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小兒體質學, 體質辨識與育兒調理之道: 九大偏頗體質×八大易感病徵×四法對症調理……中醫理論與現代兒科研究, 打造專屬孩子的體質辨識與調養指南 | 誠品線上

中醫小兒體質學, 體質辨識與育兒調理之道: 九大偏頗體質×八大易感病徵×四法對症調理……中醫理論與現代兒科研究, 打造專屬孩子的體質辨識與調養指南

作者 侯江紅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中醫小兒體質學, 體質辨識與育兒調理之道: 九大偏頗體質×八大易感病徵×四法對症調理……中醫理論與現代兒科研究, 打造專屬孩子的體質辨識與調養指南:中醫兒科的辨識與前瞻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中醫兒科的辨識與前瞻調養,預防勝於治療的實證育兒法!從望聞問切到藥浴食補,專為3~6歲設計的體質辨識法、家庭照護策略與臨床實證,給孩子最適切的預防醫學▎體質辨識,開啟兒童健康之門 本書立基於中醫理論,結合現代小兒保健實務,針對兒童的體質類型進行深入分析與分類。作者認為,兒童體質不僅關係到成長發育,還直接影響疾病的易感性與預後。透過系統化的體質辨識方式,家長與醫者得以針對不同的體質特徵,如「偏熱型」、「偏寒型」、「虛弱型」等,做出具體調養建議,預防疾病發生。此一觀點呼應中醫「治未病」理念,讓小兒醫學從治療轉向預防與個別化健康管理。▎系統分類,建構中醫兒科體質學理 作者細緻歸納小兒體質的多樣性,並將其分為九大類型,包括氣虛、陽虛、陰虛、痰溼、溼熱、血瘀、氣鬱、特稟與平和體質。書中逐一說明每種類型的成因、表現症狀、臨床案例與對應調理方法,不僅強調辨體的重要性,也鼓勵結合望聞問切進行全面評估。值得注意的是,書中不將體質視為僵化的分類,而是強調體質的可變性,受遺傳、飲食、環境與情緒等因素影響,因此更需要長期觀察與靈活調整。▎從理論到實踐,架構完整育兒指南 除了理論探討,書中也提供大量臨床案例與實用建議,包括飲食選擇、生活作息安排、季節性調養、藥膳與推拿等自然療法,使本書不只是醫學專業參考書,更是家長實際操作的育兒指南。例如針對氣虛體質兒童,建議使用黃耆、黨參等藥材入膳,搭配適當運動提升免疫;而對溼熱體質兒童,則強調減少油炸食物攝取並保持排便順暢。透過簡易實踐方式,協助家長從日常中逐步調整孩子體質,建立健康基礎。▎體質教育,重新定義兒童健康觀 本書不僅是一部醫學專著,更是一種教育理念的倡議。作者強調每位兒童都有獨特體質,不應用單一標準來衡量健康與發育快慢。透過本書的體質分類與調養方法,家長與教師可重新理解孩子的生理節奏與心理特質,進而提供更合適的照顧與陪伴方式。這種以「個體差異」為核心的健康觀,不僅有助於降低過度醫療與藥物依賴,更提升了整體兒童福祉。本書對中醫兒科體質學的理論建構與實踐推廣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書特色】:本書以中醫體質學為核心,專注於兒童體質的辨識與調理,提供清晰的分類架構與對應方法。首創系統化的「小兒體質分類」模式,詳列九大體質特徵及辨識方法,並結合實際案例提供飲食、生活作息與自然療法等調養建議,讓家長能依據孩子體質進行個別化照護。書中強調體質可變、因時調養的觀念,兼具預防醫學與育兒實用性。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侯江紅,畢業於中醫系。現為兒科診療中心主任、中醫兒科主任醫師。著有《小兒生長三道門坎》、《小兒發熱》、《嬰童醫案》、《嬰童醫理》等作品。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第一篇 小兒體質學說理論基礎 第二篇 小兒體質在臨床辨識與調理中的實務應用 第三篇 小兒體質學的現代研究與實證探索 附錄

商品規格

書名 / 中醫小兒體質學, 體質辨識與育兒調理之道: 九大偏頗體質×八大易感病徵×四法對症調理……中醫理論與現代兒科研究, 打造專屬孩子的體質辨識與調養指南
作者 / 侯江紅
簡介 / 中醫小兒體質學, 體質辨識與育兒調理之道: 九大偏頗體質×八大易感病徵×四法對症調理……中醫理論與現代兒科研究, 打造專屬孩子的體質辨識與調養指南:中醫兒科的辨識與前瞻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4166317
ISBN10 /
EAN / 9786264166317
誠品26碼 / 2682920434004
頁數 / 284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

  為什麼有的孩子長得快,而有的孩子長得慢?為什麼有的孩子吃飯很容易食積,而有的則否?為什麼有的孩子容易生病,而有的就很少生病?為什麼有的孩子生病容易發熱,有的則容易咳嗽,還有的容易轉為肺炎?為什麼有的孩子容易產生過敏反應,有的不容易發生?為什麼有的孩子急躁易怒,而有的膽怯內向?孩子之間之所以有如此差異,與孩子的體質狀態密切相關。人的體質狀態影響他們的健康狀態,體質狀態關乎生長、發育、心理、性格,更關乎疾病的發生狀態及結果,進而也會影響人的自然壽命。小兒體質狀態更是如此,而且孩子體質狀態與成人明顯不同,如與成人的生命徵象不同;與成人的病因和易感性不同;與成人的病理反應不同;與成人的非健康傾向不同;與成人的疾病過程不同;與成人的調治反應不同等……而小兒體質狀態又有可變性、兼夾性、可調性。研究小兒體質狀態,自古至今都是十分重要的臨床問題,對現今的醫學意義更大,這是基於人們對主動健康意識的重新認知。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少生病、不生病,就要求臨床醫生,甚至家長,樹立良好的主動健康意識,研究孩子的體質狀態,調治小兒偏頗體質,以提升孩子健康水準、提升疾病療效。本書為大家拋磚引出小兒體質狀態的研究之路。全書討論小兒體質的古今研究概況;影響小兒體質的相關因素;小兒體質狀態形成的特點、變化規律;基於亞健康狀態的小兒偏頗體質狀態分類;各偏頗體質狀態的臨床特徵;小兒體質狀態的辨識方法及調治原則;某些基於小兒偏頗體質狀態的調理應用;常用調理小兒偏頗體質狀態的技術方法。

  儘管歷代醫家對小兒體質狀態的研究和臨床實踐一直沒有間斷,但是小兒體質狀態的研究仍存在諸多問題,臨床應用體系還不完善,這就要求我們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以及對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更加深入、系統地研究解決體質狀態中存在的問題,並在臨床中廣泛應用,逐步由小兒體質學說發展為小兒體質學。為此,本書收錄筆者主持的「小兒體質狀態辨識方法與干預技術示範性研究」最新成果,供同行參考。書中有許多不足,甚至某些觀點異於同道,希望給予批評指正。

侯江紅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篇 小兒體質學說理論基礎

一、小兒體質理論的古代文獻解析

1.小兒體質的提出

  「體質」一詞在歷代中醫文獻中稱謂不一,有氣質、氣體、素質、體質等不同名稱,直至葉桂(葉天士)、華岫雲才始稱體質。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對體質的論述,對人體體質類型作了多種分類。如《黃帝內經.靈樞.通天》把人分為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五種類型。又如《黃帝內經.靈樞.壽夭剛柔》指出:「形有緩急,氣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堅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壽夭奈何?」雖是人的先天稟賦,但是可以根據這些形、氣的不同情況來衡量體質之強弱,從而推斷其壽命長短。《黃帝內經.靈樞.壽夭剛柔》還指出:「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氣而視壽夭者,必明乎此立形定氣,而後以臨病人,決死生。」提出如何確定體質的強弱,判斷元氣的盛衰,觀察形與氣之間平衡與否,而後決定治療措施。而小兒之體質特點,首見於《黃帝內經.靈樞.逆順肥瘦》:「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提出了小兒體質學說的生理基礎。

2.小兒體質形成的因素

  小兒體質的形成,由先天稟賦和後天因素共同作用。先天稟賦主要取決於父母,是小兒體質的基礎,會在後天因素的參與、影響和累積下發展變化。

  《幼科發揮.胎疾》說:「肥瘦、長短、大小、妍媸(注釋:ㄧㄢˊ ㄔ,美醜),皆肖父母也。」《格致餘論.慈幼論》中說:「兒之在胎與母同體,得熱則俱熱,得寒則俱寒,病則俱病,安則俱安。」明確指出小兒體質與父母密切相關,母親的健康、營養、精神狀態等,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進而影響孩子的體質狀態。《景岳全書.小兒則》說:「母多火者,子必有火病;母多寒者,子必有寒病;母之脾腎不足者,子亦如之。」

  母親體質的寒、熱、虛、實直接影響了小兒體質,使小兒體質偏寒、偏熱、偏虛、偏實或稟其特異體質。《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指出:「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癲疾也。」指出母體孕育胎兒時的疾病,也影響著小兒體質和非健康傾向。《景岳全書.傳忠錄》云:「以人之稟賦言,則先天強厚者多壽,先天薄弱者多夭。」指出先天因素影響體質狀態,進而影響人的壽命。《幼幼集成.護胎》謂:「所以年少生子者,或多羸弱,欲勤而精薄也;老年生子者,反見強盛,欲少而精全也。」是指備孕期間男子天癸充沛與否,對孩子體質狀態的影響。

  《幼幼集成.護胎》又說:「胎嬰在腹,與母同呼吸,共安危,而母之飢飽勞逸,喜怒憂驚,食飲寒溫,起居慎肆,莫不相為休戚。」由此可見母親的飲食起居、七情六慾、勞逸適宜與否,決定小兒體質強弱。

  《黃帝內經.素問.痹論》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醫宗金鑑》說:「小兒恣意肥甘生冷,不能運化,則腸胃積滯矣。」說明在後天因素影響中,飲食習慣對小兒體質的形成,產生很大的作用。

  《呂氏春秋.盡數》說:「輕水所,多禿與癭人;重水所,多尰(ㄓㄨㄥˇ)與躄(ㄅㄧˋ)人;甘水所,多好與美人;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尪(ㄨㄤ)與傴人。」《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故邪不能傷其形體。」《醫學源流論.五方異治論》亦有類似的論述:「人稟天地之氣以生,故其氣體隨地不同。西北之人,氣深而厚,凡受風寒,難於透出,宜用疏通重劑;東南之人,氣浮而薄,凡遇風寒,易於疏洩,宜用疏通輕劑。」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正如《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云:「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中央者,其地平以溼,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以上顯示人們居處的地理環境、水土風俗、氣候差異,都會影響體質狀態的形成,這是基於「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的小兒生理特點。小兒體質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先天稟賦占主要因素,同時後天因素,包括飲食習慣、勞逸適宜、環境氣候等,也會顯著影響小兒體質的形成。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以中醫體質學為核心,專注於兒童體質的辨識與調理,提供清晰的分類架構與對應方法。首創系統化的「小兒體質分類」模式,詳列九大體質特徵及辨識方法,並結合實際案例提供飲食、生活作息與自然療法等調養建議,讓家長能依據孩子體質進行個別化照護。書中強調體質可變、因時調養的觀念,兼具預防醫學與育兒實用性。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