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滄的另類旅行: 探索自然奧妙, 走訪歷史遺址 | 誠品線上

陳維滄的另類旅行: 探索自然奧妙, 走訪歷史遺址

作者 陳維滄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陳維滄的另類旅行: 探索自然奧妙, 走訪歷史遺址:極地大冒險,面對的是不可預的種種風險,有時甚至是命懸一線的死亡威脅。相對地,極地純淨無染,還世獨立的天地大美,讓人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極地大冒險,面對的是不可預的種種風險,有時甚至是命懸一線的死亡威脅。相對地,極地純淨無染,還世獨立的天地大美,讓人們一見鍾情,念念不忘。極地之美、極境之險,在我的生命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記,也讓我蜕變成一個有故事的人。旅行中的每次挑戰都讓我看見更真實的自己,這些經歷都成為生命中印象深刻、難以忘懷的點點滴滴。藉著圖像與文字的紀錄,將文化遺址、文明智慧,以及自然生態,多角度而獨特的探討,豐碩了旅程的意義和價值,期望為讀者開拓新視野、發現新大陸,從而有所省思與啟發。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陳維滄,1937年出生於南投埔里,屬牛,有著牛的苦幹實幹、任勞任怨精神。就讀埔里初中、台中一中,畢業於東海大學經濟系。生涯中扮演過不同角色的陳維滄,曾是喜讀文哲的文藝青年,也曾是叱吒商場的企業家。做為多愁善感的文藝青年,他右腦感性,創意充沛;做為精明幹練的企業家,他左腦理性,思辨活絡。然而,遺傳自母親勇於追夢的基因,讓他在天命之年、50歲事業巔峰之際,急流勇退,重新思考人生方向,專注於發展藝文興趣,且從事公益不遺餘力。《中庸》﹕「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謂「智者不惑」,他一生尋師解惑,以智慧為明燈,探求真理,深刻自省,難怪不惑。所謂「仁者不憂」,他急公好義,有著寬容、包容的仁愛之心,以助人為樂,自然不憂。所謂「勇者不懼」,他三極探險,五洲涉危,忍人所不能忍,為人所不能為,也就不懼。智仁勇「三達德」兼備者不多,陳維滄不斷追求真、善、美,攀登至智、仁,勇的罕見境界,他將畢生的經驗、體會、感受,化成文字,集結成書,無異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珍貴的寶藏,值得我們一起來尋寶、挖寶。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 天地大美的印記part1 尊重自然 生態之旅情緣未了•丹頂鶴高原舞者•黑頸鶴飛越珠峰•蓑羽鶴靈性之美•賞白鶴銀輝熠耀•沙丘鶴物以稀為貴•美洲鶴四地風情賞紅鶴雪雁•雪地驚艷雪鴞•雪地一聲嘯追著巴鴨趴趴走鳥者之王•海島攝鵰行冰天雪地話天鵝加拉巴哥•厄瓜多•豐富之旅黑面琵鷺在台江鰲鼓濕地行•中埔遇蜂鷹北極雪地覓鳥蹤南極企鵝與愛家信天翁非洲魅力最原始的悸動白頭翁在我家part2 文明古國 深情印度焚而不燬的愛情•穆西王后紀念亭地底的月宮•月亮水井泰姫瑪哈陵衡量天體的工具•齋浦爾的簡塔•曼塔天文台印巴瓦加小鎮降旗典禮part3 世界文化及自然遗產2015年世界文化遗產:矗立黃沙中的華麗驛站2004年世界文化遺產:巴姆古城•浴火重生2011年世界文化遗產:波斯花園的芬芳2015年世界文化遗產:梅滿德•被上帝遺忘的角落1978年世界自然遗產:聽見地心的呼吸•黄石公園1979年世界自然遺産:鬼斧神工大峡谷part4 神秘石窟行旅中所見所感:鐘乳洞、五台山、山西木塔探索中國神秘石窟Living Temple的奇妙感應:莫高窟、印度阿姜塔石窟、不丹虎穴寺鐵壁銅牆種菩提—獨特的廟宇懸空寺後 記 大旅行家的視野與胸懷編後語 五心集的另類旅行

商品規格

書名 / 陳維滄的另類旅行: 探索自然奧妙, 走訪歷史遺址
作者 / 陳維滄
簡介 / 陳維滄的另類旅行: 探索自然奧妙, 走訪歷史遺址:極地大冒險,面對的是不可預的種種風險,有時甚至是命懸一線的死亡威脅。相對地,極地純淨無染,還世獨立的天地大美,讓人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571832
ISBN10 /
EAN / 9789865571832
誠品26碼 / 2682508788000
頁數 / 28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3X1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天地大美的印記

旅行在我看來還是一種頗為有益的鍛鍊,心靈在旅行中不斷地進行探索新的未知事物的活動。― 法國作家蒙田

《旅行中看見真善美》一書匯集了我在旅遊過程的所見、所聞、所思,將我的觸動和感悟,以文字和圖片形構出人生閱歷裡的一道道風景,淬煉出生命中不可多得的體驗與感悟。

2022年春節前,我特別授權東海大學圖書館出版,旨在為公益團體募款,並提供清寒優秀學生獎學金。書中收錄了27篇關於探索人文國度和走訪聖堂險地的文字敘事與珍貴影像,這些內容勾起讀者的「悅」讀樂趣,沉浸其中,回味無窮,獲得了許多共鳴與迴響。

蘇正平前新聞局局長曾美言:「這些精彩的圖文開拓了我的視野,既有知識性又展現人文思維。」人間福報社長兼總編輯妙熙法師盛讚:「每篇文章和圖片都達到國際水準。」荒野保護協會前理事長劉月梅表示:「感受到其中豐富的文學底蘊、探險精神和精彩攝影。」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吳福助教授特別慎重地以論文體例研析此書,因為他預期:「這本書可發揮重大影響力。」

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讀者服務組組長郭玲玲更特別來信表示:「這本深度旅遊書,打開每個人的視野,不僅讓人羨慕,更將『壯遊』的這股衝勁與熱情詮釋得淋漓盡致。」

友人曾說,放眼當今,同年齡層有誰可以五訪南極、七達北極?這是他們對我的厚愛,但平心而論,極地大冒險,面對的是不可預測的種種風險,有時甚至是命懸一線的死亡威脅。相對地,極地純淨無染,遺世獨立的天地大美,讓我一見鍾情,念念不忘。極地之美、極地之險,在我的生命烙下了深刻的印記,也讓我變成了一個有故事的人,於是我將我的故事化為文字,以理性為骨幹,以感性為織體,堆疊鋪排成為「極地四書」。

而《旅行中看見真善美》則是為了紀念內人Sumi逝世兩週年,因此,特別趕在2022年2月出版,美中不足的是由於付梓時間匆促,文章的收錄難免有些遺珠之憾。

這次,我們進一步匯集有關我拍攝鶴鳥和動物生態旅遊的部分。愛好攝影者都知道鳥類和動物的拍攝困難度很高,不但畫面稍縱即逝,且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配合,而我這些生態攝影算是幸運的收穫,我也從觀察這些飛禽走獸的生活,體會出可供人類學習的智慧。

另外,還補足了我參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重要景點以及各文明古國的人文風情。這些世界文化、自然遺產,不但是全人類公認最具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也最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我希望藉此重視生態和諧,並提倡環境永續的觀念,也希望喚起人們對世界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意識,透過愛與學習,同理與共情,維護弱勢族群的人格與尊嚴。佛家說,種正因才有正果,動機對了,過程中的種種辛苦、艱難、甚至是煎熬,也就都能忍受。因而,我總能把「吃苦當吃補」。

西藏號稱地球的中極,我們平常人很少會去,在這容易罹患高山症的雪域,我居然不辭勞累,七度前往。我為什麼一而再三地去西藏,因為西藏的辯經讓我印象深刻,非常精彩,跟以色列的教育方式很相似。徒弟跟師父據理力爭,不像台灣傳統教育容易流於一言堂。西藏的天葬,就生命教育而言,它啟發世人:生命,有開始就有結束。生命隨大自然而來,也將隨大自然而去。

由於對無常的體悟更深刻了,使我更能看淡生死,勇於挑戰一些不可能的任務,例如前住聖母峰大本營時,目睹了生死一線間的界線。在肯亞乘坐熱氣球時,被瞬變的風吹往山崖,驚險著陸,差點送命。遊歷黃石公園時,險遭一群奔蹄而來的野牛陣衝撞踩踏。

每次的挑戰都讓我看見更真實的自己,這些經歷都成為我生命中難以忘懷的點點滴滴。因此,我的人生遊記,跳脫一般旅遊書僅限於介紹吃喝玩樂和景點的範疇。《陳維滄的另類旅行》 透過文字和圖像的載體,將文化遺址、文明智慧,以及自然生態以多角度而獨特的探討,豐碩了旅程的意義和價值,期望為讀者開拓新視野、發現新大陸,從而有所省思,啟發。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極地大冒險,面對的是不可預的種種風險,有時甚至是命懸一線的死亡威脅。
相對地,極地純淨無染,還世獨立的天地大美,讓人們一見鍾情,念念不忘。極地之美、極境之險,在我的生命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記,也讓我蜕變成一個有故事的人。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