可論文學》、《倒退的年代:跟著大師艾可看世界》 (以上溫伯托.艾可);《聖尼古拉的把戲與皮耶爾.巴特蘭律師的笑鬧劇》、《再見吾后》、《一代妖后:潑糞刊物裡的瑪麗.安托奈特》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浪跡全球的人:採訪筆記 第二章 永遠改變生命的幾秒鐘 第三章 洪水過後 巴基斯坦,2010年七月 第四章 我不是誰 第五章 別提那個F開頭的字! 尼日,2010年六月 第六章 油綠只是假象,食物危機不斷惡化 尼日,2010年八月 第七章 煩躁苦惱 第八章 四海之內皆姐妹 第九章 新國家的誕生 南蘇丹,2010年十二月 第十章 引發內疚的嗜好 第十一章 飢餓、死亡與疾病威脅世界數一數二快速成長的經濟體 印度,2011年二月 第十二章 西非洲的殺戮戰場 賴比瑞亞與象牙海岸,2011年三月 四月 第十三章 危險與煩憂 索馬利亞 2011年九月 第十四章 不管我把帽子擱在哪裡(那裡便是我家) 第十五章 重返海地 2011年十二月

商品規格

書名 / 三點半後不收屍: 人道救援工作者的全球行動紀事
作者 / Caroline Gluck
簡介 / 三點半後不收屍: 人道救援工作者的全球行動紀事:人道救援工作是什麼?為什麼要做這些事?世界上始終有些地方發生著天災人禍,我們的印象卻常常只是停留在電視新聞當中,那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297226
ISBN10 / 9869297226
EAN / 9789869297226
誠品26碼 / 2681375695008
頁數 / 32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5X2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海地,二〇一〇年月
尚未看到他們之前,我就已經聞到他們。一股濃烈且令人作嘔的詭甜氣味佔滿了鼻孔和肺部。這種氣味教你不由自主產生了翻胃的感覺。基於好幾年前的記憶,我驚恐地認出了那駭人的氣味。那是我斷然不願回想的氣味,然而卻無法阻止它鑽進我的鼻孔。此刻,我一方面害怕親眼目睹,一方面又做起心理準備,迎向那非看不可的場面。
那是死亡的氣味。那是腐肉的氣味。
我坐在車子裡面,車子駛經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市中心。才三天前,一場大地震摧毀了這個首都,它所在的國家原本就極脆弱,是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而且是數一數二易受天災侵襲的國家。該國大約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不足二美元,而且長期苦於失業問題,此外,兒童就學率不到百分之七十五,百分之四十的人口無法享有基本的醫療照顧(這個問題在農村地區尤其嚴重)。
過去數十年間,海地遭遇政治衝突與獨裁統治的問題,外加政府效率不彰、不穩定的食物供應、暴力猖獗與嚴重的環境破壞(海地百分之九十的森林已遭伐盡)。
那是一個極度不公平的社會:海地一半的財富掌握在大約百分之一的人手中。不過,地震不長眼睛,認不得社會的分野。它將窮人和富人一網打盡。
無論裝飾富麗的總統府(坐落在精心修剪的草坪上,如今因為建築物的結構塌陷,那耀眼的白穹頂已經歪向一側)、政府大樓、銀行、學校或是貧民窟的房宅一概不能倖免。中小學和大學,醫院以及教堂,甚至該國最主要的監獄,那麼多的監獄都倒塌了。數百萬人受災,許多人喪失了住屋和家庭。
接下來的數天和數星期裡,傷亡的數字將會以驚人的速度向上攀升。不過最早的報導即已披露:罹難人數已達數萬,並且還有更多人受困在瓦礫堆中,整座城市被震成了廢墟,幾十萬人無家可歸。
只要開車上街繞上一趟,即可證實稍早我在電視新聞中看到的畫面。那些畫面在各機場候機室不停播放,是我一路轉機到海地的旅程中看到的。那番景象教人觸目驚心,建築物像一副副紙牌似的垮下,裸露的鋼筋從瓦礫堆突伸出來,而這瓦礫堆一度是堅硬的水泥塊。
街上有人,許多都還蒙著白色塵土,鬼森森的,好比行屍走肉。有些人戴著面具,以免吸入煙塵,同時希望藉此隔絕屍臭。其他人則在鼻孔下面塗上白色的牙膏,用意同上,都試圖避開那股詭甜的、令人作嘔的腐敗味道。
過去幾年當中,海地承受的自然災害不成比例地高於世界的平均值。一般而言,那些自然災害不是颶風便是水災。這個加勒比海的島嶼座落於一條相當寬的斷層帶上,過去亦曾發生過致死的地震,不過大家普遍認為那還算不上危險的地震區。這次則是二百年來襲擊該國最強烈的地震。
地震於一月十二日星期二下午四時五十三分來襲。現在是星期五早上。我從英國牛津樂施會總部出發,途經紐約轉機,飛抵海地鄰國多明尼加共和國(和海地同樣位於伊斯班尼歐拉島)的聖多明哥市。那時,英國正受嚴重暴風雪的蹂躪,那是有史以來數一數二最寒冷的冬季。我們正著手準備一項大規模的緊急應變工作,而我遠赴海地的目的即在協調該項任務,並且領導我們的媒體工作。
我們的辦公室已預先為我安排好從聖多明哥市開往海地的小巴士。同行的還有一位樂施會的同事,平常是派駐在墨西哥地區中心的一位資訊科技專家。他隨身攜帶了衛星電話和其他通訊設備。這批設備讓我們得以有效地和世界其他地方聯繫。一起動身的還有一支祕魯來的消防救災團隊。在地震發生後的最初幾天,他們成為了國際搜尋及救援力量的一份子。
這些消防救災人員在災難援助方面的經驗十分豐富,而且配備精良,教人印象深刻。他們甚至運來了專業的起重裝置。我們半途在聖多明哥市的一家雜貨店稍事停留,結果幾乎把整個店都買光了。那些祕魯人負有採購任務。現在,我們的小巴士已經塞滿了二十公升的塑膠大水瓶,外加罐頭、水果乾、餅乾以及其他所有他們能夠買得到的東西,那些不至於因炎熱的天氣而腐敗的東西。期待這批補給能夠提供精力,讓他們得以應付下一星期免不了會折磨人的工作。大家向後擠進自己的座位,盡力在餅乾盒、罐裝食物和大水瓶間覓得棲身空間。
——— §§§ 分段 §§§ ———

旅程十分漫長。連續兩個晚上,我睡覺的時間不足兩個小時。
起初,我們計畫連夜從多明尼加共和國直接駛入海地。我們一直和多明尼加共和國的民防單位保持聯繫協調。然而,星期四午夜左右,當我們抵達邊境城鎮吉馬尼(Jimaní)的一處軍事要塞時,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我們必須等到隔天早上方可重新上路。其他幾輛載滿救援設備以及緊急應變人員和義工的卡車,也都停在附近通往要塞的小路上。
在擁擠的小巴士裡很難成眠。我睡眼惺忪地踉蹌而出,找了一方空地,然後再躺下來。我沒有準備任何睡具,只有一件絨毛裡子的背心,那是我在英國風雪交加時前往機場途中就穿著的。我陷入昏沉的狀態,睡得並不安穩,而醒來時晨空中已經陽光閃耀。
邊界才一重新開放,我們七點就上路了。

雖然我已精疲力盡,現在卻仍坐得筆直。我知道自己必須進行第一階段的採訪,針對本人親眼目睹的事以及該場災難的嚴重程度做出反應。儘管我覺得睡眠不足,保持警覺狀態還是必要的。
我從小巴士的車窗向外窺探,努力要將所見到的每一幕景象清楚地印入腦海。我也拍了一些相片,打算發佈給媒體,並且放上我們自己的網站。這些相片日後將有助於我回憶起此時此刻,重溫那些在我心中洶湧的情緒。我也明白,隨著時間的流逝,回憶可能變得模糊,況且追憶的事無可避免會和後來的聲音與景象糾纏起來。
起初,我預期看到海地人民都為了尋求棲身之處以及安全環境,排山倒海似的朝邊境湧去。然而,當我們再深入海地境內,並往首都方向駛去時,四周卻安靜到令人毛骨悚然。有些人騎摩托車,其他人沿著路邊行走,帶著裝水用的瓶子,並且背著過大的袋子,裡面裝著他們的家當。可是,除此之外,一切看起來都很平常。正因如此,情況才顯得更加詭異。
我們繼續前行,又過了一個多小時,沿途經過小村莊,經過販售雜貨、水果和蔬菜的貨攤以及店鋪。單就結構而言,建築物似乎完好如初,沒有任何損壞。日常生活似乎未受干擾。群眾都在街上聊天、買東西、賣東西或是閒逛,絲毫沒有異常之處。
接著,情況開始慢慢改變了。第一個跡象便是加油站外面的長龍,然後再看到充當交通工具的超載車輛(當地人稱之為「塔普塔普」的)。這種漆飾得繽紛多彩而且一般擠滿乘客的貨車,車身通常繪有聖經的教條,在當地被用做公共汽車。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某些建築物牆上出現的寬闊裂縫。這些景象不需再過多久便放眼皆是了。距離首都越近,我們看到的災損也就越多。
首都的居民似乎依然迷亂恍惚,似乎仍因強震而眩暈。到處看得到大批的人群,而且人群不停地移動。起先我還想不透他們究竟要走向何處。許多人仍一直在找尋親人,在震災中失蹤的、被困住的或是已經罹難的親人。其他的人則在積極尋覓食物、飲水以及避難場所。不過,後來我才發現,有更多的人向鄉下以及外省川流而去,頭上頂著巨大的紅白藍三色塑膠袋,手上提著裝了水的四方形塑膠桶。我認得那種塑膠袋,既結實又耐用,又可擴充出極大的容量。我把它和難民或是顛沛流離畫上等號。以前,我在柬埔寨和亞洲其他地區工作時曾經多次到訪難民營,那種袋子即是最常見的東西。
在海地的災區,他們抓起那種袋子便匆匆上路。民眾儘可能帶走自己能帶走的,或是個人值錢的財物,或是身陷困境之際能派上用長的必需品。不少人光著腳走路。

——— §§§ 分段 §§§ ———

稍早那股令人不知所措的詭甜氣味、腐敗氣味,現在我終於弄清楚它的來源了。三具死屍躺在戶外的地上,身軀大部分用布遮住,其中一具是先被抬上看來像是金屬製的獨輪車,然後運過來的。可以看見露出來了一條胳臂,被血汙弄髒了的胳臂。很久以後,再度檢視那批照片時,我才發現,另一具裹起來的死屍其實腹部明顯隆起。這位罹難者懷有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