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練習: 給曾受家庭創傷的你
作者 | 羅志仲 |
---|---|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和解練習: 給曾受家庭創傷的你:薩提爾╳托勒╳阿迪亞香提心理學家族治療大師╳最具精神影響力心靈導師比學習更重要的是練習、練習、再練習。這本書寫的,是作者羅志仲如何 |
作者 | 羅志仲 |
---|---|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和解練習: 給曾受家庭創傷的你:薩提爾╳托勒╳阿迪亞香提心理學家族治療大師╳最具精神影響力心靈導師比學習更重要的是練習、練習、再練習。這本書寫的,是作者羅志仲如何 |
內容簡介 薩提爾╳托勒╳阿迪亞香提心理學家族治療大師╳最具精神影響力心靈導師比學習更重要的是練習、練習、再練習。這本書寫的,是作者羅志仲如何將所學運用在與父親的相處中,你會看到所有的練習無論是否成功,都不會白費。冷戰18年的父子,終於趕在生命凋零之前,獲得和解。關於青少年對未來的困惑與不被理解的孤寂;成年人事業失利的挫折、沮喪、焦慮和悲傷;照護老年人的無奈、無助和無力。羅志仲說:「大膽求助吧!向外求助並不是軟弱的行為,而是勇敢的表現。」唯有能一次次去經驗與接納,才可以從痛苦中走出來。如果你已經從艱難的家庭關係裡走出來,那太好了,恭喜你,這是一段不容易的歷程,你可能會在這本書中得到共鳴,看見自己過往的影子,從而對自己的努力感到尊敬與讚許。如果你還在過程中,這本書或許可以帶給你一些安慰或方向。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書中也許會有那麼一、兩句話,能支持到你的內在。──羅志仲【本書特色】1. 閱讀托勒主要著作上百次的融會貫通與實際應用2. 薩提爾模式冰山探索的練習實踐3. 累積上千場演講與工作坊的經驗分享【感動推薦】閱讀《和解練習》,看志仲與父親之間,半生情感的糾結,內在遇到的困頓,諸多無力且無奈,轉化為生活的實踐,我既豐盛又感動,因為文章太動人,又巧妙的將托勒及薩提爾模式以故事方式嵌入,真是誠實美妙之作,值得讀者細細品味。──李崇建(薩提爾推手、暢銷作家)和解需要高度的觀察力,志仲一直以來都很努力、也很用心探索生命,對自己身心反應的觀察力特別細微,並且把這份能力灌注在文字裡。《和解練習》裡有很多他的觀察及省思,非常值得參考,尤其是男性讀者。我必須說,讀這本書時,我掉了兩次淚,推薦大家閱讀。 ──馮以量(馬來西亞資深輔導工作者)
作者介紹 羅志仲╱作者1974年生於台中豐原,清華大學中文博士,人際溝通講師、身心靈工作者。高中、大學時因課業問題,與父親冷戰長達18年,博士班畢業後曾長期失業,一度身心失調,接觸薩提爾模式與知名心靈導師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的著作後,人生始大幅改變。除了薩提爾模式和托勒,羅志仲亦涉獵其他學派與大師思想,並積極將所學落實在生活中。常應邀至海內外演講,累積上千場演講與工作坊的經驗,主題包含人際溝通、親子教養、靜心、自由書寫、安頓內在等,分享修補家庭裂痕與增進家庭關係的心法與技巧。和解並不容易,但我們可以練習、練習、再練習。著有《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臉書粉絲專頁:羅志仲的覺察空間
產品目錄 推薦序 練習和解,是為了內心的寧靜及自由(馮以量)自序 和解與否,都會得到養分練習一 卸下重擔,釋放生命力遺憾可以彌補連結彼此的渴望練習二 改變內在,用豐富的眼光看事物愛要用對方式情感需要累積練習三 面對現實,長出內在力量改變自己覺察情緒專注當下練習四 真心接納,繼續往前走隨順生命之流接納痛苦與無力全然臨在,打開感官讓對話延續學習一致性表達回到當下,深呼吸接納生命本來的樣貌看見真實的自我用幽默感生活練習五 歡送情緒,迎來輕鬆自由允許失落去體驗、去嘗試走進悲傷接納低潮探索遺憾和解是一種選擇附錄一 〈鄉土之祭〉附錄二 那場告別式
書名 / | 和解練習: 給曾受家庭創傷的你 |
---|---|
作者 / | 羅志仲 |
簡介 / | 和解練習: 給曾受家庭創傷的你:薩提爾╳托勒╳阿迪亞香提心理學家族治療大師╳最具精神影響力心靈導師比學習更重要的是練習、練習、再練習。這本書寫的,是作者羅志仲如何 |
出版社 /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4170932 |
ISBN10 / | |
EAN / | 9786264170932 |
誠品26碼 / | 2682808750004 |
頁數 / | 28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14.8cm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自序 : 自序 和解與否,都會得到養分
這本書,是獻給我父親的,也獻給正在或曾在家庭關係中受苦的你。
我曾與父親十八年不說話。寫這篇序時,他已經離開兩年多了,母親更是在十年前意外走了。我能與父親和解,能走過父母兩人過世帶來的悲痛,與我長年學習薩提爾模式與托勒有關,感謝我的大學學長李崇建帶我入門,進而一窺堂奧。
比學習更重要的是練習、練習、再練習。這本書寫的,就是我如何將所學運用在我與父親的相處中,你會在字裡行間看到:所有的練習無論是否成功,都不會白費。
書中寫的雖是我與父親和解的故事,但更重要的是與自己和解。如果你的目標是「和解」,可以先閱讀書中最後一篇〈和解是一種選擇〉,會發現和解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除了和解,內文也花了許多篇幅在近年頗受關注的「長照」議題上——父親人生的最後八年,有兩年住在家裡,六年住在養護中心。那段照顧、相處的歷程對我而言,刻骨銘心。
如果你已經從艱難的家庭關係裡走出來,那太好了,恭喜你,這是一段不容易的歷程,你可能會在這本書中得到共鳴,看見自己過往的影子,從而對自己的努力感到尊敬與讚許。
如果你還在過程中,這本書或許可以帶給你一些安慰或方向。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書中或許會有那麼一、兩句話,能支持到你的內在。
我在父親生前,已斷斷續續寫了一些小文章,記錄我們相處的片段,但從沒想過能出書。感謝天下文化前編輯總監楊郁慧小姐向我邀書,讓我有機會重新整理、思索這段歷程,可嘆她已離世,無緣見到此書問世,但知遇之恩,我永遠銘記在心。
感謝吳佩穎總編輯的支持,也感謝責任編輯許景理,她的專業與經驗使得此書更具可讀性。
我與父親此生緣分已了,但他帶給我的資源還繼續在滋養我。寫完這本書,我將帶著那些養分繼續往前走。
最佳賣點 : 這本書寫的,是作者羅志仲如何將所學運用在與父親的相處中,你會看到所有的練習無論是否成功,都不會白費。冷戰18年的父子,終於趕在生命凋零之前,獲得和解。關於照護老年人的無奈、無助和無力,羅志仲說:「大膽求助吧!向外求助並不是軟弱的行為,而是勇敢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