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也不怕, 史丹佛給你最好懂的經濟學: 個體經濟篇 | 誠品線上

The Instant Economis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How the Economy Works

作者 Timothy Taylor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零基礎也不怕, 史丹佛給你最好懂的經濟學: 個體經濟篇:★史丹佛大學經濟學課程人氣講師著作★經濟學是你一生受用的隨身常識要懂經濟學,讀這本就夠!為什麼要懂經濟學?因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史丹佛大學經濟學課程人氣講師著作經濟學是你一生受用的隨身常識要懂經濟學,讀這本就夠!為什麼要懂經濟學?因為你會知道自己賺的是什麼,知道怎麼看對趨勢、累積財富。本書作者是史丹佛大學最具人氣的經濟學講師,曾獲大學學生評鑑的教學成果獎,足證課程內容充實、相當具有吸引力。他所撰寫的經濟學讀起來毫無負擔,讀者甚至能一點就通;從生活實例引入觀念原理,概念清晰,一般大眾都能輕鬆理解。經濟學是「思考問題」的架構。我們毋須具備專業資格,靠「社會大學文憑」也可以堅持自己的看法,只要你懂得像經濟學家般思考就夠了。在個體經濟篇,你可以理解下列觀點 :人在市場,身不由己:社會就是一個大市場,我們都是其中最小、最基本的單元。我們勞苦付出、討生活,但報酬合理嗎?你怨嘆貧窮、抱怨所得不均,你知道這是兩回事嗎?你能承受多大風險:儲蓄是理財之母。你懂得累積財富嗎?你離財富自由有多遠?你能掌握複利的力量嗎?你知道風險在哪嗎?政府的角色:壟斷、不完全競爭、負外部性,資訊不對等……。政府通常能處理這些問題,然而權衡取捨之間,不盡然完美。你能思考國家財經政策背後的原因嗎?●從微觀到宏觀:從認識個體經濟學開始,循序漸進將目光拓展到到宏觀的總體經濟。本書能帶讀者們領略個人資產與市場、世界經濟的相對關係。●份量充足的知識:本書不賣弄艱澀的理論,易讀、好消化,讓一般人望而生畏的經濟學,變得親近可理解,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緊扣時事及財經議題:重大經濟議題如同歷史輪迴一般,不斷重演。本書「說故事」般的行文節奏,能為你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即使歷史重演,你也不會重蹈覆轍,做出錯誤的決定。專業審訂/王培煜●聯合推薦商業周刊副總主筆/楊少強懶人經濟學創辦人/小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提摩太.泰勒Timothy Taylor 史丹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畢,美國知名經濟學家、現任美國經濟學會《經濟展望雜誌》(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主編。為史丹佛大學經濟學課程人氣講師,曾獲史丹佛和明尼蘇達大學學生評鑑教學成果獎。泰勒打破經濟學家「難以親近」、「滿嘴學術名詞」的刻板印象,把經濟學變得「平易近人」,也是經濟學相關書籍的人氣作家。林隆全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學士,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畢業後從事產業分析相關工作,先後任職於工研院IEK、半導體設備、電腦周邊、電信業。興趣為佛法、八字。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推薦序第一章 經濟學家如何思考第二章 分工第三章 供給與需求第四章 價格下限與價格上限第五章 彈性第六章 勞動市場與工資第七章 金融市場與報酬率第八章 個人投資第九章 從完全競爭到壟斷第十章 反托拉斯與競爭政策第十一章 管制與解除管制第十二章 負外部性與環境第十三章 正外部性與技術第十四章 公共財第十五章 貧窮與福利計畫第十六章 所得不均第十七章 資訊不完全與保險第十八章 公司與政府治理總結

商品規格

書名 / 零基礎也不怕, 史丹佛給你最好懂的經濟學: 個體經濟篇
作者 / Timothy Taylor
簡介 / 零基礎也不怕, 史丹佛給你最好懂的經濟學: 個體經濟篇:★史丹佛大學經濟學課程人氣講師著作★經濟學是你一生受用的隨身常識要懂經濟學,讀這本就夠!為什麼要懂經濟學?因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7778680
ISBN10 / 9867778685
EAN / 9789867778680
誠品26碼 / 2681770084001
頁數 / 20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學經濟,讀這本就夠!經濟學不只是數字而已:它和政治、心理、歷史等許多學科都有關係。當我們上班、為退休生活儲蓄,投資、納稅、逛街消費,我們其實都是經濟學家。本書各項主題兼具廣度和深度,能讓讀者對個人、國家乃至於全球的經濟議題融會貫通,還能提出高人一等的見解!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王培煜專文導讀(節錄)

從「美中貿易大戰」、「二○一九經濟成長率」到「台北股市收盤行情」……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生活周遭(包括電視與報紙及網路新聞報導)充斥大量的經濟詞彙;事實上,這些經濟議題正左右著我們的生活。為了釐清相關的話題及事件,現代人對經濟學知識的理解其實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書改版自《史丹佛給你讀得懂的經濟學:給零基礎的你,36個經濟法則關鍵詞》一書,原書於二○一四年第二季在國內出版上市,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更獲得從國高中、大學相關科系(包括研究所)老師們、系主任推薦與採用,做為教材及指定讀本。本書成功的因素,最主要是原著「The Instant Economis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How the Economy Works」的作者以平易近人的生花妙筆,流暢生動地介紹經濟學關鍵名詞與觀念,讓一般人可以輕鬆理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應用方法,並在生活中體驗落實。如何成為一個「即學即用」的經濟人(instant economist)?即使像品嚐即溶咖啡(instant coffee)般迅速,也一樣能忠於原味;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成為對經濟議題可以侃侃而談的經濟人,原書作者馭繁就簡、深入淺出,從史丹佛大學經濟熱門課程講義,華麗變身成為商業類暢銷書籍,使得國內外莘莘學子到普羅大眾都能受惠。

本書初版自二○一四年五月出版以來,很快地累積到第四刷,而且過去幾年始終維持長期銷售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從讀者的滿意評價與回響,以及教學工作者的推薦和不吝採用,也讓出版工作者們充滿感激與鬥志。對初學者來說,如何選擇一本入門的書籍並不容易。以往各種經濟學書籍包括基礎經濟學、經濟學入門、圖解經濟學等等琳瑯滿目。不過,這類書籍有些是從經濟學的經典原著節錄而來,有些是知名教授在報章雜誌的專欄合集,並非純粹為了初學讀者特別編寫的。對照之下,本書原本就是為了史丹佛大學經濟熱門課程所精心設計的教材,再加上詳盡的中文版解說,成就了這本真正為讀者量身訂做的「生活經濟學」。本書之所以可貴,在於它運用生活中發生的小事為例,闡釋原本深奧的學理。例如:以菸癮,甚至是毒癮來說明「彈性」這個重要的經濟觀念(夠另類吧!);最後再連結、延伸到退休金(可以對應到我們的軍公教年金改革)、油電混合車的購買誘因等應用。

一般經濟學教材不會討論個人投資議題,但《個體經濟篇》卻特別介紹了這個大家都很關心的事情。從第一章「經濟學家如何思考」開始就貫穿全書的重要觀念 — 「權衡取捨」(trade-offs)。我們可以觀察到,經濟學對個人最有影響力的運用時機,正是有關投資的行為。養成讀者從生活中實踐經濟學是本書最大的企圖,「即知即行」也因此不再是艱難的課題。

至於一個國家所面臨的經濟問題,例如經濟成長和國際貿易收支餘額,還有整個社會的失業與通貨膨脹問題,這四個目標正好就是《總體經濟篇》所探討的主要課題。作者語重心長指出,經濟成長乃是長期間內影響生活水準的重要因素;落後與發展中國家終究還是可以利用「追趕式成長」來提高國內的生活水準。實務上,政府必須審慎施政,包括維持合理的貿易逆差、活絡的國內投資以及較高的國內儲蓄,才能適足以支應國內經濟成長。

全球化浪潮正使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金融危機迅速發展成國際金融風暴,而遭遇國際金融風暴必然的結果是經濟衰退。未來金融風暴的原因可能不再是網際網路泡沫破裂,或是次級房貸危機與金融機構倒閉;何時發生卻是經濟理論模型無法預測的。之前我們提到個人投資要考量流動性,而一個國家在面對金融風暴時,流動性更是穩定金融市場局面的救命金丹。例如在〈聯邦準備理事會的權力〉中,提到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曾提供短期貸款、從市場回購國庫券或購買房屋抵押貸款證券,即政府透過貨幣政策工具以提供市場流動性。

正如以上所說,像是權衡取捨、風險或是流動性這些經濟學的概念與觀點其實是環環相扣、前後呼應的。本書不僅帶您了解個體經濟學和總體經濟學的所有重要問題和熱門話題,也能讓您因此觸類旁通,在生活中實踐經濟學的要義。經濟學並不難懂,經濟問題也不難解,先從閱讀本書開始,建立一個正確的思考架構吧!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經濟學家如何思考
  實際上需要懂多少經濟學,你才敢參與社交或專業談話?說出來包你嚇一跳。赫伯特.斯坦(Herbert Stein)以美國政府經濟學家的身分擔任多種職務近五十年,他曾說:「思考國家經濟政策,只需要大學入門程度的經濟學知識就夠了。」在這憤世嫉俗的時代,也許這種說法並不令人驚訝,但重點是,你不必具備哈佛或史丹佛大學經濟學終身職教授資格,還是可以在大部分的日常經濟討論中堅持看法,你只需要搞懂經濟學家的思考模式就夠了。

  我們先從經濟學的三個基礎問題開始:

˙社會應該生產什麼?
˙應該如何生產?
˙誰來消費所生產的東西?

  這三個問題是每種經濟制度乃至每個社會的基礎,無論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或是低收入、中等所得或高收入社會。尋找問題的可能答案時,沿著一條光譜來思考是有幫助的。在光譜的一端是政府完全管制:政府機關決定生產什麼、如何生產以及誰來消費。在光譜的另一端,你可以想像有一個社會,由個人決定這三個問題的所有答案。當然,在真實世界裡,只有極少數的社會處於這兩個極端。

  讓我們沿著這條光譜移動,那意味著什麼?先不考慮無政府狀態,我們從另一端開始,政府在這裡只提供市場經濟的基礎:追訴盜竊、履行合約、提供最低限度的公共基礎建設(例如國防),這常被稱為「守夜人國家」(night watchman state)。沿著光譜再往前,你可以想像一個社會,稍微放寬政府的責任範圍,將道路和教育等公共服務納入。再接下來,有可能是所謂的社會安全網:國民退休年金制度與健保制度。若是治理範圍更廣的政府,可能會支援某些產業(如鋼鐵、農業),甚至擁有其部分股權;政府可能會控制食物或基本消費品(如住宅)的分配。在另一個極端,你可以想像有一個政府分配全部工作、全部住房及全部食物;政府決定了每個人該做什麼以及每樣東西的價格。

經濟學無法預測未來
  在政府管制與個人自由之間的大辯論,長久以來一直是把光譜另一端的人當成傻瓜或怪物。但現代的經濟學承認每個市場各有優點,也承認在某些情況下市場運作可能會失靈,政府也許有能力福國利民。現代經濟學也承認會有政府干預卻仍然運作不彰的情況,換手讓市場來試試可能成效會更好。為了像經濟學家般思考,你必須務實,並跳脫市場與政府之間的意識型態之爭。甚至有必要深入了解市場實際的運作,並了解市場在運作不佳的情況下如何改弦更張。

  搞懂經濟學的概念,有助於去除對經濟學的一些誤解。比如,經濟學並不能預測未來。常有人抱怨:經濟學家無法指出經濟衰退何時將開始或結束,或股市何時將上漲或下跌。的確,經濟學家不是算命師,無法預測可能會影響經濟體的消費或生產的每項因素。經濟學也與政治立場無關。很多人問我(通常是用客氣而暗諷的方式)是不是共和黨、民主黨、自由黨或綠黨,我得鄭重說明:經濟學與政治立場是毫不相干的。經濟學沒支持特定企業或勞工,也與黨派無關,經濟學只是一個思考問題的架構。

  在進入經濟學家的思考模式之前,讓我們先來瞧瞧一些說法,大多數經濟學家視為理所當然,但多數非經濟學家卻沒想過這些事。

  首先,應該嚴肅看待「權衡取捨」(trade-offs)。思考下面這個問題:假如政府需要增加額外收入,應該向個人還是企業徵稅?在公共論述裡,這問題容易被簡化成:「你關心哪一方?企業或人民?」經濟學家看到的格局更大:若要向企業增稅,企業要如何籌資?他們可以提高賣給消費者的產品價格,可以大砍高階主管獎金,可以削減股東股利,而這些方法都意味著其實某些人口袋裡的錢將變少。我要說的不是應否向企業增稅,而是關於企業課稅的任何敏感話題,都應該聚焦於實際上哪些人最後要來支付這筆稅款。同樣的,當媒體報導經濟議題時,他們大多用一個人來開始說故事。也許是志明最近被一家經營不善的公司資遣,或是春嬌的社會補助金被削減了。這手法稱為「在新聞裡放一張臉」,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新聞寫作。但是當我聽到志明或春嬌時,我好奇的是有哪些人沒有出現在新聞故事裡,卻以不同方式受到同一議題的影響。如同經濟學家所說:「趣聞軼事並非資料。」很多經濟取捨都有一個特色:它能幫助某些人,卻同時傷害了其他人。經濟學家關心的是根據統計受到傷害或幫助的所有人,而不只是新聞報導裡的幾張臉孔。

  其次是,自利(self-interest)是組成社會的有效方式。如果你問一些人:「假如社會裡每個人的行為都十分自私,會發生什麼事?」他們大多回答會「造成混亂」。但很多日常市場交易都仰賴自利,例如貨比三家以覓尋最佳價錢、賣房前等待一個好價格等等。經濟學始祖亞當.斯密(Adam Smith)曾說:「每個人⋯⋯通常既不打算促進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促進了多少公共利益⋯⋯他只盤算自己的安全⋯⋯只盤算自己的獲利。而他在這麼做的時候,如同很多其他情況,被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去促成一個與他本意無關的目的。雖然與他本意無關,但也不會因此使社會更糟。藉由追求他自身的利益,頻繁地促進了社會的利益,比他認真設想促進社會利益還有效。」

第八章 個人投資
  家庭所面臨最重要的經濟決策之一,就是如何為退休生活而儲蓄。退休前需要存的總金額大得嚇人,但沒人有機會過幾十次人生,每次都來試驗不同的退休策略,你只有一次機會。從供需觀點來看,退休儲蓄的決策牽涉到資本市場的供給面。人們儲蓄與投資,提供資金給資本市場,就是希望在沒有太多風險的情況下還能累積財富。

複利的力量
  人一生累積財富的關鍵,在於複利(compound interest)的力量。它是這樣運作的:假設你從一百美元、利率一○% 開始,在第一年的年底,你的帳戶會有一一○美元(原始存款加上利息)。在第二年,你會賺到一一○美元的一○%,合計為一二一美元。在第三年,你會賺到一二一美元的一○%;在第四年,你會賺到一三三.一美元的一○%,依此類推。注意,利息金額每年都增加一些(稱之複利),這是因為計算時的本金每年都在成長。隨著時間拉長,複利的力量可以使儲蓄帶來令人滿意的可觀報酬。

  以下是經過一段期間的財務投資,在某個報酬率下會有多少獲利的計算公式。以起始的金額(現值)乘以括號一加利率的 t 次方,t 是這筆錢儲蓄的年期,這會產生一個未來值。拿一台計算機,試著輸入不同的現值與利率,看看這筆錢在儲蓄十年、二十五年與四十年後會增加到多少,結果可能會讓你瞠目結舌。

  當我們考慮退休儲蓄時,還有很長時間可準備,這就能讓複利發揮作用。如果某人在二十五歲時拿出一千美元,以每年五%的利率來投資,當他到了六十五歲,這一千美元會增加到七千多美元。如果是更積極的投資,報酬率為一○%(大致上是美國股票市場過去幾十年的平均報酬率),十年後這筆錢會增加到將近二千六美元。在二十五年後,它幾乎是一萬一千美元。最後我們來看,一千美元、年報酬率一○%,經過四十年會變成四萬五千美元。想要擁有更積極的投資規畫嗎?根據一五% 的年報酬率(這會需要一些運氣),在十年後,你原始的一千美元會達到四千美元。在二十五年後,你原始的一千美元會增長為三萬三千美元。接下來是更龐大的數字:一千美元、年報酬率一五%,經過四十五年會變成二十六萬七千八百六十三美元,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倍數。

你能冒多大風險?
  總之,在你看一項財務投資時,你要思考的不只是報酬率,不只是期望每年五%、一○% 或一五% 的報酬率,也要考慮另外三個要項:風險(risk)、流動性(liquidity)與稅負。在選擇對你最重要的某些特性時,將會面臨這些特性與報酬率之間的取捨。

  投資風險的定義是,報酬率相對於該投資的平均期望值可能高或低,資本市場是用這種方式來說明「實際情況因人而異」。美國國庫券是風險很低的投資,你幾乎篤定得到承諾的報酬率。投資一間生產新技術的廠商,風險則高得多,你不知道這家公司是否會成功,但它可能出乎意料地成功。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風險是不受歡迎的。也就是說,如果兩項投資都承諾同樣的平均報酬率,你應該會偏好同期間報酬率波動較小的那項投資,這表示它的風險較低。因此,風險較高的投資,例如購買新創小公司的股票,必須提供較高的報酬率來吸引投資人,同時也是對他們忍受波動的補償。

  投資特定公司或特定債券的風險,可以藉由「多樣化」分散投資而減少。多樣化(diversification)的意思是購買許多不同投資標的,以降低整體風險。而「流動性」,則是把投資轉換為現金的難易度。銀行帳戶相當有流動性,很容易把錢領出來;房子不是很有流動性,因為要花一些時間和精力才能賣掉;財務投資如股票與債券則介於這兩個極端之間。一般而言,其他條件(例如報酬與風險)不變的情況下,你會偏好流動性佳的投資。

各種投資工具
  現在我們來思考各種潛在的財務投資,如何用四項特性(報酬率、風險、流動性、稅負)來衡量,以及如何在這些特性中做取捨。尤其是報酬和風險之間的取捨,借用伯頓.墨基爾 (Burton Malkiel) 所說,以睡眠安穩量表來反映風險程度:如果把錢投入這項財務投資,你晚上睡得安穩嗎?

  先說銀行帳戶。銀行提供很低的報酬率而且利息要課稅,但它們非常安全且流動性很好。各國政府還會提供存款保險,保障存款在銀行帳戶的安全性。根據墨基爾的睡眠量表,如果你把全部的錢放在銀行帳戶,那麼你大可以昏睡不醒。它的風險程度接近零。

  銀行帳戶往上升一級,可能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投資於很多風險很低的債券,可能是政府或大公司發行的債券。你在貨幣市場會得到比銀行帳戶稍好一點的報酬。貨幣基金仍然相當有流動性也相當安全,但不如銀行帳戶。根據墨基爾的睡眠量表,把錢放在貨幣基金,你可以在下午小睡,然後晚上也能安然入眠。

  另一項投資類別是定期存單(或稱 CD)。定存是在一定期間內,把資金存放在銀行或金融機構的合約。可能是六個月、一年或數年,但不論期間多久,你在這段期間不能碰這筆資金。這麼做的好處是,你會拿到比一般銀行帳戶更高的報酬率。定存的資金很顯然不是很有流動性;遇到緊急情況時雖然可以取回這筆錢,但得付點罰金。然而它的報酬率優於銀行帳戶,而且多少有些保障。根據墨基爾的睡眠量表,你仍然可以安然入眠。

  至於多樣化的公司債投資組合,或投資於這類債券的共同基金,又如何呢?記住,債券是在一段固定期間內,可以得到預先決定報酬率的一種投資工具。通常一個多樣化的公司債投資組合,會給你優於定存的報酬率。如果你透過基金買債券,當有需要時,通常相當容易轉換為現金。然而它的風險會稍微高些,在大部分情況下,債券報酬率是一個固定利率,這表示如果通貨膨脹與市場利率上升 ,你就會被鎖在這個較低的固定利率,因而吃了虧。因此,若把錢放在債券基金,風險會多一些。睡眠安穩程度可能是:你仍然整晚都睡著,但偶爾會做噩夢。

  另外還有多樣化的藍籌股投資組合。藍籌股(blue chip stocks)指的是大型、知名公司的股票,例如奇異、沃爾瑪、艾克森美孚等公司。共同基金持有很多這些信譽卓著、長期獲利的公司,它提供優於債券投資組合的報酬率,因為股票風險比債券高,即使是藍籌股亦然。然而,股票有節稅優點,因為在你賣出之前,不必對資本利得繳稅。因此,如果你長期持有股票,在收到資本利得前,都可以暫時不必繳稅。

  然而,你的股票投資組合很可能不但沒有保障,而且還可能虧損。例如二○○七~○九年經濟衰退時期,從二○○七年十月到二○○九年三月,紐約證交所股價平均而言都腰斬。因此,如果你投資的是持有多種股票的基金,根據睡眠安穩量表,你在入睡前可能輾轉反側,而且睡醒之前會經歷一些恍若真實的夢。

  想要多冒點險嗎?不妨試試多樣化的高成長股票投資組合。成長股是較不成熟的公司,這種投資一般會比藍籌股提供更高的報酬率。幸運的話,你可能會有好幾年賺到比市場長期平均一○%還高的報酬率。同樣的,如果是買股票基金,流動性也相當夠。儘管多樣化投資這些股票可分散一點風險,但畢竟這些公司本身是風險較高的。因此,按照睡眠量表,如果你把錢投入成長型股票基金,你將噩夢連連;但如果你可以長期持有,經歷一波又一波的漲跌洗禮,最終你在晚上還是可以得到充分休息。

  當你買了一間房子,它不只是一個住的地方,也是一項房地產投資。對多數人而言,住家是他們至今做過最大的單筆投資。歷史上,擁有房產的平均報酬率都是正數,但對於處在蕭條市場的每位屋主來說,等待房屋價值攀升,可能要花一段很長的時間。換句話說,長期(以十年為單位)風險相當低,但短期(以月或年為單位)風險卻高很多。

  個人可從事的最後一種投資是貴金屬,例如黃金、白金,這些貴金屬是個人可從事的風險最高的投資之一。貴金屬市場價格波動劇烈,如果你買賣時機正確,的確可能大賺一筆;但若時機錯誤,損失也很可觀。根據睡眠量表,就是失眠啦!就我本人而言,把這些投資交給專家吧。

你能用多少時間投資?
  腦海裡有了這些選項後,個人投資的最佳策略是什麼呢?真相其實是:沒有一體適用的方法。考慮你的投資時程規畫,會是一個有用的出發點。短期而言,股市的風險很高,但如果視為長期儲蓄(例如幾十年後的退休生活),那麼行情的起伏很容易互相抵銷,長期下來,很有機會因耐心而得到回報。然而,如果你這筆錢是要用來採買本週的食品雜貨,或是為下個月的貸款、下學期的學費著想,那麼你可能無法忍受太多風險。你需要確保錢的安全、流動性夠,就別奢望報酬率好。如果你的時間規畫介於上述兩者之間,例如計畫幾年後買新車或較大的房子,那麼你可能無法承受股市風險,但可以忍受比存在銀行高一些的風險。債券與定存可能是你的最佳選擇。時間範圍,是你對風險承受度的一大關鍵因素。

  也許多數人對其退休金所犯最大的錯誤,是沒有承擔足夠風險,尤其在早期階段,因為太在意財務安全,以致把太多錢放在債券、銀行及貨幣基金。人們即使到了五十、六十歲,一般預期可以再活二十或三十年甚至更久,那可是一段很長的時間,應可利用複利來累積財富。

  那麼,何不只要挑選報酬率最高的股票,然後把全部的錢投入那支股票?為什麼要瞎扯這些風險、流動性與多樣化的觀念?當然了,問題在於沒有人知道哪支股票未來會提供最好的報酬率,股價是根據市場對這家公司未來獲利的預期。股價上漲的因素是,新訊息顯示該公司會比以前更賺錢。但是這些新訊息,就本質而言是不可預測的。正因為你不能預測會出現什麼樣的新訊息,所以股價漲跌是不可預測的,這就是統計或經濟學家所謂的「隨機漫步(random walk)。

  你真正想買的股票,是別人認為前景不好(需求量低,因此價格低),但在未來每個人將認為是隻金雞母的(需求量高,因此價格高)。或許,我是說或許,每週工作六十或八十小時的資深專業投資人,可以定期挑出這類股票。但如果你是坐在家裡讀《華爾街日報》裡昨天寫的更早以前發生的新聞,那麼你該明白,股市專家在幾週前就知道大部分的消息了。你不可能用這種方式看透市場行情。《華爾街日報》或《富比世》雜誌的財經記者有時會組織「標靶基金」,望文生義,某人在房裡對著釘在牆上的報紙證券版射飛鏢,然後買進他射中的任何一支股票。之後,把標靶基金和專業投資人的投資績效拿來比較。結果如何?標靶基金的績效差強人意,而那些專業投資人也半斤八兩。

  所有的投資忠告最終都基於一個事實:你需要存些錢,越早開始越好。無論你是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四十幾歲或五十幾歲,總是有上百萬個理由讓你無法存錢,但如果你不穩定儲蓄,到了六十或六十五歲才想求得錦囊妙計,讓你在退休後能享有高水準的收入,那根本是緣木求魚。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