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易逝, 情難全, 元稹詩中訴不盡的相思
作者 | 吳俁陽 |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風華易逝, 情難全, 元稹詩中訴不盡的相思:情深幾許,換不回驀然回首的一瞥驚鴻詩酒為伴,留不住長安城頭的月落西風此情可待,終是舊紙殘詩寫盡的離歌從曲江煙雨到西廂殘夢 |
作者 | 吳俁陽 |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風華易逝, 情難全, 元稹詩中訴不盡的相思:情深幾許,換不回驀然回首的一瞥驚鴻詩酒為伴,留不住長安城頭的月落西風此情可待,終是舊紙殘詩寫盡的離歌從曲江煙雨到西廂殘夢 |
內容簡介 情深幾許,換不回驀然回首的一瞥驚鴻 詩酒為伴,留不住長安城頭的月落西風 此情可待,終是舊紙殘詩寫盡的離歌 從曲江煙雨到西廂殘夢,元稹的愛恨流轉如詩如畫 卻逃不過時光荏苒,落葉離枝,各自天涯 ⚑ 長安 我常想撐一葉蘭舟,逆著歷史的長河,穿過歷朝歷代的興衰,一路西行,於一個秋天的黃昏,在殘陽如血、天高雲淡的清寂中,緩緩走向盛唐花樣的記憶裡——長安,滿懷期待地叩開那扇蒼老斑駁的古都之門。那千年以前繁奢的朱雀大街、傾城爛漫的菊花、風流倜儻的詩人、葡萄釀就的美酒和晶瑩剔透的夜光杯早已在腦海中根深蒂固,我無法不去想念。 ⚑ 皮影戲 那夜,你心裡開始有了那個念念不忘的她。夜色深深,只聽見風聲簌簌、夜雨瀟瀟,柔柔的雨絲傾瀉下來,豐盈而綿長,溫潤而潮溼,透過朦朧的雨簾,如詩的流韻裡灑落成一幅畫卷,增添了幾分浪漫,也憔悴了你幾分漸瘦的心事。你在西廂下想隔壁梨花深院的她,想瘦了月亮,想圓了夢想,想肥了春苗,更想長了藤蔓。 ⚑ 鶯鶯 遠去的馬車即將啟動,情郎轉身便要離開。縱使鶯鶯心裡裹著千萬個捨不得,卻還是不得不放他離去,因為她深諳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的道理,即便不肯放手也是枉然。愛他,念他,紛繁的思緒,卻是剪不斷,理還亂,貪婪的眼神寫滿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 憶事 風,悄悄的,在你還未曾徹底醒來的時候便把似水年華的美夢埋葬,而你只能在長安的黃昏裡枕著一縷桐花的馨香黯然惆悵,默默徘徊。一份無法抑止的憂傷,一份永遠痴纏的深情,在或清晰或模糊的字裡行間倏忽翻開所有關於青春的記憶,那些並不遙遠的往事,便又在你耳邊堅持重複著幾度難忘的刻骨銘心。驀然回首,看不到她,盼不到她,眼前的一切,即便美得無處可藏,你心底浮泛起的也只是一份恍若隔世的感傷。 本書特色:本書以元稹的詩作為引,融合歷史與情感,描繪詩人在盛唐餘暉中的愛恨離合與仕途沉浮。透過細膩的筆觸,再現長安繁華與紅塵夢影,詩意縈繞,映照詩人一生的遺憾與癡迷。書中既有對舊都長安的深情回望,也有對詩酒人生的沉思,愛與宿命交錯,夢與現實交融,在浮世滄桑中勾勒出一位詩人難以磨滅的痕跡。
作者介紹 吳俁陽,原名吳小軍,作家、編劇。文風溫婉空靈、清新淡雅,以細膩婉約、情深意切為特點,頗得花間詞派餘風,被讀者推為「新花間派掌門」、「最美詩詞解析第一人」。著有《千古詞帝的山河舊夢,南唐後主李煜的情與愁》、《饒是詩魔,聚散皆愁,白居易以筆墨繾綣的大唐舊夢》、《浮名淺唱,柳永的風月與情愁》等書。
產品目錄 第1卷 不是花中偏愛菊 第2卷 牡丹經雨泣殘陽 第3卷 唯有牆花滿樹紅 第4卷 潛教桃葉送鞦韆 第5卷 夜夜箏聲怨隔牆 第6卷 公子文衣護錦輿 第7卷 誠知此恨人人有 第8卷 半緣修道半緣君
書名 / | 風華易逝, 情難全, 元稹詩中訴不盡的相思 |
---|---|
作者 / | 吳俁陽 |
簡介 / | 風華易逝, 情難全, 元稹詩中訴不盡的相思:情深幾許,換不回驀然回首的一瞥驚鴻詩酒為伴,留不住長安城頭的月落西風此情可待,終是舊紙殘詩寫盡的離歌從曲江煙雨到西廂殘夢 |
出版社 /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671832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671832 |
誠品26碼 / | 2682853799003 |
頁數 / | 366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CM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無
內文 : 春詞
「看那魚兒歡快徜徉,看那鳥兒自由飛翔,看那花兒迎風蕩漾,看那雲兒四處飄蕩。是誰,給我徜徉的清泉;是誰,給我飛翔的藍天;是誰,給我蕩漾的臂彎;又是誰,給我飄蕩的靈魂?」
鶯鶯手裡擺弄著一個少女模樣的皮影,一邊拉動絲線,讓它做出各種表情動作,一邊在白色幕布後唱出嬌鶯般婉轉的歌喉。還沒等元稹緩過神來,她手裡的皮影就又變成了一個衣著華麗的中年婦女。
「我的女兒,我也曾像妳那樣渴望飛翔,也曾那樣希望蕩漾。自由是幸福的毒藥,愛情是靈魂的傀儡。妳的母親,在繁華的長安,於萬千人中,尋覓自己的方向。」
「我美麗的母親,那年是否有人讚美:誰家的女子如此嬌俏?誰家的女兒如此妖嬈?只是我家中早有眷戀,這讓我如何割捨?」
「那是自由的諷刺,那是美麗的謊言。無數的夢想堆積的城牆。華燈初上,是美麗的回憶;月上柳梢,是凌遲的美麗。沒有受傷的心靈,沒有破碎的眼淚,只有不去追尋,才有幸福的空氣。沒有忘了歸來,忘了春將遲暮。」
鶯鶯在女兒和母親兩個角色之間來回變換,如魚得水。元稹經不住看得神魂顛倒,不知不覺中踱到她面前,輕輕捏起她手中女兒的皮影,學著那嬌俏女子的模樣唱了起來:「行雲不歸,流水不回。母親的憂愁,在女兒的心頭。沒有追尋,怎能有行走的勇氣;沒有遇見,怎能有疼痛的記憶?您的錯誤就是把我當成了自己。您的女兒,即使痛苦,也是幸福,即使愉悅,也只有更幸福。」
聽了元稹的唱詞,鶯鶯臉上立即爬上了嬌羞的紅雲。元稹用鼓勵的眼神看著她,她才不得不繼續那母親的角色,咿咿啞啞地唱了起來:「那年是母親的生辰,那天滿街花燈,那刻我的手帕如落葉凋零。是他,撿起了手帕;是他,輕觸了我的指尖;也是他,放開了我的手;也是他,在同樣花燈滿街時,獨留背影。」
元稹痴痴盯著眼前的神女,早已抑制不住內心的激盪,唱出的詞句卻被他改了又改,篡了又篡:「您比魚兒還愛徜徉,比鳥兒還想飛翔,比花兒更要蕩漾,比那白雲更愛飄蕩。只是,魚兒失了清泉,鳥兒傷了翅膀,花兒落了根,白雲找不到藍天。郎君的夢想就是少女的方向,帶著您的眼睛與我遠去吧,明日就在前方。」字字句句,都含著對鶯鶯深藏的情。
他是她手中的皮影,隨她向左向右,向前向後,他無法開口,無法告訴她,他對她情意的深厚,只能默默守在她身後,只為了她不經意的那一次回眸;他是她手中的皮影,隨她的意志翻著筋斗或是戰鬥,他無法開口,無法告訴她,他心裡的喜怒哀樂,只能默默守在她身後,只為了能再觸碰到她那雙溫暖的手;他是她手中的皮影,也心甘情願地做她手中的皮影,無論時間多麼長久,他願意為她等候,直到她毫不留情地將他推開……鶯鶯,他深情款款地注視著她,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只好把在心裡憋了很久的話一句一句唱給她聽。
可是,這美豔的女子真的能聽懂他隱藏在詞曲中的如花心思嗎?鶯鶯沒再看他一眼,轉過身,將手裡的皮影丟在身後的箱子裡,紅著臉,急步走出了雜物間,只留下元稹一人呆呆立在原地。難道是自己太過心急,唐突了佳人?元稹緊步跟了上去,鶯鶯卻早已失其所在。
從冬月,一直到次年初春,元稹幾乎有兩個月沒能再見上鶯鶯一面。夜未央,人難寐,思緒如同光影斑駁下的一堵古老城牆,荒草叢生,一俯首,落入眼底的唯有滿染蒼茫的落寞,不由得他不心生恍惚。已經是早春二月了,她還是不肯再見他一面,難道她心裡當真不曾留駐過自己玉樹臨風的身影?斜倚月下,元稹發出低低的嘆息,到底,還要他付出多少的痴情,才能如願以償地捧起她如花似玉般嬌嫩的面容?無奈之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錦衣夜行的寂寞繫在窗櫺上輕輕搖曳,在回憶與想像裡憧憬與她攜手到老的情景,然後,把所有的歡喜與哀傷都一一融入柔腸百轉的文字,在季節的變遷中感受上天的每一份恩賜與捉弄。
就這樣,老生常談的舊事依舊被他不知疲倦地塗鴉,原本以為早就擱淺在她目光之外的心願卻又在那個寒涼遍生的初春被吟唱得奼紫嫣紅。起身,坐在床邊靜靜看她送他的綠衣霓裳,每一念起,都惹他心緒紛亂,究竟,深居簡出的她都藏了些怎樣的心思,那些細膩的心思裡又藏了多少關於他的祕密?她的心思,他猜不明白,也思索不透,既然無法洞知她都想了些什麼,也弄不清她到底對他有沒有好感,那就索性不要去想,不要枉費心機地去思量,還是為她寫一首思念愛慕的詩好了!
總是想找出一些最能表達他心情的文字,總是想賦予這段感情最為華美的辭藻,然而,當纖瘦的十指摸著詩的韻腳一路招搖,一些雜亂無章的病句,也便迅速從四面八方鋪天蓋地而來,並在灼灼的日光下開出繁盛的花來。是章節裡的語無倫次洩露了他內心的慌亂,還是停筆後的將錯就錯放縱了他的率性,他不得而知,他只知道,寂寞的時候,他早已習慣一個人呆呆坐在窗邊,一邊伸手理順一頭散落的長髮,一邊痴痴想念著某個刻骨銘心的片段,然後一聲聲喊著一個鍾情的名字,在蒙塵的時光中,任記憶隨著那場盛開的梅花舊事不著痕跡地探窗而入,瞬間洞穿他所有的柔腸百轉。落筆千言,那個已經沉寂了許久的聲音再次闖入他的耳膜,那張已經模糊了許久的面容,再次映現在他的眼前,而那些想要深埋心底的前塵往事亦宛若一把鏤空染香的摺扇,被慢慢展開在思念的襟口,於是,過去所經歷過的種種歡喜與惆悵的脈絡,便又一股腦地在他不變的守候中逐漸變得次第分明,每一念起,都惹他莫名的徬徨。
最佳賣點 : 本書以元稹的詩作為引,融合歷史與情感,描繪詩人在盛唐餘暉中的愛恨離合與仕途沉浮。透過細膩的筆觸,再現長安繁華與紅塵夢影,詩意縈繞,映照詩人一生的遺憾與癡迷。書中既有對舊都長安的深情回望,也有對詩酒人生的沉思,愛與宿命交錯,夢與現實交融,在浮世滄桑中勾勒出一位詩人難以磨滅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