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魚之夢 | 誠品線上

人魚之夢

作者 馬卡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人魚之夢:現代都市的人魚魔咒是夢幻的愛情靈藥?還是悲慘的身世束縛?一場穿越童話與現實的詭譎冒險將通往出人意料的結局!作者用他對社會入微的觀察,寫下荒謬卻又迷人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現代都市的人魚魔咒是夢幻的愛情靈藥?還是悲慘的身世束縛?一場穿越童話與現實的詭譎冒險將通往出人意料的結局!作者用他對社會入微的觀察,寫下荒謬卻又迷人的異想故事,打動人心。如果你喜歡《少年Pi的奇幻漂流》幻化殘酷現實的冒險,《人魚之夢》揭露的社會真實樣貌,將帶給你更深切的體悟!新生代實力作家馬卡最新力作,媲美福澤徹三《年輕人們》!【知名作家】劉黎兒 專序推薦馬卡獲獎紀錄九歌兩百萬長篇小說徵文推薦獎可米瑞智百萬電影小說獎首獎秀威青少年文學獎入圍本書比《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求生議題更貼近現實生活。以幻想包裝殘忍現實,反映出家庭問題(家暴、外籍新娘)、輿論問題(正義魔人、不實報導)等社會脫序現象,發人深省,感觸更深刻。如福澤徹三《年輕人們》般,凸顯生活在社會底層人們的樣貌,點出現代人需要「迴避世間轟炸的防空洞」的現象。作者馬卡曾榮獲九歌兩百萬長篇小說徵文推薦獎、可米瑞智百萬電影小說獎首獎、秀威青少年文學獎入圍,作品深受肯定。【知名作家】──劉黎兒專序推薦:「或許任何人都不應輕信自己目擊的,看到的只是一種幻象,真實是在更為深層的,但捉摸不定的愛情卻貫穿各個不同世界,只要存在就能感覺到的。」自稱海王國人魚公主的謎樣少女,帶著螃蟹弟弟闖入人類都市,為了找尋曾救她一命的男孩。如果她不在60天內找到,她將會化為泡沫而死。但是卻沒人願意幫助她,因為少女怎麼看都像人類,所有人都不相信她,最後只好流浪街頭……另方面,一起「銀行搶案」目擊者之一的男作家,在與少女邂逅後,對少女莫名呵護,其原因究竟為何?而作家不斷接近之下,少女的真實身分逐漸曝光,卻意外揭開現代社會家庭失能、媒體浮誇噬血等各種脫序現象!少女與搶案有何關係?她到底能不能找到男孩,平安回到海王國呢?在虛實交替的兩條故事線,以及錯落的時間軸下,隱藏著出人意料的真相!或許任何人都不應輕信自己目擊的,看到的只是一種幻象,真實是在更為深層的,但捉摸不定的愛情卻貫穿各個不同世界,只要存在就能感覺到的。──知名作家 劉黎兒/專序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馬卡馬卡本名周立書,1981年生。27歲始啟筆創作。2008至2010年間,因工作關係曾旅居於非洲的史瓦濟蘭。認為每個人皆為自我世界的主角,因此筆下多為城市角落弱勢族群,或是隨處可見的市井小民。著有《口袋人生》曾榮獲2011年九歌兩百萬長篇小說徵文推薦獎、《迷走巴士》榮獲可米瑞智百萬電影小說獎首獎,國藝會創作出版補助。本作為2012年秀威青少年文學獎入圍作品(原書名《錯落時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推薦序 誰都有好幾個世界,唯愛能貫穿╱劉黎兒y1.防空洞、海灘、脫皮狗x1.河馬y2.蛞蝓與可樂x2.幻肢y3.拉麵x3.槍與面具y4.珍珠奶茶x4.天使餐車y5.薰衣草x5.烤吐司、咖啡、陽光y6.月亮黑黑X6.草莓鬆餅y7.大明星x7.四人餐桌y8.瘋子x8.紅色皮箱y9.海鷗x9.牛排館y10.小精靈x10.人形立牌y11.彩色泡泡x11.蝴蝶尾聲

商品規格

書名 / 人魚之夢
作者 / 馬卡
簡介 / 人魚之夢:現代都市的人魚魔咒是夢幻的愛情靈藥?還是悲慘的身世束縛?一場穿越童話與現實的詭譎冒險將通往出人意料的結局!作者用他對社會入微的觀察,寫下荒謬卻又迷人的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451029
ISBN10 / 9864451022
EAN / 9789864451029
誠品26碼 / 2681302469009
頁數 / 24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誰都有好幾個世界,唯愛能貫穿〉╱劉黎兒
這是當代的悲慘世界、新的悲慘世界,悲慘到當事人的女主角只能靠幻想、靠海王國這樣的別世界才能活下去,或許這是人的本能,當人被逼到極限時,就會生出別的世界來讓自己安身立命,否則活不下去,讓人自動能跳過那結界,跳躍到另一個世界,幻想或多重人格是人活下去的安全裝置,像是保險絲般,讓人入魔而不會走火喪生!
在幻想世界裡,才有親情等人原本很容易獲得的基本愛情,以及活下去需要的物質條件,或高不可攀的社會地位,這是在底邊偷生的人的本事、特權,或許許多作惡多端的人在良心遭譴責時,也只好躲到別的世界去。
現代生活的確越來越不容易,生活在社會底邊的年輕人或未成年人越來越多,需要別的世界的人越來越多,普通人也不例外,即使現實生活溫飽沒問題,也有許多精神上的暴力、壓力,或許只有一個世界還不夠,需要好幾個世界,讓自己可以躲藏,就像是迴避世間轟炸的防空洞,否則承受不了;人需要好幾個面目,尤其人間弱者的女人,常遭遇許多困境,原本就是變化多端的,但也有人狠心地想戳破別人的幻想泡沫。
這也像許多現代人,長年濳水在網路世界,只用化名浮出來,而且有好幾個化名,男人化成女人,女人化成男人,扮演很多不同的自己,許多人也坦承活在現實社會的自己是假的自己,活在網路世界的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或許因為在網路這樣的海王國裡,人更為自由奔放,享受更多的平等,或許虛擬世界才是理想世界。
但另一方面男女愛情或同志愛等如此恍惚不定的玩意,似乎只有在現實世界裡才有,因為愛的驅使,主角只好往返於兩個世界,有時不得不去面對不想面對的現實;就像晨間初醒時,夜夢的餘韻還在,但約略是清醒的;但另一方面,因為常在現實與幻想之間來來去去,也會逐漸分不清什麼才是現實、什麼才是幻想,而且幻想更為美妙,想多停留在幻想世界,乾脆不要回到現實才好,因為現實太殘酷了。雖然主角是14歲女孩,其實任何人都跟她差不多,大家都以為自己會成長,但其實人即使到老也成長有限,甚至越活越會幼稚的。
以遊民為主題的小說越來越多了,但大多是直接描寫,如福澤徹三的《年輕人們》等,看了心情卻來越沉重,愛情越來越淡薄,而且不重要,不像馬卡,絕不廉價搏淚,而是透過幻想與現實交錯,甚至是重層多歧的剝繭,藉著高明經營的小說懸疑性,讓女主角的美麗世界可以持續進展下去,讓她可以有喘氣的機會,即使是14歲少女的愛情,也會想為她祝福,也讓人覺得有幻想的人總比沒幻想的人好。
馬卡把自己非洲經驗等都加入,看來像是虛假的,但世間事許多看來像是假的才是真的,而許多看來像是真的,反而是假的。馬卡文筆依然細膩精準,沒有贅字,而且詼諧,即使如此悲慘,也總有讓人噴飯的絕句。
馬卡小說,每次都讀來輕鬆,但總蘊含許多哲學性的議題,真實與虛幻外,還有什麼算是紀實?什麼算是小說?世人居然相信有紀實小說這樣的玩意;天才與白痴都是常人難以理解,怎麼分辨?愛情真的沒正解,且如此脆弱嗎?只是一則不完全的簡訊就能摧毀的嗎?人是否不斷在利用愛自己的人?人喜歡知道活在社會底邊的人的故事,是同情還是想理解社會真相,抑或藉著消費悲慘而感受自己的幸福的幸災樂禍?
我也喜歡馬卡對於現實社會的觀察與描述,如追擊手法無情荒謬的媒體、老靠身邊親愛的人的悲慘當踏腳石的女作家、用T衫圖案來凸顯認同的現代圖騰慾望、跟別人說明一件事的困難、人不如狗嬌貴而甚至想偷吃狗食等等,名為小說家的日常、甚至還有對珍珠奶茶的愛好,或許是像我這樣長年居住國外的人最能體會的;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的確曾發行《目擊者》刊物(後改為電子報),幸好是以目擊歷史為己任,沒有煽腥化,但或許任何人都不應輕信自己目擊的,看到的只是一種幻象,真實是在更為深層的,但捉摸不定的愛情卻貫穿各個不同世界,只要存在就能感覺到的。
馬卡有陣子沒發表小說了,讓我很擔心他不寫了,接到聯絡時,驚喜萬分,讀了之後有無法言喻的震撼與滿足感,也覺得這樣的小說家應該讓他能有繼續專心寫作的環境才行,讀馬卡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