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學與藏書史探微 | 誠品線上

文獻學與藏書史探微

作者 胡晨光
出版社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文獻學與藏書史探微:本書內容涉及目錄學、校勘學等古文獻學的分支,兼討論書籍收藏、流通等藏書史的研究內容,故定名為《文獻學與藏書史探微》。具體而言,本書所關注的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涉及目錄學、校勘學等古文獻學的分支,兼討論書籍收藏、流通等藏書史的研究內容,故定名為《文獻學與藏書史探微》。具體而言,本書所關注的文獻學家、藏書家有朱文藻、楊鐸、許瀚、潘道根、葉啟勳等,所討論的問題則有《葆醇堂藏書錄》在目錄分類上的創獲、《校訂存疑》的考校方法、特點及歷史考證價值、藏書家的書籍生活和文化追求,以及政治經濟、學術生態諸要素對典籍和學者的複雜影響,既根植文獻學的傳統,又借鑒文化史、學術史的旨趣,將對文獻學與藏書史的研究有所推進。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胡晨光男,(1993-),河北保定人,歷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博士後,研究方向為歷史文獻學和中國史學史,主要論著有《朱文藻文獻學研究》、《清代江南書籍社會研究》,在《大學圖書館學報》、《圖書館雜誌》、《史學史研究》、《中國編輯》、《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歷史文獻研究》等知名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自序 胡晨光 1典籍分類與學術演進——論《葆醇堂藏書錄》的八分法體系 1 一 整合小類設立藝部 3 二 將志部、類部、說部提升為一級類目 5 三 調整二、三級類目的畫分、命名和排序 7 四 重新認識類書的性質和叢書的價值 11 五 分類體系畫分的原則 15志書編修與學術生態——以乾隆至道光年間濟寧金石志之修撰為中心 21 一 朱文藻《濟寧金石錄》的編撰及命運 22 二 徐宗幹修《濟寧州金石志》 27 三 上圖藏稿本《濟寧金石志》的推斷 30 四 學術生態如何影響典籍傳存和作者聲名 33 五 餘論 42南京圖書館藏抄本《校訂存疑》的歷史考證價值 45 一 《校訂存疑》的內容 46 二 歷史考證的學術價值 50 三 餘論 61朱文藻《校訂存疑》的考校方法和特點 63 一 《校訂存疑》的編纂過程 64 二 《校訂存疑》的考校方法 66 三 《校訂存疑》的考校特點 71 四 結語 76四庫修書中乾隆嘉獎對江浙藏書家的影響分析 79 一 乾隆皇帝對江浙藏書家的嘉獎措施 79 二 藏書家對乾隆皇帝嘉獎的反應 83 三 嘉獎對藏書家藏書心態的影響 88《涉江采珍錄》與許瀚的書籍消費 95 一 許瀚其人及其《涉江采珍錄》 95 二 許瀚書籍消費的地域特點 104 三 清代江浙的書業發展、經濟格局與書籍消費 08清代江南普通文人的書籍活動和文化追求——以崑山潘道根為例 117 一 江南藏書之風與普通文人的書籍之好 118 二 社會中下層的書籍流通與交遊 123 三 書籍活動中的文化追求 130 四 餘論 137葉啟勳的書籍生活及其情感寄寓 139 一 葉啟勳的典籍購藏 141 二 葉啟勳的藏書、讀書習慣 145 三 葉啟勳的藏書心態 147 四 葉啟勳書籍活動的情感寄寓 151 五 餘論 156後記 159

商品規格

書名 / 文獻學與藏書史探微
作者 / 胡晨光
簡介 / 文獻學與藏書史探微:本書內容涉及目錄學、校勘學等古文獻學的分支,兼討論書籍收藏、流通等藏書史的研究內容,故定名為《文獻學與藏書史探微》。具體而言,本書所關注的文
出版社 /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860452
ISBN10 /
EAN / 9786263860452
誠品26碼 / 2682576452001
頁數 / 17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17*1
級別 / N:無
重量(g) / 300

試閱文字

內文 : 本書內容涉及目錄學、校勘學等古文獻學的分支,兼討論書籍收藏、流通等藏書史的研究內容,故定名為《文獻學與藏書史探微》。具體而言,本書所關注的文獻學家、藏書家有朱文藻、楊鐸、許瀚、潘道根、葉啟勳等,所討論的問題則有《葆醇堂藏書錄》在目錄分類上的創獲、《校訂存疑》的考校方法、特點及歷史考證價值、藏書家的書籍生活和文化追求,以及政治經濟、學術生態諸要素對典籍和學者的複雜影響,既根植文獻學的傳統,又借鑒文化史、學術史的旨趣,將對文獻學與藏書史的研究有所推進。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為作者數年來研究之論集,尤在藏書史方面多有精到見解,關注多位清代藏書家,結合文化史、學術史的研究方法,探討藏書家及其所處社會複雜的互動關係。本書對有意研究文獻學與藏書史之讀者,不失為一重要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