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知道了: 雍正.被誤解的皇帝.被低估的王朝 | 誠品線上

朕知道了: 雍正.被誤解的皇帝.被低估的王朝

作者 傅淞嚴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朕知道了: 雍正.被誤解的皇帝.被低估的王朝:Saha.朕知道了。(Saha是「知道了」的滿語發音)藉著祕奏,雍正幾乎知道他的帝國發生的一切,甚至是邊疆角落裡的一聲嘆息。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Saha. 朕知道了。(Saha是「知道了」的滿語發音)藉著祕奏,雍正幾乎知道他的帝國發生的一切,甚至是邊疆角落裡的一聲嘆息。但他不知道的是:在後世,他變成史上最被誤解、謎團最多的皇帝;他統治的13年,成為史上最被低估的王朝。和父親(康熙)和兒子(乾隆)相比,雍正呈現出如此衝突、多元、復雜、孤獨,甚至混亂的面貌。他的癖好個性、他權力來源的正當性、他的死亡、他的政治風格、他的政治遺產,都充滿了各種彼此對立的評價,纏繞著諸多疑問。而他的內心世界,我們更是無從知曉。無疑,一方面是因為,他活在康熙和乾隆這兩個盛世巨人的夾縫之間。雍正王朝的13年(1722-1735年),猶如是兩束巨大光環之間的史學陰影,也宛如兩座巔峰之間被忽略的低谷。另一方面是因為,漢人知識分子的不滿和誣陷,以至於這位皇帝要親自編寫一本書,為自己辯護。而兒子乾隆下令銷毀這本書,又徒然增加了世人對他和滿清的誤解。因此,他的一生,幾乎是被塗抹上層層厚重脂粉,更加撲朔迷離。而現代坊間電視傳奇,更是將這些誤解推向極致。他變成風月皇帝、他的後宮充滿了矯情的賤人、邪惡的陰謀。處在康乾盛世的光環下,雍正以及他運轉的帝國,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他們的內心世界又是什麼?而雍正本人,何以願意承擔責罵、罪名、譏諷,對帝國肌體進行更為超前的手術呢?翻開本書,如有親臨歷史現場,史景遷式的歷史寫作風格,再現「朕這樣平常皇帝」的心理圖景。打開書,雍正就赤裸裸地站在我們面前。【本書附贈:「雍正和年羹堯的祕密對白」,滿漢文版雍正硃批奏摺,引領你體驗雍正內心及清帝國真實語境。】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傅淞嚴媒體人兼作家,著有《流浪的王都》等書。他的歷史著述以引領讀者親臨歷史現場、進入人物內心世界為特色,和一般電視講壇式的歷史書寫有別。他還擅長從邊緣的角度看待中國歷史,遊歷走訪了眾多被視為邊疆民族的歷史遺址,嘗試以他們的角度重新看待歷史。作為民間文化團體『盛京六部』的總幹事,他重走商周時期的肅慎遺址、唐代渤海國和高句麗古城、契丹人遼國的發源地、女真人和滿洲人的歷史遺址,並把這些經驗和思考融入他的歷史寫作,使得他的歷史寫作別具一格。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楔子】1、偶像黃昏2、第一閑人3、帝國夢魘4、死亡游戲5、白額野虎6、大義覺迷7、紅樓一夢8、重返詩經9、改土歸流10、生死彈劾11、江南捕蟬12、軍機殺機13、破塵禪師14、死亡傀儡15、朝乾夕惕

商品規格

書名 / 朕知道了: 雍正.被誤解的皇帝.被低估的王朝
作者 / 傅淞嚴
簡介 / 朕知道了: 雍正.被誤解的皇帝.被低估的王朝:Saha.朕知道了。(Saha是「知道了」的滿語發音)藉著祕奏,雍正幾乎知道他的帝國發生的一切,甚至是邊疆角落裡的一聲嘆息。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842284
ISBN10 / 9865842289
EAN / 9789865842284
誠品26碼 / 2680879937003
頁數 / 25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19.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多年以後他都會記得,在松花江畔捕魚的時候,他已不再是一個春風得意、年輕得志的皇族貝勒,而是女真族一位普通的酋長之子。

胤禛內心深處的松花江,永遠是那麼富有生氣。他親眼看到,文武雙全的父親,竟然還是一個手法熟練的漁夫!儘管船隨著急流飄盪搖曳,但是玄燁毫不在意,在富饒的松花江上,他的手感特別好。無論魚網擲向何處,皆能捕獲滿網的大魚小魚。而胤禛與他的兄弟們一起拉網,大魚壓得船頭直晃。

年輕的胤禛也將永遠記得,皇考在長白山密林之中,竟然僅僅憑藉山澗的倒影,一箭正中猛虎的肋部,虎應弦而斃。目睹此景的這些新滿洲八旗,可都是從大小興安嶺中招募的勇猛之士,玄燁留下的令人驚奇的一箭,在東北新滿洲的軍人間流傳很久。

岸邊的連綿群山,曾是三百年前的女真人聚集地。那時候,愛新覺羅的先祖們正在長白山深處顛沛流離。如今,玄燁與兒子們,像蓽路襤縷的祖先們一樣在山中狩獵,胤禛和他的眾多兄弟們會捕住上千隻鹿、野雞、虎和熊。每逢狩獵的號角響起時,胤禛都會想到清肇祖、努爾哈赤的六世祖、胤禛的十世祖——猛哥帖木兒。

山谷的寂靜裡,他能體會到這座東北的靈山賦予這個家族數不清的神秘。

此時此刻,離胤禛全面準備奪儲還有十五年;此時時刻,他還唯皇太子胤礽馬首是瞻。這是生命中最自由的時候,他可以完全地放鬆下來,以北京王府裡年輕貝勒的心態,帶著好奇去體驗先祖們的生活方式。

那天晚上月色明亮。在奔流的松花江岸邊,兩萬多人在夜幕下點燃了熊熊篝火,那篝火一直點燃二十多里,如同滿天的星斗。白天康熙與皇子們親手捕魚,夜晚父親和兄弟們架起爐具烹調鮮魚,在夜晚那溫暖火堆旁,他們傳遞燒好的鮮魚,魚香彌漫在這個靜謐的夜晚。他們吃著從盛京帶來的豬油炒菠菜、漬製山裏紅,醬燒茄子,吃著松子、榛子等東北特產……

這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康熙因為平定噶爾丹成功而親往東北盛京拜謁祖陵,胤禛隨從父親東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意氣風發的愛新覺羅家族,作為中國第一家族重返東北「龍興之地」。

白山黑水間,曾有過如此圓滿的東巡之旅,然而在清實錄的記載中卻留下一些讓人疑竇叢生的空白。有的史書記載,在盛京故宮裡擺放的幾十桌宴席中,有皇帝玄燁一桌,包括胤禛在內的八位阿哥坐了八桌,清實錄中卻僅僅記載了皇長子、皇三子等七位阿哥,如此準確的清史怎麼會算錯了一個?

第八位阿哥——那位蒸發掉的阿哥是誰?

正是雍正皇帝胤禛。

胤禛剛剛即位,成為雍正皇帝之後,即逐家逐戶收繳大臣家中所存的康熙手諭,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稀有大臣隆科多、胤禛皇子時代的智囊戴鐸等人,都因私藏文書被判以重罪。康熙王朝絕大部分的記錄被毀滅。乾隆在位六十年,實錄多達六千三百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實錄僅僅殘留三百卷。

皇四子胤禛孤獨地從長白山的火堆旁離開,帶著他的歷史,躲進了歷史帷幕的深處。康熙晚年的立儲大計、皇太子胤礽的兩次被廢、皇三子胤祉的學術活動、皇八子胤禩的強勢崛起、皇十四子胤禵的西征烽煙等等,也終究被胤禛撕碎成隱隱約約的碎片。甚至他幼年直至中年的活動,只能氤氳在淡淡的記憶當中。

或許,我們只能在殘存史料的夾縫中,捕捉他一閃即逝的身影。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