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e Human: The Hidden Truth of Our Divinity, Power, and Destiny
作者 | Gregg Braden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神性新局, 純人類的歸途: 喚回心腦諧振, 應對AI人機合體的未來:★轉譯人類DNA中的古老訊息,憶起早已被遺忘的力量本書提出旁徵博引的論證,從歷史、科學、文化的角度,提 |
作者 | Gregg Braden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神性新局, 純人類的歸途: 喚回心腦諧振, 應對AI人機合體的未來:★轉譯人類DNA中的古老訊息,憶起早已被遺忘的力量本書提出旁徵博引的論證,從歷史、科學、文化的角度,提 |
內容簡介 暢銷書《無量之網》作者,在AI時代盤點人類潛能的經典之作AI無法企及的純人類,是無比強大、珍貴又神聖的存在!★「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兩度榮獲美國身心靈圖書最高榮譽「鸚鵡螺獎」★從科學探討心靈領域的劃時代新觀點★轉譯人類DNA中的古老訊息,憶起早已被遺忘的力量我們身上有種神聖的恩賜,一旦交給機器,將永遠失去它AI的出現,終使人類淪為數位系統中一筆筆的資料人類的神性與「心腦諧振」狀態,是我們勝過AI的關鍵純人類的身體是一種高度先進、技術精密的軟科技超越了電腦技術的人工元件,使高等的意識與療癒成為可能「人機合體」的趨勢,正衝擊著我們的未來義體的技術發展突飛猛進,3D印表機能製造心臟、腎臟、耳朵、皮膚等各種器官;新創公司正在開發特殊晶片,能讓人腦與外部電腦之間進行無線連線,傳送資訊。將來,我們能將一生的思想、經驗、記憶擷取下來,儲存在特殊的電腦晶片中,在身體衰老時下載至新的身體中,從而實現某種意義上的永生不死。然而,面對「人機合體」的未來趨勢,本書將首度揭露,為何用人工元件取代人體的部分結構,會削弱我們與內在「神性」之間的連結。喚醒沉睡的超能力:「心腦諧振」狀態人類心臟中的神經網絡,與大腦極為相似。我們身上都擁有一顆,由神經、神經傳導物質、蛋白質和支持細胞所組成的「心腦」。讓心腦與大腦進入協力運作的狀態,即為「心腦諧振」。心腦諧振在身體與靈性層面,具備的功能包括:•與身體其他器官的感覺神經突進行溝通•啟動一種名為「心智能」的深度直覺‧有意識地進入深度直覺狀態•啟動有意識的自我療癒機制•隨時觸發我們的超學習、超記憶與超認知能力隨時進入「心腦諧振」狀態•步驟一、將注意力集中在心臟部位•步驟二、放慢呼吸,讓吐氣比吸氣長,例如:吸氣數四拍,吐氣數六拍•步驟三、有意識地喚起一種正向情緒,例如:對某人或某事的感恩或關愛讓第三步驟的正向情緒至少維持三分鐘,心臟就會產生一種電訊號傳送至大腦,當心臟的感受產生了頻率為○.一赫茲的訊號時,即可達到心腦諧振的最佳狀態。處於心腦諧振,能優化我們身體的各個系統,例如:免疫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等,並感受到更多的喜悅與生命能量,做出更智慧的決策,及諸多心理與生理健康的改善,為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礎。迎向神性新局,見證不可能的奇蹟神性是我們那古老又不受時間影響的部分,是我們領悟力、想像力、創造力、自我療癒的源頭,是超越了AI認知的一股力量,化不可能為可能。憑藉神性,我們的大腦得以進化升級,開啟更深的意識與感知層級。有強大的證據顯示,人的心臟與不受時空限制的「信息場」是連接在一起的。人類的心臟,即是連接更高維度信息、知識與能力場域的管道,可以開啟靈性熱線。接受數位科技進入身體會阻斷這個神聖連結,遮蔽了神性的力量而使我們無法發揮潛能。本書提出旁徵博引的論證,從歷史、科學、文化的角度,提醒我們喚回自己的神性才是這趟人生旅程的真正目的。作者希望透過本書,讓人們再次認知到,我們身上的每個細胞都帶著造物主特有的藍圖印記,這是多麼值得保護珍惜,不該輕易放棄的恩賜。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桂格.布萊登(Gregg Braden)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以科學精神探索靈性世界的先驅人物,曾任資深太空電腦系統設計師、電腦地質師及技術操作經理,多年來,致力於連結古老智慧與未來科學,寫作風格獨樹一幟,經常出席國際研討會及接受媒體採訪。 數十年來,探訪過許多高山村落、偏遠僧院、古老神廟,只為拓寬超越科學與靈性的疆界。著有《無量之網》、《無量之網2》、《神性新局,純人類的歸途》、《神之密碼》(The God Code)、《解讀末日預言》(The Isaiah Effect)、《信念的療癒力》(The Spontaneous Healing of Belief)、《心的韌性》(Resilience from the Heart)等書。【譯者簡介】謝明憲台灣宜蘭人,台科大應用外語系畢。隱居彩虹山,躬耕於幸福村七彩田;農閑之餘,以翻譯心靈勵志書籍為樂,並嚮往如宇宙般的寧靜。翻譯作品有《祕密》、《盧恩符文占卜自學手冊》、《水晶陣療癒全書》、《直捷之道》、《告別娑婆外傳》、《男性內在療癒》、《覺醒中年》、《愛的陰影功課》等書。聯繫信箱:[email protected]
產品目錄 前言序言:珍視我們的神性和人類特質第一章 我們就是爭奪的目標:人類特質之戰 什麼是神性? 當極限不是極限 一切祕密的祕密 認識神性 神性的例證 神性即自由 神性始於我們的故事 重新思考我們的傳統故事 我們個人的故事始於子宮 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故事 在恰當時間的恰當地點 我們的生活反映了我們的故事 宇宙是活的 在活的宇宙中,生命是合理的 達爾文的理論說得通,直到它再也無法解釋 現代人的古老故事 人類二號染色體的謎團 不自然的融合 比不可能更不可能的機率 是誰或是什麼創造了我們的二號染色體? 新的人類故事第二章 我們是誰?:我們DNA中的古老訊息 向內尋找 發現如何將文字寫入DNA DNA:比電腦快閃記憶體更優秀的儲存媒介 人類起源的祕密是否儲存在我們的DNA中? 用不同的觀點思考細胞 從化學DNA到書面字母 當字母變成數字 希伯來字母代碼揭示隱藏的意義 自然的神祕數字 發現字母與數字之間的關聯 DNA轉譯出來的訊息 這是巧合嗎? 給現今的我們的訊息 純人類的身體是聖殿 你對自己身上的訊息有何感受? 忽視這個訊息 接受這個訊息第三章 超人類主義:抹去人類與神聖之間的連結 新時代,舊思維 超人類主義 道德爭議與警訊 編輯人類生命 能做,是否就表示該做? 人類與機器之間的模糊界線 超人類主義的三個階段 意識居於何處? 接受人機連結的危險性 克隆、意識與神性 克隆簡介 用進廢退 生物學上的邪惡:遮蔽我們的神性 意外的相遇 被遺忘的時光第四章 祕密:我們就是自己一直在等待的未來 電影中的訊息 我們那些被遺忘的力量 為何是現在? 純人類科技 人類神經元vs.電腦晶片 為何我們的人類特質勝過科技 震撼科學界的發現 表觀遺傳學:多功能基因的發現 大腦中的意外發現 觀察與想像:大腦無法分辨其差異 喚醒我們的超能力 隨時進入諧振狀態 認識我們的超能力 喚醒我們的軟科技第五章 日常的神性:我們自由生活的命運 母親的直覺 終生的連結 我們的DNA天線 我們在對能量場說什麼? 做「不可能的事」 總得有人打頭陣 見證不可能的力量 擺脫物質的束縛 親自見證 在不可能的事面前被改變 是奇蹟,還是科技? 移山 為什麼我們的療癒不能像這樣簡單? 當「別處」就是「此處」 直覺是可以學的 木星環 一旦我們看見了,就無法視而不見 我們需要理由來相信自己第六章 人類或人機混合?我們追隨的是誰的進步概念? 把我們駭入矩陣 簡析令人憂心的夥伴關係 為大重構鋪路 修正人類的「缺陷」 超人類主義的社會是什麼樣貌? 舊想法的新名稱 科技崇拜 拒絕超人類主義的警告 我們擁有他們失去的東西,而他們想要取回 外星人綁架故事的新意義 有時失去了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 一旦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進步還是臣服?第七章 解除制約:打破科技的魅惑 這已不再是祕密 科學傲慢的代價 AI用於刑事調查的傷害 使用AI預測尚未發生的犯罪的危險 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何時」的問題 AI不容許自由意志 障礙 用神性交換控制權 第五代戰爭 危險遊戲 當我們的差異成為武器 我們以前就見證過 製造分化的策略 解除制約:擺脫危險遊戲的束縛 歷史之韻 如何擺脫社群媒體成癮 該是採取行動的時候了第八章 純人類:重要的關鍵 我們的命運 我們的抉擇附錄:純人類的七十個真相
書名 / | 神性新局, 純人類的歸途: 喚回心腦諧振, 應對AI人機合體的未來 |
---|---|
作者 / | Gregg Braden |
簡介 / | 神性新局, 純人類的歸途: 喚回心腦諧振, 應對AI人機合體的未來:★轉譯人類DNA中的古老訊息,憶起早已被遺忘的力量本書提出旁徵博引的論證,從歷史、科學、文化的角度,提 |
出版社 /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604915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604915 |
誠品26碼 / | 2683002996007 |
頁數 / | 376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x2.3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650 |
自序 : 序言
珍視我們的神性和人類特質
歷史上有某些時刻,我們作出的選擇將不可挽回地改變世界和人類的生活,並在事後為此悔不當初。而今天,正是這樣的時刻。
如今,我們已經掌握了改造自身的技術──我們可以重寫自己的DNA編碼和那些定義我們的神經網絡。一旦這些改造發生便無法逆轉,並且永遠改變了我們身而為人的意義。與此同時,這個時代也在告訴我們,唯有進行這樣的改變,我們才能成為最棒的人類,並在這個世界無往不利。
正是這些改變生命的技術與「我們毫無力量」這一敘事的結合,使我們所處的時代與過去截然不同。
自二十萬年前人類出現在地球上以來,我們所發展的技術始終僅限於影響我們與周遭世界的關係。例如數百年前,我們選擇燃燒木材和煤炭來推動文明的發展,而近代則是以石油作為主要燃料來滿足世界各國的供暖、農業和電力的需求。我們選擇應用原子裂變的知識(這技術本身相對上還算是良性的),來打造人類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武器。此外,我們更選擇利用這些武器的威脅來影響全球的政治與經濟格局。
我們選擇利用先進的情報蒐集、侵犯隱私的監控技術、以及高科技的戰爭來解決宗教、政治和體制上的分歧,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都是靠這些手段來達成我們想要的結果。
儘管這些選擇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和破壞性,但它們對我們周遭世界的改變畢竟只是暫時的,並且大多數都是可逆轉的。然而,現今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這正是我們當前所處的十字路口,顯得格外危險又令人感到不安的原因。
就在你閱讀本書的此刻,政策已經在制定,技術也已經在實施,而它們將永久地改變我們的內在世界。今日,我們在個人和家庭層面所接受的那些科技,以及規範其應用的法律框架,事實上已經在影響我們大腦的運作方式。這些科技已經影響到我們的免疫系統對新興病毒、細菌和其他傳染病的應對能力。它們已經在改變朋友之間和親子之間的情感聯繫,甚至已經在影響我們察覺精微能量(subtle energy)──我們在潛意識層面用這種能量來與他人及其他生命形式進行交流──的能力。
或許最令人擔憂的是,這些科技已經在改變我們感受、分享情感,以及維護個人、家庭和社群所珍視的價值觀(亦即社會的核心本質)的方式。
諷刺的是,這些被廣泛用來改造我們的身體的新技術,其實只是試圖達到我們原本的生物機能早已具備(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勝一籌)的能力。然而,我們卻被告知,這些人工科技是改善人類狀態的必要手段。
我們接下來對人工智慧(AI),以及將原本的身體與科技融合(在大腦植入電腦晶片、在血液中注射基因治療)所作出的選擇,將決定我們究竟能保留多少的「自己」,以及將多少的人類特質(humanness)永遠地交給科技。
選擇權在我們的手上,而我們也已開始在作出選擇。
純人類的真相1
在人類歷史上,我們首次運用科技在生物的層面上不可逆地改變我們的身體。
如果繼續沿著當前的技術發展道路前進,並遵循當前思維趨勢的引導,那麼到了二○三○年,我們將作出終極的選擇。我們將完全走上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的其中一個:我們要不就是被鎖定在人機混合(human-machine hybrids)的「超前新奇」的社會,在這種社會中,我們犧牲了珍貴的直覺、同理心與創造力,以及令人心動的愛、親密關係和自然孕育生命的能力,以換取AI所帶來的便利──AI將為我們創作音樂、詩歌和藝術,而虛擬現實則取代了真實的人際關係與社會接觸。要不就是覺醒於深層的真相,發現我們尚未充分開發的非凡潛能,並在人類歷史上首次真正明白什麼是「完整的人」。
純人類的真相2
到了二○三○年,我們要不就是覺醒於尚未開發的人類潛能的真相;要不就是被鎖定在人機混合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我們的創造力、情感、同理心與直覺的力量都將被科技抹去。
唯有明白我們身而為人的真相,並充分了解這次的選擇將涉及什麼樣的風險時,我們才能作出有根據的健全選擇,以決定人類究竟想要走向哪一條道路。
我們想要怎樣的世界?
美國發明家與未來學家雷.庫茲威爾(Ray Kurzweil)長期以來都能準確預測科技發展的趨勢,以及這些趨勢將塑造出怎樣的世界。例如在一九九○年,他準確地預測了電腦的廣泛普及、網際網路在一般家庭中的應用,以及AI控制的無人駕駛電動車的出現。
早在二○○五年,庫茲威爾便看出現今所謂的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 的人機合體(human-machine merger)即將到來。從當時的社會規範與技術的發展軌跡來看,這種合體是人類追求永生的必然結果,同時也得益於機器人技術與超微型電腦的進步。他還指出,除非我們對自己身而為人的認知有所改變,否則我們走向超人類主義的人機混合的轉變,將比許多人所預期的更快到來。他預測這一轉變將會發生,並被人們堂而皇之地視為一種「進步」與人類進化的下一步。此外,這一過程將在未向大眾明確說明其長遠影響的情況下悄然地推進。
在二○一三年的一次訪談中,庫茲威爾再次強調,人機介面發展的速度之快,遠超乎人們的想像。他表示:「到了二○三五年,當你與人交談時,你將是在跟一個結合了生物智慧(BI)與非生物智慧的個體說話。」
倘若庫茲威爾的預測是正確的,那麼我們這一代極可能是地球上最後一代的純人類。我們只剩下幾年的時間來決定,未來我們與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及AI的關係將走向何方。
今天與歷史上其他關鍵時刻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如果我們現在作出錯誤的選擇,我們失去的東西將是巨大、前所未有且無法挽回的,而這個損失就是我們自己。我們將失去我們的人類特質──那些使我們與其他生命形式有所區別的獨特特質。
最終,我們可能會失去自己身上那達到歷史上最偉大成就的根基,失去那蘊含著我們最深的祕密和最珍貴的人類特質的載體。我們將失去想像力、直覺、創新與創造力的來源。而真正危在旦夕的是我們的神性──它使我們能超越自身的處境,不被過去的限制和期待所束縛而成就更偉大的自己。
純人類的真相3
我們正處於拋棄自己的人類特質的險境中,而此特質是通往我們的神性的生物性橋梁。
諷刺的是,我們可能失去自己的神性這件事並非出於偶然。這並不是所謂的「進步」偏離了軌道的後果,相反地,這是從二十世紀就展開的一場運動的目標,旨在將人們轉變為超越人類的新生命形式──一種超人類或後人類物種。這個超人類主義運動的明確目標是實現永生,並將計算機與AI的邏輯、速度和效率融入人的身體。該運動的支持者認為,超人類主義乃是人類進化的下一步。
然而,我們為這些成就所付出的巨大代價是創造出沒有情感的個體,他們由效率、邏輯和演算法所驅動,並且已不再體驗那些被超人類主義者視為人類「缺陷」的情感,例如悲傷、痛苦、破碎的愛與失落。
在超人類主義的世界中,那曾激發出人類最偉大的藝術成就的靈感,例如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浪漫悲劇、魯米博大精深的詩歌、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情感張力、齊柏林飛船〈天堂之梯〉的激情,以及達文西〈蒙娜麗莎〉所展現的自然之美,將成為我們的後代對另一個時代的遙遠記憶。
最終,超人類主義者追求的是人類與機器澈底融合成統一的數位世界(名符其實的數位母體),稱之為「奇點」(singularity)。在這個奇點,人類將被整合進萬物的網際網路中,並成為龐大資訊系統的數位資料,而這個系統將由AI所驅動的演算法來管理與控制。此外,那些幾乎無法偵測的奈米發射器(其中一些現今已應用於醫療領域)將在我們的血液中循環,讓我們的生命徵象和重要的生理機能可以在遠端的伺服器上進行監控與記錄。
然而,這項技術是一把雙面刃,因為它同時也會監控我們的日常選擇和習慣,包括我們吃什麼、買什麼、旅行的方式與地點,甚至是我們對彼此的看法,並在我們偏離社會所接受的規範時予以相應的懲治。
庫茲威爾認為,這種人類與科技的融合如今正在發生,他已經確定了一個日期,預計這將成為我們文明中的主流生命形式:「我將奇點的日期設定為二○四五年,它標誌著人類能力的深刻、顛覆性的轉變。」
遺失的環節
庫茲威爾和其他人所預見的那條道路,聽起來就像是可怕的反烏托邦科幻電影裡的內容,而我們都曾在這類電影中見過這樣的主題。對大多數人來說,當我們看到這些黑暗主題的電影或聽到那些悲觀的預測時,我們會立刻產生抗拒,內心本能地大喊:「千萬不要!」因為這不是我們希望留給自己和孩子的未來。
我們之所以會產生抗拒,是因為我們的內心深處覺得這是完全錯誤的。讓高科技裝置侵入我們原本身體的神聖性是錯誤的;用AI和電腦晶片的高效和無情的效率來取代我們自然的思維、想像力和創造力是錯誤的。事實上,這整個前提都是錯誤的。因為我們本能地知道,我們的存在有其特殊之處。我們的身上有一種力量(雖然它在我們的文化中很少被承認或談論),而一旦我們把自己交給了機器,我們就會失去它。
我們可能無法確切地指出我們感覺到的那個「特殊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但我們知道我們體現著某種古老的恩賜與神聖的託付,而我們有責任去保留及守護它。無論當今的世界和人們看起來有多麼混亂,我們仍能感覺到我們的存在有某種特殊的東西在這混亂之中透出耀眼的光芒。正是這個東西值得我們保留。而本書所要探討的,就是我們身上這個珍貴的恩賜。
從我們最古老又備受珍視的靈性傳統,到現代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每年都會有新的發現不斷地揭示人類的獨特性,甚至比我們以往所相信的還要更加特別。透過情感、同理心、直覺、寬恕、創新等等如神般的力量,我們已經體現了創造力,而這些是超人類主義者認為只有人機混合才能做到的事。
如同我們將在接下來的章節中發現的,人類的細胞和神經元在能力、表現和適應性上,其實都超越了硬體連接電腦晶片的有限擴展性及AI的有限演算法。
純人類的真相4
在許多方面,人類的細胞與特殊神經元在表現、擴展性和適應能力上,都優於硬體連接的電腦晶片及AI的有限演算法。
超人類主義者積極努力地將科技整合到我們的生活中,這些科技看起來似乎很吸引人,但事實上,這些創新不過是在模仿我們身體的活組織原本就在運作的固有功能罷了。
善與惡
要真正理解當我們冒著失去自己的人類特質、將身體與機器融合時所面臨的巨大風險,就必須認識那打從我們出現在地球上以來就不曾消停的衝突──善與惡之間的永恆鬥爭。
這場善惡之爭已有古老的歷史,但它也是現在進行式。它在全球的舞台上進行,並在我們的生活中真實上演。要談論這個話題並不容易,那些敢於發聲的人往往會遭到社交圈成員的指責、羞辱,甚至被「封殺」。但善惡之間的鬥爭仍在活生生地上演,它是真實存在的。當今我們在家庭、群體和國家中所看到的衝突、戰爭、疾病和社會的崩壞,善惡之爭都在其中扮演著核心的角色。事實上,邪惡也是超人類主義運動的核心,該運動希望以機器來取代我們身體原本的生物機能。
如同我們將在第一章中了解到的,那將我們從恐懼的脆弱中解脫出來的神性,唯有透過人類原本的身體之力才得以實現。從這個角度來看,那將我們原本的身體替換為合成智慧(SI)與編輯基因的運動,說到底就是使我們與神性分離的運動,而神性賦予了我們力量去展現人類特質的深度。
我們正站在放棄人類歷經二十萬年所累積下來的潛能,以及那些我們才剛開始認識的驚人能力的門檻上。我們理應在人生中喚醒這些潛能,並在它們的啟發下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否則我們的命運將被所謂的「進步」(某些人眼中的高科技進化)奪走而一去不返。
純人類的真相5
在把自己交給超人類主義運動所推動的科技之前,我們應該先去認識身而為人的真正意義。
本書的宗旨是想提醒我們每個人,我們本身是多麼強大、珍貴又神聖。我寫下此書,是希望我們在一起規劃人類未來的道路和命運時,能夠擁有內在的平靜與方向感。我們的人類特質值得被保護。倘若你曾想用不同的思維來看待自己和那些尚未開發的潛能,但因缺乏揭示這些潛能的證據而感到猶豫,那麼接下來的內容正是為你而寫的。
我希望本書能讓你再次體會到,生命中的每一天,你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帶著人類特質的藍圖,這是多麼值得珍惜的榮耀與特權。
以愛落筆成序。
桂格.布萊登
新墨西哥州聖塔菲
內文 : 第一章 我們就是爭奪的目標:人類特質之戰(節錄)
我們是塵土與神性的融合體。
──休斯頓.史密士(Huston Smith, 1919-2016)美國宗教研究學者
什麼是神性?
在古老的印度教傳統中,有一個詞彙專門用來指稱某種神祕的力量,這種力量在英語中並沒有直接對應的詞語。這個詞彙就是「阿特曼」(atman),意思是「永恆的神聖存在」。雖然「阿特曼」這個詞彙在西方傳統中並不常用,但它所描述的神性對大多數西方人來說並不陌生。
「神性」這個詞本身的意義,歷來通常與宗教、宗教教育或某種靈性修行有關,但若深入探究它的意涵,則會發現某種出乎意料、甚至讓某些人感到驚訝的東西。當我們更深入地檢視這個詞就會發現,我們與當前這個充滿極端的世界,其實存在著一種能賦予我們力量的深刻連結。
當代對神性的定義是:「一種普遍存在或超越人類能力的神聖力量。」
當我們仔細檢視這個定義時,就會發現其中蘊含兩個令人振奮的訊息。首先,我們可以超越某個處境,而不僅是撐過去存活下來而已。這表示我們能超脫於困境之上,並最終克服挑戰而獲得勝利。如此一來,我們也將成為更強大的存在,完全超越了過去面對這些挑戰時的自己。
再者,人類的能力其實不過是我們相信自己有什麼能力,以及我們認為這些能力的極限在哪裡──無論是現在或過去皆是如此。事實上,那些我們以為是自己的極限的東西,往往根本不是真正的極限,而只是我們被制約和灌輸之後所認為的極限。
純人類的真相6
神性即是那些超越了我們所認為的極限的力量。
透過家庭信念、社會習俗,以及課堂和教科書所灌輸的資訊,我們每個人都被教導去接受各種限制──限制我們的表現、療癒能力和想像的力量,而這些限制往往是虛妄不實的。其中一個明確的例子是:我們其實有能力隨心所欲地達到更高的大腦狀態,從而進入更深的意識與感知的層級。
當極限不是極限
直到一九九○年代,大學教科書和科學論文仍只承認人類大腦能達到的意識狀態僅有四種。這些意識層級(涵蓋各種清醒與睡眠狀態下的意識),是根據腦電圖(EEGs)所讀取的腦波數據來界定的,而腦電圖是透過電子信號來測量神經活動的一種儀器。簡要來說,從記錄的最低頻率到當時所認可的最高頻率,大腦的狀態及其對應的腦波頻率分別是:深度睡眠的δ(delta)波狀態(1.5至4.0赫茲)、快速眼動睡眠和深度冥想的θ(theta)波狀態(5.0至8.0赫茲)、清醒放鬆的α(alpha)波狀態(9.0至14.0赫茲),以及活躍警覺的β(beta)波狀態(15.0至40.0赫茲)。在這四種公認的大腦狀態中,人們相信人類大腦的最高頻率就是β波狀態的40赫茲。
當時的科學家非常確定,人類的大腦絕對無法超過這個範圍的頻率,40赫茲就是我們自然表現的極限。這個被認為是真實的極限被寫進教科書與醫學期刊中,並被廣泛接受為人類經驗的自然邊界。直到後來,在實驗室可以精準地測量腦波的情況下,有科學家觀察到西藏僧侶在冥想時的腦波頻率超過了40赫茲,才迫使科學界和醫學界不得不承認,我們人類的能力其實遠超出過去所認定的那些極限。
這些冥想中的僧侶沒有使用任何外在的催化物、草藥、化學物質,也沒有戴著耳機輸入電子聲,便能將腦波的頻率提升到過去所認定的極限的兩倍,達到驚人的80赫茲。科學家因此必須定義一種全新的腦波狀態,並為它命名來反映這些僧侶所達到的能力。於是,40到80 赫茲的頻率範圍被正式定義為大腦的γ(gamma)波狀態。
當這些結果被證實後,即使是懷疑者也不得不承認,僧侶超越了原本被認為不可改變的人類極限並非測量上的錯誤。這項發現迫使科學界承認他們低估了人類大腦的能力,或者至少有一些人的能力遠超乎他們的預期。
當被問及他們是如何達到γ波的狀態時,西藏僧侶們表示,其實透過另一種冥想,他們不僅能超越新近發現的大腦狀態極限,甚至還能將人類的大腦推向超越γ波狀態的全新領域。
僧侶們僅僅是透過調整呼吸、專注和覺知,就把當初定義的γ波狀態的上限,推升至每秒一百次的頻率或100赫茲。隨後,他們的冥想技巧又將這令人瞠目結舌的能力翻倍,達到驚人的200赫茲而進入大腦活動的全新領域,如今它被稱為超γ波狀態。
撰寫本書時,教科書已把超γ波狀態列為人類大腦的最高頻率。但如同我們將在後續的章節中發現的那樣,這個極限很可能會再次被超越,因為我們現在逐漸意識到,有一些應對人生挑戰的方法原來是可行的,而我們正在讓大腦去適應它們。
這裡的重點是,那些曾經被視為不可改變的人類極限,其實只是我們「認為」的極限。當呼吸與專注的條件經過調整與完善後,原本的極限便被大腦電位活動的更高頻率突破,從而進入過去被認為人類無法達到的意識狀態。
這正是神性的體現之一。它是我們超越過去所接受或強加在自己身上的限制的能力。
一切祕密的祕密
我們的神性蘊藏著一切祕密的祕密。唯有透過展現自己的神聖本質,我們才能喚醒一股非凡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如此珍貴、美好又強大,以至於世上有某些人和組織不擇手段地想阻止我們知道它的存在。
純人類的真相7
善惡之爭歸根結柢就是人類的神性之爭。
數個世紀以來,神祕組織相繼成立,試圖將這股力量(亦即人類的神性)的知識限制在少數被選中的人。為了分散我們對自己身上的祕密的注意力,國與國之間爆發了戰爭,軍隊互相殘殺,城市被夷為平地,銀行體系崩潰,疾病被刻意散播,社會被摧毀,氣候被操控,編織謊言來掩蓋我們的起源、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我們與神的連結,以及我們的終極命運的真相──這一切都是為了轉移焦點,使我們無法察覺自己身上那股非凡的力量。
這種分散我們注意力的行動至今仍在持續。就在你閱讀本書的同時,這場鬥爭正以世界時事的形式赤裸裸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然而,並非所有讓我們無法察覺自身力量的事件都來自於外界。在許多情況下,那些使我們無法看見並接受自己的力量的障礙,其實是源自於我們的內在。我們會有意識地(有時是下意識地)在生活中創造出種種困境,從而使我們對自己的神聖力量視若無睹。我們會讓自己陷入棘手的人際關係、經濟困頓、健康危機、事業失敗,甚至是威脅生命的處境,只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使我們無法察覺那潛藏於生命中並足以改變一切的祕密。
也許人生最諷刺的就是,這些令我們分心的困境和挑戰,往往會變成重要的功課而成為我們最棒的老師,因為它們會幫助我們喚醒那早在久遠以前便託付給我們的神聖力量。
透過自然細胞的生物機能、特殊神經元和DNA,我們每個人都與自己的肉體之外的某種東西連結。換句話說,我們會與自己身上那不朽的部分精密地協調一致,而它乃是我們的喜悅、想像、創造、創新與療癒的源泉。有時人們在閒聊中會將這種本質視為理所當然,而現代科學則是直到近年才開始承認它的存在及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二○○四年《替代與補充醫學雜誌》(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我們與這股力量的關係,其內容寫道:「有強大的證據顯示,人的心臟與那不受傳統時空限制的信息場(field of information)是連接在一起的。」用現代的話來說,這篇人人都可取用、經過同行審查的論文指出,人類心臟的生物機能即是連接某個信息、知識與能力場域的直接管道(一種「靈性熱線」),而這個場域並不受我們當今所理解的物理法則所限制或約束。
我們之所以能展現神性的非凡潛能,是因為我們可以透過原本的身體(亦即純粹的人類特質)來進入這個場域。這也正是為什麼將我們原本的身體與電腦晶片、AI、各種基因治療和奈米粒子科技融合的構想,會對我們的存在構成如此巨大的威脅。
接受數位科技進入身體會阻斷這個神聖連結,並遮蔽了神性的力量而使我們無法發揮最大的潛能。
認識神性
神性不僅僅是我們的思想,也不僅僅是我們的信仰,它超越了我們的潛意識。神性是我們的超意識的展現,同時也是我們那持續、古老又不受時間影響的部分。
超意識是我們的直觀領悟的根源,也是我們的深度直覺、創意想像與自我表達的關鍵。它是我們接納自己與愛自己的起點,而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份愛與接納,它同時也成為我們最深的療癒狀態的起點。
純人類的真相8
神性是我們那古老又不受時間影響的部分,同時也是我們的直觀領悟、想像力、創造力、自我接納與自我療癒的源頭。
有一句出處不詳、但經常被引用的話,可以有助釐清這些細微的意識狀態之間的區別:「超意識是靈魂、本源、愛,亦即真正的你;潛意識是你的存在狀態;意識則是你的行動。」我們每天都能在周遭的世界中看見神性的展現,而這些展現有時候會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
神性的例證
二○一八年,我有幸參加在紐約舉辦的葛萊美獎慶祝活動。在頒獎典禮之後的演出和相關活動中,我得以與許多獲獎的歌手、詞曲創作者和音樂家交流。
面對這些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我自然會在談話中請教他們同樣的問題:「當你創作這首令人驚嘆的歌曲或寫下那些震撼人心的歌詞時,這些音樂和文字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無一例外,每位藝術家的回答都是相同的。他們都明確表示這些詞曲並非來自於他們自己,而是透過他們流淌出來的。
在為一些大企業集團服務時,我也曾與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有過類似的對話。當電腦科學家同事開發出好用的高效軟體來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更輕鬆,或數學家推導出明確的方程式來幫助團隊解決困難時,他們經常表示他們不過是臣服於這個過程,將自己退到一邊來讓靈感自然流露。
多年來,我與許多畫家、雕塑家和作家交流時,也聽到他們對於內在的創作過程的相同描述。
從這些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們最出色的創造力表現,其靈感都是來自於我們有意識的思想之外的某處。這些靈感源自某種超然的存在──我們的神性──它透過我們的想像、願景和創新來展現它自己。這也正是為何我們的神性會成為一場爭奪戰的原因。
儘管我們的音樂、視覺和工程的創造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能力,但我們的神性並非僅止於提供創作的靈感或解決數學的方程式。事實上,它是我們的真實本性的核心。一旦我們的神性得以展現,我們便能擺脫恐懼。而恐懼,或許是這場古老的善惡之爭中最有價值的戰略物資,因為它可以用來控制個人、家庭、團體、社會,甚至是國家。
神性即自由
神性讓我們擺脫那些使我們感到渺小、微不足道或無能為力的恐懼。它讓我們成為人類特質最偉大的展現,並活出最棒、最崇高、最強大的自己。
如此一來,我們便能自由地去愛而毫無恐懼,我們便能明白自己的人生其實充滿了選擇,我們便能擁有依循這些選擇來行動的智慧,從而接納自己最佳的天賦與非凡的潛能。此外,我們也將找回那能貫徹自己的選擇而成就最棒的自己的力量。
純人類的真相9
展現神性能讓我們擺脫那些使我們感到渺小、微不足道或無能為力的恐懼,從而克服人生的種種挑戰。
當我們能毫無拘束地展現自己的神性時,便不再那麼容易受到他人投射的恐懼所影響,最終也不再被他人的權力與控制所擺布。無論是家庭關係中那種讓我們無法作出健康的人生選擇的恐懼,還是企業的權力體系中那種擔心作出有害決策的恐懼,又或是政治領袖間互相對立的願景和主張,導致我們擔心將受到何種影響的恐懼,只要我們能展現自己的神性,我們便能活出喜悅、自由與獨立自主的人生,並在看見世界需要改變時有能力去改變它。
在這場爭取自由的戰役中,真正的獲勝關鍵是,我們必須在思維與生活上超越過去的「勝負」思維。因為正是這種非贏即輸的人生觀,導致我們動彈不得、苦苦掙扎,並深陷在永無止境的衝突之中。真正的勝利之道,是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我們的神性,從而超越這種勝負的思維。
唯有無懼地去愛、無所求地寬恕、以最優質的營養來尊重自己的身體,並學會信任免疫系統以及其他身體機能本具的智慧,我們才能超越放眼所見的壓迫來獲得勝利,而不是藉由對抗來打贏這場戰爭。當我們讚頌自己的神性並活出最棒的自己時,我們便超越了善惡的二元對立,從而展現出「純人類」的真實樣貌。
十九世紀的印度哲學家哈茲拉特.伊納亞特.康恩(Hazrat Inayat Khan)曾經用兩句簡潔的話語,貼切地描述了我們的人類特質與神性的關係。他首先指出我們切身感受到的人類侷限的事實,他說:「人,神的侷限。」這短短幾個字幾乎道出了所有人的感受:我們人類只是某種東西的有限展現,尚未達到我們原本可能實現的神性。
康恩的第二句話則巧妙地解開了這種關係的奧祕,他說:「神,人的圓滿。」這句話提醒我們,只要活出自己的本質真相,我們便能將自己提升至如神般的特質的境界,從而展現身而為人的完整意義。
這簡單的五個字描述了重要的事實:神性並不只是我們在人生某個時刻可以選擇展現的部分。相反地,神性就是我們;它是我們的全部,是它讓我們得以完整。
當我們運用神的能力,例如想像力、直覺、同理心、寬恕與慈悲,我們便打開了那完整展現身體與靈性的療癒和身而為人之意義的大門。
神性始於我們的故事
我們是透過對自己的看法──我們的故事──來接受我們的神性。對某些人來說,「故事」這個詞會令人聯想到脫離日常現實的閒聊或哲學談話。然而當我們深入探究時,會發現事實恰恰相反。因為很顯然,我們個人的故事並非只是人生中一段有趣的插曲而已。
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是人生的關鍵核心,它會影響我們邁向完整和療癒的道路,同時也是我們得以圓滿自己的根本原因。無論是過日子、選擇伴侶、療癒身體、確立精神價值觀或表達政治立場,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們所習得的自我價值感的基礎上,並透過我們與他人和生活的互動關係而呈現出來。
純人類的真相10
喚醒你的神性,始於你對自己的看法──你的故事。
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所帶來的結果,將直接影響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刻的行動與選擇。從我們吃什麼、如何安排這一天,到我們與金錢、愛、死亡和健康的關係,這一切都與「我是誰」的個人故事有關;它決定了我們如何回應人生的挑戰、他人的互動,乃至我們與上帝的關係。
從這些角度來審視自我觀或個人故事的角色時,我們就會清楚地了解到:我們的故事構成了我們所有的行動、夢想、追求,以及最珍貴誠摯的人生體驗的基礎。
了解我們的故事的重要性之後,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力也就不言而喻了:改變我們的個人故事,就能夠改變我們的人生;改變我們的集體故事,就能夠改變整個世界。因此,我們必須每天問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關於我自己,我對自己說了什麼樣的故事,而我相信這個故事嗎?」
最佳賣點 : ★從科學探討心靈領域的劃時代新觀點
暢銷書《無量之網》作者,在AI時代盤點人類潛能的經典之作
AI無法企及的純人類,是無比強大、珍貴又神聖的存在!
本書提出旁徵博引的論證,從歷史、科學、文化的角度,提醒我們喚回自己的神性才是這趟人生旅程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