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BOOT: Reclaiming Your Life in a Tech-Obsessed World
作者 | Elaine Kasket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數位自我: 從出生到登出人生, 科技如何影響人格發展?:人際關係、孩子的成長、日常溝通、自我形象、注意力、情緒、隱私,會因為科技而有什麼改變?◎網路心理學家獻給AI時 |
作者 | Elaine Kasket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數位自我: 從出生到登出人生, 科技如何影響人格發展?:人際關係、孩子的成長、日常溝通、自我形象、注意力、情緒、隱私,會因為科技而有什麼改變?◎網路心理學家獻給AI時 |
內容簡介 人際關係、孩子的成長、日常溝通、自我形象、注意力、情緒、隱私,會因為科技而有什麼改變?◎網路心理學家獻給AI時代的人生指南◎探討數位時代人格發展的第一本書◎特別收錄曹家榮(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導讀艾瑞克森在二十世紀提出了社會心理發展階段論,認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中,都有必須面對的課題、重要他者與危機,如果未能成功完成本階段的挑戰,則會在將來再次造成問題。現在,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站深入影響生活,科技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探索世界,但不免會帶來更多與社會互動帶來的問題。「媽媽,我不喜歡你在臉書跟朋友分享我們的對話!」本書作者卡斯凱特一開始也像大部分網路世代的家長一樣,喜歡在臉書和Instagram上分享與女兒的互動,除了基本的照片外,也包括針對各種主題的有趣問答。這些愉快的紀錄讓她收獲朋友的「讚」還有各種回應,卡斯凱特也以為孩子覺得把這些記錄下來很棒。直到孩子十歲那年告訴她:「媽媽,我不喜歡你在臉書跟朋友分享我們的對話!」社會心理科技人生九階段——從「性別揭露」派對到數位遺產作為一個網路心理學家,卡斯凱特主要關懷網際網路相關情境下的心理影響與發展。她在本書中根據艾瑞克森社會心理階段論,將人與數位科技互動的關係演進從受孕開始,直到生命結束後分為九個階段。她也透過大量個人經驗與個案分享,將我們使用的科技與其對我們身份發展、人際關係和個人隱私所帶來的挑戰緊密聯繫起來。如果你也對以下問題有疑惑,請務必翻開本書,了解每個人生階段中科技的影響:除了隱私,在臉書上「曬小孩」有什麼其他隱憂?每天覺得「我就爛」,有多少是臉書和IG的問題?有一天離開人世,留在電腦和網路上的個人資料和資產要怎麼處理?
作者介紹 艾蓮・卡斯凱特Elaine Kasket 英國心理學學會副研究員、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士、英國高等教育學會資深會員。主要研究科技在工作、個人心理和人際關係中扮演的角色。曾在牛津TEDx演講,也曾為《衛報》、《太陽報》、《明鏡周刊》撰寫文章。著有《如何在網路時代好好說再見》。相關著作:《如何在網路時代好好說再見:從直播告別式到管理數位遺產》 白舜羽 挪威科技大學應用倫理碩士,英國雷丁大學商學院博士候選人。工作經歷包括進出口貿易、研究助理、道路調查工程師、商用軟體顧問,以及自由譯者。譯有作品《有毒污泥愛你好》、《動物公民:動物權利的政治哲學》、《父親的罪》、《公民參與的框架與擴散:法、德、英的參與式預算》、《零年:1945年,現代世界的夢想與夢碎之路》等。合著有《倫敦腔:兩個解釋狂的英國文化索引》與《倫敦眼:兩個解釋狂的英國文化透鏡》。
產品目錄 前言第一章 數位孕程第二章 嬰兒期第三章 童年早期第四章 童年後期第五章 青少年第六章 青年第七章 中年第八章 老年第九章 數位來生結論
書名 / | 數位自我: 從出生到登出人生, 科技如何影響人格發展? |
---|---|
作者 / | Elaine Kasket |
簡介 / | 數位自我: 從出生到登出人生, 科技如何影響人格發展?:人際關係、孩子的成長、日常溝通、自我形象、注意力、情緒、隱私,會因為科技而有什麼改變?◎網路心理學家獻給AI時 |
出版社 /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ISBN13 / | 9789862627099 |
ISBN10 / | |
EAN / | 9789862627099 |
誠品26碼 / | 2682642263005 |
頁數 / | 352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 |
級別 / | N:無 |
推薦序 : 用或不用?數位科技人生的難題
曹家榮(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
資訊與數位科技已成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部分,這句話基本上已經是老生常談。然而,晚近幾年隨著社群媒體、穿戴式裝置、智慧語音助理、AI機器人,乃至於虛擬實境科技的發展,我們幾乎已然進入了「從搖籃到墳墓」盡皆數位╱數據化的時代。這已不單純是數位╱數據化生活,更可說是數位╱數據化「生命」,也就是說,科技改變的不僅僅是外在的生活處境,如今,令我們成為我們所是的內在發展歷程也受到科技的影響。而這正是本書想要探討的主題。
網路心理學家、同時也是諮商心理師的伊蓮.卡斯凱特,在前一本探討數位遺產的書之後,在這本新書中將更全面地帶著讀者思索數位科技如何衝擊人們的生命發展歷程。作為心理學家,卡斯凱特將心理學領域眾所周知的艾瑞克森的發展階段理論作為本書討論的核心。雖然乍看之下,這個出發點似乎略嫌缺乏新意,但我認為,本書最重要的貢獻便在於,卡斯凱特成功地在經典與傳統的基礎上,提出了足以與之對話且拓展分析視野與洞察的全新模型。透過這個全新模型,卡斯凱特不僅說明了當代人在不同發展階段所面對的,源自於各種資訊與數位科技使用的新衝突,也提出了他認為我們可能重新找回控制自身生活與生命的方法。而我相信,許多讀者會像我一樣,在裡面不斷看到自己的生活與經驗,因而會在一種強烈的共鳴下開始反思自己的數位人生。
我們想成為(或是想要)什麼樣的父母?
譬如說,本書的前四章探討懷孕階段、嬰兒期到學齡兒童時期,對於過去幾年以及現在正經歷這一時期的我來說,卡斯凱特在書中每一個案例的故事都或多或少地敲擊著我的心。當我看到書中那個可以監測新生兒血氧的智慧襪,我馬上打開網頁搜尋相關產品的訊息,同時想著幾年前若有這個東西,就不需時時煩惱孩子是否在半夜被棉被摀住口鼻。更不用提我確實曾動念想買過的那種嬰兒監視器,現在有了更強大的影像辨識功能。從科技作為工具的角度來看,這些高科技產品對當代父母承諾:汝將遠離憂慮,成為更好的父母。然而,卡斯凱特卻指出了一個關鍵問題,我們在這些科技裝置中關注的到底是誰?是那躺在床上的嬰兒本尊,還是應用程式上的數據化嬰兒(或數位嬰兒)?
這牽涉到了晚近隨著監控資本主義興起而被注意到的議題,也就是由各種監控科技(如智慧手錶、數位足跡追蹤等)生成的「數位自我」現象。數位自我指的是,透過各種監控科技收集的資料形成了對應著(甚至代表了)被監控者的虛擬再現,而平台系統或應用程式往往是依據這一數位自我對使用者採取行動。例如,最常見的例子便是社群媒體平台猜想使用者喜愛的商品並進行廣告投放。晚近關於數位自我的研究已指出,這些數位自我很多時候可能不只是再現,而是「竄改」了使用者主體,這意味的是,我們如今不見得能控制自己如何被平台或系統認識。而回到卡斯凱特的書中,當他提醒著數據化嬰兒如今可能正與本尊爭奪著父母的注意力時,這也讓人警醒並思索著:在這些裝置上,我們關注的「到底是誰」?
一方面,這個問題可以說與資料準確與否有關,就像卡斯凱特在書中提到的,「假警報」其實很常發生,這反而讓父母有了更多不必要的焦慮;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卡斯凱特提到的新的發展挑戰,也就是與孩子的「連結╱孤立」問題。卡斯凱特認為,相較於艾瑞克森過去認為嬰兒期發展階段的挑戰是與照顧者之間的信任╱不信任問題,今天在各種監控科技介入下,新的挑戰是孩子是否真能感受到與照顧者的連結?當爸媽總是注視著手機螢幕上的數據,而不是照「看」著自己時,卡斯凱特認為,孩子恐怕只會體驗到越來越深的孤立感。那麼,我們想成為這樣的科技父母嗎?
另一個同樣引人共鳴的經驗是,今天社群媒體上充斥的「曬娃」行為。打從有了社群媒體平台後,使用者的自我展演與社會比較就一直被認為深刻地影響著個人自我認同與形象。有太多研究已經顯示,這種社群媒體自我展演的行為對於「自我」來說很多時候都是一種毒藥。但過去我們可能比較少注意到,而卡斯凱特在書中清楚地指出的是,當父母在社群媒體平台上展示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們時,這又會產生何種影響。
一方面,有些人在懷孕期間就樂衷於在社群平台上分享著各種關於嬰兒的資訊,例如卡斯凱特提到的性別揭曉派對。雖然在此階段,嬰兒尚未出生、尚未進入自我發展階段,但卡斯凱特認為,當父母以某種方式展示他們的孩子時,就可能為其設定了某種身分的期望——例如,最常見的性別期待。如果你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那至少卡斯凱特提到的另一階段應該要更讓人覺得警惕。相較於懷孕時期,我們最常見的曬娃行為可能是發生在學齡前兒童的階段。作為父母(包含卡斯凱特與我自己)或多或少都想要紀錄(甚至炫耀)孩子的成長歷程,而我們經常也都在未經孩子們同意的情況下,將各種關於孩子的生活故事甚至影音分享至社群平台上。然而,隨著孩子們逐漸長大,開始會意識到一個問題,容我直接引述卡斯凱特孩子的話:「為什麼他們自以為認識我?」我相信這句話重擊了卡斯凱特的心,也重擊了我的。作為父母,卡斯凱特認為我們彷彿沉浸在一種社交期貨市場中,我們曬娃並享受著那樣的愉悅,卻沒想到這樣的行為對於孩子們的影響。對應著艾瑞克森的發展階段理論,卡斯凱特將這一曬娃世代下學齡前兒童面臨的衝突稱為「能動性╱無力感」的問題。換言之,這同樣與前述數位自我現象有關,這些孩子們可能正經歷著一種無能於述說自己故事、甚至無法控制自己如何被敘述的無力感。那麼,我們想成為這樣的科技父母嗎?
長大之後,那些仍然關鍵的老問題
兒童期後,卡斯凱特帶我們依序走過青少年期、成年時期、人生末段的老年期,以及不在艾瑞克森討論範圍的「數位來生」。如同前面幾個階段,卡斯凱特繼續探討隨著數位與資訊科技的發展,當代人在科技媒介的關係中需要處理的新衝突問題。例如,青春期階段,在身分認同╱角色混淆的挑戰外,由於線上社群生活就像一個又一個同時要求青少年進行演出的舞台,如何在這些充斥著大量社會比較、甚至匿名攻擊的舞台上,建構起一個統合且連貫一致的自我形象,將會是影響其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關鍵。而到了成年早期,我相信又會讓許多讀者感到心有戚戚焉的新衝突問題則是:到底在親密關係中,我該不該看伴侶的手機?該不該讓對方時時追蹤我的位置?該不該拍攝私密影片?這些卡斯凱特認為是與界線尊重有關的衝突問題。換言之,如同艾瑞克森過去認為成年早期的發展關鍵問題是如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今日此一課題不僅仍十分重要,且變得更加複雜。一方面,科技可能讓我們更好地維持親密關係,例如讓遠距離的互動更加容易;但另一方面,就像上面那幾個衝突問題所揭示的,科技可能會讓我們搞砸一切。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到了中、老年期,這些與自我發展有關的選擇甚至影響又更大。卡斯凱特認為中年期的發展衝突問題牽涉到,當我們面對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會選擇擁抱還是抗拒?例如,像是今天隨著生成式AI越來越成熟地被應用在各產業領域,對於已步入中年且形成相對穩定工作與職業認同的人來說,這些新科技要求的既是外在工作環境的轉變,也造成內在自我評價與認同的變動。最極端的焦慮就會像是卡斯凱特所說的:「我還會有立足之地嗎?」至於在人生最後的階段,卡斯凱特主要討論基因系譜檢測科技帶來的影響。雖然在台灣,探尋自己的基因系譜還不算是成熟的產業,不過讀者們也可以一起想想,當科技可以讓你揭開過去不知道的人生「秘密」——例如,發現自己原來有或沒有某些血緣——時,你會選擇去打開這個可能會破碎、瓦解你一輩子對自己的認識的潘朵拉盒子嗎?
用或不用,始終難解的問題
因此,雖然我們可能早就知道,但跟著卡斯凱特的書走一遭人生,我們能更清晰地感受到,面對這些越來越強大的新科技,用或不用始終都是難解的問題。卡斯凱特討論的最後一個階段,雖然無關於艾瑞克森所謂的自我發展歷程,但這個在生命結束後的階段,卻也以另一種形式凸顯了用╱不用的難題:當人們逝去後,還該「活著」嗎?這又牽涉到兩個面向的問題:逝者是否有權先行決定自己的「數位死亡」?以及,仍在世者能否或是否應該延續逝者的「數位生存」?前者又再一次地與數位自我議題有關,我們今天還有多大可能性掌握數位自主權,進而決定自身資料的使用與保存?而關於後者,卡斯凱特在書中也提及了2020年發生於韓國的那個令人揪心的案例,一位母親在電視台製作團隊的幫助下,透過虛擬實境科技再次擁抱了她逝去的年幼孩子。我們該如此嗎?不該如此嗎?
卡斯凱特在書中自然有提出他的觀點與建議,雖然他也強調自己並無終極解答,但他確實希望藉由本書提供一套讓人們能夠重啟人生的基本工具。但對我來說,這本書最重要的價值來自於,各種可以引發共鳴的案例、一個個同樣衝擊著我的內心的難題,以及,在這些困境中的反思。
最佳賣點 : 人際關係、孩子的成長、日常溝通、自我形象、注意力、情緒、隱私,
會因為科技而有什麼改變?
◎網路心理學家獻給AI時代的人生指南
◎探討數位時代人格發展的第一本書
◎特別收錄曹家榮(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導讀
艾瑞克森在二十世紀提出了社會心理發展階段論,認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中,都有必須面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