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島記: 從寶島回獅島 | 誠品線上

雙島記: 從寶島回獅島

作者 毛麗妃/ 黃淑君/ 梁金菊/ 淡瑩/ 王潤華/ 李氣虹/ 盧麗珊/ 胡月寳/ 張紫蘭/ 林高/ 柯思仁/ 蔡深江/ 陳志銳/ 殷宋瑋/ 黃德勝
出版社 季風帶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雙島記: 從寶島回獅島 :這本書收錄十五位作者:毛麗妃、黃淑君、梁金菊、淡瑩、王潤華、李氣虹、盧麗珊、胡月寳、張紫蘭、林高、柯思仁、蔡深江、陳志銳、殷宋瑋、黃德勝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這本書收錄十五位作者:毛麗妃、黃淑君、梁金菊、淡瑩、王潤華、李氣虹、盧麗珊、胡月寳、張紫蘭、林高、柯思仁、蔡深江、陳志銳、殷宋瑋、黃德勝, 他們從新加坡獅島到臺灣寳島留學与生活的篇章,透過本書一一道出在記憶、意識和身體上留下的珍稀回憶与深刻烙印。高嘉謙作序推薦—— 「島嶼的可見與不可見,恰如兩端,是他們的根與徑,是源頭,也是重新出發的新起點。兩座島嶼之間不是單向的旅程,而是往返交疊的雙重目光。曾幾何時,臺灣已是他們人文世界裡的『僑鄉』,在不同時刻裡浮現出他們的人文牽掛。他們每一篇寫下的臺灣經驗,或個人的臺式『鄉愁』,就像早年的水客在僑鄉與南洋之間運送的僑批,在某個意義上,封存了時間與記憶。」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主編:陳志銳陳志銳,曾在東西方求學,獲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英國萊斯特大學商業管理碩士、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文學碩士及英國劍橋大學漢學博士。現任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亞洲語言文化學部副主任及副教授。作為一名學者、作家與藝術工作者,陳志銳曾發起新加坡全國學生文學獎、新加坡詩歌節,並擔任東南亞文學獎、新加坡文化獎、金筆獎、新加坡年度書籍獎等評審。他曾獲新加坡文學獎、金筆獎、方修文學獎、青年藝術家獎、全國傑出青年獎、陳之初美術獎等。撰寫並主編華文創作、中英文學術論著近三十種,並製作本地文化視頻「十分南洋」。近年創作有《長夏之詩》(臺灣時報,2022)。作者:毛麗妃、黃淑君、梁金菊、淡瑩、王潤華、李氣虹、盧麗珊、胡月寳、張紫蘭、林高、柯思仁、蔡深江、陳志銳、殷宋瑋、黃德勝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 錄推薦序 島嶼燈火 ◎ 高嘉謙 7主編序 更精彩的雙重歸返 ◎ 陳志銳 13毛麗妃我與紅樓的愛情故事 27紅茶館,那些年 35黃淑君 青春集體驚呼——我在臺灣求學的日子 39梁金菊 多彩之筆——留學臺灣師大美術系點滴 47淡瑩 臺大女生第五宿舍的日子 53附 留臺詩兩首 61王潤華在臺大女生第五宿舍前排隊的日子 65木柵盆地的星座 73李氣虹 臺灣印象 83木柵印象 97盧麗珊 五月的炸水餃 109 胡月寶 人生若只如初見 113張紫蘭 在世紀末的震撼中,重回島嶼 127林高那些跟上了我——走永康公園 141日常臺北 149 柯思仁 闖入臺北的一個旅人 161再會夜都市 169 蔡深江 漫步經心 175附:詩一首 100個荒謬大合唱 183 陳志銳 在嚴謹和不羈之間——思念尼采 197逆旅拾遺——文化考察團報告書 207殷宋瑋 備忘錄的備忘錄──「文青是怎樣煉成的」之養成篇 221黃德勝 支流 227我們都是詩人 233作品發表年份 237

商品規格

書名 / 雙島記: 從寶島回獅島
作者 / 毛麗妃 黃淑君 梁金菊 淡瑩 王潤華 李氣虹 盧麗珊 胡月寳 張紫蘭 林高 柯思仁 蔡深江 陳志銳 殷宋瑋 黃德勝
簡介 / 雙島記: 從寶島回獅島 :這本書收錄十五位作者:毛麗妃、黃淑君、梁金菊、淡瑩、王潤華、李氣虹、盧麗珊、胡月寳、張紫蘭、林高、柯思仁、蔡深江、陳志銳、殷宋瑋、黃德勝
出版社 / 季風帶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672264
ISBN10 /
EAN / 9786269672264
誠品26碼 / 2682493672001
頁數 / 24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0cm(高)x 14.0(寬)x 1.5(厚)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420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島嶼燈火| 高嘉謙 ◎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一九六二年的秋天,來自馬來半島霹靂州小鎮的青年學子王潤華和淡瑩分別來到了臺北念書。隔年王潤華聯合僑生同學創辦「星座詩社」,多人皆來自馬來西亞,一個跨校的文學社團由此而生,接續數年發行詩刊,刊印仝人詩集,頗成氣候。因而一九六三年也可視為在臺馬華文學的起點,至今一甲子時光。期間王潤華結識淡瑩,拉攏加入詩社,進而相戀。畢業後二人輾轉赴美國深造,最後落腳新加坡,成為新加坡公民,在大學服務之餘,亦活躍於新加坡五月詩社。王潤華自新加坡退休後曾回到臺灣擔任大學教職和行政數年,爾後再次回到馬來半島的南方大學學院任教。

一九八一年,成長於新加坡的林高來到臺大中文系念書,彼時他已在新加坡德新中學教書七年,卻以三十二歲超齡「破例」獲得新加坡公務員委員會獎學金赴臺深造。臺大畢業後,他返回新加坡的中學教書,也曾在教育部任職,同時寫作和出版微型小說和詩集。退休後還到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教創作課。尤其令人感到溫暖的是,他每年皆常規性安排返臺計畫,固定探訪當年臺大師長齊益壽教授,長期給林文月等師長寫信問安,儼然臺北的旅外遊子,每年定期返鄉。

王潤華和林高皆出生於殖民地時期的星馬,但他們的人生歷程裡卻在不同階段締造了自己的臺灣因緣。他們的移動軌跡背後,揭示的是冷戰時代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積極推行的僑教政策,在僑務委員會所頒布的〈華僑學生申請保送來臺升學辦法〉下,星馬兩地華裔學子踴躍赴臺升學,締造的人文——華文島鏈。在留學臺灣的風潮裡,長年積累下來的星馬留臺生,無論最終返鄉,或留在臺灣,已然形成具有特殊意義的社會群體,在不同行業領域,產生或隱或顯的深遠影響。

在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留臺生相對是顯而易見的群體,組織動員能力強。但在新加坡的英語主流社會裡,留臺生相對少,且棲身於各個角落,沒有張揚的群體標誌,卻扮演著關鍵性的人文推手角色,在教育界和華文媒體裡尤其顯著。他們是散落在島上的光點,每一個亮點都可看作點燃了島嶼的燈火,既可視為「華校生」這個社會群體的延伸,亦是傳承人文——華文理想的火種。

陳志銳主編的《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作為新加坡留臺人的合集,蒐集十五位留臺人各一至二篇不等的文章,以獅島——寶島的雙島嶼意象,恰恰是重新為兩地開啟新的連結視窗。陳志銳是有心人,此書二〇二三年杪於臺北出版,而書中有淡瑩、王潤華回顧星座詩社往事,六十年的光景昭然若揭。悠悠的留臺歲月,藏於其中的文化印象與文學脈動自然值得記上一筆。早幾年在馬來西亞出版的《我們留臺那些年》(2014)、《我們返馬這些年》(2018)、《篳路藍縷:留臺人口述歷史回憶錄(1950-1985)》(2020)也屬異曲同工,不僅說明留臺歲月不是雁過無痕,還試圖建構其華人史、社會學的意義。

但《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顯然另有定位。集子中的作者群都出自人文科系,也從事相關行業,其中還以中文系背景的作者為大宗。這凸顯了在新加坡現實語境裡,一個很務實的理由。有能力和閒情操筆為文者,不是相關科系的學者、教師,就是華文媒體工作者。留臺背景的他們,顯然是新加坡人文版圖上的少數。但也因為他們堅守中文創作,筆下遊走的臺灣街頭巷尾,耳聞親見的臺灣訊息,重拾回味的校園景觀和往事,恰似散布的星點,以臺灣經驗為度引,搭建了臺灣接軌南方島嶼的另一個平臺,也替新加坡補上內嵌其中的臺灣人文視窗。

在華文島鏈的意義上,不同時期的新加坡留臺人以合集的面貌登場,那是教育線的回力延伸,也是另一條文學線索的浮現。在臺馬華文學以外,新加坡文人/學人的留臺因緣,他們的寫作和文學研究,為新華文學添柴加火之餘,另有景觀。箇中的意義,不僅是見證臺灣人文教育的土壤,播撒的外來種子已然茁壯,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臺灣在華文島鏈的特殊位置,其鏈接的人文網絡的多重維度。我們大概無法忽視,學院裡的僑教,或東南亞外籍生教育,藉由臺灣人文環境與文學養分的薰陶與灌注,形塑的華文感性模式,早已落實在不同的留臺人身上。《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尤其讓我們看到新加坡留臺人隱約可見的臺式「影響焦慮」,也可視為一種別具意味的臺式「感覺結構」。從更廣義的角度而言,伴隨教育移動而帶來的人文——華文島鏈,凸顯了新馬華文的發生,離不開周邊循環交織的華文網絡。

《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的寫作,在我看來有一種回看島嶼燈火的意象。曾經的留臺人面向臺灣,有的是返鄉後以旅人身分,在印象與現實裡度量臺灣;有的輾轉多地又回到臺灣扎根;有的如定期訪友探親,又或領著更年輕的中學生到寶島文化考察。這些從最初留學經歷裡的延伸和擴充,已繁衍為多種可能、不一而足的臺灣經驗,在他們生命軌跡裡產生不一樣的觀照和火花。

這讓人不禁想起十九世紀末第一任直接派駐新加坡的清朝使節左秉隆〈遊廖埠〉的詩句:「乘興不知行遠近,又看漁火照星洲」。這首寫於一八八七年的詩,帶出了最早的「星洲」意象,而自詡「星洲寓公」的邱菽園已是後來者的賡續。外來使節在新加坡已待了六年,在距離新加坡四十公里外的民丹島上回望島嶼,在遠近難以把握的朦朧裡,那點點亮光的「星洲」,確實比大家熟知的地名息力、叻坡,多了幾分雅興和詩意。也正因為這一份朦朧的距離感,牽動的情感、思緒,已然變得複雜和玩味。從留學「鄉愁」的意義而言,臺灣也成了距離外的燈火人家。無論是殷宋瑋的文青之養成,柯思仁的夜都會,張紫蘭記掛的921震災,臺灣這座島上總有持燈人,等待著星洲來的歸人。

平行而觀,從一九六〇年代至到二十世紀末,這十五位不同階段的留臺人寫於不同時段的文章,眼中的臺灣,仍隱然可見他們參照的新加坡位置。這些留學生寫作臺灣,恰似「返鄉」,這裡有他們念茲在茲,在新加坡看不見的「人文氛圍」——緩慢、自在、樸實、人情、溫柔;卻也有他們從自身習以為常的安穩時局裡,窺見歷經時代與城市變遷的臺灣,暴漲的政治浮躁、分裂與焦慮。對照往日青春時光裡,歲月靜好的校園生涯,他們寫出了箇中的追懷和記憶,也不乏照見眼前的失落與沉澱。在那些反覆多次「回臺灣」的經驗裡,既是異鄉又是故鄉的複雜情懷,攪動不同的情感記憶。他們是返鄉汲取人文的活水,惦掛校園的師長,追念早已失落的校園青春;重逢久別或不再熟悉的同窗,在變化的無奈裡,求索往日時光的樸實,在巷尾熟悉的老餐廳裡重拾舊日的餘味。島嶼的可見與不可見,恰如兩端,是他們的根與徑,是源頭,也是重新出發的新起點。兩座島嶼之間不是單向的旅程,而是往返交疊的雙重目光。曾幾何時,臺灣已是他們人文世界裡的「僑鄉」,在不同時刻裡浮現出他們的人文牽掛。他們每一篇寫下的臺灣經驗,或個人的臺式「鄉愁」,就像早年的水客在僑鄉與南洋之間運送的僑批,在某個意義上,封存了時間與記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的作者林高、柯思仁、蔡深江、殷宋瑋、胡月寶、張紫蘭皆是臺大中文系系友。這大概是境外系友的文章,第一次共同出現在同一本集子,殊為難得。可以為《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寫推薦序,這是我的榮幸。

試閱文字

自序 : 主編序 更精彩的雙重歸返 | 陳志銳 ◎ 新加坡南大副教授,作家、書畫家

0.
「做為一個獨立國家多元文化結構的一部分,新華現代詩必須更鮮明地自我塑造,不僅擺脫那種『斷臍』而不『斷奶』的依賴關係,同時大膽嘗試改用斑蘭葉包紮粽子,配合嶄新的局面建設屬於自己的特色與風格。」——新加坡現代主義詩歌先鋒林方《斑蘭葉包紮的粽子——序〈五月現代詩選〉》
一直向往臺灣文壇的林方(1942-2021)始終沒有留學臺灣,卻於一九五九年參與了臺灣名詩人覃子豪指導的中華文藝函授學校詩歌班,深受導師覃子豪欣賞,還從臺灣郵寄了很多詩刊給他,甚至為林方未出版的詩集寫好了序言。
我多麼希望本書也可以收錄林方記錄此段以函授課程「留臺」的文章,雖然他從沒寫過。

1.
新加坡寫作人與臺灣文壇的緊密關係,甚至就由一個沒有真正赴臺留學的林方看出端倪。
早至上個世紀的五〇年代,因馬來亞政府的反共政策,禁止中國書籍刊物入口,因此臺灣文學,特別是當時開始盛行的現代主義文學,通過書刊的流通與人際互動對新馬華文文學產生影響。紀弦等倡導的現代主義文藝思潮和覃子豪、羅門、瘂弦、張默、洛夫、王文興、郭良蕙等的臺灣現代主義作品通過《蕉風》被大量推介給新馬讀者,如一九五九年的《美的V形》(蕉風文叢)就收錄余光中、羅門、葉珊、周夢蝶等詩人的現代詩,進而產生巨大深刻的影響。
在沒有數碼干擾的年代,鉛字緩慢卻深刻。

2.
從一九六〇、七〇年代伊始,臺灣政府為了拓展影響,大力鼓勵海外華僑到臺灣接受高等教育。從一九五〇到八〇年代間留臺的新加坡華族學生相對眾多,而且畢業後大多回到新加坡,這與繼續留在臺灣深造甚至工作的馬來西亞寫作人大相徑庭,其中當然包括新加坡的就業機會和個人發展等利好因素,因此期間也有許多馬來西亞的畢業生選擇到新加坡工作,甚至長期定居。新馬畢業生把臺灣現代文學的影響和滋養帶回新加坡,許多為人師表的還在學生間傳授與傳播,這就包括本書收錄的新加坡文化獎得主王潤華、淡瑩、林高,以及學者教師殷宋瑋、蔡深江、柯思仁、胡月寶等。韓國學者許世旭在《臺灣詩給新華詩的影響》裡還把這影響稱為「易地生根」。
雖為異地,卻因文學和思潮的滋潤,有了開新花結新果的機緣。

3.
一九九〇年新加坡與中國建交,新加坡獎學金學生開始大批保送到中國頂尖大學,保送留學臺灣的學生近乎絕跡,只有少數的自費留臺。然而,留臺返新後依然從事文字工作的比例相對頗高,包括本書收錄的張紫蘭、盧麗珊、黃德勝、陳志銳,以及源自大馬後在新工作定居的毛麗妃和李氣虹,其中好些也是文學創作者,甚至堪稱「文青」。另外加上電臺主持人的黃淑君和攝影師梁金菊,構成了本書《雙島記——從寶島回獅島》。
從夢幻寶島回到現實獅島,帶回留學生涯的淳樸記憶,啟迪文學生活的感性際遇。

4.
雖然留臺的年份從一九五〇年代至二〇〇〇年左右相距甚遠,然而本書收錄的作者對臺灣求學生活的記憶毫無例外是深刻且溫暖的。兩座島嶼之間的聯繫除了海洋,更是留學的人情與回憶、文學文字的牽絆。當然,我們可能也聯想到《南洋讀本——文學、海洋、島嶼》(王德威、高嘉謙編)中所言及的「以海洋–海峽、島嶼–半島為觀照,取文學作為航道,文字貼近風土為構想,透過不同地理意義下的路徑、視角,深度閱讀近現代東南亞迥異的人文地理、歷史文化脈動」。新臺作為島嶼被海洋聯繫,有著雙向的文字文學航道,其中有出發也有回歸,似離散又似聚合,甚至緊密且有血緣的語言風土的關聯。
且讓我們一一綴拾。

5.
「我的生命中有兩座紅樓,一座在彼岸;一座在此岸」,毛麗妃的〈我與紅樓的愛情故事〉講述的即是彼岸昵稱紅樓的臺灣師大,以及此岸獅城的紅磚組屋之間的比較。紅磚是兩座建築的共同點,離家漂泊也是身為東馬人的毛麗妃在二地的共同點。時間流逝、空間變化,其文筆始終細膩溫婉,依然充滿懷舊之情。
〈紅茶館,那些年〉細述毛麗妃對紅茶館裡喝咖啡的獨特緣分和個人品味。過程中,紅茶館和咖啡成為了寧靜致遠的象徵符碼,音樂被賦予了特殊的包容意義。作者在喧囂鬧市中以抒情的文字醞釀簡單的藝術生活,平和的獨處幸福。

6.
電臺主持人黃淑君的聲音聽得多,文學創作卻罕見,本文是一次精彩呈現。〈青春集體驚呼——我在臺灣求學的日子〉講述了她四年大學生活遭遇的新奇和挑戰、成長和感悟。從小學老師轉換成大學生的身分,求學地點又不是臺北而是臺中,黃淑君的留臺生活在文化和語言上一開始就很有挑戰——例如學習繁體字、改變會話方式、加強臺語聽說能力等。文化活動、演講、政治人物的群眾大會、演唱會、921大地震等,特別是猜測921餘震的強度成為生活娛樂更是最荒謬的黑色幽默。從陌生到熟悉,從青澀到成熟,她筆下的青春集體驚呼,是美好的童話,更是人生無憾的一個大感嘆號!

7.
攝影師梁金菊的〈多彩之筆——留學臺灣師大美術系點滴〉以美術之筆寫出了繽紛多彩的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留學經歷,真宛如「卅載如一筆劃」。她很生活化地從初到臺灣經歷的如名字稱呼、文字、交通習慣和食物等的文化差異和挑戰,寫到美術和文化活動,凸顯了個人的成熟與成長,回憶色彩斑斕,一如其畫、其攝影。

8.
文化獎得主淡瑩是詩人,以細膩詩化的筆調寫下散文〈臺大女生第五宿舍的日子〉,回憶自己在臺灣大學女生第五宿舍度過的青春歲月,其中有早年宿舍的淳樸環境、嚴格的規定,甚至異國僑生室友的差異與互動。全文邊回憶邊敘述,緩緩鋪展年少夥伴們靈魂中最閃爍的動人品質,以及留學時光對她一生詩意與美學的影響,充滿了溫馨與感慨。
附錄的兩首留臺詩歌即是詩人本色了:首先,第一首〈五月在落霞道〉以美麗景象為鋪墊,對著長廊、眾山等景象卻覺得不是真正重要的,暗示一個更高的思念的精神的層次。因為來自南方的馬來亞,詩人將自己比作南風,飄動在「相思樹」上,強調了一種深切的思念和對過去(南方)的眷戀,有深厚的情感和意象豐富的語言,充分展示了詩人細膩的注視眼光和水性女子的柔情。
第二首〈驪歌〉則以婉約的筆調表現了一個畢業後的轉折點:詩人面對離別、成長、返回馬來西亞霹靂河畔的未知與未來,以及對個人獨立和出發的思考。詩中使用的自然意象和象徵都加強了在留臺返馬臨界點上的內心掙扎。

9.
文化獎得主王潤華教授的〈在臺大女生第五宿舍前排隊的日子〉必然要與其夫人淡瑩的文章〈臺大女生第五宿舍的日子〉交互對照著看,文章把兩人在臺大宿舍的戀愛經歷以文學筆法亦詩亦散文地娓娓道來,很是吸睛。兩人是同鄉,來自馬來西亞霹靂州,又同赴臺灣留學且專業相同,而且同詩社,甚至更是文學同好。令人莞爾的是王教授將臺大女生第五宿舍比作特洛埃城,自己則是希臘人,嘗試攻城以贏得芳心,最後在圍牆外相會,尋找愛情之窄門,形象浪漫又逼真。
王潤華接著在〈木柵盆地的星座〉則描述了一個「星座」詩社成立的來龍去脈,譜寫了在星座詩社中友情與愛情的滋養與成長。作者以緬懷之筆,把詩社團員積極互助、彼此推動之情寫得絲絲入扣。他們創作之外還編輯刊物,成就了當年好些文壇重要的詩人與詩作。最後雖然各自離散到世界各地,聯繫和友情仍然持續,「星座」在文學的歷史長空中依然散發光芒。

10.
〈臺灣印象〉乃報人李氣虹的個人經歷,從小學記憶開始,經歷對中國文化和臺灣認識的變化。親切的語氣,生動的場景,傳達了其對臺灣的深厚情感。他也誠懇地反思了鄭成功的故事、《三國演義》、電影《貂蟬與呂布》、臺灣校園民歌和新浪潮電影,以及臺灣的文化商品對新馬華人社會的影響。
〈木柵印象〉涵蓋了李氣虹在政治大學東亞所的學術經歷,以及與臺灣和兩岸關係有關的一系列觀察和回憶。李氣虹強調了臺灣特別是政大東亞所對於他個人成長和學術發展的重要刺激。臺灣地名之歷史,特別是木柵社區,也反映了臺灣的多元文化和歷史演變。該文清楚交代了政大的珍貴學習體驗如何深刻且深遠地影響了其事業與研究的重心,極有個人特色。

11.
盧麗珊的〈五月的炸水餃〉記錄了一天的難忘經歷。那是一九九五年臺灣著名女藝人鄧麗君去世的那一天。文中充滿了作者的情緒反應——震驚、悲痛、懷念:「熱熱的炸水餃還在口裡噗哧咬出香濃汁液,幾乎燙熱舌頭,心卻降至冰點。」她也提到了鄧麗君的成名曲《海韻》,以及這首歌與歌星突然離世之關聯。這如此小自我小歷史的記錄與大歷史大社會的緊密關聯,凸顯了音樂和流行文化對影響和塑造人們集體記憶和情感體驗之重要性。

12.
胡月寶的〈人生若只如初見〉把讀者帶回了臺北的留學現場,回到其深植在臺北的初見與再見。作者重訪懷舊景點,重溫留學記憶,重見當年故人。除了刻畫初秋臺北的景色,她也描述了街頭小店的獨特風味及城市的優雅,當中又尋訪文化地標如錢穆故居和學生時期之學校、聚餐之餐館等,深切感受到了臺北濃郁的生活氣息以及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13.
〈在世紀末的震撼中,重回島嶼〉是常年旅臺的張紫蘭的親身經歷和感悟,描述了她在臺灣發生嚴重地震後選擇回到臺灣生活的情景和糾葛心情。文章一開頭描述臺灣遭受嚴重地震,但她仍在離開劍橋以後毅然回到臺灣。張紫蘭細膩的文筆強調了人與人之間更細膩的聯繫,以及災難時刻人性中更明亮的閃光點。生命、生活與生存,堅韌與善良,在災難中重新有了巨大的立體意義。

14.
林高〈那些跟上了我——走永康公園〉一文,通過遊永康公園而勾起逝去的記憶,充滿了深情回憶與深刻思考。記憶和時間當然是本文的母題——記憶的「刪去」或移位,歷史與政治的割裂與互涉(如被移位的蔣中正像),使得思考流動,記憶變幻。當時空交錯,時間與自然交融,林高巧妙地使用茶作為連接記憶和歷史的紐帶,而茶座與茶話成了暫停時空的敘事元素。
林高的另一篇散文〈日常臺北〉以日常筆觸描述了作者在臺北的日常觀察和思考。從過海關與一個女性交談開始,作者用心記載洞察的心得,描述了臺北的景觀變化,探討了城市化和商業化導致人們失去休閒和放慢腳步的機會,甚至是剝奪自由與民主的代價。公園、市場、人群、亭子、老夫妻、爺爺、孫子、小學生、大嫂等具體的日常意象或人物,與歷史長河裡的臺灣歷史與社會事件(如228事件、法輪功的爭議等)形成強烈的反差。

15.
學者作家柯思仁的〈闖入臺北的一個旅人〉以深沉與哲理的筆調描述了他對記憶、身分、文化交融的思考。他首先通過臺北城市的交通與建設變化凸顯城市的動態性及時間感。接下去也通過具體地點如建築、咖啡館反思城市如何在個體的認知中被建構,甚至虛構。可見作者不僅是旅人,更是臺北的虛構者,反映了城市如何引發留臺人身分認同的複雜性。
柯思仁的另一篇散文〈再會夜都市〉通過在老字號美觀園日本料理餐廳的經歷,勾勒出對於臺北這個現代都市與過去歷史的複雜情感。餐廳成立於一九四六年,成為聯繫過去和現在的紐帶,而西門町的現代變化和過去歷史也在作品中交相輝映,臺語老歌與日本歌曲相似也呼應了這種聯繫。一句「即使一個旅客,總還是改不了口,聲聲說是要『回臺北』更是把所有留臺人的心聲道出。

16.
蔡深江的〈漫步經心〉榮獲一九九〇年臺灣時報文學獎散文甄選獎,已經成為新華文學的經典之一。余光中就曾評述本文「作者的遭遇與其他的時光鄉愁的患者並無多大差異,使《漫步經心》卓然不群的,是作者出入虛實的探索與近乎童話而富於感性的語言。」充滿彈性和魅力的語言使這篇文章巧妙融合了象徵、隱喻和抒情的眾元素,以破碎卻詩化的節奏描述了人們心中的沙漠、木製的椅子和荒蕪的池塘,表達了一種對童年、記憶和成長的思考。沙漠象徵旅人內心的孤獨和迷茫,綿羊代表人群不得不的安分守己與循規蹈矩的排隊。全文沒有清晰可循的結構,零散卻抒情,通過相關比喻、似聯不聯的符碼和詭譎多變的意象傳達了自我對生活和內心沙漠的忽視與對體制的過度依賴。
蔡深江的〈100個荒謬大合唱〉亦是延續了精靈般的蔡氏文字,仿若100句詩化警句,幾乎要相信再略作修改即可把它們串起來完成一篇離奇荒謬的散文體。文辭多帶諷刺,或有黑色幽默,或深刻觀察。我們甚至可以稱其為詼諧的哲學、荒謬的詩歌、成人的寓言、不隨便的隨筆。

17.
陳志銳的這篇散文〈在嚴謹和不羈之間——思念尼采〉寫於離臺七年之後,糅雜著對臺的思念、服警察役的矛盾、以及碩士課程研究尼采的啟發。其中包含筆者對臺北城市的自由不羈、小我對社會大我的反思、職業道德和個人道德之間的複雜,尼采哲學和警察職業的內心矛盾與思考。總體而言,本篇散文以哲學思考、邏輯辯證,自我反詰以及文學元素,呈現了作者與臺北之間思想、情感和身分的碰撞。
〈逆旅拾遺——文化考察團報告書〉是陳志銳一篇另類的文化考察團報告書,事由其帶領高中生到臺灣浸濡,一如多年前高中的他自己。飛臺的班機、住宿的劍潭、士林的夜市,臺北三學府的考察等,是舊地重遊的複習,更是物是人非後的新體驗。身為領隊教師,他必須為了學生利益放棄或更改行程,更要把行程轉換為一個個教育的時刻(teachable moments),藉此提升學生對文化差異的尊重和適應能力。後來學生在半年多後收到自己在臺北寫給自己的信,那個悸動確實令老師動容,都是後話了。

18.
殷宋瑋的〈備忘錄的備忘錄──「文青是怎樣煉成的」之養成篇〉讀來彷彿「文青品味修煉祕笈」,透露出如何在大學時代對哪一種文學的閱讀(如張玉法的《中國現代史》教材,以及林毓生的《思想與人物》等書)、怎樣的書店的選擇(包括市場區隔、書局與書刊的分類和分眾),來打造自己的文學鑑別和分辨能力。有趣的是其中提及作者自覺的寒酸——試圖避免被主流文化所吸引,將自己從主流群體抽離出來。作者對高尚優雅代表大眾的金石堂書店內的夏宇《備忘錄》詩集猶豫再三,始終沒有購買,正是一個(小)文青反(大)文青的主觀體現,也真是一個留臺文學研究和文學理論極其有趣的案例研究。

19.
〈支流〉是教育工作者黃德勝所記述的一段複雜的感情關係,通過第一與第二人稱自在轉換的方式,交替敘述了二者之間的情感、煩惱和無法言喻的吸引力。年少青澀的內心糾結和感情掙扎、迷茫和苦澀,都彷彿是留臺階段的「少年維特之煩惱」。最後與母親一同到廟裡燒香還願,卻是放下過去,尋求平靜和釋懷的開始了。「一個男孩寫給另一個男孩」的複雜文字,內含錯綜糾纏的情緒和對未來的不同選擇,文字充滿了迷離的氛圍,甚是迷人。
黃德勝的創作〈我們都是詩人〉,探討了生命詩學、詩學生命。通感、詩歌和生活之間(本該)親密的關係,即是文章最大的主題。通感(Synesthesia)說明詩歌如何可以觸發人們的感官,激發情感,並讓生活更豐富和有意義。其引用了古代和現代詩人的詩句,如王維、白居易、鄭愁予、夏宇等,以突顯情感和自然界的多種內在關係。

20.
正如留臺人習慣說的「回臺灣」。我們這裡十五位作者在留臺取經後返回獅城新加坡,再經由這裡一篇篇的臺灣記憶引航歸返臺灣的出版社和閱讀市場。如此堪稱雙重歸返吧——這航線不是更精彩更有意義嗎?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十五位從新加坡獅島到臺灣寳島留學与生活的作者,道出其感受和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高嘉謙、新加坡作家協會會長林得楠誠意推薦
★圖文並茂,收錄具有記憶性的留臺照片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