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敗者的觀點: 德軍將領談希特勒與二戰時德國的興衰 | 誠品線上

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 Germany's Generals, Their Rise and Fall, with Their Own Account of Military Events, 1939-45

作者 B. H Liddell Hart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戰敗者的觀點: 德軍將領談希特勒與二戰時德國的興衰:德軍敗將親身解釋二戰謎團。著名軍事戰略學家李德哈特的重要著作,首次在臺公開出版。了解真實的二戰史,不能忽略戰敗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德軍敗將親身解釋二戰謎團。著名軍事戰略學家李德哈特的重要著作,首次在臺公開出版。了解真實的二戰史,不能忽略戰敗者的看法。二戰關鍵時刻,德國敗軍之將如何看待一戰德國投降後,本來一窮二白,何以在短短二十年間重新建軍、茁壯強大,可再次發動戰爭?此一過程,本書讓德軍將領現身說法。德國將領如何評價希特勒?希特勒當兵只是一介下士,但他擅長權術與蠱惑人心,卻最終指揮一群受過專業軍事訓練的普魯士軍事貴族東征西伐。對這個拿破崙、馬基維里和穆罕默德的綜合體,將軍們是敬畏多,還是不屑多呢?德國原本可以在敦克爾克把英法聯軍殲滅,結果一個說不清來源的命令,讓三十三萬名軍人逃脫德軍包圍。這個命令是誰發出的?德軍將領一致認為,如果不是如此,盟軍日後絕無能力反攻歐洲。「沙漠之狐」隆美爾,本是希特勒欽點的「戰爭英雄」,最後為什麼卻被希特勒神秘處死?利用戰車發動攻擊的裝甲戰術本是英國人的發明,結果由德國人發揚光大,還藉此打敗英軍。德軍將領們對此如何評價?德軍將領如何看待好大喜功的墨索里尼?如果他沒有比肩德國,到處征戰,拖累德國收拾殘局,害德軍戰線擴大,難以兼顧的話,歷史會有什麼不同嗎?「攻擊是最好的防禦」,但進攻阿登最後卻演變成德軍「最壞的防禦」。為什麼?盟國主張德國「無條件投降」,反而是延長戰爭的元凶?德軍敗將為何得出這個結論?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它對七十年後的世界格局依然有著重大影響,直到今天,二戰歷史依舊充滿疑團,有各種解釋和看法,值得繼續研究。李德哈特是位知名的軍事戰略與軍事歷史學家,他的著作超過三十餘冊,在臺出版過《戰略論》、《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等,對臺灣軍事、戰略界之影響甚高。說李德哈特是臺灣戰略學界的啟蒙大師一點也不為過。李德哈特的這本著作,是作者在二戰結束之後,與德國將領們做多次交流的傑作。這時戰敗者才被俘虜不久,作者直接面對他們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證詞,彼此之間做交叉比對,並輔助以大量文獻資料,從而寫成。這正是本書的獨特之處。歷史一般由戰勝者所書寫,並盡量忽略戰敗者的聲音。但本書作者採取了戰敗者的視角,從德國將領的角度,追溯德國在一戰後的建軍過程、軍事力量的再崛起,以及如何走向戰爭,如何最終失敗的過程。他筆下的希特勒,是藉由德軍將領之眼而折射出的拿破崙、馬基維里和穆罕默德的綜合體。而諸將領們對希特勒,既敬畏又不屑。這樣的關係,又有多少會影響到二戰德國的興衰呢?關於二戰的出版品中多如牛毛,但本書獨樹一幟,無論是對軍事史、軍事思想的研究者,還是對一般歷史感興趣的讀者,都頗有裨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李德哈特(Sir B. H. Liddell Hart)英國戰略家和史學家,有「二十世紀克勞塞維茨」之稱,其作品極多,以戰略與戰爭歷史為主。出生於1895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兩度受傷,在索穆河會戰中存活,1927年上尉退伍。離開部隊後以寫作為生,曾在《每日電報》和《泰晤士報》擔任軍事記者,其戰略思想的雛形,是在1929年出版的《歷史中的決定性戰爭》中奠定,本書之後不斷地延伸與修訂,最後取名《戰略論:間接路線》。著作超過三十餘冊,除《戰略論》和兩次大戰戰史外,還有他自己的傳記。李德哈特治學嚴謹,他所寫的歷史為人們所推崇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會親自作田野調查,實勘戰場或遺跡,收集足夠材料後才開始書寫。二次大戰前(1937-1938)擔任英國陸軍部長賀爾.貝利夏的私人顧問,並影響了張伯倫政府的陸軍改組政策。李德哈特是閃擊戰的倡導者,其地位與富勒將軍齊名,並被德國古德林將軍譽為「機械化戰爭理論的創始者」。他的研究不限於軍事領域,更涉足歷史和哲學。戰後,李德哈特在軍事學術界地位達到最高峰,巡迴於歐美各大學及軍事院校進行講學,1966年受封為爵士,1970年逝世。■譯者簡介張和聲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畢業,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西方史學史。著有《文采與悲愴的交響》、《金戈鐵馬》等著作,出版《培根隨筆集》等譯著。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編序初版序言修訂版序言第一部分 希特勒和他的將領第一章 內部矛盾造成的分裂第二章 塞克特重整德軍第三章 布倫堡-福里區時期第四章 布勞齊區-哈爾德時期第五章 旗開得勝全靠古德林第六章 烈陽下的軍人—隆美爾第七章 時運不濟的將領第八章 永遠的老兵—倫德斯特第二部分 戰爭準備第九章 希特勒掌權第十章 擴展裝甲部隊第三部分 德將觀點第十一章 打垮法蘭西卻救了不列顛第十二章 放走敦克爾克的敵軍第十三章 海獅計畫的籌備與放棄第十四章 從地中海到北非的失利第十五章 巴巴羅沙行動第十六章 攻克莫斯科無望第十七章 攻打高加索和史達林格勒第十八章 史達林格勒之後的東線戰場第十九章 對紅軍的印象第二十章 盟軍進攻義大利第二十一章 諾曼第登陸第二十二章 布魯門特提述刺殺希特勒第二十三章 突出部之役—希特勒孤注一擲第二十四章 曼陶菲爾評希特勒結論附錄、德國最高統帥部與將領簡歷

商品規格

書名 / 戰敗者的觀點: 德軍將領談希特勒與二戰時德國的興衰
作者 / B. H Liddell Hart
簡介 / 戰敗者的觀點: 德軍將領談希特勒與二戰時德國的興衰:德軍敗將親身解釋二戰謎團。著名軍事戰略學家李德哈特的重要著作,首次在臺公開出版。了解真實的二戰史,不能忽略戰敗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842871
ISBN10 / 9865842874
EAN / 9789865842871
誠品26碼 / 2681303457005
頁數 / 40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十章 擴展裝甲部隊

希特勒的崛起改寫了歐洲地圖,速度之快,連拿破崙也難以望其項背。然而正是由於德軍裝甲部隊的崛起才使希特勒得以一度所向披靡。若無裝甲部隊,希特勒的夢想難以成真。裝甲部隊才是他制勝的王牌,其作用遠遠大於德國空軍和各國的叛國者。裝甲部隊速戰速決,橫掃千軍如卷席,非其他手段所能比擬。希特勒有遠見,支持發展裝甲部隊,然而他也沒能傾其全力支持裝甲部隊,並最終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有關德國戰車的故事是由托馬將軍在一九四五年告訴我的,他也是德軍第一代裝甲指揮官中的佼佼者,其聲望僅次於古德林(當時古德林是美軍戰俘,本書初版問世後我才得到古德林的口述,現將他與托馬所述相應的部分用括號插入)。托馬為人強悍,卻也有和藹可親之處。他生性好戰,堂堂正正,尊重與其水準相當的對手,在一個戰車稱雄的時代,像他這樣富於激情的軍人是生得其時。如果在中世紀,他肯定是個快樂的騎士,躍馬橫矛在十字路口,為了榮譽向南來北往的過客挑戰。戰車的問世猶如上帝賜予他的禮物,使他可以重溫盔甲騎士的舊夢。

托馬向我講述自希特勒擺脫凡爾賽條約束縛後,德國裝甲部隊的發展概況。「多年來德國只能用道具來進行演練,當一九三四年德國擁有自己真正的裝甲部隊時,我們感到無比歡喜。此前我們只能在蘇聯的協調下,在紅軍的實驗基地進行一些實戰演習。該基地靠近喀山(Kazan),主要在那裡做裝甲戰術的研究。到一九三四年,我們在奧爾德魯夫(Ohrdruf)成立第一個由我指揮的裝甲營,名為『摩扥化車輛訓練指揮部』(Kraftfahr-Lehrkommando),是德國所有裝甲部隊的先驅。」

「後來又在佐森(Zossen)成立兩個裝甲營,我的部隊也擴充為由兩個營級單位組成的團。部隊的裝備是根據軍工廠的研發成果來逐步配備的,最早的是配備氣冷汽油引擎的克虜伯製一號戰車,它僅配備兩門機槍。第二年來了二號戰車,換成了水冷式引擎,配備二十公厘機槍。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八年,三號和四號戰車配發下來,這些戰車又大又好。與此同時,我們的編制也在改變。一九三五年,新成立兩個裝甲旅,每個旅下轄兩個新成立的裝甲師。德國裝甲部隊的軍官都遵循英國裝甲戰戰術觀念,尤其推崇你和富勒將軍的裝甲戰思想。 他們對英國最先成立裝甲旅的創見極感興趣。」英國裝甲旅成立於一九三一年,當時還處於試驗性質,指揮官是布羅德上校(Broad,後升為將軍),一九三四年裝甲旅成為永久性編制,當時旅長為霍巴特(後升為將軍)。

我問他是否如通常所報道的那樣,德國的裝甲戰術還受到戴高樂將軍

(de Gaulle)那本有名的著作的影響。 他的回答是:「不,當時那本書還沒受到多大的注意,我們認為裡面的主張有點不夠真實。它缺乏足夠的戰術指導,過於虛幻,不切實際。而且這本書問世之前,英國人已經闡明裝甲作戰的可行性。」(古德林說:「托馬的敘述是正確的。我是在一九三七年才讀到戴高樂將軍的《未來的軍隊》的德譯本,那時德國的裝甲部隊早已建軍,戴高樂的書對德國裝甲部隊的發展沒有什麼影響。我讀那本書也是出於興趣和好奇,想知道法國人是否接受戴高樂的觀點,可幸的是他們並沒有。」)

托馬繼續說:「你可能會感到吃驚,就像在英國,裝甲部隊的發展在德國也遭到高階將領的抵制。這些老傢伙唯恐裝甲部隊迅速發展,因為他們對裝甲戰術一竅不通,對這種新式武器非常反感。他們抱著懷疑和謹慎的態度,若不是他們的這種態度,德軍裝甲部隊將發展得更快更好。」

西班牙內戰爆發時,托馬受命帶領一個德軍裝甲營到那裡。「當時看來西班牙似乎可以成為『歐洲的練兵場』。西班牙內戰時,我負責指揮德國在西班牙的地面部隊。媒體誇大了德軍的人數,其實在那裡的德軍隊來沒超過六○○人。」(未包含空軍和文職人員)「德軍的任務是訓練佛朗哥的裝甲部隊,同時也可以積累實戰經驗。」雖然德國陸軍高層反對直接干涉,但面對實戰機會,對於托馬這樣的軍人是不會滿足於顧問的角色。八月,瓦里蒙特將軍(Warlimont)以德國軍事特使身份前往西班牙輔佐佛朗哥將軍,他說「托馬自始至終是德國地面部隊在西班牙內戰中所有軍事行動的靈魂和核心」。

托馬說:「我們對佛朗哥的援助主要是武器裝備,如飛機和戰車。開始時他們只有一些陳舊的武器。九月,第一批德國戰車到達西班牙。十月,又再送去一大批,全都是一號戰車。」



蘇聯戰車早在七月底就抵達西班牙敵方陣營,他們的戰車武器裝備更好,我們的戰車僅配備機槍。我開出重賞,每俘獲一輛蘇聯戰車就獎勵五○○比塞塔(西班牙貨幣),我當然樂意將俘獲得戰車為我軍所用。沼澤地使給部隊的行動帶來諸多不便,你聽了肯定會有興趣,我的對手正是科涅夫(Koniev)元帥。

我精心挑選赴西班牙的人選,這些精幹的德國軍人可以訓練大批的西班牙裝甲兵。西班牙人學得快,忘得也快。到一九三八年,我手下已有四個裝甲營,三個連組成一個營,一個連配備十五輛戰車。有四個連配備蘇製戰車。我還有三十個反裝甲連,每連配備六門三十七公厘戰防砲。就像所有的老派將領一樣,佛朗哥將軍也曾想把這些戰車分派到各個步兵師,我一直堅持與他對抗,努力將戰車集中起來使用,這照就了佛朗哥日後的成功。

西班牙內戰結束後,我於一九三九年六月回國,將自己的經驗和教訓整理成文。不久我被派去指揮在奧地利的裝甲團。原本我的命令是要去指揮一個裝甲旅,有感於自己長期在國外,希望上層可以先委派給我一個裝甲團,以熟悉國內的狀況。布勞齊區將軍同意我的請求。臨近波蘭作戰的八月份,我前去第二裝甲師接管的一個裝甲旅。

第二裝甲師歸利斯特將軍(Wilhelm List)的十四軍團,駐紮在喀爾巴阡山脈的另一邊,位於德軍南翼的盡頭。我受命向亞布倫卡走廊(Jablunka Pass)推進,經建議以摩托化旅置於該地而以本旅實施側翼行動,穿過茂密的森林及山脊,到達山谷中的一個村莊,發現村裡的人都上教堂去了。當他們看到戰車出現在教堂門口時別提有多吃驚了。此役我未損一輛戰車,卻將敵陣地擊毀,一夜之間前進五十英里。

波蘭戰役之後,我進入參謀本部,接任機械化部隊督察官。機械化部隊包括裝甲部隊、摩托化部隊、當時僅存的一個騎兵師和機踏車部隊。在波蘭戰役,我們有六個裝甲師、四個輕型師(light division)。每個裝甲師下有由兩個團組成的裝甲旅,每個團則由兩個營組成,一個團戰力約有一二五輛戰車。經過數天的戰鬥後,各團根據經驗計算平均戰鬥力應減去四分之一的戰車,因為有些戰車需要維修。

托馬解釋他所謂的戰鬥力僅包括在連級(或中隊)實際參戰的戰車數量,如果包括用於偵察用的輕型戰車,總數應為一六○輛。

輕型師還處於實驗階段,其戰鬥力也各不相同。但其編制基本上是下轄兩個機動步兵團(每個團由三個營組成)和一個裝甲營,此外與裝甲師一樣,輕型師也還有一個裝甲偵察營和一個機踏車營,以及一個砲兵團。

波蘭會戰後,我們就終止了這種實驗,輕型師全部改編為裝甲師。到一九四○年發動西線攻勢時,我們已經有十個裝備齊全的裝甲師。至那時中型戰車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輕型戰車。



托馬透露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他說進攻時,德國總共才有二四○○輛戰車,而非法國所報導的有六千輛。托馬沒把偵察用輕型戰車的數量納入計算,他說那不過是一些「沙丁魚罐頭」。「法國戰車的品質比我們的好,數量也勝過德國,但他們速度太慢。正是依靠出其不意的速度,我們才戰勝了法國。」(古德林說:「法國戰車在裝甲、火砲和數量上都超過德國,但在速度、無線電通信和指揮能力上不如我們。在重要的戰場集中所有的裝甲部隊,速戰速決以及發揮各級軍官的主動性,這正是我們在一九四○年致勝的主要因素。」曼陶菲爾評論道:「在平時,我們都低估戰車在戰場上速度的重要性。戰車速度的快慢,比裝甲鋼板的厚度更為重要。」)

討論到各種型號的戰車及其素質時,托馬說,如果要讓他在「厚裝甲」和「速度快」之間作選擇,他肯定會選擇後者。也就是說他更看重速度,他從實戰經驗中得出結論,速度才是最重要的。他認為最理想的裝甲團應由三分之二的速度較快的大型戰車和三分之一速度極快的輕型戰車組成。

談到一九四○年的攻勢,托馬說:「全體裝甲部隊軍官,都希望由古德林負責指揮裝甲部隊突破阿登的戰鬥。克萊斯特卻不像古德林那樣對裝甲作戰有深刻的理解,他過去曾是反對發展戰車的主要人物之一。任命一個對裝甲作戰持懷疑態度(即便之後態度有所轉變)的人為裝甲作戰的最高指揮官,這就是德國陸軍當時典型的行事方式。無獨有偶,在你們英國情況也如出一轍。人們認為古德林個性太強,而只有希特勒擁有最後決定權,是他批准克萊斯特的任命。但最後還是讓古德林來負責突破,他就按照在一九三七年陸軍機動演習時所做的,把當時的狀況轉化為實戰。突破敵軍防線後,古德林率領軍隊直撲英吉利海峽。他全力以赴,以『不顧一切』的姿態乘勝追擊。這種具決定性的突破方式,使法國沒有時間集結兵力。」

「德國陸軍經常有人說古德林脾氣暴躁,就像一頭好鬥的公牛,我不同意這種說法。 一九四一年我在東線的斯摩棱斯克(Smolensk)於古德林麾下服役時曾與他打過交道,當時敵方的防守十分頑強,在那樣困難的格局下,古德林並沒有蠻幹,而是心細如發以智取勝。」

我問托馬,在二戰初期德軍裝甲部隊所向披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他列舉了五個主要因素:

一、在轟炸機的配合下,集中兵力攻其一點,突破深入。

二、乘勝前進,夜間急行。常能做到出其不意、深入敵後。

三、充分利用敵方反裝甲火力的不足和我方的空中優勢。

四、裝甲師備有的汽油足夠戰車長驅一五○至二○○公里。如果先頭部隊急需汽油,就用飛機空投油箱。

五、戰車備有足夠三天的口糧,團級再備有另三天的口糧,師級再攜帶另三日份。



托馬舉了一些裝甲部隊長途奔襲的戰例。他說波蘭戰役德軍花了七天時間從波蘭南部的上西里西亞推進到華沙,包括作戰,日均行程約三十英里。在法蘭西會戰第二階段,從馬恩河(Marne)到里昂(Lyon)的推進速度也是如此。一九四一年俄羅斯會戰,從洛斯勞爾(Rosslawl)到基輔以東,二十天內日均行程十五英里。期間從格魯考夫(Glukov)到奧廖爾(Orel)的突襲,三天內每天要跑四十英里。最高紀錄是一天行軍六十英里。(古德林曾給我說明他的裝甲兵團入侵俄羅斯的行軍路線,部隊前進速度甚至比托馬所說的還要快。擔任古德林先鋒的一個裝甲師第一天就奔襲五十英里。從前線到明斯克(Minsk)有二一○英里,他們花了六天時間就到達目的地。其中有一天就行軍五十英里。)

托馬強調裝甲部隊指揮官身臨一線的重要性,要「身處在你的戰車之中」,要像過去的騎兵將領那樣在「在馬鞍上發號施令」。「指揮官要深入戰場來制定戰術,他必須親臨現場,行政事務可以交給參謀。」

針對俄羅斯會戰開始前德國對裝甲部隊的重組,托馬明確地表示這是一步極大的敗著。「從每個裝甲師的兩個戰車團中抽調一個出來,以便編組新的裝甲師,讓裝甲師的總數達到二十個之多。我不同意這個做法,向希特勒表示自己的異議,因為希特勒對技術問題是比較關注的。」托馬認為重新編組的最終結果將削弱德軍的戰鬥力,因為那只增加參謀人員,還得配備相應的支援戰力,而裝甲部隊的攻擊力卻沒有因此而提升。「但是我沒能說服希特勒,他熱衷於裝甲師數量上的壯大,帳面上的「壯大」滿足了他的妄想。(古德林認為:「托馬對俄羅斯會戰開始前重組的批評是完全正確的,裝甲師的戰力取決於戰車。我完全同意他的觀點,我也贊成曼陶菲爾的一些觀點,他是德軍中最有進取心的裝甲作戰將領之一。」)



希特勒沒有插手波蘭會役,但公眾對於「希式謀略」的大肆吹捧,以及法蘭西會戰後,對這種吹捧的變本加厲使希特勒的腦袋大為膨脹。他對戰略、戰術略知一二,但對如何具體實施卻一竅不通。希特勒他常會有一些好點子,但他往往像岩石一樣頑固不化,結果那些好點子在落實時也多半功虧一簣。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