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動物園 (印刷簽名版) | 誠品線上

草原動物園 (印刷簽名版)

作者 馬伯庸
出版社 瑞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草原動物園 (印刷簽名版):《長安十二時辰》、《三國配角演義》,人氣作家馬伯庸在創作的世界過盡千帆後,回歸初心的驚奇之作!結合魔幻、歷史、公路一段關於夢想的寓言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長安十二時辰》、《三國配角演義》,人氣作家馬伯庸在創作的世界過盡千帆後,回歸初心的驚奇之作!結合魔幻、歷史、公路一段關於夢想的寓言之旅潛伏在記憶深處,關於故鄉的童年回憶,真實與幻想糾纏融合,書寫出充滿鄉愁的魔幻童話。★印刷簽名版,採用進口萊尼紙,印有馬伯庸老師的簽名,以及給台灣讀者的一句短語,值得書迷珍藏~【內容簡介】每個人的記憶,總不可避免地虛實參半。在赤峰,曾經有過這樣一支離奇的傳教隊伍:一位來自美國的傳教士,十一隻被萬牲園所遺棄的動物。母象、雄獅、斑馬、狒狒、蟒蛇、鸚鵡,浩浩蕩蕩,跨越兩百五十英里,從京城到塞外,走向心目中的「應許之地」。這段異想天開的征途,猶如另類的清末版公路之旅,書寫出虛實交織的寓言性故事,將冒險與蒙古草原的傳說和禁忌糅合,帶給人似魔幻又似寫實的新奇感。化為斑馬的金丹道首領、沙德格爾的歌謠,究竟這是湮沒在歷史中被人們所遺忘的過去,還是一代代赤峰人夢中建構的回憶虛像?人氣作家馬伯庸,脫離舒適圈的挑戰之作!「《草原動物園》更像是一根胡蜂的針,它時不時便會刺破我好不容易吐出的厚繭,讓我百般不情願地探出頭來,繼續觀察著外界的變化。」——馬伯庸【讀者好評】喜歡這本純真魔幻的小故事,有童話和寓言的內核,沒有煙火氣,也不揪心,看完了會想,多好啊,就像吹過草原的朗朗長風,就像王小波說,古今一般同。——馬小得一場解脫之旅,對生命的敬畏,對宗教的包容。有些儀式感,有著畫面感。以往閱讀會有電影的感覺,這篇反而是動畫的樣子。冥冥中受到指引的人們,事情就這樣成了。——伯儀馬親王近來高產,如有神助的樣子,這是一本界限模糊、虛無縹緲、好似夢遊一般的小說,有一種受到催眠或者感召的體驗。——風和樹的聲音很多天馬行空的比喻,精妙又輕巧,反覆流連在字裡行間,但也沒有影響繼續讀故事。一點炫技的感覺都沒有,再好的文筆也是為了服務敘事,這種舉重若輕真是讓我全程感歎。最喜歡白薩滿和禿頂祖狼,「草原的天空寬曠得很,每一隻鳥兒都可以盡情飛翔。」——momo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馬伯庸 作家。 人民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茅盾新人獎得主。 其作品被評為沿襲「『五四』以來歷史文學創作的譜系」,致力於對「歷史可能性小說」的探索。 代表作: 《長安的荔枝》、《三國配角演義》、《大醫》、《兩京十五日》、《顯微鏡下的大明》《長安十二時辰》、《古董局中局》、《三國機密》、《風起隴西》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題 記 004第一章 歸化城 007第二章 萬牲園013第三章 承德府055第四章 海泡子097第五章 瘋喇嘛135第六章 白薩滿195第七章 榮三點221第八章 馬王廟253第九章 應許之地283後 記 298

商品規格

書名 / 草原動物園 (印刷簽名版)
作者 / 馬伯庸
簡介 / 草原動物園 (印刷簽名版):《長安十二時辰》、《三國配角演義》,人氣作家馬伯庸在創作的世界過盡千帆後,回歸初心的驚奇之作!結合魔幻、歷史、公路一段關於夢想的寓言之
出版社 / 瑞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017348
ISBN10 /
EAN / 9789864017348
誠品26碼 / 2682569812003
頁數 / 304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1.6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歸化城

  故事最初的萌芽,不在赤峰,而是在綏遠的歸化城裡。
  晚清光緒年間,歸化城裡來了一位從倫敦遠道而至的教士。他本名叫傑克.喬治,中文名字叫華國祥,受中國內地會的委託,希望能在這一處中蒙要地打開局面,把主的榮光傳播到蒙古地區。
  華國祥攜夫人一起進了歸化城,在水渠巷商家永寧號院內租房立會,建起了第一座基督教新教的教堂,叫作耶穌堂。他開始時沿用教內舊例,在教堂開壇佈道,分發《聖經》。可惜當地居民多無興趣,饒是華國祥費盡唇舌,也招不來多少人肯到教堂聽講,遑論發展信眾。
  華妻精通西醫,在丈夫忙於傳教的同時,她在順城街三星成巷內設下一所醫院,以西醫之術為人診治,贏得了很高的讚譽。病人得到她的救治,多是感恩戴德,她便趁機勸說歸信。幾年下來,她感召的信徒反倒比華國祥多些。
  歸化城裡有個財神廟,乃是雍正二年修建。廟前有個軒敞的二層戲臺,名叫樂樓。每逢祭財神之日,就有樂班和戲班在樂樓上表演助興,下面觀者如山,擠得裡三層外三層,比過年還熱鬧,是歸化城一等一的繁華之處。華國祥有一天無意中路過,看到這麼熱鬧的情景,不由得仰天長歎:「如果我教堂的信眾能有此規模,死也甘心了。」
  華妻聽到感慨,勸說了幾句,不巧正觸及華國祥的傷心事,與她大吵了一架。夫妻倆本來相敬如賓,卻因為這件小事起了隔閡。華妻積鬱於胸,一病臥床不起。華國祥後悔不已,向內地會寫信求助,懇請他們寄些英國家鄉風景的畫片來,希望能化解華妻心病。
  內地會英國總部有一個與華國祥素來交好的朋友,寫信給華國祥說了件趣事:歐洲最近出了一個新發明,樣式如同相機,但舉燈輪轉,可以映出會動的畫面,叫作電影機。朋友建議他不妨弄一台來,拍點故國風物,或可解憂。
  華國祥一聽大喜,請人搜購,終於買到一台,輾轉萬里運到歸化城內。華妻看了,精神果然復轉健旺。她病癒之後,對華國祥說,這機器繪影如生,實在神奇,只是為她一人欣賞,太過浪費,不如把它賣掉,彌補傳教的費用。
  華國祥有些不捨,他覺得這個事端是從財神廟起,也應該在財神廟內結束,轉念之間,忽然有了一個絕妙的想法。
  過了月旬,歸化居民忽然發現城內各處有了許多貼紙,上書某年月日,財神廟內樂樓顯奇景,夜間開演不收票費云云字樣。居民們都猜測這一定又是什麼新戲班子搞的噱頭。歸化居民最喜歡熱鬧,到了日子,財神廟下聚得人山人海。不料樂樓上靜悄悄一片,只站著一個大鼻子洋人,一個怪匣子,背後牆壁刷得雪白一片。
  那個大鼻子洋人,自然就是華國祥。他見人聚得差不多了,便啟動電影機,雪白的牆壁上,陡然映出了《火車進站》、《工廠的大門》以及各種英國風物的影畫。歸化城的居民看到牆上突現活人活馬,無不駭然,下意識就要跑開。等過了一陣,他們才意識到這些不過是虛幻畫面,遂放下心來,看得如癡如醉。
  一直到午夜,觀眾們仍群聚在樓下,一遍又一遍地欣賞新鮮的電光戲影。最後官府出面驅趕,放映才停止。燈光一亮,一切幻象倏然消失,觀眾們這才依依不捨地散去。於是,在古老的草原上,第一次出現電影的光亮,對大部分觀眾來說,那是一生之中最夢幻的時刻,在許多年後仍舊會被偶爾想起。
  一夜過後,華國祥聲威大震。從此每月初一、十五,他都會在樂樓放映一場,平時禮拜之時,還在教堂放映幾段,每場都是水泄不通,連當地王爺、喇嘛都跑來看。時人謂之「影戲」。而華國祥趁機佈道,收效甚好。《綏遠志略》記錄道:「以幻燈影片放映於財神廟樂樓上,夜間開演,不收票費,俟群眾既集,輒乘時宣傳耶穌教義,勸人信奉。」可見宣教效果奇佳。憑著這枚利器,華國祥在綏遠地區遠近聞名,傳教事業一日千里。
  華國祥的這一段事蹟,被記者寫成報導刊登在《中國通訊》上。這一幅草原電光戲影的奇景,遂漂洋過海,流傳到歐美等地,在傳教士的圈子裡一度流傳甚廣,人人津津樂道。可惜對大部分人來說,這畢竟只是來自遠域的獵奇談資。隨著時間流逝,它逐漸被人淡忘,連同古老草原以及生活在那裡的居民一起,湮沒在故紙堆中,默默無聞。
  若干年後,彷彿命中註定似的,一位美國公理會的教士走進孟菲斯的公立圖書館,翻開滿是塵土的《中國通訊》,無意中讀到這段往事。他突然之間心有所感,抬起頭來看向天空,露出一個神秘的笑容……
  事就這樣成了。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長安十二時辰》、《三國配角演義》,人氣作家馬伯庸
在創作的世界過盡千帆後,回歸初心的驚奇之作!
結合魔幻、歷史、公路
一段關於夢想的寓言之旅

潛伏在記憶深處,關於故鄉的童年回憶,真實與幻想糾纏融合,書寫出充滿鄉愁的魔幻童話。

★印刷簽名版,採用進口萊尼紙,印有馬伯庸老師的簽名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