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
作者 | 鄭秀如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詠物:亙古至今,詠物詩是古人寄身於山林澗水,神遊物外、以物擬情。而今,人彷彿將自然山林去背退隱,與現代人為伍的對象,或許是這些商品外殼的消費物與其形。正當透明包 |
作者 | 鄭秀如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詠物:亙古至今,詠物詩是古人寄身於山林澗水,神遊物外、以物擬情。而今,人彷彿將自然山林去背退隱,與現代人為伍的對象,或許是這些商品外殼的消費物與其形。正當透明包 |
內容簡介 亙古至今,詠物詩是古人寄身於山林澗水,神遊物外、以物擬情。而今,人彷彿將自然山林去背退隱,與現代人為伍的對象,或許是這些商品外殼的消費物與其形。正當透明包裝保護殼裡的物品被取走之後,附在商品外層的泡殼塑膠轉瞬淪為廢品,曾依附其上的保護及展示作用隨即消失,在消費的洪流中淪落為無用之物。 陽光照射在泡殼塑膠這個「空的空間」,徒留淺淡的虛影,輸出的質地如同素描作品般的簡樸,卻為此虛空留下完美的捉形(drawing),物品的「形」跳脫出「實」的界線,讓觀者能對物品的實體產生多重的思考,當物品的定義在此弱化,詩意便有蝸居的空間。莊子在《逍遙遊》所言:「無用之用,方為大用」,肯定人與物存在的獨特性與價值。影像為「詩」留下了空隙,為物、為我的想像留下了餘地。 《詠物》系列作品留下的空,是缺席、是餘地、是空隙,意圖鬆開生活裡形影不離的限制與固定性,延展無用之用的創造價值。鄭秀如以對世界的細緻洞察與感受,構築出隱於日常的詩意宇宙。
作者介紹 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近年個展有「詠物」(2023)、「鹹影」(2022)、「坐,看,雲,起,時」(2021)、「藉物景/境」(2017)、「去在留中、留在去裡」(2015)。文章散見於《雕塑研究》、《藝術觀點》、《博物之島》、「凝視的內裡」(2022)策展論述。Drawing的直接、素樸讓生活與創作之間模糊了界線,有時這樣的混沌隱隱地提醒我,生命如何將浮動的繽紛過濾為一種可以沉澱、落定的東西,並且在其中保持平衡。
書名 / | 詠物 |
---|---|
作者 / | 鄭秀如 |
簡介 / | 詠物:亙古至今,詠物詩是古人寄身於山林澗水,神遊物外、以物擬情。而今,人彷彿將自然山林去背退隱,與現代人為伍的對象,或許是這些商品外殼的消費物與其形。正當透明包 |
出版社 /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9575275 |
ISBN10 / | |
EAN / | 9786269575275 |
誠品26碼 / | 2682842965006 |
頁數 / | 122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9X26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560 |
最佳賣點 : 亙古至今,詠物詩是古人寄身於山林澗水,神遊物外、以物擬情。