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怪客 (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版 限量附贈作者親繪「伴讀貓咪」精美藏書票) | 誠品線上

Strangers on a Train

作者 Patricia Highsmith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火車怪客 (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版 限量附贈作者親繪「伴讀貓咪」精美藏書票):每個人心中,都藏有那個想殺掉的他——《天才雷普利》、《鹽的代價》作者海史密斯名列20世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每個人心中,都藏有那個想殺掉的他——《天才雷普利》、《鹽的代價》作者海史密斯名列20世紀五十大犯罪小說家,長篇小說出道作!「未來一百年,我們會繼續閱讀她的作品。」——全球暢銷懸疑小說《列車上的女孩》珀拉.霍金斯盛讚✦希區考克一見傾心搬上大銀幕,成就影史經典《追魂記》✦紀念版收錄詹宏志專文導讀及珍藏影像資料✦作家生平 × 經典年表,一次收藏海史密斯的創作軌跡✦絕版十四年,讀者引頸期盼,全新譯本推出✦開創「交換殺人」手法——沒有動機,天衣無縫 火車上相遇的陌生人竟成一起下地獄的好夥伴?!▍一場毛骨悚然的殺人邀約,是通往自由的鑰匙?還是墜入深淵的陷阱……?年輕帥氣的建築師蓋伊,困在妻子長年出軌的婚姻牢籠;富家子布魯諾,則恨透了父親的掌控,渴望擺脫束縛。在開往德州的火車上,兩人意外相遇,布魯諾向他拋出可怕的提議:「交換殺人吧!我殺你老婆,你幹掉我爸。」蓋伊當然拒絕,卻怎料布魯諾擅自行動,真下了手,而這只是惡夢的開始。布魯諾偏執糾纏,寄來一封封殺人計畫,步步緊逼,窮追不捨向他索求「回報」。蓋伊拚命掙脫、試圖逃離,卻發現自己早已深陷這場交易的羅網,直到無法回頭的那一刻——▍蓋伊和布魯諾,究竟是敵是友,還是彼此深藏的另一面?罪惡感如影隨形,這場愛恨交織的夢魘,又該如何醒來?◤海史密斯逝世30周年紀念 ——獻給顛覆20世紀犯罪小說的獨行者◢絕版十幾年,經典回歸!《火車怪客》與《雷普利》系列五部曲隆重再現。此次全新版本為紀念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特別收錄重量級專文導讀、延伸閱讀、珍貴影像資料與作者生平年表,帶領讀者深入她的創作世界。她書寫犯罪,實則解剖人心;她筆下的謀殺,終究繞不開「罪惡感」的糾葛。她曾說,自己這輩子從未寫過「犯罪小說」,只是講述一個故事,而故事裡有時出現暴力,有時則發生謀殺。在保守的50年代,當犯罪小說文壇仍由男性主導,她打破推理/偵探小說的既定框架,將目光投向犯罪者內心,讓讀者從本來正義的位置,逐漸與主角遊走在道德的邊緣,感受那份無可逃避的不安。 ᐠ。ꞈ。ᐟ 本書紀念版附贈限量精美藏書票——作者親繪「伴讀貓咪」!除了大眾熟悉的寫作才華,海史密斯其實也熱愛繪畫。她在日記與速寫本中留下大量素描與插圖,畫過朋友、貓咪,甚至是蝸牛,年輕時還猶豫過到底該當作家還是畫家。對這位資深貓派來說,貓咪是最忠實的創作夥伴。她曾說,貓能給作家一些人類無法提供的東西,一種安靜、不打擾、不帶要求的陪伴。這隻出自她畫集封面的小貓,如今化身為限量藏書票上的「伴讀貓咪」,將靜靜守在書頁角落,陪你踏上一場膽戰心驚的犯罪之旅。▍驚心推薦 (依姓名筆劃排序)歷經兩次世界大戰,人類終於意識到,自己不是理性的動物。原本訴諸「邏輯解決一切」的推理小說,此時也轉變為「探究人心闇面」的犯罪小說。面對廢墟,人心對秩序的重建充滿渴望,迎來更繁榮的社會。同時,繁榮社會下的個人挫折感卻也更勝以往。「交換殺人」的荒誕提議,恰好成了撩動人心背叛道德與法律,激發暴力渴望的觸媒。在鐵道上穩定行駛的火車,由於一場陌生的邂逅而失控、出軌;看似偶然,卻是一則「命運終究是必然」的寓言故事──《火車怪客》正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誕生的經典。——既晴,犯罪作家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沒有一行字,不風格絕倫。從極深的寂寞中,萃取出關於人的「無人之境」。所有的緊張刺激,都來自這個「人是什麼?」的臨界問號。說海史密斯是在無道德海洋中的長泳健將,或是推理創新者,都遠遠不夠。《火車怪客》渾然天成地講述了「無人可愛」與「愛上非人」兩種悲劇的纏綿交織——現代的讀者可以更細緻地辨認性別與同志展演。厭女?是的,但也是「厭女剖析」。邪惡?是的,同時也是「邪惡透視」。無與倫比的美麗。——張亦絢,小說家綜觀推理小說史,會發現女性作家很多時候比男性作家更加激進、更加前衛。派翠西亞.海史密斯正是其中一位。1950年出版的《火車怪客》並不是一本厚重的小說,劇情甚至寥寥數語就可說完,但海史密斯將模糊的道德困境、反派角色之間的心理博奕等等無法簡單正邪畫分的元素帶入這個故事,讓70多年後的讀者跟著她走了一趟仍舊難以輕易選邊站的心靈旅程。——張筱森,推理小說愛好者火車上遇見的怪異陌生客,究竟只是單純的偶遇,或者那是命運給予我們的震耳警鐘?那細微而詭譎的人心,在這趟看似單純的旅程裡,如一筆一筆的鉤針,漸漸編鋪出宿命與機遇的圖毯……轉折出奇卻合乎常理,料想不到的事態與幽微深密的人性,最終驚嚇了我們的也許不僅僅是小說情節的幽詭難測,更是人生本身那本就難以捉摸的尋常與無常。——崔舜華,作家▍齊聲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冬陽(原生電子推理雜誌《PUZZLE》主編)沐羽(作家)李屏瑤(作家)李信瑩(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性別學程兼任講師)臥斧高翊峰 (小說家)郝譽翔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路那(推理評論家)詹宏志(作家)騷夏(詩人)▍國際好評海史密斯創造了一個獨特的世界,這個世界既幽閉又荒謬,每次進入其中,我們都能感受到一種隱約的危險感……她是一位『懸念的詩人』。——格雷安.葛林,20世紀英國文壇大師,著有《沉靜的美國人》《火車怪客》是一部讓人道德失重的驚悚小說:如同後原子時代的《罪與罰》。——《洛杉磯時報》一部情緒低迷且令人不安,探索內疚與偏執的作品……《火車怪客》是她的首部小說,但海史密斯那種焦慮不安的預感早已成形。——雷納德.卡蘇托,紐約福特漢姆大學英語系教授,著有《冷硬派的感傷:美國犯罪故事的秘密歷史》(暫譯)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在她的第一部小說《火車怪客》上展現了她所有的長處,尤其是她能深入挖掘普通美國人的心靈和靈魂,揭示他們的道德缺陷。——彼得.史汪森,美國著名犯罪推理小說家,著有《有些人活該被殺》、《有些人就是該死》等書遊走於死亡恐懼、焦慮不安和非單純意外之間……海史密斯在沒有依賴任何超自然機制的情況下,成功營造出一種接近神秘的效果。——《紐約時報書評》海史密斯的小說令人不安至極,無可匹敵……像惡夢一樣,讓我們整晚輾轉難眠。——《紐約客》說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為驚悚小說作家雖然沒有錯,但不足以概括她的作品;她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文學性,深刻的心理分析,並且讓人著迷得無法釋卷。——《周日泰晤士報》海史密斯的小說會改變你對文學正義的理解,動搖你心中的正邪標準。她巧妙地扭曲了讀者的道德感,真實世界的道德秩序似乎變得不再穩固。——《克里夫蘭誠懇家日報》令人著迷……不建議心智脆弱或容易受影響的人閱讀。——《華盛頓郵報書評》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姓名:派翠西亞.海史密斯1921年生。自愛倫坡以降,美國數一數二偉大的犯罪小說家,曾被《泰晤士報》評選為當代五十大犯罪小說家第一名。她的首部小說《火車怪客》於1950年出版,隔年即由希區考克翻拍成同名電影,後續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AFI百年百大驚悚電影之一。1952年,她以化名發表《鹽的代價》,成為當時女同志小說中首度以「圓滿結局」收尾的開創性作品,其後改編成電影《因為愛你》。她最重要的犯罪小說代表作《天才雷普利》,曾榮獲美國推理作家協會愛倫坡獎及法國偵探文學獎,並以雷普利為主角持續出版了共5本系列作。該系列的首部作品《天才雷普利》在1960和1999年分別翻拍成電影,前者由法國第一美男子亞蘭德倫主演,後者則為麥特戴蒙和裘德洛,風靡一時。2024年,又改編為Netflix迷你影集,榮獲4項艾美獎。海史密斯一生創作超過二十部作品,以犯罪小說與短篇小說聞名。曾獲歐亨利獎、波蘭文學獎大獎及英國推理作家協會獎等多項殊榮,並與《三口棺材》作者約翰・卡爾同為少數獲准加入英國權威性極高、極為封閉的「推理俱樂部」的美國作家。1995年於瑞士辭世,所有手稿資料悉數典藏於瑞士伯恩。其後,她的生命歷程與書寫被拍成紀錄片《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台灣曾在2023年上映此作。姓名:楊沐希宅居文字工作者,譯有《第八號證人》、《翠林島》、《魔鬼的代言人》、《來自星星的奇蹟》、《第十三位陪審員》、《女孩之城》等書,及多部史蒂芬.金的作品。

商品規格

書名 / 火車怪客 (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版 限量附贈作者親繪「伴讀貓咪」精美藏書票)
作者 / Patricia Highsmith
簡介 / 火車怪客 (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版 限量附贈作者親繪「伴讀貓咪」精美藏書票):每個人心中,都藏有那個想殺掉的他——《天才雷普利》、《鹽的代價》作者海史密斯名列20世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2627679
ISBN10 /
EAN / 9789862627679
誠品26碼 / 2682959843006
頁數 / 416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心理驚悚的永恆經典:《火車怪客》

路那(推理評論家)

說到心理驚悚,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無疑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作家之一。而《火車怪客》更是她的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這部出版於一九五○年的小說,是海史密斯一鳴驚人的出道作,出版不久後就被名導希區考克買下改編版權,並在隔年推出同名電影。毫不誇張地說,海史密斯「交換殺人」的巧妙構思,她對角色與關係的細膩塑造、對「罪惡」與「罪惡感」的考究,都讓這本已出版七十五年的作品,在今天讀來仍閃爍著獨特而誘人的光芒。

《火車怪客》最引人入勝之處,首先在於對「完美謀殺」的探討。凡謀殺,必「謀定而後動」,換言之,受害者與加害者之間必然存在著不死不休的歧異。由此順藤摸瓜,配以警方日益精進的追緝技巧,非職業凶手可說法網難逃。不滿父親已久的富家子安東尼.布魯諾企圖弒親,但他不想被抓,深思熟慮後,終於想到一個絕妙的方案──找到另一個萍水相逢的同病相憐之人,兩者互相殺害對方的目標,如此即可避免人際關係的蛛網直接變成法律的羅網。布魯諾在一列火車上邂逅了年輕有為的建築師蓋伊.海恩斯,得知另有女友的他正困擾於與出軌妻子間的離婚問題,便玩笑般的提起此一構想。然而即使是玩笑,這樣的提議對於海恩斯來說無疑也是離經叛道的。他自然不可能應下,然而布魯諾卻入魔般的不屈不撓。他以不算高明的偵探技巧找到了海恩斯妻子的住所,然後下手殺了她。得知此事的海恩斯,雖從此可放心與新女友雙宿雙飛,但他也就此陷入布魯諾步步緊逼的「交換殺人」約定之中。而這便是本作第二讓人目為之眩的部分了。看著布魯諾如最驚人的跟蹤狂般,從電話聯繫、信件要求、威脅說出真相,發展到真人現身進入到海恩斯的社交圈中,催逼著海恩斯履行他那半的工作。在布魯諾的步步緊逼下,海恩斯該如何選擇?他會如何選擇?他為什麼做這些選擇?便成了本作在「交換殺人」是否能成功之外,又一個引人入勝的懸念來源。

在海恩斯的掙扎之外,布魯諾也是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角色。他為什麼選中海恩斯?在未獲得明確確認下就執行殺人計畫的沉沒成本極高,布魯諾憑什麼做下這樣的決定?仔細想想,布魯諾的所作所為,完全違反了「交換殺人」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亦即行凶的兩人應該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相反的,布魯諾用盡一切手段糾纏海恩斯。可以說,交換殺人的計畫是完美的,但實行的人並不。何至於此?布魯諾對海恩斯的情誼,是唯一說得通的解釋,本作也因此顯現出它本身仍具有「內面」的事實。

布魯諾與海恩斯的關係,確實令人聯想到一種隱晦的同志書寫。然而它又不僅僅是同志書寫,更是一個對生活、身份與認同的複雜提問。身為一個女同志,海史密斯在寫作《火車怪客》的期間,經歷了美國對同志態度愈發緊縮的時期。針對同性戀進行獵巫的「薰衣草恐慌」,也正是在1950年伴隨著麥卡錫主義而開展。隱瞞或試圖「矯正」性傾向,成了包括海史密斯在內許多同性戀者的日常。在小說中,布魯諾與海恩斯的「雙重生活」,是犯罪與日常;在現實中,同性戀者的雙重生活,則是偽裝的異性戀與無法改變的同性戀。或許因此,對於海史密斯而言,比起「犯罪」,更為角色帶來壓力的卻是「被發現犯罪」──這個主題,在後續的雷普利系列中有了更精彩的發揮。

儘管背負著如此沉重的壓力,海恩斯與布魯諾的思考途徑、選擇與心態卻始終是可以彼此對照的,也因此他們之間的關係最終常被視為一種雙重性的展現。而海史密斯恰恰寫出了豐富而令人感到不安的心理狀態──這正是本作為何歷久不衰的最大原因。

如果你不懼怕直視人性的複雜與黑暗,同時樂意探索道德的邊界與罪惡感的本質,那麼《火車怪客》將帶給你一場深刻的閱讀體驗,絕對是你書單上不可或缺的一筆!

試閱文字

內文 : 1
火車以不帶規律的節奏狂怒疾駛。遇上越來越多必須停靠的小站,火車只會不耐地稍等一會兒,接著又繼續往草原突襲。不過幾乎感覺不到前進了多少路程,草原只是起伏,宛若隨手一抖的暗粉紅色大毯。火車行駛越快,起伏跟著高漲起來,彷彿在挑釁。
蓋伊將目光從車窗移開,挪動坐姿,靠向椅背。
他心想,蜜莉安充其量就是拖著不離婚。說不定她根本不想離,只是想討錢。真的有辦法跟她離得了婚嗎?
他這才發現,恨意癱瘓了他的思考能力,本來他在紐約依著邏輯釐清的方向,現在只剩暗巷死胡同,根本沒有出路。他可以感覺到蜜莉安就在前方,距離沒那麼遠了,膚色泛著粉紅,帶有暗色雀斑,散發出不怎麼健康的過高體溫,就像窗外的草原,同樣陰鬱,同樣不講情面。
他無意識地伸手拿菸,卻再度想起,普爾曼車廂不能吸菸,這事他已經提醒了自己十遍,但還是掏出了一根。他用細細的香菸輕輕敲了手錶表面兩下,傍晚五點十二分,彷彿時間在今天具有什麼意義似的。他用嘴角叼起香菸,一手護著火柴,一手點起菸來。原本拿火柴的手現在夾著菸,他抽起菸來從容不迫、氣息平穩。他的棕色雙眼一次又一次凝望向窗外那片迷人且分毫不肯退讓的土地。用來固定柔軟襯衫領口的扣帶一側翹了起來。他的倒影逐漸浮現在薄暮時分的車窗玻璃上,貼著下巴的白衫尖領散發出上世紀的風格,同樣復古的還有他那頭黑髮,頂部蓬鬆留長,後腦勺緊貼頭皮。高起的頭髮加上直挺長鼻的斜角,讓他看起來似乎身負使命,一副勇往直前的模樣,只是,從正面看,沉重濃密的一字眉與不帶表情的雙唇又加了一抹鎮定與矜持。他的法蘭絨長褲需要熨一熨,纖瘦身軀上披掛著深色外套,光線照射之處顯露出泛紫的色調,隨手繫上的是番茄色的羊毛領帶。
他心想,除非蜜莉安自己想要孩子,否則她不會願意生,而這也代表她的情人準備娶她。只是,她找他來是為了什麼呢?要離婚,他不用在場啊。為什麼此刻心中又升起同樣乏味的疑問,就跟四天前,剛收到她來信時一模一樣?蜜莉安圓滑花俏的字跡寫了短短五、六行,只說她懷孕了,想見他一面。他推斷,她懷孕了,這婚保證離得成,但他又在緊張什麼呢?他大概是吃醋了,這種質疑從連他自己都無法碰觸的內心深處泛起,最最折磨他的莫過於她拿掉的是他的孩子,現在又要替別的男人生小孩。他告訴自己,不對,惹怒他的只是羞愧罷了,羞愧自己居然愛過蜜莉安這種貨色。他在暖氣格柵護蓋上捻熄香菸。菸屁股滾到他腳邊,他將其踢進暖氣下方。
現在生活又有了指望,離婚、在佛羅里達州的新工作,董事會基本上應該會通過他的草圖,這週就會知道結果,還有小安。他跟小安可以開始計畫未來。這一年多來,他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就等著「這件事」發生,好讓他恢復自由。內心的喜悅欣然爆發,他在厚絨座位一角放鬆心情。說真的,這一刻他其實等了三年。他大可花錢離婚,只是他還沒積攢到那麼多錢。沒有加入事務所的建築師起步時不好幹,未來也不輕鬆。蜜莉安沒跟他要過生活費,但她會想別的藉口糾纏他,好比說,在梅特卡夫談起他,假裝他們依舊琴瑟和鳴,假裝他北上紐約只是為了打拚一番事業,終會回到她身邊。她偶爾會寫信向他索錢,金額不大,但令人不悅,他都讓她得逞,畢竟對她來說,在梅特卡夫扯他後腿太輕鬆也太自然了,何況,他的母親也在梅特卡夫。
金髮高個年輕人坐進蓋伊對面的空位,往窗邊角落挪,他身穿鏽棕色的西裝,微笑的神情還算友善。蓋伊瞥了男人又小又蒼白的臉一眼,發現男人額頭正中央有一顆巨大的痘子。蓋伊又將視線轉去窗外。
對面的年輕人似乎躊躇著,是要開口攀談呢?還是要小睡片刻?他的手肘沿著窗臺滑動,每當短短的睫毛打開時,充血的灰色雙眼就會望向蓋伊,淺淺的笑容也掛回臉上。這人大概是有點醉了。
蓋伊攤開書,但看不到半頁,他的心思就飄走了。車內天花板上的白色日光燈閃爍亮起,他此時抬起頭,任由目光遊蕩,後排座位上有隻瘦骨嶙峋的手,手裡拿著尚未點燃的雪茄,雪茄隨著對話的節奏轉動,他也注意到面前的年輕人,打著一條綠色絲質領帶,上頭還有突兀的手繪橘色棕櫚樹。他的領帶上頭有一條金鍊,鍊子上掛著一個字母吊墜,微微擺動,是CAB三個字母的名字縮寫。鏽棕色西裝下的修長身軀毫無防備地癱坐著,頭還往後仰起,額頭上那顆不知是大痘子還是疔瘡的東西成了他身上的制高點,好像要爆炸似的。蓋伊覺得這臉生得有意思,卻又不知為何。這張臉看起來說不上年輕或年邁,更看不出睿智或愚笨。額頭窄窄的,但很飽滿,戽斗的下巴也相當立體,居中的臉頰線條凹入,直至細扁的嘴唇為止,凹陷最深的莫過於青藍色的眼窩,小片眼皮的皺褶像是扇貝的外殼。皮膚如女孩般光滑細嫩,甚至可以說是雪白潔,彷彿那顆疔子吸光了臉上所有的汙垢雜質,等著爆破。
蓋伊又小讀片刻,文字讀起來又通順合理了,也緩解他的焦慮。只是內心的聲音問起:但柏拉圖對你與蜜莉安的關係能有什麼幫助呢?這個聲音在紐約時就問過同樣的問題,而他還是執意要帶上這本昔日的高中哲學教科書,算是大老遠跑來見蜜莉安的補償吧。他望向窗外,看著自己的倒影,理了理捲起的領子。小安老是替他理平領子。她不在身邊,無助感忽然襲來。他調整坐姿,不小心碰到熟睡年輕人伸出來的腳,他著迷地看著對方睫毛眨啊眨,接著眼睛睜開。那雙充血的眼睛很可能在隔著眼皮的時候,就直盯著他了。
「抱歉。」蓋伊咕噥。
「沒『四』。」那人口齒不清地說,隨後坐直身子,甩了甩頭。「我們到哪了?」
「正要到德州。」
金髮年輕人從內袋取出隨身金色酒壺,扭開瓶蓋,親切地將酒壺遞過來。
「不了,謝謝。」蓋伊說。他注意到走道對面的那位女士從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市就忙著打毛線,沒抬起頭過,卻在酒壺沒拿好、發出液體碰撞金屬聲時望了過來。
「你要去哪裡?」笑容成了細薄黏膩的眉月。
「梅特卡夫。」蓋伊說。
「噢,梅特卡夫,好地方。出差嗎?」那雙疲憊的雙眼眨啊眨,很客氣的樣子。
「對。」
「哪種生意?」
蓋伊心不甘、情不願地將目光從書上移開。「建築。」
「噢,蓋房子什麼的?」年輕人露出嚮往的興致。「對。」
「我想我還沒自我介紹,我姓布魯諾。查爾斯.安東尼.布魯諾(Charles Anthony Bruno)。」他稍微欠身。蓋伊短暫握起對方的手。「蓋伊.海恩斯。」
「很高興認識你。你住紐約?」沙啞的男中音聽起來有點裝模作樣,彷彿只是想透過講話讓自己清醒一點。
「對。」
「我住在長島。要去聖塔菲度個小假。聖塔菲,你去過嗎?」
蓋伊搖搖頭。
「放鬆的好地方。」他笑了笑,露出狀況不是很好的一口牙。「我猜那邊大多是印第安建築。」
列車長駐足在走道上,翻索起車票,對布魯諾開口:「這是你的座位?」
布魯諾霸占住他的小角落。「隔壁車的臥鋪包廂。」
「三號包廂?」
「我猜是吧。」
列車長繼續他的工作。
「這些傢伙呦!」布魯諾嘟囔起來。他湊上前,朝窗外看,一副自娛自樂的模樣。
蓋伊繼續閱讀,但對面那人顯然無聊得發慌,想著對方又要開口攀談,讓他實在無法專心看書。蓋伊想著要不乾脆去餐車?但不知為何還是繼續坐在原位上。火車又慢了下來。布魯諾露出想開口的神情,這時蓋伊起身,走避到另一節車廂,火車還沒完全停下,他就跳下階梯,踩在土地之上,沙沙作響。
大自然的空氣在向晚時分感覺凝重,好似一把悶住他的枕頭。味道浮現,太陽曬燙的礫石與飛塵味,結合了機油與炙熱金屬的味道。他餓了,他在餐車外頭逗留,雙手插在口袋裡,踏著緩慢的步伐踱步起來,雖然不喜歡這個氣味,但他還是深深吸了幾口。紅、綠、白光組成的星座嗡嗡朝南邊的天空飛去。他心想,昨天小安去墨西哥的時候,大概也是走這條路線。他本可以跟她同行。小安希望他至少陪她到梅特卡夫。若不是顧忌蜜莉安,他說不定會開口請小安在此逗留一天,見見他的母親。如果他是另一種人,如果他能完全不在意,那他甚至根本可以不用考慮到蜜莉安。他跟小安說過蜜莉安的事,幾乎什麼都說了,但他實在無法忍受她們實際見到面。他想要一個人搭乘火車,就是為了可以好好思考這件事。至今,他想通了什麼?只要牽扯到蜜莉安,思考與邏輯派得上什麼用場?
列車長喊起即將發車,但蓋伊還是踱步到最後一刻,然後才轉身跳上車,抵達餐車後方的那一節車廂。
服務生才剛替他點完餐,金髮年輕人就出現在車廂門口,嘴裡叼著短短一截香菸,看似一副挑釁的模樣。蓋伊原本已經將這傢伙拋到腦後,現在這高䠷的鏽褐色身影彷彿是不太愉悅的回憶。對方注意到蓋伊,露出微笑。
「以為你沒上車呢。」布魯諾歡快地說,自顧自地拉開椅子。
「布魯諾先生,如果你不介意,我想暫時獨處一下。我有些事情需要好好思考。」
布魯諾大力捻熄燙到手指的香菸,還用茫然的眼神看著蓋伊,喝得比剛剛還醉。他的臉看起來有些浮腫,輪廓不太明顯。「可以去我那邊用餐,那邊可以獨處,聽起來如何?」
「謝了,但我寧可待在這裡。」
「噢,但我堅持。服務生!」布魯諾拍了兩下手。「可以請你將這位先生的餐點送去三號包廂嗎?順便幫我送三分熟的牛排配薯條、蘋果派過去?還要兩杯威士忌蘇打水,動作快點,好嗎?」他望向蓋伊,笑了笑,露出和善且嚮往的微笑。「這樣可以嗎?」
蓋伊仔細想了想,隨後起身,跟他過去。有什麼關係呢?反正他自己一個人也待膩了。
要不是為了酒杯與冰塊,不然根本不用點那兩杯飲料。四瓶黃標蘇格蘭威士忌在鱷魚皮行李箱上排排站好,這是小空間裡唯一整齊的地方。行李箱與衣櫥箱到處霸占通道,只留下地板中央一小塊有如迷宮般的區域,箱子上是散落的運動服與用具,網球拍、袋裝高爾夫球桿、兩臺相機,還有一個藤籃,裡頭是擺在紫紅色紙上的水果與葡萄酒。窗邊座位上凌亂地擱著當期雜誌、漫畫書與小說。還有一盒糖果,蓋子上綁著一道紅緞帶。
「我猜這裡看起來散發著熱愛運動的氛圍。」布魯諾忽然充滿歉意。
「不成問題。」蓋伊緩緩微笑起來。這個包廂逗樂了他,私密的遁世氣氛也相當討喜。微笑讓他的深色眉毛鬆懈下來,整個人的神情也不一樣了。他的目光開始向外探望。他輕盈地走在行李箱之間空出來的小道,一一檢視起這些物品,有如好奇的貓。
「都是新的,連球都沒碰過。」布魯諾抓起一支網球拍交給他感受一下。「這堆東西都是我媽逼我帶的,希望我可以少上酒吧。錢花光了,還能拿去典當。我旅行的時候就喜歡來一杯,酒精能夠增添風味與情趣,你說是不是?」高球杯送到,布魯諾又加了自己的酒,讓酒水變得更烈了一些。「請坐,把外套脫了吧。」
只是,他們依舊站著,他也沒脫外套。他們一度尷尬了好幾分鐘,彼此無話可說。蓋伊拿起一只高球杯,喝了一口,口感像是純的威士忌,他低頭望向雜亂的地面。蓋伊發現,布魯諾的腳生得很奇怪,也許只是鞋子的關係。小小的淺褐色鞋子,鞋尖細長樸素,形狀像是布魯諾的戽斗下巴。這雙腳看起來很老派。布魯諾也沒有他一開始以為的那麼纖瘦,長腿沉甸甸的,身軀也算圓潤。
「我去餐車的時候,希望沒打擾到你。」布魯諾試探地說。
「噢,沒事的。」
「你知道,我覺得寂寞。」
蓋伊東拉西扯了起來,說什麼一個人出遠門,關在包廂裡一定很寂寞之類,結果差點絆倒,因為踩到祿萊雙眼相機的背帶。皮革外殼側面上有一道新的白色刮痕。他注意到布魯諾不好意思的目光。他肯定要開始覺得無聊了,他到底為什麼要過來?一股不安湧上心頭,害得他想回餐車去。此時,服務生推著推車抵達,白鑞合金的蓋子蓋在上頭,接著,他展開了餐桌。木炭炙烤的肉香振奮了他的心情。布魯諾堅持要請客,蓋伊只能隨他去。布魯諾點的是鋪了蕈菇醬的牛排。蓋伊則是吃漢堡。
「你在梅特卡夫蓋什麼?」
「什麼也沒有。我母親住那。」蓋伊說。
「噢。」布魯諾露出感興趣的神情。「去探望她?那是你老家?」
「對,我在那邊出生。」
「你看起來不太像德州人。」布魯諾將番茄醬整個淋在牛排與薯條上,又小心翼翼拾起裝飾的那株歐芹,默默拿在手上。「你多久沒回老家了?」
「差不多兩年。」
「你父親也在那裡?」
「他過世了。」
「噢,你和你母親處得好嗎?」
蓋伊說還不錯。雖然蓋伊不喜歡威士忌的味道,但這獨特的酒味讓他心情飛揚,因為他想起了小安。小安喝酒只喝蘇格蘭威士忌。金色的液體璀璨不已,跟她一樣,都是精心雕琢的藝術品。「你住在長島哪裡?」
「大頸區。」
小安住在長島更外面的地方。
「我住的那個地方,我戲稱為『豬圈』。」布魯諾繼續說。「房子附近長滿了山『茱』萸,屋內每個人基本上都生活在豬圈裡,就連司機也是。」他忽然放聲大笑,低頭大啖起他的食物。
蓋伊看著他,現在只能看到細窄的稀疏頭頂與凸起的痘痘。布魯諾打瞌睡時,這顆大痘子還沒這麼明顯,但他現在再次注意到它,好像眼裡只剩這個嚇人又可怕的東西了。「怎麼說?」蓋伊問。
「拜我那混蛋老爸所賜。我跟我媽也處得不錯。她過兩天也會來聖塔菲。」
「真不錯。」
「的確。」布魯諾講話的語氣彷彿是在反駁他。「我們一起可有意思了,無所事事四處閒晃啦,打打高爾夫啦。我們甚至會一起去參加派對。」他大笑起來,有點不好意思又有點自豪,忽然間脫去那種自信滿滿的模樣,看起來非常稚氣。「你覺得這樣好玩嗎?」
「不好玩。」蓋伊說。
「我只是希望我能有自己的錢。你看看,我今年應該有收入,但我爸不允許。他把錢轉去他那裡。你大概不會這麼想,但我讀書時,該付的錢都有人出,那時我比現在富有多了。現在連一百元我都要跟我媽開口。」他露出堅強的微笑。
「真希望你剛剛讓我請客。」
「哎啊,不行!」布魯諾抗議道。「我只是說,親生父親奪走你的錢,這是多麼討人厭的事情啊?那還不是他的錢,是我媽的錢,她娘家的錢。」他等著蓋伊回應。
「你母親對此沒意見嗎?」
「我小時候,我爸就把財產放到他自己名下了!」布魯諾聲嘶力竭了起來。
「噢。」蓋伊不禁好奇,不曉得布魯諾在車上邂逅了多少人,請人家吃飯,議論父親的不是。「他怎麼這樣?」
布魯諾無奈聳肩,接著又迅速將手插進口袋。「我都說了,他就是個混蛋,不是嗎?一有辦法,他就什麼統統都搶走。現在他不給我錢,是因為我不去找工作,但這是謊言。他覺得我跟我媽就是過太好,總是絞盡腦汁介入我們之間。」
蓋伊可以想像他與他的母親,年紀不算大的長島社交名媛,習慣刷上濃密的睫毛膏,偶爾也跟兒子一樣,喜歡和難搞的對象廝混在一起。「你大學唸哪?」
「哈佛。因為酗酒與賭博,大二就遭到退學。」他窄窄的肩膀稍微聳了一下。「不像你,對吧?對啦,我就是遊手好閒,怎麼樣?」他又替他們斟起威士忌。
「誰說你遊手好閒?」
「我爸就是這麼說的。他兒子應該跟你一樣,沉默寡言、乖巧聽話,這樣就皆大歡喜了。」
「你怎麼會覺得我沉默寡言、乖巧聽話?」
「我的意思是,你一本正經,還選了一條專業的路走,就是建築。我呢?我不想工作,我根本不需要工作,懂嗎?我不是作家、畫家或音樂家。如果沒有必要,那還有理由工作嗎?若要得胃潰瘍,我也要用輕鬆的方式得。我爸就有胃潰瘍,哈!他還指望我跟他一樣,進入五金這一行。我跟他說,他的生意就跟所有的生意一樣,都是合法的割喉行為,就跟婚姻是合法的通姦一樣。我說得對吧?」
蓋伊用挖苦的神情看著他,同時將鹽巴撒向叉子上的炸薯條。他細嚼慢嚥,細細品嘗食物,甚至稍微喜歡起了布魯諾的陪伴,就跟欣賞遠處舞臺的表演一樣……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每個人心中,都藏有那個想殺掉的他——

《天才雷普利》、《鹽的代價》作者海史密斯
名列20世紀五十大犯罪小說家,長篇小說出道作!

「未來一百年,我們會繼續閱讀她的作品。」
——全球暢銷懸疑小說《列車上的女孩》珀拉.霍金斯盛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