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寫.臺灣老建築
作者 | 黃至民 |
---|---|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速寫.臺灣老建築:戶外寫生或景觀速寫極具參考價值的水彩速寫指南超過60座歷史建築的速寫紀錄,由城市速寫家帶引讀者實地走訪采風,呈現每一座歷史建築的現代風貌,並搭配 |
作者 | 黃至民 |
---|---|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速寫.臺灣老建築:戶外寫生或景觀速寫極具參考價值的水彩速寫指南超過60座歷史建築的速寫紀錄,由城市速寫家帶引讀者實地走訪采風,呈現每一座歷史建築的現代風貌,並搭配 |
內容簡介 戶外寫生或景觀速寫極具參考價值的水彩速寫指南超過60座歷史建築的速寫紀錄,由城市速寫家帶引讀者實地走訪采風,呈現每一座歷史建築的現代風貌,並搭配新舊照片對比,幫助速寫觀察與瞭解建築的背景及生活場景。本書特色1.手繪速寫是隨時隨地皆可創作的一門技藝, 不論是建築設計或其他相關設計,都能運用最有溫度的、最獨特的視角以及最豐富的專注方式,快速的紀錄與表達自己所見之感觸,作品往往是獨一無二的。本企劃採城市建築的速寫作品,由城市速寫家帶引讀者實地走訪采風,呈現每一座歷史建築的現代風貌,並搭配新舊照片對比,幫助速寫觀察與了解建築的背景及生活場景。2.超過百年的近代城市中,超過60座歷史建築的速寫紀錄,有建築背景、速寫印象與美感以及走訪城市角落的庶民美食與在地小吃等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黃至民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臺北工專)建築科系、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畢業,曾任職臺灣菸酒公司擔任工務課技士、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及擔任臺中市中區區公所區長(2015~2019年)至退休。任職臺中市中區區長期間,曾推廣城市/建築速寫的活動,帶入舊城新生方法論,協助速寫團體與老店新開店家辦理手繪活動,例如萬代福戲院歷史旋梯彩繪電影海報、電子商圈圓柱列彩繪、自由商圈燈箱美化彩繪等素材,成為臺中舊城在地人文歷史與老店家元素。更在2018年協助臺灣太陽餅博物館(全安堂)及臺中市旅遊協會,承辦2018年亞洲速寫年會在臺中,吸引400多位及24國以上速寫好手來臺灣臺中,一起來畫臺中舊城;2019年公職退休後,繼續以手繪臺灣各城鎮風土為題材及故事,定期發表,並獲得《人間福報》2019年7月23日頭版:「手繪臺中老城區700種面貌」報導。目前為建築師兼城市速寫家,也在勤益科技大學景觀系及五權社區大學兼任手繪臺中舊城城市速寫班講師。
產品目錄 〔推薦序〕舊城新生.手繪臺中/林佳龍(外交部長)〔自序〕老靈魂與新創意!用手繪喚起舊城新生命導讀:我的速寫工具篇1.黃金山城九份2.基隆正濱漁港3.淡水長老教會禮拜堂4.淡水紅毛城5.北投溫泉博物館/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原臺鐵新北投車站6.總統府(原臺灣總督府)/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原臺灣總督府鐵道部)7.監察院(原臺北州廳)8.艋舺龍山寺9.新竹市美術館(原新竹市役所)/新竹市政府(原新竹州廳)10.新竹演藝廳/新竹東門「迎曦門」/新竹都城隍廟11.西部海岸線木造車站大山車站/談文車站/新埔車站/日南車站/追分車站12.東勢大橋/東勢公學校宿舍13.豐原頂街派出所(原頂街警察官吏派出所)14.臺中州廳——沿革15.臺中州廳——風格16.臺中市役所17.臺中驛鐵道文化園區18.臺中公園——湖心亭19.臺中公園——臺灣省城大北門20.臺中公園——更樓21.宮原武熊宅邸(原臺中市長公館)22.臺中放送局23.合作金庫臺中分行(原臺中州立圖書館)24.臺中媽祖萬春宮25.臺中市中區彰化銀行總行26.臺中市中區第四信用合作社27.臺灣太陽餅博物館(全安堂)28.臺中刑務所演武場——國家漫畫博物館聚落群29.陋巷之春老家牛肉麵店30.新盛綠川31.臺中文學館32.臺中市中區柳原長老教會33.臺中市中區第二市場(原新富町市場)34.臺中市中區第二市場巷弄35.臺中市臺灣大道巷弄——三角窗木造老房子36.黝脈咖啡店1.037.臺中市警察局第一分局38.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公賣局第五酒廠舊區39.孫立人將軍紀念館後花園40.烏日「聚奎居」41.烏日警察官吏派出所42.臺中市霧峰光復新村43.霧峰宮保第44.臺灣最高教堂——梨山耶穌堂45.集集車站46. 車埕木業休閒園區——貯木池周邊47.彰化縣警察局彰化分局(原彰化州警察署)48.彰化和美街長宿舍49.彰化扇形車庫與周邊一日寫生50.鹿港小鎮51.西螺老街52.嘉義車站53.臺南合同廳舍(臺南市消防史料館)54.臺灣文學館(原臺南州廳)
書名 / | 速寫.臺灣老建築 |
---|---|
作者 / | 黃至民 |
簡介 / | 速寫.臺灣老建築:戶外寫生或景觀速寫極具參考價值的水彩速寫指南超過60座歷史建築的速寫紀錄,由城市速寫家帶引讀者實地走訪采風,呈現每一座歷史建築的現代風貌,並搭配 |
出版社 /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209039 |
ISBN10 / | |
EAN / | 9786263209039 |
誠品26碼 / | 2682636977000 |
頁數 / | 288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3x1.7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舊城新生.手繪臺中
文◎/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 林佳龍
臺中市「中區」是全臺第一個都市計畫地區,是目前臺灣都市之中,少數仍保有老城中心與日治文化地景的城市,沿著火車站至臺灣大道的軸線,可以明顯看出舊城發展的更迭與不可取代的文化記憶。
佳龍在臺中市長任內推動中區再生計畫,「舊城新生三支箭」成功翻轉中區,包含綠、柳川整治、臺中大車站計畫及臺中舊城文藝復興等,至今已開花結果,讓許多人看見中區的希望。
佳龍主政臺中市時期,指派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正工程司黃至民擔任中區區長,戮力執行舊城新生三支箭各項措施,他以建築專業領域推動舊城都市更新,擾動居民參與各項再生活動,更發現他的另一項技能,手繪速寫能力,可以號召志同道合、熱愛速寫的夥伴及老師們,一起來臺中舊城畫出店家、老建築的故事,並在2018 年10 月結合在地店家、速寫愛好者及臺中市政府成功舉辦「2018 亞洲速寫年會在臺中」,吸引21 國400 多位速寫好手齊聚臺中,畫出臺中城市的美,也感動舊城復興的店家。
2019 年佳龍任交通部長時,聽逢黃區長服務公職,還沒到退休年齡就提早辦理退休,追求他人生未完成夢想……,至民兄曾送我一本臺中市老市區的手繪本,我一直將之放在家裡客廳的鋼琴上,因為每次經過鋼琴去播放CD 音樂時,就可以翻頁再看一眼,總有神遊舊城新生的喜悅!他是建築師,也是一位退休的公務員畫家,被媒體譽為「被公務員耽誤的藝術家」,其作畫風格簡單俐落、線條分明,動起畫筆令人驚豔,以臺中為起點開始畫出臺灣老建物,結構層次分明、古意盎然,本書從建築專業結合手繪美學,圖解鉛筆、原子筆、鋼筆及水彩等媒彩運用在透視原理的畫法,讀者可以透過觀察建築細節,不僅吸收外來的建築技術和風格,也配合實際生活的需要、各地民俗風情的差異,從建築本身作適當的調整。
臺灣先後受到西、荷、漢、日等多國文化、軍事、商業與宗教因素的影響,建築上可概略分為荷西時期建築、近代洋風建築、日式和風建築以及漢人傳統建築等,也因此臺灣的老建築能兼容並蓄,不僅有振興實業所建造的洋樓、宅第,還有因宗教傳入、鞏固防務而形成的教堂、學校、醫院、城堡等。日治時期尤見帶有地域性的仿西方巴洛克式建築樣式大量展現在臺灣。
黃區長速寫臺灣老建築,在兼容並蓄之中,顯現出臺灣建築的豐富多元樣式,透徹瞭解本土建築文化與先民生活特有的風貌,用筆紙畫出建築內涵,串起臺灣400年來的記憶,本書透過淺顯易懂的手繪方式呈現,是一本讓初學速寫的人容易上手的參考教材,佳龍真心推薦給喜愛藝術與建築的讀者們。
自序 : 老靈魂與新創意!用手繪喚起舊城新生命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一個城市的文化,來自它的歷史深度與人的溫度。近年來,現代化高樓林立,古樸老屋看似被時代拋下,其實卻更彰顯歷史文化的深度。
從日治時期開始,臺中就是個「文化城」,至今仍隨處可見不同時代的建築,但若不加以維護與再利用,這些有形的文化將如時間般消逝,後代也將無從回憶起。缺乏維護的老屋要如何新生?又如何賦予現代新的意義?就考驗了城市的創意。
意識到老屋頹圮,除著手修繕外,更帶入文化創意產業,讓老屋注入一股新意。如模範街幾間僅存的日式建築,就有豐富創意點亮老屋。無獨有偶的是霧峰光復新村,原是省府員工宿舍,精省後荒廢一時,能讓老屋也有了新生命契機!為此拿起畫筆,佇立在時光隧道內,手繪出新生命記憶喚起大家,讓舊城區與古蹟將在新時代裡繼續發光!
建築是我專業養成教育,尤其是具有歷史年代及故事性的建築及城市景觀聚落,吸引著我用畫筆慢慢的手繪出我的情感。建築與城市速寫,線稿可以充滿溫度,並融合建築透視立體感,以及地景四季變化特色、建築材料紋理及配合周邊人、事或景象,光線變化、陰影深層內涵等。所以,建築+景觀+周圍環境,透過觀察及手繪者的溫度情感,將建築物的外觀和特徵表露出來,是專業也是一種可以推展全民認知普及的行動藝術。
建築速寫可以是草圖、素描或線條繪畫,它不僅可以捕捉建築物的形狀和比例,還可以表現出光影、細節和氛圍,一般進行建築速寫是: 觀察建築物、仔細觀察你想要速寫的建築物,注意其形狀、結構、細節和特點。其次,凝視建築物的比例、線條和曲線,以及它在周圍環境中的位置和尺度。
在人群中,透過速寫畫下一些模糊的輪廓,捕捉到了行人的姿勢和動作;用筆快速描繪出經過的汽車和自動車。為畫面增加了動感,這個速寫還捕捉到了城市的空氣和色彩。再利用一些快速的筆觸塗抹出街道上的燈光和陰影,營建出場域的空氣。最後使用淺深不同的筆觸和色彩,突顯了某些建築和風景的細節。而這,就是我用手繪喚起舊城新生命的建築與城市速寫。
內文 : 1. 黃金山城九份
〔城市走探〕
初次踏進九份是還在大學念書的1980 年代。九份是一座依山傍海的小山城,離老街路旁不遠有基隆山的登山步道,可以遠眺基隆嶼與靜謐的海景,遙想當年多少年青好漢的掏金夢想,晚上歌舞昇平歡唱聲直至天明……,走入臺階式的豎崎路,聽著顧厝阿婆說來,清朝開採樟腦形成的聚落,後發現金礦,吸引各地執著的掏金者來此地開採致富,日治時期以後還有公部門大量開採礦產,小小聚落有酒家、戲院、學校、醫院、神社等一一設立,繁華如小臺北。戰後隨著金礦停止開採,人群散去,九份聚落回到樸拙的山邊村落。直到侯孝賢導演拍攝電影《悲情城市》之後,引起國際注目。九份地區已被國人及海外觀光客認可為具有在地風味的觀光景點。
今日探訪九份,隨著觀光客不分平日假日湧入,少了聚落靜謐優雅,多了老店新韻,美化嶄新裝潢迎接遊客,不同風味的九份聚落,有遠眺海景茶樓、新式咖啡店,夾雜在地風味店家,以基山路、崎豎路及輕便路等為主,隨者石階路從上而下依山傍海,仿日式建築木造店家、景觀民宿及高掛燈籠於休憩平臺上,少了昔日繁華煙雲,多了尋山探景絡繹不絕的觀光客,步行至聚落中心昇平戲院,院內定期播放九份人文歷史介紹及臺灣懷舊電影,訴說黃金山城的況味。
〔我手我繪〕
◆我以全棉無酸水彩紙以排筆正、背面打濕,沾黏在不透水畫板上,以排筆藍色系刷天空,再以紫色系刷地面,利用水彩紙渲染效果,處理天空靛藍及古早石階住屋土黃色打效果,底圖稍微乾時,以扁平筆刷出不同層次建築群體,為有九份老街味道,構圖以上坡臺階偏寒色系為主。(8K寶虹水彩紙)
◆我以全棉無酸水彩紙以排筆正、背面打濕,沾黏在不透水畫板上,以排筆藍色系刷天空,再以紅紫色系刷地面,利用水彩紙渲染效果,處理天空靛藍及古石階住屋土黃色打效果,底圖稍微乾時,以扁平筆刷出不同層次建築群體,圭筆寫燈籠內細字,整體有九份老街味道,構圖以暖色系下坡石階為主。(8K寶虹水彩紙)
〔私房吃喝〕
店家說九份是不盛產芋頭的地方,竟然是以芋圓而聞名,例如基山路賴阿婆芋園,或豎崎路上面阿柑姨芋圓都是不錯選擇,大家來九份小城是找一種懷舊的情懷,食物也一樣找一款記憶中的味蕾體驗,芋圓是大家心目中的那一款懷舊甜品。今天我點了有芋圓四種口味冰甜品,芋頭圓,咬下有芋頭香氣,地瓜圓,香氣更甚芋頭,帶點綿密質感,扎實Q 彈,加上綠豆圓及紅豆糖水四種主要風味,慢慢咀嚼有回甘的感覺。
◆我打溼全棉無酸水彩紙預畫桌面部分,先以排筆以紫色為基底刷桌面部分,光影部分留白,碗內有芋圓、地瓜圓、綠豆圓等不同口味的九份芋圓,以黃褐色+綠+紫以圓筆帶溼刷,反光面留白,光影部分注意物件邊界留白處,碗口與碗內不同處理,留白口處與芋圓液留於碗內等,依照明暗程序配比,以圓筆乾溼法平塗處理。(8K寶虹水彩紙)
2.基隆正濱漁港
〔城市走探〕
九份當時開採金銅礦,隨車運至山下基隆正濱漁港出口銷售,正濱漁港為年代久遠的老漁港,1934年新建完成,時稱「基隆漁港」,為當時北臺灣最大的遠洋漁港。正濱漁港曾為繁榮極盛的漁貨商港,漁船噸位現在雖然沒落,但仍保有樸實風貌,基隆市政府近年積極開發成為以假日休閒懷舊為主的漁碼頭,將港邊的房子塗上了繽紛的色彩,頗有異國風情。2019年邀請中原大學,用環境「色彩調查」,從256色中挑選出55種專屬於此的「正濱色」,讓顏色排列更和諧,大家出錢出力才完成這16棟老屋的彩繪,漁港旁一字排開的樓房換上五顏六色的外牆,和港灣漁船、遊艇互相輝映,景色夢幻,曾榮獲「2019 國際景觀建築師協會景觀大賞」的社區營造類卓越獎。
漁港旁繽紛的色彩屋,讓這個純樸的小漁村復活變身熱門打卡景點,翠綠的海水和一整排的彩色屋,構成一幅美麗風景畫。背山靠海,彩色屋的對岸有設置觀景平臺,讓遊客可以盡情的拍照,還能拍出美麗的彩色屋的倒影喔!另還有樓梯可以直接走下漁港去,不同的角度展現出不同的風貌。
〔我手我繪〕
我以全棉無酸水彩紙以排筆正面打濕,沾黏在不透水畫板上,以排筆藍色系刷天空及深綠刷背景山景,再以藍+紫色系刷水面,半乾時以圓筆處理水面彩色屋倒影部分,平筆平塗多彩彩色屋,色彩偏原色處理,局部留白處理,船以小圓筆平塗法處理,細節以小圓筆勾勒線條及陰影部分。(4K寶虹水彩紙)
27.臺灣太陽餅博物館(全安堂)
〔城市走探〕
全安堂坐落於臺中市中區臺灣大道一段145號,建造於1909年,原屋主是盧安,小時候父母雙亡,從小家貧曾當長工,長大後15歲去日本學作中藥,學成後代理中將湯、巴斯克林等日本藥材,並開立藥房及郵便行、借貸等多角化經營致富,並建造全安堂。
全安堂建築形式,正立面是由三大拱圈立柱分成三開間的紅磚建築店面,上有辰野金吾式樣白水泥橫飾帶環繞及底座抿石子,屋頂為仿巴洛克式山牆,高大的山牆與鮑魚飾 ,及邊條裝飾帶,使整座建築物散發精雕細琢的感覺。屋頂為正中柱人字梁木構屋架,採四面坡度洩水,中間店面一樓崁入「全安堂」藥房堂號,在全臺第一間民股成立的彰化銀行總行旁,充分展現盧家的地方人脈,前駐日代表許世楷夫人盧千惠即為盧安之孫女;大兒子盧茂川繼承全安堂中藥房家業;二兒子盧慶雲經商從政當選過臺中市議員,並為臺中協贊信用組合(臺中市第二信用合作社)之大股東,後代子孫多往日本發展。
2008 年,由太陽餅創始人魏清海第三代傳人魏郁奇經營,為紀念1949 年魏清海發明太陽餅(被尊稱阿明師)。魏清海師傅曾受聘臺中各大餅店,1954 年曾任職自由路23 號太陽堂,當時的店家也請知名藝術家顏水龍設計馬賽克太陽花,無奈是對岸國花,被禁使用直到解嚴……。如今緬懷阿明師創始太陽餅之餘,臺中的太陽餅也已百家爭鳴、各有特色。
魏郁奇經營全安堂,因投資失利,引廢氣結束生命,2014 年由友人陳瑛宗等人集資將百年建築重新整修,及二樓原製餅工場改為文創藝文空間、臺灣太陽餅博物館,並引知名咖啡品牌魏爵咖啡進駐,持續發揚臺中為糕餅之都。如能瞭解臺中清領、日治至現在重要歷史,找出城市特色,其實處處都有文創契機,全安堂即是舊城注入老屋新生的優良典範。
太陽餅博物館傳承太陽餅發明人魏清海老師傅精神,不僅保留原創風味太陽餅,更加入樂趣DIY 活動,讓更多遊客、學子能夠體驗臺中在地糕餅特色,而每次手作太陽餅現場也都充滿歡樂氣氛。
〔我手我繪〕
飾帶微白水泥及三大半圓形圓拱採留白處理,仿巴洛克山牆水果浮雕的陰影會因光線產生變化,大膽用藍+紫色畫下浮雕光影的變化。本幅畫採局部加溼平塗方式,牆飾帶先行留白,等上一層橙+黃色表現紅磚面(受光面),乾後再平塗紅色於未受光面,黃+橘色重疊立面,創造出紅磚一層一層堆疊紋理。
〔私房吃喝〕
繼光臭豆腐
手作太陽餅時,在等待烤餅的空檔,可以順便參觀全安堂二樓故事館及藝文空間展覽,也可走過一條街來到中區的美食街—繼光街,我會推薦街上的繼光臭豆腐。
◆我以全棉無酸水彩紙排筆局部打濕,平塗法畫出繼光商圈有名的繼光臭豆腐,店內有名氣的大麵羹也好吃喔!
大麵羹
麵羹是代表臺中的傳統小吃,至少有超過一甲子的飲食歷史。大麵羹有著濃稠的湯頭,裡頭有比米苔目還要粗的麵條「大麵」,麵條呈現黃褐色、段狀造型,大麵羹上頭還有韭菜段、油蔥酥、碎蘿蔔乾點綴提味。這道屬於老臺中人的早餐、餐間果腹的小點,獨特帶有鹼味的麵條和湯汁,最具特色。
黃色特殊的麵條,竟和早期生活不易有關?吃過的人總會說,大麵羹裡有濃濃的鹼味。這鹼味其實來自於麵條,粗大的麵條中有使用食用鹼製作,添加鹼粉能幫助麵條的麵筋帶有 Q 度,也使麵條黃色加重,麵條添加鹼粉,主要是為了幫助麵團能增量,並提升彈性,提高食用飽足感,應付多人食用的需求。
大麵羹煮出的湯頭,有濃濃的稠度,是使用蝦米、油蔥酥、肉末等爆香後,加水熬製而成,也有店家使用大骨煮出味道更濃厚的湯頭,再將麵條放入泡煮的傳統做法,達成濃稠湯頭與鹼味交融的特色。
大麵羹裡還有多種幫助增加香氣的食材,包含油蔥酥、韭菜段、胡椒粉等都不可或缺。煮大麵羹的湯頭裡,有的會先下入適量韭菜段,讓韭菜的硫類化合物香氣散出撲鼻,有些則在起鍋盛碗時才撒入碗中,讓香氣正好在食用攪拌的瞬間出現。
◆我以全棉無酸水彩紙排筆局部打濕,以大圓筆平塗圓盤,平筆平塗韭菜,中圓筆平塗麵條及蝦米、油蔥酥、肉末等,桌面則局部打溼以大圓筆平塗方式完成。
最佳賣點 : 手繪速寫是隨時隨地皆可創作的一門技藝,作品往往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