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吵, 心很安靜: 品讀20杯陶淵明的酒, 人生不管順境逆境都能豁達自由
作者 | 費勇 |
---|---|
出版社 |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世界很吵, 心很安靜: 品讀20杯陶淵明的酒, 人生不管順境逆境都能豁達自由:精神內耗必讀陶淵明──連蘇東坡都稱讚的生活家,本書透過解析陶淵明的人、詩、酒,帶領我們放下 |
作者 | 費勇 |
---|---|
出版社 |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世界很吵, 心很安靜: 品讀20杯陶淵明的酒, 人生不管順境逆境都能豁達自由:精神內耗必讀陶淵明──連蘇東坡都稱讚的生活家,本書透過解析陶淵明的人、詩、酒,帶領我們放下 |
內容簡介 精神內耗必讀陶淵明──連蘇東坡都稱讚的生活家,本書透過解析陶淵明的人、詩、酒,帶領我們放下焦慮‧回到當下‧順應本心過一個微醺的美好人生。★著作暢銷200萬冊‧知名生活導師費勇療癒新作!成功都是做給別人看的,快不快樂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一直內耗那就不再勉強自己。勇敢躺平也是另一種積極,用心地活出自我,重拾在生活中發現美好的能力。面對生活挫折如何做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實踐理想遇到阻饒如何「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人生滋味如何達到各隨人味「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陶淵明的人格,以及他對於人生的思考,對於美的細微感受,都沉澱在這二十首詩裡了。每一杯酒,都帶給我們如何生活的思考和啟示。在這個好像失去了方向的年代,我們不妨和陶淵明一起痛飲二十杯,看清人生的真相,找到我們生命的內在道路。生活導師「費勇」,透過解析陶淵明的人、詩、酒,帶領我們了解: 更好的生活方式 陶淵明成功實踐經驗 無須放棄世俗也能獲得快樂 達到真正的自由對外,可以時時領略大自然的美,把自己當作是一片葉子、大自然裡的一個因子;對內,可以時時保有人的情懷,那麼無論窮或富,都可以度過一個還不錯的人生。
作者介紹 費勇 著名文化學者,15歲考上大學,先後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為昊達文化創始人、昊達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長、唐寧書店聯合創始人,並兼任暨南大學生活方式研究院聯席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並曾擔任《行走》(mook)主編。 主要作品有《不焦慮的活法:金剛經修心課》、《不抑鬱的活法:六組經修心課》等修心課系列,連續多年入選鳳凰網好書榜、當當網年度暢銷書榜等多種榜單。
產品目錄 序 人生真不如陶淵明那一杯酒第一杯 無路可走的時候怎麼走第二杯 為什麼做好人就一定會貧窮第三杯 不如痛痛快快喝酒去第四杯 不論多麼孤獨還是要做自己第五杯 我和這個世界之間最合適的距離是什麼第六杯 不要和笨蛋較勁一較勁自己也成笨蛋第七杯 如何把每一天都過得很美好第八杯 人生難免有掙扎掙扎之後解套就好第九杯 我不管別人別人也管不著我第十杯 為了謀生該不該做自己不喜歡的事第十一杯 反正最終都是一死活得合乎自己心意就好第十二杯 猶猶豫豫毀了多少美好的人生第十三杯 除了享受生命人生還有什麼意義第十四杯 喝喝酒吹吹牛活著真好第十五杯 你要聽從你的內心而且要不受貧窮的困擾第十六杯 一個不合時宜的人如何才能好好活著第十七杯 我還是在風吹不到的地方獨自盛開吧第十八杯 不論多麼寂寞都不會丟失自己的本心第十九杯 在自己的園地裡一杯濁酒就讓我享盡生活的美好第二十杯 理想的社會在哪裡附錄 陶淵明詩文選譯
書名 / | 世界很吵, 心很安靜: 品讀20杯陶淵明的酒, 人生不管順境逆境都能豁達自由 |
---|---|
作者 / | 費勇 |
簡介 / | 世界很吵, 心很安靜: 品讀20杯陶淵明的酒, 人生不管順境逆境都能豁達自由:精神內耗必讀陶淵明──連蘇東坡都稱讚的生活家,本書透過解析陶淵明的人、詩、酒,帶領我們放下 |
出版社 / |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
ISBN13 / | 9786264023115 |
ISBN10 / | |
EAN / | 9786264023115 |
誠品26碼 / | 2682964233007 |
頁數 / | 248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CM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序 人生真不如陶淵明那一杯酒
「在世俗沉沉的醉夢裡了悟人生真諦,活得很清醒,只有陶淵明吧。」這是蘇東坡說的,原話是」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這句話彷彿很清晰,但稍稍思量,就有點朦朧,到底什麼是醉什麼是醒,實在不太容易說清。我有一位精神病科的醫生朋友經常說:你們正常人在精神病人眼裡是不正常的。又說:精神病人活得比你們清醒。
木心先生有一句很深的感嘆:「有時,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淵明。」這句話就像人生那樣,很費思量。因為很費思量,所以,就不必思量。就像陶淵明經常說的,想那麼多幹麼呢?
季節慢慢地流轉,又是一個美好的早晨。
穿上春天的衣服,晃晃悠悠到了東郊。
山巒剛剛從朝霧裡探出頭來,天空浮動著薄薄的雲。
風從南方吹來,那些幼苗在風中好像長出了翅膀在飛翔 。
浩浩茫茫的湖水,洗滌我們的塵埃。
遠方的景色啊讓人欣喜,人的本心啊多麼容易滿足。
只要有一杯酒,就怡然自樂。
望著湖的中央,恍如回到了魯國時代的沂水。
大人小孩完成了一天的功課,到湖邊逍遙歌詠,然後回家。
我熱愛曾點所說的那種寧靜,日夜嚮往那種寧靜的生活。
只可嘆那個年代已經過去很久了,再也回不去了。
早晨出來,遊蕩到晚上,回到家裡。
花卉藥草長滿了院子,樹林鬱鬱蔥蔥。
床上有一把寂寞的琴,壺裡還有濁酒半杯。
(譯自《時運》)
是的,想那麼多幹麼呢? 只要有一杯酒就怡然自樂。這是陶淵明《時運》裡的見解。《時運》這首詩有一個序言,序言裡提到這首詩的緣起是自己一個人去春遊,有點感慨,於是寫了這麼幾句詩。
序言裡,陶淵明提到另外一次春遊,是《論語》裡記載的,並不是一次真實的春遊,而是孔子和學生答問裡的春遊。如果我們把場景放在現在,大概會是這樣的:
孔子問他的幾個學生:「各位談談自己的夢想吧。」子路回答:」我打算先定一個小目標,一年後完成一個P2P項目,融資一億。我會先做一個美女直播,吸引大家進來,最後,做成一個賣夜宵的平臺。三年後在證交所上市。」孔子微笑了一下,沒說話。
冉有接著說:「我也定一個小目標吧。一年後我要做成一個超級IP。我已經看中了一個小漫畫家,她專門畫兔子。我打算好好包裝她,讓她先成為網紅,然後,我會出品一系列她的兔兔產品,從書本到電影,從衣服到筆記本,還要開店。開遍全世界。然後去紐約交易所敲鐘。上市後我會送給老師一千原始股。」孔子聽了,也沒有說什麼。
還剩下曾點沒說。他一直在彈琴。孔子問他的夢想,他停止彈琴,說:「我睡得比較沉,不做夢。」孔子說,不過是說說自己的夢想而已,說出來又有什麼關係呢?於是,曾點說:「剛才彈琴的時候,看到窗外的樹上冒出了淡淡的綠色,春天被要來了。我也定一個小目標吧,等一下下課,我會約上幾個朋友,去爬白雲山,找一家大排檔,坐在那裡看看夕陽、吹吹風、吃點東西。天黑了,就一路唱著歌下山,回家。」孔子聽了,說:「我覺得還是曾點說的比較靠譜。」
相比之下,曾點的夢想最不遠大,不,完全沒有夢想。在大家都做夢的年代,他懶得做夢。但是,孔子說,他覺得曾點比較靠譜。為什麼呢? 子路等人說的夢想都是了不起的大事,也就是我們說的事業;曾點說的是生活小事,一件很小的事情:下課後約了朋友去爬山。孔子卻說,那些偉大的事業其實都不太靠譜,反而去爬爬山唱唱歌,還比較靠譜。
曾點講的,確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業,但恰恰就是生活本身。如果說,我們要去做子路們所說的那種事業,需要一定的知識和歷練,還需要一定的機緣,才能達成;那麼,曾點所說的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去做,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在創業,還是閒暇在家,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就可以做。我們做曾點的事,只需要生活的能力。
很多人具有政治或商業的能力,卻缺乏生活的能力,缺乏隨時隨地在生活裡發現美的能力,缺乏隨時隨地享受生活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每個人天然具備的,只是被很多人遺忘了。很多人迷失在手段裡了,忘了不論多大的事業,真正的目的是為了生活。所以,歌德告誡我們:不要忘了生活。
曾點的話,還暗含了一個意思:人們活在世界上,做成什麼事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個一個當下,你能不能活出自己,能不能隨時隨地享受生活的美和生動。陶淵明在他的詩裡還發現了另一個意思:寧靜。他說他愛曾點說的那種寧靜。人們不僅在追求事業的過程裡忘掉了生活本身,也在時代的喧鬧裡忘了生活的寧靜底色。
陶淵明用他一生的行動,告訴我們如何找到通向寧靜生活的道路;告訴我們熱愛什麼都不如熱愛生活,追求什麼都不如追求個人的自由;告訴我們,如果向外能夠時時領略自然的美,不忘我們只是大自然裡的一個因數、一片葉子,向內能夠時時保有人的深情,那麼,不論窮或富,都可以度過美好的一生。
這些有點複雜的意思,凝聚在一個簡單的句子裡:只要有一杯酒就怡然自樂。因為這句話,我覺得木心先生那句「有時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淵明」,不如改為:人生真不如陶淵明那一杯酒。今天,很多人在嚷嚷著做自己,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怎麼做自己呢? 怎麼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呢? 在我看來,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好的答案就在陶淵明那一杯酒裡。
自序 : 序 人生真不如陶淵明那一杯酒
「在世俗沉沉的醉夢裡了悟人生真諦,活得很清醒,只有陶淵明吧。」這是蘇東坡說的,原話是」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這句話彷彿很清晰,但稍稍思量,就有點朦朧,到底什麼是醉什麼是醒,實在不太容易說清。我有一位精神病科的醫生朋友經常說:你們正常人在精神病人眼裡是不正常的。又說:精神病人活得比你們清醒。
木心先生有一句很深的感嘆:「有時,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淵明。」這句話就像人生那樣,很費思量。因為很費思量,所以,就不必思量。就像陶淵明經常說的,想那麼多幹麼呢?
季節慢慢地流轉,又是一個美好的早晨。
穿上春天的衣服,晃晃悠悠到了東郊。
山巒剛剛從朝霧裡探出頭來,天空浮動著薄薄的雲。
風從南方吹來,那些幼苗在風中好像長出了翅膀在飛翔 。
浩浩茫茫的湖水,洗滌我們的塵埃。
遠方的景色啊讓人欣喜,人的本心啊多麼容易滿足。
只要有一杯酒,就怡然自樂。
望著湖的中央,恍如回到了魯國時代的沂水。
大人小孩完成了一天的功課,到湖邊逍遙歌詠,然後回家。
我熱愛曾點所說的那種寧靜,日夜嚮往那種寧靜的生活。
只可嘆那個年代已經過去很久了,再也回不去了。
早晨出來,遊蕩到晚上,回到家裡。
花卉藥草長滿了院子,樹林鬱鬱蔥蔥。
床上有一把寂寞的琴,壺裡還有濁酒半杯。
(譯自《時運》)
是的,想那麼多幹麼呢? 只要有一杯酒就怡然自樂。這是陶淵明《時運》裡的見解。《時運》這首詩有一個序言,序言裡提到這首詩的緣起是自己一個人去春遊,有點感慨,於是寫了這麼幾句詩。
序言裡,陶淵明提到另外一次春遊,是《論語》裡記載的,並不是一次真實的春遊,而是孔子和學生答問裡的春遊。如果我們把場景放在現在,大概會是這樣的:
孔子問他的幾個學生:「各位談談自己的夢想吧。」子路回答:」我打算先定一個小目標,一年後完成一個P2P項目,融資一億。我會先做一個美女直播,吸引大家進來,最後,做成一個賣夜宵的平臺。三年後在證交所上市。」孔子微笑了一下,沒說話。
冉有接著說:「我也定一個小目標吧。一年後我要做成一個超級IP。我已經看中了一個小漫畫家,她專門畫兔子。我打算好好包裝她,讓她先成為網紅,然後,我會出品一系列她的兔兔產品,從書本到電影,從衣服到筆記本,還要開店。開遍全世界。然後去紐約交易所敲鐘。上市後我會送給老師一千原始股。」孔子聽了,也沒有說什麼。
還剩下曾點沒說。他一直在彈琴。孔子問他的夢想,他停止彈琴,說:「我睡得比較沉,不做夢。」孔子說,不過是說說自己的夢想而已,說出來又有什麼關係呢?於是,曾點說:「剛才彈琴的時候,看到窗外的樹上冒出了淡淡的綠色,春天被要來了。我也定一個小目標吧,等一下下課,我會約上幾個朋友,去爬白雲山,找一家大排檔,坐在那裡看看夕陽、吹吹風、吃點東西。天黑了,就一路唱著歌下山,回家。」孔子聽了,說:「我覺得還是曾點說的比較靠譜。」
相比之下,曾點的夢想最不遠大,不,完全沒有夢想。在大家都做夢的年代,他懶得做夢。但是,孔子說,他覺得曾點比較靠譜。為什麼呢? 子路等人說的夢想都是了不起的大事,也就是我們說的事業;曾點說的是生活小事,一件很小的事情:下課後約了朋友去爬山。孔子卻說,那些偉大的事業其實都不太靠譜,反而去爬爬山唱唱歌,還比較靠譜。
曾點講的,確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業,但恰恰就是生活本身。如果說,我們要去做子路們所說的那種事業,需要一定的知識和歷練,還需要一定的機緣,才能達成;那麼,曾點所說的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去做,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在創業,還是閒暇在家,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就可以做。我們做曾點的事,只需要生活的能力。
很多人具有政治或商業的能力,卻缺乏生活的能力,缺乏隨時隨地在生活裡發現美的能力,缺乏隨時隨地享受生活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每個人天然具備的,只是被很多人遺忘了。很多人迷失在手段裡了,忘了不論多大的事業,真正的目的是為了生活。所以,歌德告誡我們:不要忘了生活。
曾點的話,還暗含了一個意思:人們活在世界上,做成什麼事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個一個當下,你能不能活出自己,能不能隨時隨地享受生活的美和生動。陶淵明在他的詩裡還發現了另一個意思:寧靜。他說他愛曾點說的那種寧靜。人們不僅在追求事業的過程裡忘掉了生活本身,也在時代的喧鬧裡忘了生活的寧靜底色。
陶淵明用他一生的行動,告訴我們如何找到通向寧靜生活的道路;告訴我們熱愛什麼都不如熱愛生活,追求什麼都不如追求個人的自由;告訴我們,如果向外能夠時時領略自然的美,不忘我們只是大自然裡的一個因數、一片葉子,向內能夠時時保有人的深情,那麼,不論窮或富,都可以度過美好的一生。
這些有點複雜的意思,凝聚在一個簡單的句子裡:只要有一杯酒就怡然自樂。因為這句話,我覺得木心先生那句「有時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淵明」,不如改為:人生真不如陶淵明那一杯酒。今天,很多人在嚷嚷著做自己,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怎麼做自己呢? 怎麼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呢? 在我看來,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好的答案就在陶淵明那一杯酒裡。
最佳賣點 : 精神內耗必讀陶淵明──
連蘇東坡都稱讚的生活家,
本書透過解析陶淵明的人、詩、酒,
帶領我們放下焦慮‧回到當下‧順應本心
過一個微醺的美好人生。
★著作暢銷200萬冊‧知名生活導師費勇療癒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