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養鸚鵡就上手: 從出生到終老健康成長必備指南 | 誠品線上

開始養鸚鵡就上手: 從出生到終老健康成長必備指南

作者 吳育諶
出版社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開始養鸚鵡就上手: 從出生到終老健康成長必備指南:【YouTube頻道】鸚鵡小木屋Jackx【同為鳥奴的繪者】寧子Ning飼養鸚鵡的各種疑難雜症,有請最專業的飼主來解答!專業寵物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YouTube頻道】鸚鵡小木屋Jack x【同為鳥奴的繪者】寧子Ning飼養鸚鵡的各種疑難雜症,有請最專業的飼主來解答! 專業寵物鳥YouTube「鸚鵡小木屋Jack」獻給步入鳥奴生活讀者們的第一本書!為你解決飼養鸚鵡的所有問題,一窺鸚鵡的精采世界。豐富的全彩照片和療癒人心的可愛插圖,再加上最完整的鸚鵡飼養技巧盡收其中,啾啾!★從出生到終老‧健康成長必備指南當你看到自家鳥寶像嬰兒一樣嘟著嘴不願意進食時,是否感到煩惱不已?別人家的鸚鵡都會說話,為什麼我家的卻一聲不吭?為什麼鸚鵡越來越怕我,而且開始不願意回到籠子裡面?比天氣還要難捉摸的或許就是鸚鵡的內心世界了吧?我們總是很難猜測鳥寶究竟想要什麼。沒關係!關於飼養鸚鵡的問題,就請最專業的飼主來解答,從飼養方式、基本訓練到健康管理的全面照顧指引,菜鳥飼主也能立刻成為鸚鵡達人!★認識鸚鵡的不同種類鸚鵡都會說話嗎?怕吵的人就不能養鸚鵡?我適合養哪個品種呢?不管是在考慮是否要養鸚鵡、還是正在飼養中,都要知道不同種類鸚鵡的特色和習性。Jack在書中詳細說明適合上手的鸚鵡入門品種,不管你是想要飼養個性安靜、活潑多話還是聒噪熱鬧的,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生活型態的鸚鵡種類喔!★打造鸚鵡的秘密基地把鸚鵡帶回家之前,需要先準備什麼東西呢?把鸚鵡帶回家之後,又該如何與牠一起共同生活,佈置出一個舒適、溫暖又安全的窩?怎麼挑選必備用品、籠子該擺哪裡、鸚鵡都玩什麼玩具……,想為鳥寶量身訂做一個秘密基地,所有疑問都看這裡就對了!★飲食與健康的重要原則鸚鵡可以吃什麼?什麼食物絕對不能碰?幼鳥、成鳥的飲食習慣又有什麼不同?書中不僅介紹五大類別的鸚鵡日常飲食,還特別針對幼鳥與成鳥的飲食差異詳細說明,不管家裡養的是哪個時期的鸚鵡,都能夠一點就通!此外也指出了飲食與健康的關係、食慾不振的原因與解決方法,讓你的鳥寶健健康康、活力十足!★如何避開潛藏的生活危機對鸚鵡來說,家有可能變成最危險的地方!被窩、廚房、吊扇、黏鼠板、殺蟲劑都有機會威脅鳥寶生命;如果還想帶鸚鵡出門遛達放風,危機就更多了!但是別擔心,只要在家裡留意一些小細節,再搭配保護型的一些基本訓練,就能萬事OK!★行為表現與內心世界如何分辨出鳥寶「喜歡」或「討厭」?鸚鵡學人說話其實是在表達善意?鸚鵡讀心術讓你和主子幸福快樂一輩子!鸚鵡的愛其實很直接、很簡單,尤其有「護主意識」的鳥寶們,總會出一些千奇百怪的招數引起飼主的注意跟關心。如果想讓鸚鵡經常感到安心、滿足,肯定要看本書進修一下「鸚鵡心理學」!本書特色◎台灣寵物鳥網路頻道「鸚鵡小木屋Jack」獻給你的第一本書,各種訣竅秘笈一次完整傳授。◎詳盡介紹鸚鵡品種、個性、習性,讀完之後誰都會被深深吸引,變身為最稱職的「鳥奴」。◎全方位探討飼育方法、環境、飲食、健康與鳥兒的內心世界,專業飼主親身經歷,內容實用又有趣。◎書中收錄豐富的全彩照片和可愛逗趣插圖,吸收知識的同時還能療癒你我的心。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凡賽爾賽鴿寵物鳥醫院院長 李照陽新北市動保處生命教育特寵講師 Marcel Hong鳥類專門獸醫師 陳逸安桃園聖保祿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陳紓涵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吳育諶 (鸚鵡小木屋Jack)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專職寵物鳥知識之研究,致力於推廣生態教育。創辦臺灣寵物鳥網路頻道「鸚鵡小木屋Jack」與寵物用品品牌,曾受邀多場校園演講,同時擔任臺大昆蟲寶生態教育講師、臺灣生態節目「太神奇了傑克」創辦人、臺北寵物展動物教育講師、自閉症總會公益講師、臺北市立動物園鳥類生態導覽講師、新北市寵物鳥聚會活動主持人、公共電視台節目來賓、臺中市明道中學期刊《明道文藝》作者,並受邀掛名《鳥醫生的養鳥小百科》等書籍。收集整理各國鳥類飼養研究與鳥類醫學期刊報告,在臺灣自媒體領域積極推廣。創作影片超過300部,網路人氣累積超過700萬觀看次數,頻道影片代表作:「要注意!千萬別對鸚鵡做這10件事!」、「大公開!最適合上手的5種寵物鸚鵡!」、「大補帖!照顧鸚鵡幼鳥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等。YT:youtube.com @Jack_and_parrotsFB:facebook.com parrot.wu.official繪者簡介寧子Ning個人藝術工作者、接案、兒童美術教育。作品常以在地全球化,以及重視台灣在地物種作為創作主軸,藉由繪畫將這些重要並且美好的生態傳達給更多人。IG:instagram.com h_y_ning.art FB:facebook.com hyningart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李照陽/Marcel Hong/陳逸安/陳紓涵作者自序關於繪者前言 認識鸚鵡鸚鵡小木屋的鸚鵡夥伴常見的寵物鳥圖鑑寵物鳥的身體構造Chapter1 如何挑選我的第一隻鸚鵡給養鳥人的第一封信飼養前的3個必備須知適合上手的鸚鵡入門品種什麼個性的鸚鵡適合我?鸚鵡的壽命Chapter2 為何大家都愛養幼鳥?鸚鵡的銘印效應該選多大的幼鳥打造舒服的窩幼鳥夭折的真相幼鳥不吃東西的主因斷奶階段與副食品成功斷奶的步驟飼養幼鳥和成鳥最不一樣的10個地方Chapter3 打造鸚鵡的秘密基地關於鳥籠的配置範本鸚鵡籠子擺放位置注意事項準備養育所需用品為鸚鵡打造安全環境玩具對鸚鵡的重要性Chapter 4 健康與飲食的重要性日常飲食內容推薦的食物鸚鵡絕不能碰的食物幼鳥、成鳥飲食大不同幼鳥、成鳥食慾不振的原因鸚鵡健康食譜(鮮食主義)鸚鵡營養品Chapter5 鸚鵡的行為語言鸚鵡說我愛你的表現鸚鵡生氣發火的行為寂寞要人陪的暗示鳥類發情求偶的行為鸚鵡缺乏安全感時的動作鸚鵡受驚嚇該如何安撫?Chapter6 鸚鵡的基本訓練鸚鵡的減敏訓練鸚鵡繫繩放飛訓練鸚鵡的說話訓練鸚鵡的洗澡訓練Chapter7 潛藏在日常中的鸚鵡生活危機家中暗藏的危險最常被忽略外出可能會發生的危險傳統飼養方式帶來的致命危機鸚鵡獨自顧家時必須注意家中環境衛生會影響鸚鵡健康Chapter8 認識鸚鵡的發情期鸚鵡性成熟階段的7個知識‧只有一隻鳥也會生蛋‧小型鸚鵡容易發生卡蛋‧鸚鵡蛋可以電孵‧未受精蛋如何處理‧發情期會不舒服‧鸚鵡發情該如合應對?‧該幫鸚鵡找同伴嗎?Chapter9 了解鸚鵡的內心世界關於換毛與咬毛鸚鵡與自閉症總會「獎勵」與「斥責」的界線鸚鵡怎麼突然變兇咬人Chapter10 飼主都該知道!關於鸚鵡的真相養鸚鵡之後才知道的三件事對鸚鵡的三大刻板印象飼主經驗談照顧鸚鵡成鳥的10個冷知識Chapter11 鸚鵡的生老病死如何判斷鸚鵡的健康生病前的徵兆為何一直睡覺?鸚鵡隱忍的習性常造成病情拖延受傷與緊急處理關於鸚鵡感冒的10個知識如何接受鸚鵡的死亡如何安葬鸚鵡結語

商品規格

書名 / 開始養鸚鵡就上手: 從出生到終老健康成長必備指南
作者 / 吳育諶
簡介 / 開始養鸚鵡就上手: 從出生到終老健康成長必備指南:【YouTube頻道】鸚鵡小木屋Jackx【同為鳥奴的繪者】寧子Ning飼養鸚鵡的各種疑難雜症,有請最專業的飼主來解答!專業寵物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206069
ISBN10 /
EAN / 9786263206069
誠品26碼 / 2682476043002
頁數 / 304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6x22.5x1.6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早年在台灣幾乎沒有任何關於鸚鵡知識的YouTube 頻道,在寵物鳥市場步步崛起的時代,網路上關於養鳥的資訊非常多元,多數是來自飼主的經驗分享與國外的翻譯文章,「鸚鵡小木屋」是最早將亞洲地區的「中文」養鳥資訊整合,並用「說」給大眾聽的方式成立於影音平台。隨著大眾對於養鳥概念的轉變,2020 年「鸚鵡小木屋」頻道創立後,開始在網路上被鳥友大量轉載分享,經過多年耕耘,創作上百部「鸚鵡飼養正確知識」的內容,累績將近千萬次的瀏覽量,打開了知名度。
疫情時代過去,線上與線下活動整合,鸚鵡小木屋品牌逐漸拓展至其他領域,例如:寵物鳥用品與飼料生產、鳥類用品廣告代言、各大校園演講、公益機構服務等等⋯⋯。近期更專注於研究「鳥類基因學」與「稀有鳥類繁殖技術」,將鸚鵡的知識內容加深加廣,甚至攻讀生物學碩士,在學術領域持續投入研究。
大型鸚鵡的飼育與保育是我個人最有興趣的主題,我也在2023 年開始飼養與研究各式各樣的稀有金剛鸚鵡,飼養過程當中與多位資深前輩學習鸚鵡的放飛訓練,甚至與馬來西亞等等各國鳥類專家進行知識交流,彼此學習,切磋成長。
未來期待能夠從基礎鳥類飼育觀念為出發點,推廣「新手鳥知識」,將養鳥的必備知識加以宣導,不論是到校園,深入輔導國小孩童對鳥類的生命教育,或是國高中的教師研習,強調鳥類對於人類的友善及愛護動物對特教陪伴輔助上的影響,最後從大學講堂走入國際,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寵物鳥培育技術。
這本書作為新手養鳥的第一本「入門手冊」,仔細描述養鳥生活會遇到的大小事,包含了最初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寵物鳥、養鳥要做的功課、緊急狀況預防與處理、訓練鸚鵡的初步介紹等,以口語化的闡述方式帶各位進入鸚鵡的世界。

試閱文字

內文 : 飼養前的3個必備須知

1.抗壓能力
鳥類習慣用各種「行為語言」告訴飼主他們想表達的事情。有時候鳥兒會透過「咬人」來傳達的訊息,可能是表達情緒,又或者是在發洩精力,就跟小寶寶一樣,跟父母尚未學習如何溝通之前都會用各種「吸引飼主注意」的方式來表達想法。例如肚子餓、想要陪伴或是生氣時,我們都能看見他們行為上的大幅度轉變。因此跟鸚鵡互動需要強大的抗壓能力,也一定要有「會被咬」的心理準備,家中的家具也可能被啃得坑坑洞洞,這些都是鳥寶和我們「正常」的溝通方式。
除此之外,鸚鵡的「換羽期」和「發情期」是鳥寶比較敏感的時期。換羽期身上羽管會突然生長快速,鳥寶的行為上有時會感覺很不舒服,而在發情期時,鳥類體內賀爾蒙會產生變化,鳥寶這兩個時期脾氣都會比較暴躁一些,鳥寶若正在經歷這兩個時期,需要各位鳥奴多點包容心和耐心喔。
鳥類的消化系統特殊,除了排泄物水份較高之外,平均每十分鐘就會排便一次,在你選擇要養什麼鳥之前,各位可以先問問自己:「會不會怕鳥的排泄物?」特別是「吸蜜鸚鵡」糞便水份比較多,比較容易噴到周邊環境,需要比其他品種的鸚鵡更常清潔環境。日常的清潔打掃,食盆、籠子等等都會有可能沾染穢物,所以如果你有「潔癖」又想要養鳥的話,可能要認真重新評估適不適合飼養寵物鳥了!

2.心理準備
我們常提到「把鳥當作家人,我們要用全心全意的愛去照顧他」,不過很多人養鳥之前絕對沒有想到「鳥寶有天可能會離開我們」。
鳥是有翅膀的生物,萬一發生意外,鸚鵡一飛走飼主就會驚慌失措,緊張得嚎啕大哭而沒辦法冷靜找鳥,為了在飼養上更加注意各種「隱藏」的飛走的危險,我會建議大家在養鳥的那一刻起,就先有這個「鳥可能飛走心理準備」,時常保持著「危機意識」與「謹慎態度」慎防失去愛寵。
踏出家門會遇到許多突發狀況,例如最常見的高空風向,鳥寶若受到驚嚇,很有可能順著風被風帶走。我們在養鳥時就是要保持謹慎的心理狀態,遇到任何沒遇過的問題時,也較能冷靜地處理。
養鳥需要的醫療花費也必須要先有心理準備,因為動物的醫療系統不像人類有全民健保,所以帶寵物看醫生的費用一定比人類高上許多,鳥類在獸醫界算「特殊寵物」(非犬貓的寵物),因此幫鳥類看診的醫院比較難找。犬貓獸醫院的醫療器材、儀器和鳥類所適用的不一定相同,因此在養鳥之前,我會建議大家要有家裡附近鳥醫院的口袋名單,或是家裡需要備一些「常備藥」,遇到緊急危險時,才知道要怎麼及時處理,鳥的醫療費用往往是養鳥之前最容易忽視的地方。

3.保護訓練
大家在聽到「訓練」這兩個字的時候,可能直覺反應是認為:「訓練應該像是馬戲團的那種表演性質的訓練」,此外,目前大家養鳥都是因為寵物討喜的外表與個性而飼養,所以大多數人不喜歡「訓練」的互動,但是有時候「訓練也是一種保護」!
這是為什麼呢?
不瞞大家說,很多在籠子裡成長到大的鸚鵡,只要到了籠子外面,突然間看見天空就有很大的機率振翅高飛,即便在室內鸚鵡再怎麼黏你,跟你再怎麼親近,因為他們第一次在開闊空間飛翔,不會控制自己的飛行能力與外面的噪音、氣流等等,這些因素都會讓鸚鵡感覺非常害怕,所以通常一飛出去就怎麼叫都叫不回來了。
我們如果有做基本的「繫繩放飛訓練」(第六章會詳細說明),基本訓練一來可以讓鸚鵡練習「室外氣流」的有效控制,增加他們的使用「飛行本能」的運動量,讓鸚鵡聽得懂你的哨音指令,二來,當鸚鵡有一天不小心真的飛出窗外,我們做好基礎的訓練,能夠讓鸚鵡更穩定的知道主人的位置,哨子一吹,鳥就回到你的身邊,所以這是屬於非常重要的「保護型訓練」喔!
一般訓練也是如此,我們在鸚鵡很需要我們餵食食物的時候,我們使用「哨音」來加強反射,在每一次餵食的時候吹一下哨子,並且呼叫鳥寶的名字。(例如:妹妹過來!逼逼!)重複且「長時間」的用同樣方式做訓練,當鳥寶聽到哨音或呼叫的時候,便會靠近飼主,因為他就會知道有東西可以吃了!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專業寵物鳥YouTube「鸚鵡小木屋Jack」獻給步入鳥奴生活讀者們的第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